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游历天下的平民作家――毛姆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游历天下的平民作家――毛姆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6-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游历天下的平民作家——毛姆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47年生于法国巴黎,10岁时父母双亡,被送给在英国肯特郡某教区任牧师的叔父抚养。对于年幼的毛姆来说,英格兰是个灰暗、沉闷的陌生国家。1953年,毛姆获牛津大学名誉学位,并于1958年当选英国皇家文学会副主席。毛姆晚年享有很高的声誉,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图鲁兹大学分别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享年91岁。

游历天下的平民作家——毛姆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47年生于法国巴黎,10岁时父母双亡,被送给在英国肯特郡某教区任牧师的叔父抚养。对于年幼的毛姆来说,英格兰是个灰暗、沉闷的陌生国家。毛姆的少年生活是在凄苦、穷困与寂寞中度过的,得不到至亲的温暖,口吃的毛病使他神经紧张,瘦弱的身体也让他在同学当中低人一头。当时他学讲英语不足两年,又天性害羞,与叔父之间的隔阂更使他郁郁寡欢。1885年,毛姆就读于坎特伯雷的国王学校,由于体质孱弱又孤僻口吃,备受同学乃至老师的欺侮讥笑,这反而使他作为一个冷眼旁观者养成了反思的习惯。1885年,毛姆违背叔父要他成为一名神职人员的意愿前往德国海德堡,在那里接触到叔本华的哲学。叔本华将宇宙看作神秘莫测的存在而人类是自身本能的牺牲品的观点,与毛姆由于失去母爱又没有童年欢乐的沮丧心情一拍即合。当时刚在德国崭露头角的先锋派剧作家易卜生也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1892年,毛姆返英,进入伦敦圣汤姆士医院附属医校学习,他1896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直接取材于他在伦敦贫民窟当助产士时的见闻。1897年,毛姆获得医校文凭后到西班牙和意大利旅行。

1901~1905年,毛姆定居巴黎,同时开始戏剧创作。1908年,伦敦同时公演他的4部剧作,引起不小的轰动。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充当英国谍报人员的经历被记载在题为《艾兴顿》的短篇小说集中。战后,毛姆周游世界,随时搜集素材写成脍炙人口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友好使者被派往美国。战争结束时,他把《人性的枷锁》的手稿赠送给美国国会图书馆。1948年,毛姆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卡塔琳娜》,该书是以作家早年对西班牙的访问为素材写成的。此后他写出数部论文集,包括《总结》、《一个作家的笔记》、《观点》等。1953年,毛姆获牛津大学名誉学位,并于1958年当选英国皇家文学会副主席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最重要、影响最广泛的小说。作品以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为依据,但“它不是一本自传,而是一本自传体的小说——在这里事实与虚构难分难解地混在一起”。小说主人公菲力普·卡莱从童年时代起30年的生活经历,包含着毛姆本人在旧教育制度下凄苦与孤独的学生生活、他为摆脱种种令人窒息的社会常规所做的斗争、对宗教的反叛、爱情的折磨,以及对新的哲学信仰的追求。小说是作者早年生活与思想的真实记录。

菲力普不幸9岁丧母,由当牧师的叔叔收养,从温暖舒适的母爱一下子被投进了冷漠残酷的陌生世界。叔叔陈腐专横,满口仁义道德,心里却自私不堪,爱财如命,菲力普只好以读书解忧,但书籍所引发的幻想又使现实显得更加惨痛。菲力普进入寄宿学校后,因腿部畸形而受尽嘲弄讥笑,遂变得更加孤独不合群。叔叔说:“诚心可以移山。”天真年幼的菲力普信以为真,便每天虔诚地祈祷上帝,在新学期开始那天早晨醒来时赐他一双好腿。然而上帝却无动于衷,菲力普从此对宗教失去了信心。他走出德国海德堡,学习德语和法语,几经周折后,又到巴黎学习美术。(www.guayunfan.com)这段巴黎学画的经历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五光十色的街道餐馆、正在崛起的印象派画家、穷愁潦倒的美术学生及他们放荡不羁的行为,都得到了戏剧性的表现。菲力普后来因缺乏艺术天赋而放弃学画,在接下来的5年学医生活中,又陷入了一场漫长曲折的爱情纠葛。他迷上了一个名叫梅尔苔拉德的女招待,虽然这个面色苍白、故作风流的姑娘,庸俗浅薄、轻佻放荡,菲力普却陷入情网不能自拔。他求爱情而不得,于是置理智于不顾,放荡地顺从本能的冲动,沉湎于女招待的肉体。随着这位姑娘沦落风尘,菲力普终于结束了这场使他不能自制的纠葛。在小说的结尾处,菲力普与一位善良淳朴的姑娘结合,开始了新的生活。

毛姆一生游历极广、足迹遍及印度、缅甸、中国、俄国以及南、北美洲和南太平洋中的英属与法属岛屿。1930年以后,他定居法国南部的海滨胜地。1946年,毛姆回到法国里维埃拉。毛姆晚年享有很高的声誉,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图鲁兹大学分别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54年在他80寿辰的时候,英国女王授予他颇为显赫的“荣誉团骑士”称号。同年1月25日,英国著名的嘉里克文学俱乐部特地设宴庆贺他的80寿辰。除毛姆之外,在英国文学史上受到这种礼遇的只有狄更斯、萨克雪、特罗洛普三位作家。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享年91岁。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内。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还建立了档案馆纪念这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一位学者在研究了毛姆晚年的日记片断后,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人生经历:“他哪儿都去过,遇到过每一个人,品尝过每一样东西。”

毛姆的文学生涯跨越了半个世纪,经历了整整三代人。他一生创作了4部重要的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30多个剧本,还写了不少游记与自传性质的书以及以序言出现的文学评论文章。毛姆反对用新奇的形式掩盖内容的空洞,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他坚持的是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传统。他的小说特别注重故事情节的冲突,期望以此去探究人生经历的曲折离奇,并“擅长于描述各种山穷水尽的困境和柳暗花明的意外结局”。毛姆说过:“文学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哲学,不是科学,不是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它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给人享受的。”尽管他的作品缺乏某些现代作家的那种深刻性与艺术性,但也不失为20世纪英国小说界为数不多的几个雅俗共赏的作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