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定居宁夏川

回族定居宁夏川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族定居宁夏川素有“塞北江南”美称的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截至2006年底居住着600多万各族人民,其中回族211.4万人,占总人口的35%,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6,是我国回族最多、最集中的省(区)。在商游往来中,有少部分人逗留在了宁夏,成为宁夏境内最早的回族先民。这足以说明西夏时期宁夏境内已有回族先民。可见,元朝有大批回回人居住在了宁夏。
回族定居宁夏川_话说宁夏

回族定居宁夏川

素有“塞北江南”美称的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截至2006年底居住着600多万各族人民,其中回族211.4万人,占总人口的35%,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6,是我国回族最多、最集中的省(区)。

宁夏回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到唐代,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陆路交通的大动脉,宁夏正处在这条商路的必经之地上。丝绸之路到了唐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当时中亚诸国及大食国的穆斯林曾是这支活跃于丝绸之路商队上的主要力量。在商游往来中,有少部分人逗留在了宁夏,成为宁夏境内最早的回族先民。整个唐代、五代及宋初,往来于丝绸之路上日益增多的中亚诸国穆斯林商人为以后回回民族在宁夏山川这片广阔大地上的产生创造了契机。

到了北宋、西夏时期,东来的穆斯林客人多数从玉门、酒泉经西夏属地而至中原。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以前,由大食及西域诸国来贡的回回贡使、商人较多,而宁夏是西来中国的必经通道,又是西夏国都所在地,留在西夏的商使也有不少。《多桑蒙古史》中记述了成吉思汗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前,曾派3个穆斯林携带“重价白毛毡袍”等礼物去劝降该国国王摩诃末之事,而“白毛毡袍”的产地就是今天的银川。这足以说明西夏时期宁夏境内已有回族先民。

元朝,是西域穆斯林大批入居中国的时期,也是宁夏境内有大量回族进入的时期,这也是回回民族形成的重要条件。元初,随着蒙古军队的东归,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派遣或自发迁移到中国。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东来的穆斯林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编成“探马赤军”;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中国各地,其中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宁夏,他们被称为“回回人”。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曾任陕西平章政事,他的子孙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村。可见,元朝有大批回回人居住在了宁夏。

元代宁夏回族还有一个有史可查的重要来源,元初,镇守西夏地区的蒙古宗王阿难答及其所率部下15万人,大部分皈依了伊斯兰教,对后来回回民族的形成及西北回族聚居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今天分布在西海固的铁、笪、脱、妥等姓,据传就是这批人的后裔。

这些东来的回回人,逐渐和当地女子结婚定居,繁衍生息;与此同时,一部分维吾尔人和蒙古人也逐渐融合于回回民族中,共同构成回回民族的重要成分,而东来的回回人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13世纪初叶及以后的100多年中,回回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取得经济上的生存条件,并逐渐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在宁夏,这种情况也十分显著。由于有较好的政治待遇及经济地位,元代入居中国尤其是西北包括宁夏在内的回回群体稳定地发展着,故有元时回回遍天下,居甘肃者尚多,以及甘肃地近西域,多回回杂处的说法。元朝还在陕西行中书省设回回令史,陕西诸道行台设回回椽史,掌管回回事务,从此不到百年,西北包括宁夏境内,逐渐形成回回民族最大的聚居区,为以后回回民族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对伊斯兰教和回族等穆斯林采取怀柔政策,有利于回回民族族体的稳定发展与人口的繁衍。明初,不断有大批回回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置在灵州及固原等州县,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比较大的回族聚居点。至明代中后期,在宁夏境内,形成不少回族村落。明初兴修的韦州清真大寺和明万历年间修建的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其建筑规模宏大,装修精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回族人口兴盛、经济兴旺的情景。经过明代近300年的发展与补充,回族人口日渐壮大,宁夏回族人口也同样得以发展。到明代中后期,史书中有了回族族体的正式记载。

有了唐、宋的发端及元、明近300年的发展,到清代初期,宁夏回族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说:“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此时的西北回族,在西自洮河流域及河西走廊,东到渭河流域的八百里秦川,形成带状分布态势,一条沿黄河流域在两岸可耕地区居住,一条沿古丝绸之路北道交通沿线居住。而宁夏正处在这两条线的交叉点上,回族的分布更为密集,一些地区有“回七汉三”的说法。当时,宁夏境内著名的回族聚居区,有永宁的纳家户、平罗宝丰、同心半个城、豫旺、灵州、金积、吴忠堡、固原开城、盐茶厅、硝河等,回族村庄星罗棋布,随处可见,回族处于兴盛发展期。

清代中期,鉴于当时地方官吏的不断奏请及盛世光环下孕育的民族矛盾危机全面暴露,又因解决矛盾的具体措施不力,酿成严重后果。从此,有了持续百年的西北地区反清斗争浪潮。第一次较有影响的反清压迫起义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苏四十三领导的以撒拉族、回族为主的起义。起义遭镇压后,“善后”措施中所施行的高压政策,激起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田五起义。这次发生在甘肃通渭县石峰堡的起义涉及宁夏南部西海固、隆德等县,坚持3个月后以失败而悲壮结束,回族遭受了空前的劫难,所涉及地区十室九空。同治年间,又发生了席卷西北各省,持续10余年的规模空前的陕甘回民起义,宁夏是主战场之一,金积堡成为指挥中心。起义在清廷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回族人民遭到血腥屠杀,残存的老弱妇幼,被清廷所谓“善后安置”,强行迁离经营数百年的家园,到偏僻荒凉的贫瘠地方安身立命。这种强制的“安抚”、迁徙是宁夏回族历史上人口分布与生存环境的一次最重大的变化,今天,宁夏回族的分布及格局就缘于这次变动。当时,左宗棠奏准朝廷,设化平直隶厅,将在金积堡就抚的9400余名陕籍回民安置在偏僻荒凉的化平县(今泾源县)。当时,还有陕甘部分回族也被安插到隆德、西吉、海原等地。陕西回族起义十八大营元帅之一马政和、马生彦等部属五六千人,被强行安插到隆德、西吉交界的堡寨。清廷将甘肃秦安等地的700余户回民安插到海原的南乡、鹞子、石咀、王昭、陶家四堡。

经历同治年间的劫难,宁夏回族在居住环境上的优势被完全剥夺,沿黄河两岸的交通干线,冲积平原地带呈带状分布的回族村落荡然无存,他们被迫离开垦殖了数百年的肥沃土地,抛家弃舍远徙他乡,栖身于荒凉的滩边、湖边、河边和渠梢、沟梢及山沟谷地,形成“三边两梢一山”的居住格局。川原地带再也见不到成片相连、人烟稠密的回族村落。干旱贫瘠的南部山区则成为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数十万陕甘回民起义军及部属从此落入与自然抗争、听天由命的境地。

北洋军阀至民国时期,虽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但宁夏境内回族群体却稳步扩大,以西海固及吴忠、同心、灵武为主要聚居区的宁夏回族新的分布态势趋于稳定,回族人口稳步增长,由劫难后的十数万增为数十万,代替陕西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划当时属甘肃平凉专署管辖的泾源回族自治县归宁夏管辖,当时县境人口4.6万,回族4.5万,占97.8%,这是宁夏回族又一重要来源。当年,为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中央决定从中央机关、全国各地抽调2000余名回族干部到宁夏工作,这部分人中的大部分留在了宁夏,成为宁夏回族人口的一个重要来源。以后,又有全国各地的回族因支边、工作、婚嫁、商业经营等原因入居宁夏,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定居在了宁夏,成为当代宁夏回族人口的重要来源之一。

综观回族定居宁夏山川的历史脉络,我们清晰地看到,回族入居宁夏的历史源远流长,伴随着历史的风雨,与各族人民一道,为宁夏山川的开发、建设贡献了聪明才智,在前行的道路上充满着艰辛与不易,甚至经历血腥的镇压和流放式的迁徙。但英勇顽强的回族人民无所畏惧,一路走来,终于迎来了政通人和、民族团结的新时代。

(拜学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