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游戏】

【传统游戏】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九连环 古代汉族民间传统智力玩具。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游戏以吃掉对方全部棋子或围住对方所余唯一子使之不能移动为胜。现已被破除,但民间斗鸟这一游戏仍然传承至今。体育运动器材和游戏用具。流行于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据传五代汉李邺,于营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筒,使风入竹中如筝鸣,故称风筝。原本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杂技艺术项目。
【传统游戏】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传统游戏】

九连环 古代汉族民间传统智力玩具。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明《丹铅总录》:“九连环,两者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清代十分流行。当时的九连环,采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于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后来有采用铜或铁制作的。其解法多种多样,可合可分,变化多端,中以九环连在一起,最为著称。近人徐珂《清稗类钞》记其解法:“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二环,再上第四环,而下其第一环,再上第四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次下其第三环,更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五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下矣。”开始是在闺阁妇女、孩童中流行,以后逐步普及到民间。后被杂技艺人吸收,发展成为舞台上演出的古代戏法。表演者将九个金属圆环(直径约7寸),运用熟练技法,或合或分,或套成花篮、彩灯、宫灯等形状,手法敏捷,技巧出众,变幻莫测,成为中外观众欢迎的杂技节目。

下五道 “下五道棋”的简称。汉族民间地头棋类游戏。流行于东北地区。在地面或纸上画出横、竖(连同边框在内)各五条直线的正方形格图,随便取两种可以区别的石子、小柴棍等小物件各五颗,作为游戏双方的棋子。基本玩法是:棋子在纵横线交叉点上每次可移动一格,横竖均可移动。当一方的任意两颗棋子置于同一直线相邻两格时,即可吃掉对方位于这两颗棋子连线两端同一直线上前面或后面相邻格点上的棋子;但对方后来主动移至这个格点上的子不能按吃掉处理,对方子后面如有其另一子或自己两子之后另有一子,亦不能吃掉其子。如一方只剩一子时,则可以挑(即移至对方处于同一直线近两子中间格点)或撅(即移至对方处于同一直线相邻两子的一端格点)的方法反吃对方棋子。游戏以吃掉对方全部棋子或围住对方所余唯一子使之不能移动为胜。这种游戏由于不拘场地,随处可行,多见于田间地头,里巷庭院,老少皆宜。

斗鸟 汉族民间游戏。流行于江南地区。以鸟相斗为戏。好斗的鸟有八哥、画眉等。其方式有二:一种为隔笼相斗,即将两只鸟放进一只大鸟笼里,中间是隔开的。几个回合斗下来,胜者高声鸣叫,败者不声不响。另一种为滚笼相斗,即将两只鸟儿放入同一只大鸟笼里,中间不隔开,任其混在一起相斗,往往斗得羽毛脱落,头破血流,甚至当场死去。旧时有的“斗鸟”作为赌博者。现已被破除,但民间斗鸟这一游戏仍然传承至今。

斗草 亦称“斗百草”。汉族民间游戏。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一般都在端午节到野外踏青时举行。玩时以草为比赛对象,或对花草名,如狗耳草对鸡冠花;或斗草的品种多寡;或斗草的韧性等,故名。始载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唐代十分流行,刘餗《隋唐嘉话》有“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的记载。现民间仍流行,大多为斗草的韧性。

秋千 亦作“鞦”。亦称“半仙之戏”。体育运动器材和游戏用具。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活动时,人或站或坐,两手握绳,使之前后摆动,越荡越高。既是体育活动又是民间游戏。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传入。一说起源于汉武帝为汉后庭之戏。《湘素杂记》载:“秋千,汉武帝后庭之戏也,本云千秋,祝寿之词也。语讹传为秋千,后人不审本义,乃旁加革为鞦字。”隋唐时期,此戏先为皇宫内宫女们所好,后民间很快盛行,成为清明、寒食、端午等节日流行的民间游戏。古人认为荡秋千既可“摆疥”,除掉疾病,还可“释闺闷”,使深闺妇女得到消遣。宋代还出现“水秋千”,《梦粱录》:“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朝鲜族和云南阿昌族等还将秋千作为迎春佳节的一项主要体育游戏。

风筝 亦称“纸鸢”、“鹞子”、“纸鹞”、“风禽”等。汉族民间一种可供玩赏的工艺品。流行于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时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据传五代汉李邺,于营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筒,使风入竹中如筝鸣,故称风筝。明清后,风筝制作更为精巧。唐代起风筝成为一种娱乐玩具,但只限于皇宫和贵族府第。北宋后才流行于民间。其制法:先用细竹或竹片扎成骨架,模拟蝴蝶、蜈蚣、凤凰等禽、鸟、鱼、虫形状,糊上棉纸或薄绢,上画图案即成。玩时用麻线牵引,利用风力,放上天空。牵引线上可悬挂装有滑轮的小灯,随风飘上,黑夜望去,好似一串星星。有的在风筝上按上琴弦,嗡嗡作响,声如筝鸣。俗称“鹞琴”。上海郊区,放风筝忌讳断线,旧时如断线落入农家房屋,视为不吉利,必须用“猪头三牲”祭祀消灾。但有的地方春日放风筝,人们却剪断绳线,使其随风飘去,以为可将灾难、厄运甚至病苦放去而不复返。至今此俗仍在民间流行。

空竹 亦称“抖嗡”、“抖地铃”,南方又叫“扯铃”。汉族民间游艺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京、津及东北等地尤为盛行。原本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杂技艺术项目。空竹又称空钟、响簧、地龙、地牛黄、闷葫芦,是一种抖动发响的竹木玩具。分双轴、单轴,轮和轮面为木制,轮圈为竹制,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中柱腰细,以便缠绳抖动产生旋转。玩者双手各持两根2尺长的小竹棍,其顶端皆系一根约5尺长的棉线绳,两手握竹棍另两端,线绕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地抖动,加速旋转使之发出鸣声。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做出串绕、抢高、对扔、过桥等动作,诸此技巧有“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名目。也有耍单轮空竹或代之以壶盖、酒瓶等器具的。清李虹岩《朝市丛载·时尚》卷六载:“抖空竹。每逢庙集,以绳抖响,抛起数丈之高,仍以绳承接,演习各样身段。”今仍流行于民间。

摸瞎鱼 汉族儿童游戏。流行于北京等地。通常在夏历正月十四进行。儿童们牵手围城蒙眼摸鱼戏耍。此俗明代已流行,沈榜《宛署杂记》:燕都灯市,十四日“群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着两儿,各用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声,而旋易其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则拳击执鱼儿,出之城外,而代之执鱼轮入,一儿摸之”,名曰“摸瞎鱼”。

厄鸢 朝鲜族民间游戏。流行于东北朝鲜族地区。每年夏历初孩子们开始放风筝,到十四或十五日,在风筝上写出想象一年中将出现的各种不吉利的文句,或画上虎、狮、鬼面等,在风筝的一角写上自己的名字。晚上放风筝,当风筝高高升起之后,用火烧断筝绳,意即让风筝带着各种不吉利远走高飞。

荷叶灯 汉族节日儿童玩具灯。流行于北京等地。通常在夏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制作。将小蜡烛用一小段细硬棍儿扦插在带茎之荷叶中心,燃蜡,举柄上街玩耍。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八引《隩志》:“燕市七月十五夜,儿童争持长柄荷叶,燃灯其中,绕街而走,青光荧荧若燐燃。”

颠幕儿 汉族掷钱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清蒋仁锡《燕京上元竹枝词》:“月明归路嫌萧索,更看顽童颠幕儿。”注:“京师儿童掷钱为戏,得面者负,得背者胜,名颠幕儿。”古铜钱有正背两面,正面有字(年号),背面无字。两人相对掷钱,俟钱落地上,如其钱正面朝上者为负,钱背朝上者为胜。

猫拿耗子 汉族民间儿童集体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众小儿拉成一圆圈,另一人甲当“猫”站圈外,一人乙当“耗子”站圈内。拉圈众小儿唱:“一更鼓里天儿呀,猫拿耗儿呀!天长哩,夜短哩,耗子大爷起晚哩。”“猫”问:“耗子大爷在家吗?”拉圈众小儿中一人丙答:“耗子大爷还没起哪。”问问唱唱,一直到“十更”,丙答:“耗子大爷遛湾儿去啦。”“耗子”走出“窝”(圆圈),“猫”绕圆圈追赶,追上,罚“耗子”表演节目。

滚铁环 旧时汉族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男孩子手持顶端为弯槽形铁棍,推一直径约2尺的黑铁环向前跑,发出“哗啷哗啷”声。有的铁环上套有2—3小环者声音更响亮。

弹球 亦称“弹弹子”、“弹玻璃球”、“弹琉琉球”。汉族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男孩子在地上玩弹玻璃球。常玩的为“弹锅儿”:一边地上画一方格为“锅儿”,玩者各出一球(弹子)排放“锅儿”中,站“锅儿”前向约1丈远处所画的杠线各扔手中一玻璃球,以所扔球离杠线远近排次序,先后蹲在杠线后向“锅儿”弹出手中玻璃球,“锅儿”中球被弹出者为弹者所有,所弹球停在原地不动,下面人接连进行;然后再轮着弹“锅儿”。也可弹别人之球,被弹中者为“死”,弹之球落进“锅儿”中亦为“死”。另一种常玩的为“撞弹”:各将己球撞墙滚远,以离墙远近决定先后,依次弹击,中者胜。现还有“弹坑”等花样。冬春季玩者较多。

噗噗噔儿 亦称“倒掖气”。旧时汉族儿童玻璃玩具。流行于北京等地。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别有衔而嘘吸者,大声寪寪,小声啁啁,曰倒掖气。”用暗红玻璃料吹成漏斗形,尺寸大小不等,以3寸左右者为多。手持其管,嘴衔管口一吹一吸,其平面底被气鼓动发出“噗噔噗噔”之声,故名。又因其形略似小葫芦,故有人称它“响葫芦”。

解绷绷 汉、土等族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一般2人玩,用一根细线绳,两端相连为环形,先由1人用双手撑开构成某种几何图形,然后由另1人用双手挑、穿、勾等方法改变原来的图形,这样2人轮流解绷,巧妙地绷出各种有趣的几何图形,能者为胜。

跳百索 亦称“跳绳”。汉族儿童跳绳游戏。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多在每年夏历正月十六日举行。此俗早在明代已流行。沈榜《宛署杂记》载:“至十六日又有以长絙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若百索然。其实一索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或为索所绊,听掌绳者以绳击之示罚,名曰跳百索。”清代仍流行。乾隆《乐陵县志》:元宵,“女子以跳绳为戏,名曰跳百索”。此游戏传承至今。其跳法有一人自抛绳自跳,或两人抛绳一人跳,有用单脚跳或同时用双脚跳,还有两人先抛空绳而跳,后众人依次,还有两人用两根绳交叉而抛,一人在中用双脚跳等。跳时常唱歌戏乐或诵吟儿歌。《松风阁诗钞》:元夕,“太平鼓,声冬冬,目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

跳背 亦称“跳一枝风”、“捺水牛背”。汉族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江南以及台湾等地。即跳背。先比拳,决定跳的人与被跳的人。跳时,被跳的人蹲曲着背,由低到高,一次次让跳的人跳越。如果触动对方的身上,双方要交替,跳的人就要被人跳。也有在跳越之前说“跳你什么”,即是命令对方装各种不同的动作让他跳越,如说“跳你一枝到鬓边”(被跳者要伸一只指头在额边),“跳你二枝头毛丝”(要伸两只指头在头上),“跳你三枝半中节”(要伸三只指头在头上较高处),“跳你四枝尽手尾”(要伸直手又伸直指头四只),“跳你老鼠搬戏”(手要搔颊作鼠状),“跳你牛曲角”(要用手把头部左右搬动),“跳你虎张狮”(扒开双手作虎状),“跳你兔满月”(手按在额上作兔观月状),“跳你狗搔砂”(作狗状)等。

跳年 亦称“跳房子”、“造房子”。汉族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先在地上画6个方格,每一方格约2尺见方。每一格谓一年(或谓一间房子),注以1、2、3、4、5、6的记号。玩时,先用小瓦片掷向格内,以后用单脚跳入格内,把瓦片踢入其次的格内,谁先跳完全部方格即造好房子为赢。其间所踢的瓦片不得踢出格外或触及每格的画线,违者要停止跳,让其他一人跳。等到下一次轮到自己时,再继续自前次停止的格开始跳。胜者可打败者的手掌。

猜字瞒 汉族民间儿童游戏。由一人先用拇指和食指夹铜钱,然后,用力转钱,使之在地上旋转,中间突以手盖钱,使钱扑地,由对方猜是正面还是背面,然后放手,猜中者为胜,反之为负。

拍纸牌 亦称“拍尪仔标”。汉族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上海、台湾等地。旧时,纸牌为香烟壳中所附的图片,后有专印画片出售。牌上印有十二生肖或三国时代人物等,玩具店出售。玩时,预先一方把纸牌放在桌上或地上,由对方用其纸牌用力掷打之,能把对方的牌打翻身为胜。也有用纸折成六角梯形的“纸拍”代用。或把长方形的纸牌,各从桌端向另一面桌端用力打走,以比打远近,打落桌下者输。

拍毛片 亦称“扇洋画”。汉族儿童娱乐活动。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一种儿童游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美商人在我国经营的卷烟厂为推销产品,在香烟包内装一张宽约4厘米、长约6厘米的彩印欧美女人半身画片,群众称为“毛子片”或“毛子号”,又因天津方言有吞字之习,故说成“毛片”或“毛号”。儿童们把它作为简单的游戏用物。玩时各人先报手中片数,然后划拳,输者某甲先将一片毛片放平坦地上,由赢者某乙手拍片旁地面,如气流把片吹起翻出另一面,此片即由乙获得。接下去改由乙出片,由甲拍,甲如没有拍翻,改由乙拍,谁拍翻谁将片取去,如此交替出片,交替拍,最后清点手中片数定输赢。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烟厂不再随烟附送画片,毛片来源断绝。善于经营的商贩印售小张红绿画片,画面虽然粗劣,但都是我国小说、故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孩子们先看故事画,后拍毛片。新中国成立后曾以香烟壳折成方形或三角形纸片玩耍。

抽陀螺 亦称“鞭陀罗”、“打猴”。汉族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北方地区。通常在冬春间进行。北京在明代已很盛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载:“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罗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住。转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亦有记载。山东《莱阳县志》记曰:“削木寸余,尖其一端,于冰地鞭击,旋转不已,谓之打猴。”至今仍时有儿童玩之。

吹田蛙 亦称“喷田蛤仔”。汉族民间儿童游戏。蛙的制法是:用厚薄不同的纸,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纸蛙,有大有小,有大嘴,有大脚,也有四眼的等。游戏时,双方相对,用口吹动自己的田蛙,使其冲倒对方的田蛙,被冲倒者输,田蛙则归胜方赢取。

叫鸡 汉族民间儿童玩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泥巴捏成鸡形,身涂红绿颜色,鸡嘴处插一芦管削如舌簧,冠饰以鸡毛,吹之出声,如鸡叫,故名。清蔡云《吴歈百绝》:“潜投红刺姓名轻,安步时防裂爆惊,深巷乱鸡更迭叫,村童结队卖芦笙。”注:“芦笙吹以娱小儿者,葭管箬簧,饰成冠羽,名曰叫鸡。”

打佛轿 汉族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两童互以双手交叉井字状,以便他童作乘轿玩耍。

比纸刀石 汉族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儿童互相比拳。手握拳形是石头,伸出食指及中指是剪刀,手掌展开是纸。石头“敲”赢剪刀,剪刀“剪”赢纸,纸“包”赢石头。现仍很流行。

七巧板 亦称“七巧图”、“智慧板”。汉族民间传统智力玩具。由唐代燕几演变而来。原为文人中玩的一种室内游戏,后流传到民间,逐步演变为拼图板玩具。即用正方形薄板、三夹板或马粪板(俗称“硬板纸”),分截为七块,稍加剪裁即成。玩法是将七块板拆开,拼凑成各种事物图形,如人物动态、动植物形象、住房建筑、山亭楼阁、船轿车马、花卉鸟虫、太空星象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可一个人玩,亦可几个人进行各种比赛。由于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提高人的想象和判断能力,活跃形象思维,启发儿童智慧。后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在国外被称为“唐图”,意即中国的图板。

拽包 汉族儿童游戏。流行于北京等地。甲乙2人相距2丈相对而立,中间站一或数小儿,甲用内装沙子或豆子之类的一个小布包向中间人群扔去,中间人急躲,再由乙拾包抛扔。被包打中者替换拽包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