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早期启蒙思想的先知_法国历史故事

早期启蒙思想的先知_法国历史故事

时间:2022-06-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启蒙思想的先知_法国历史故事启蒙时代的法国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启蒙思想家是一些革命式的人物。1716年伯父去世,他继承了伯父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同时接受了伯父的男爵封号。伏尔泰在政治上早期赞成开明君主制,继而提倡君主立宪制。伏尔泰坚决主张司法改革,严厉抨击法庭量刑不当。提倡有效地惩罚,反对无辜杀人,要允许被告人有顾问和律师,有权拒绝不合法的判决。

早期启蒙思想的先知_法国历史故事

启蒙时代的法国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启蒙思想家是一些革命式的人物。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所谓权威,大力揭批唯心主义宗教社会的欺骗,讥讽那些不劳而获“过着大脚生活”丑恶世袭文化的人。他们首先对法国当时存在的旧生产关系,以及宗教派别观、自然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现状、社会制度等,都作了无情的批判。

启蒙运动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他提出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学说,他总结出一个国家可以有三种政体:专制政体、君主政体和共和国政体。当时一般人比较接受在英国已经成立的君主政体,反对法国正在进行的专制政体,怀疑甚至反对共和政体是否可以成立。

1. 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1755年),原名夏尔·路易·德·塞孔达,出身于贵族家庭。父母早亡,他跟随伯父生活,受过法律教育,曾获法学学士学位。1716年伯父去世,他继承了伯父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同时接受了伯父的男爵封号。在法院的长期供职过程中,他目睹了封建制度的专横、残暴和腐朽,使他心中愤愤不平。1726年,孟德斯鸠辞掉了法院院长的职位。不久,开始周游欧洲各国,尤其对英国政治进行详细考察。回国后,他潜心学术,研究哲学、法学、文学和自然科学,通过著述来寻求革新之路。一生著作甚丰,其中主要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等。(www.guayunfan.com)孟德斯鸠是专制统治的反叛者。他猛烈攻击专制制度,抨击君主的暴虐、贵族的专横、宫廷的奢侈和官场的腐败。他说,在专制国家,“法律等于零”。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荒唐的是“如果国王是在酒醉或是精神失常时作出这个决定的话,他的敕令仍然是要执行的”。君主一人集中了无限的权力,可以任意剥夺别人的生命,他气愤地指出,人民应该抵制国王为所欲为的暴政。

孟德斯鸠最卓越的贡献是他对未来国家制度的设想和法学理论的阐述。孟德斯鸠是君主立宪制的拥护者。他把国家的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他说,“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经过遵照固定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因此,共和政体是“德行”,但做不到;专制政体是“恐怖”,必须坚决反对;只有君主政体是一种最理想的制度。只要有法可循,君主依法行事,就可以达到“政治自由”。他认为,要实现君主立宪政体,必须像英国那样,建立一个“三权分立”的政府。

孟德斯鸠把国家权力分成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他认为,必须把这三种权力分开,把立法权交给议会,司法权交给法院,行政权归国王。三者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并使它相互平衡、相互牵制。只有三权分立才能实现公民的政治自由,才能有效地防止君主滥用权力。如果不划分权力,国家必然会走向专制。可见,孟德斯鸠提倡“三权分立”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国王的无限权力,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参政的愿望,所以,“三权分立说”成了法国大革命中市民阶层的政治纲领,由此奠定了民主国家政权的政治理论基础。

孟德斯鸠非常强调法的作用,他详细阐述了法律的本质、刑法、民法、婚姻法和家庭法、国际法等理论,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酷刑,主张置刑必须比例正确,刑罚必须有教育意义,舆论可作为反对犯罪的工具,等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残酷刑法的批判,也为新兴市民阶层关于人身、财产安全和言论出版自由提供了法律论据,他由此成为民主国家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2. 自然神论者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年)原名弗郎索瓦·玛丽·阿鲁埃。出身于巴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法院公证人。少年就读于路易大王中学,中学毕业后迫于父命,进入法律专科学校。而后却又违背父命,爱好文学与诗歌。因写诗讽刺朝廷,又与贵族发生冲突,于1717、1725年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1726年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达3年之久,深受洛克、牛顿思想的影响,十分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回国后,他以犀利的笔锋猛烈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和封建当局的腐败。他的书被查禁和当众焚毁,本人受到追捕。为躲避迫害,他蛰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内达15年之久,直到84岁高龄才回到巴黎。

伏尔泰一生坎坷,却从未停止过用笔耕耘,他用各种文体写作的作品达百卷之巨。其中,最著名的有:《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路易十四时代》、《论通史及各国习俗和精神》等。伏尔泰多才饱学、博大精深、文笔隽永、幽默,他既是哲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又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伟大人物之一,正如维克多·雨果所指出的,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伏尔泰是天主教会不共戴天的仇敌,他从自然神论出发,对天主教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嘲讽和批判。

伏尔泰在政治上早期赞成开明君主制,继而提倡君主立宪制。在他看来,专制主义下的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践踏了自由、平等。他认为,“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因此,破坏自由、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和贵族特权必须废除。他向往英国的政治制度,主张依靠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达到消灭等级和特权、限制王权,进而建立英国式的政府。

伏尔泰坚决主张司法改革,严厉抨击法庭量刑不当。提倡有效地惩罚,反对无辜杀人,要允许被告人有顾问和律师,有权拒绝不合法的判决。伏尔泰曾以巨大的决心、坚定的行动,同各种枉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为一件件冤案平反、抗争,得到了民众的信赖与支持。但是,伏尔泰并不是革命论者,他对君王仍然抱有幻想,甚至把改革旧制度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他对待宗教的态度也不完全是极端的,他反对天主教,却并不否认上帝。他认为,出于维护社会公德的考虑,承认神要比否认神好。所以他并没有达到无神论,只是一位自然神论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