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性_英国的历史

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性_英国的历史

时间:2022-06-1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性_英国的历史农业生产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减性。中世纪耕作制度的变化——从两圃制到三圃制,也是农业生产者为应付生产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经济史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三圃制之所以取代了两圃制,正是农业生产边际报酬递减的结果。三圃制的出现是农业生产者向非农产业转移前在农业领域进行的一项增加收入的努力,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种应变措施。

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性_英国的历史

农业生产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减性。所谓收益递减规律:是相对于其他不变投入量而言,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增加某些可变投入量(例如,劳动)将使总产量增加;但是在某一点之后,由于增加相同的投入量而增加的产出量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少,即我们得到的增加的产出量是递减的。[73]农业生产的边际收入递减性使得农民不可能无限地投资于农业生产,必须向农业之外的行业投入剩余劳力、资金和技术等。因此,最终从事手工业或商业贸易来增加收入变成了庄园里农民们的最后选择。毫无疑问,农民家庭经济地位主要取决于该农户所支配的土地数量和质量。据米勒估计,在两圃制下维持生活至少需要18英亩土地,在三圃制下需要13.5英亩土地,也就是说大约半份地的农民刚够维持生活。倘若土地贫瘠则上述最低份地数量还需相应增加。如果我们承认科斯敏斯基和波斯坦对12、13世纪能够维持生活农户数量的估算正确,那么在正常年景下,13世纪英国的庄园里约有一半人口处于难以维持生活境地。[74]因此,在土地产量微薄地区,农家必须获取额外收入,或者增加单位土地上的劳动力投入以获得更大效益,或者扩大份地面积,实行大农场式经营,以期取得规模效益。由于份地面积小,随着投入增加农业边际效益迅速递减,总产量不再提高的临界点很快就会到来。

中世纪耕作制度的变化——从两圃制到三圃制,也是农业生产者为应付生产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三圃制最初出现在8世纪后期塞纳河和莱茵河之间的地区,但并没有随着荒地的垦殖、边疆的拓展传播开来,在多数垦区实行的依然是两圃制。地力的严重消耗使得不少地区放弃三圃制而恢复了两圃制。[75]直到12世纪左右,三圃制才逐渐为英格兰多数地区所接受。

经济史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三圃制之所以取代了两圃制,正是农业生产边际报酬递减的结果。[76]它的实行,部分缓解了劳动力生产率下降、边际报酬递减的恶果。三圃制的出现是农业生产者向非农产业转移前在农业领域进行的一项增加收入的努力,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种应变措施。16世纪资本主义大农场出现可视为农场主针对农业生产收益递减采取的一种通过扩大耕作面积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措施。而在中古时期这同封建庄园生产关系发生严重冲突,难为后者包容。在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生产力提高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投入数量,但这种没有技术变革支撑的经济增长很容易达到“增长的极限”,即无论怎样追加劳动力投入经济总量也不再上升。最后,农民只剩下从事家庭副业这一条现实出路。经济史家S.杰克(S. Jack)认为,这是农民们解决剩余劳动力的“最后的招数”[77](last resort)。农业生产存在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迫使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所以欧洲乡村工业大多集中在贫瘠的山区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78]

英国经验表明,几乎所有的乡村制造业无一例外都在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起来,牧区、林区似乎是茅屋工业的天然故乡,像肯特郡威尔德地区由于土质、地形等因素一直以来人口稀少、谷物种植很少,主要种植牧草、饲养牛羊,后来当人口日渐增多、生存压力增大时,这一地区竟成长为英国著名的乡村工业地区,畜产品、奶制品大量销往外地市场。[79]中国汉代亦有“民贫穷者变其业”的说法,大批农民在经济危机发生时纷纷“舍本逐末”,或转化成游食之众。这是封建社会晚期农业劳动力向乡村工业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年鉴派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贫困往往是前工业的向导”,是农民摆脱困境的“救世主”,尽管它是一个“二等救世主”。[80]当然,真正的救世主不是贫穷,而是农村居民因贫困激发出来的拼搏进取精神、乐观积极的开拓性劳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