首页 历史故事 京剧《八义图》_不见“八义”不见“图”

京剧《八义图》_不见“八义”不见“图”

时间:2022-06-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京剧《八义图》_不见“八义”不见“图”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曾经风靡全国的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其他各种地方戏声腔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开始取得优势。戏剧史家们称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搜孤救孤》又名《八义图》,就是车王府曲本中的一种。令人疑惑的是,这个剧本既没有“八义”又没有“图”。早期京剧《八义图》把这场争论搬到戏台上演出来,明显就是借用艺术的形式为这件历史疑案表态。

京剧《八义图》_不见“八义”不见“图”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曾经风靡全国的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其他各种地方戏声腔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开始取得优势。戏剧史家们称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雅”就是“雅部”,指昆曲;“花”就是“花部”,指昆曲以外的所有地方戏,也叫“乱弹”。

我国戏曲在这一时期迅速迈向戏剧化。剧本的戏剧性得到加强,表演更加注意情节的合理与人物性格的统一。同时,戏曲本身的特点依然得到保持。尤其在与西方戏剧的比较中,戏曲扮演的虚拟性、技艺性十分突出,终于在世界戏剧中占据一席之地。

音乐方面,昆曲采取曲牌体的音乐结构,花部采取的是板腔体。“板”指节拍、节奏,如慢板、中板、快慢板、流水板等。“腔”指腔调、旋律,如梆子腔、二黄腔等。与此相应,从文学上看,板腔体的唱腔是以一对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上下句为基础的。

京剧是徽调、汉调合流的产物,有人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当作京剧形成的标志,其实京剧真正形成是道光以后的事。我们现在介绍的,就是早期京剧的本子——车王府曲本中的《搜孤救孤》。(www.guayunfan.com)车王府曲本,指的是清代北京蒙古车登巴咱尔王府所收藏的一批戏曲、曲艺抄本。在戏曲抄本中以早期京剧剧本为最多,这批剧本对于研究从昆腔、高腔到京剧的过渡有很高的价值。《搜孤救孤》又名《八义图》,就是车王府曲本中的一种(以下简称“抄本”)。

这个戏分上、下两本,上本从屠岸贾怂恿晋王追究赵盾桃园弑君开始,到公主将孤儿藏在中衣内,躲过第一次搜孤为止;下本从韩厥受国太委托,将孤儿藏在药箱中带出宫开始,到程婴与公孙杵臼以假孤儿骗过屠岸贾为止。从结构上看,这个剧本,前没有赵盾被害的经过,鉏麑触槐、提弥明击獒、灵辄扶轮的故事都没有出现;后没有孤儿成人后复仇的情节。剧本仅仅截取了“搜孤救孤”这一段情节。

令人疑惑的是,这个剧本既没有“八义”又没有“图”。去掉了鉏麑、提弥明、灵辄,哪里还有“八义”呢?没有了看图讲孤儿身世的情节,哪里还有“图”呢?我推测,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并不完整,或者这个戏只是剧名上受了《八义记》的影响,内容有些名不符实。这个剧本令人称道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首先,这个戏的作者可能认真研究过《史记·赵世家》,也读过《左传》,甚至尝试着用艺术形式为一桩历史疑案表态。为什么这样说呢?

前面讲过,元曲《赵氏孤儿》的时代背景是晋灵公时期,屠岸贾迫害赵盾是因为“文武不合”。还有,杂剧没有交代赵盾的下落。南戏和传奇虽然用一半的篇幅演述屠岸贾一再迫害赵氏家族的经过,但屠、赵两家结怨的原因仍旧是由于屠岸贾官位在赵盾之下而心生嫉妒,根本没有提“桃园弑君”的事情。而在《史记·赵世家》中,屠岸贾灭赵的原因是追究“赵盾弑君”一案。

抄本的时代一开始就是在晋景公(抄本作“晋锦公”)时期,而且剧本开头就借屠岸贾的话,说赵盾“今已去世”,对赵盾的下落作了交代,这与《史记·赵世家》完全吻合。

接下来的一场戏,地点是戏曲观众熟悉的戏台上的金銮殿。景公上朝,诸大臣议事。大司马屠岸贾上奏一本,称当年赵盾桃园弑君,乃赵家满门之过,应当追究。赵盾的儿子驸马赵朔被宣上殿,辩解称:当年弑君,罪在赵穿,与赵盾无关。屠岸贾则强调:赵盾虽逃,但归朝之后未曾讨贼,所以是有意同谋。赵盾的弟弟赵同(抄本作“赵统”)、赵括(抄本作“赵阔”)、赵婴齐(抄本作“赵音锡”)三人与屠岸贾在朝堂上争辩,韩厥(抄本作“韩决”)也为赵家辩护。结果景公听信屠岸贾一面之词,下旨七日后将赵氏满门抄斩。这个情节,在元杂剧、南戏和传奇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显然是在《史记·赵世家》的“下宫之难”一节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还有,在《史记·赵世家》中,凡涉及赵朔的妻子,都用“赵朔妻”“成公姊”或“朔之妇”指代,并没有出现“庄姬”这一名号。但抄本中却赫然使用“庄姬公主”的称谓,说明剧作者不仅读过《史记》,也读过《左传》。

不仅如此,关于赵盾是否弑君的问题,直到现在,史学界还在争论不休。早期京剧《八义图》把这场争论搬到戏台上演出来,明显就是借用艺术的形式为这件历史疑案表态。可见,这个剧本不仅仅从杂剧、南戏和传奇取材,而且还直接从史书中取材。作者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素养和史学意识,绝非一般的民间艺人所可比拟。

同时,作者又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添加一些新的艺术元素。剧中塑造的“国太”这个人物,就是以往所有与赵氏孤儿相关的史料和文学作品中所没有的。也就是说,京剧很合理地为晋国的国王设计了一个“妈”。

这个人物的身份很特殊。她是公主的母亲,也就是赵氏孤儿的外祖母。世上哪有母亲不疼女儿的?哪有姥姥不疼外孙的?同时她又是晋王的母亲,理应可以教训儿子、钳制屠岸贾。所以,她的出现,多少改变了屠、赵较量中屠强赵弱的一边倒状况,一度使较量的双方显得势均力敌,强化了戏剧冲突。另一方面,京剧中的“老旦”唱腔很有特色,既淳厚,又嘹亮,唱起来义正辞严,慷慨激昂,很适合扮演正面角色的老年女性。熟悉传统戏曲的人都知道《狸猫换太子》里的李妃李国太、《徐母骂曹》中的徐母等,都很典型。《秦香莲》中的国太,也是老旦扮演的,虽然蛮不讲理,但唱腔同样很有气势。在早期京剧《搜孤救孤》中,以老旦扮演的国太与屠岸贾的冲突主要也是以对唱、对白来表现的:

老旦(白) 无旨宣召,进宫何事?

屠(白) 庄姬逃进宫来,产生孤儿。奉王旨意,进宫搜寻孤儿。

老旦(白) 公主产生一女,落地而亡了。

屠(白) 国太,此事只瞒为臣,难瞒晋主。

老旦(白) 你再(待)怎讲?

屠(白) 难瞒晋主。

老旦(白) 唗!(唱) 指着屠贼骂高声,苦害赵家一满门。公主产生本是女,有什么孤儿在宫庭。

屠(唱) 国太不必发雷霆,哪个大胆敢欺君。为臣奉了晋主命,搜寻孤儿出宫庭。

贴(唱) 赵家与你有何恨,苦苦害他为何情?三百余口俱斩尽,阴曹地府勾你魂!

屠(唱) 听一言来怒生嗔,庄姬公主乱胡云。隐藏孤儿你不报,论国法就该问斩刑。

老旦(白) 住了!(唱) 那晋主本是我的子,君不君来臣不臣!

在这场戏里,冲突的双方,一方是晋王的亲生母亲,当朝国太,另一方是奉晋王之命进宫搜孤的当朝大司马,双方都不示弱。较量的结果,屠岸贾没有搜到孤儿,丧气而归,国太和公主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可以想象,老旦高亢、嘹亮的唱腔与屠岸贾净脚大嗓轮唱、对唱,听起来一定很过瘾。

从编剧的角度看,京剧《搜孤救孤》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程婴和妻子商议用自己的亲生儿子替代赵氏孤儿的情节。前面讲过,南戏中本来有这个情节,但戏没有做足。在京剧《搜孤救孤》中,这场戏被大大强化。程婴的妻子虽然有正义感,但一旦丈夫提出舍子救孤的所谓“两全之计”时,两人就产生激烈的对抗。程婴反复劝说、下跪,甚至举起刀要杀老婆,最后是自杀,都不起作用。这时,情愿舍命的公孙杵臼上场了。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程婴再次要自尽,连公孙杵臼也向程妻下跪,程妻方才勉强答应。而且刚把婴儿给递出去,立即就唱道:“一句话儿错出唇,把娇儿送在枉死城。”程婴生怕妻子反悔,还有一个“抢子”的动作。戏演到这份儿上,算是做足了。

有的文章提出:程婴不把自己的儿子当儿子。其实,一百多年前就有这种说法了,说这话的正是程婴的妻子。请看程婴和妻子的这一段对唱:

旦(唱) 官人说话理虽顺,妾身言来夫是听:你今有了五十岁,妾身也有四十春。夫妻只生一个子,怎肯舍子替他人?

生(唱) 卑人五十不算老,娘子的年纪也还轻。舍子救了忠良后,来年必定降麒麟。

旦(唱) 赵家犯罪赵家受,为何连累小姣生?

程婴见妻子完全不为所动,只得双膝下跪,但妻子依然表示:

旦(唱) 你要跪来只管跪,想我舍子万不能。

生(唱):人说妇人心肠狠,最毒就是妇人心!

旦(唱) 那虎狼不吃儿的肉,你比虎狼甚十分!

吴小如先生对这段戏有一段精彩的分析,他说:

明明是程婴为救赵氏孤儿而硬要牺牲自己亲生的独子,他却怪妻子“心肠狠”,还说什么“狠毒不过妇人的心”,意思说眼看着赵氏孤儿蒙难而见死不救是“狠毒”,这当然无法说服自己的妻子,因从做母亲的立场来看,还有比牺牲自己的儿子更狠的吗?这里程婴所唱,类似滚板,即用极快的尺寸把每个字清楚地吐出,听上去很坚决,其实是色厉内荏,连自己也说不服的。以下诸句大致与此相仿。“不如程婴死了罢”是假意要挟,“手使钢刀要你的命”更是故作威胁之态。所以前一句唱得平淡低沉(但并不率意),后一句虽使一高腔,却放到半截就中止了,这正是唱工服务于剧情的地方。接下来唱“看起来你是个不贤妇”和“手执钢刀项上刎”也还是用的同一处理手法,要唱得“有气无力”,让观众感到这是百无聊赖才使用的无效的恫吓。

(吴小如《孟小冬〈搜孤救孤〉的唱念艺术技巧》)

不过,程婴舍子的理由仅仅是要报赵家之恩,让人感到不充分。他还向妻子提到,你我都还不算老,今天舍子,将来还可以再生嘛。作为一种劝慰,这理由还算是马马虎虎。

上面这个场面,在《戏考》本、陈大濩演出本及汉剧的胡桂林、刘金山演出本中,都得到保留,其中汉剧本子戏剧性最强。但后来的秦腔本及京剧整理本,都将这个情节删去,程婴又成了没老婆的鳏夫。

另外,阅读抄本,你会感到虽然作者的水平不低,但抄手的文化水平实在太差。错别字连篇不说,韩厥这个人物,头本作“韩决”,身份是大夫,二本作“韩阙”,是太监,让人感到疑惑,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我猜测,这是实际演出中的一脚多扮造成的,即头本的大夫和二本的太监均由同一个演员扮演,抄手图方便,就抄成这样,也就是说,抄本是一个梨园演出本。此外,原作设计出一个太监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只有太监才能自由出入公主的寝宫,把孤儿抱出来。

孟小冬饰演程婴剧照

这个本子经过整理以后,改正了错别字,韩厥后来的身份是将军。前大夫、后将军,矛盾不大,反正不是太监了。改过的剧本由著名老生余叔岩担纲演出,成为传世之作。整理本保存在《国剧大成》《戏考》中。二十世纪40年代,由孟小冬演程婴,裘盛戎演屠岸贾,赵培鑫演公孙杵臼,魏莲芳演程夫人,在上海的中国大戏院演出,用的就是整理后的余派剧本《搜孤救孤》。

孟小冬(1908—1977),八岁学艺,十二岁登台,以女性饰演老生,红极一时,被称为“冬皇”。十八岁时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和《游龙戏凤》。一个是坤生,一个是乾旦。在台上孟是男梅是女,眉目传情,一往情深,在台下这角色则完全颠倒过来。十九岁时,孟小冬被人撮合与梅兰芳成婚。六年后,天津《大公报》头版刊登了《孟小冬紧要启事》,声明要和梅兰芳决绝。1938年,孟小冬拜著名老生余叔岩为师,得余叔岩真传。1947年在上海为杜月笙祝寿演出,两个晚上演的都是《搜孤救孤》,艺术上达到顶峰。演出后便偃旗息鼓,她主演的《搜孤救孤》被称为“广陵绝响”。

据看过演出的人回忆,闭幕后观众掌声雷动,久久不离开剧场。孟小冬素有不谢幕的习惯,但那一次拗不过观众的热情,破天荒出场谢幕。买不到票的观众家家打开收音机,户户收听孟小冬的演出实况。不光是一般的戏迷观众,就连圈内人,但凡有点名气的老生演员全来了。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先生看戏时连声喝彩,谭富英先生看完戏后遇人便说:“小冬把这出《搜孤》给唱绝了,反正我这出戏是收了。”收了,就是再不唱了,服了。一出戏在梨园内部受到这么高的评价实在罕见。据说,孟小冬当天的状态有如神助,要啥来啥,而且自始至终保持最佳状态。孟小冬在上海演了两个晚上,远在北京的梅兰芳在收音机旁,一字不落地收听了两个晚上。

“冬皇”孟小冬陵墓

这位创造了京剧历史上奇迹的奇女子后来嫁给了杜月笙,1949年赴香港定居,1967年移居台北,1977年逝世,葬于台北县(今改新北市)树林净律寺墓地,国画大师张大千为其题“杜母孟太夫人墓”。

此后她的名字逐渐湮没不闻。电影《梅兰芳》放映之后,她的传奇经历、不幸命运和艺术造诣,再度引起世人关注。她的名字重新被提及。她当年演出《搜孤救孤》的盛况,也再次让人们津津乐道。2010年3月,台湾国光剧团上演京剧歌唱剧《孟小冬》(王安祈编剧,魏海敏主演),形象地展示了孟小冬传奇的一生和她的艺术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