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诺族泥塑

基诺族泥塑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民间工艺一、刺绣基诺族的刺绣主要用于服饰。由于服饰不是纯粹的天然物质,还要进行剪裁、缝制加工和连缀搭配,它直观地反映了基诺族一定时代的工艺技术水平。
民间工艺_中国基诺族

第六节 民间工艺

一、刺绣

基诺族的刺绣主要用于服饰。由于服饰不是纯粹的天然物质,还要进行剪裁、缝制加工和连缀搭配,它直观地反映了基诺族一定时代的工艺技术水平。个人的服饰还显现出个性化、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服饰的制作还体现出制作者的精巧手工和技能。所以,基诺族妇女从小就必须从母亲、祖母等长辈那里认真地学习刺绣,这个技能关系到一个家庭人员的穿衣保暖问题。歌中唱道:“我是一个女人,当我做出来的衣裳不如别人时,绣出的花不如别人时,你可能会说我太笨,这个女儿为什么不如妈,是不是神仙丕嫫的安排?我主持不了这个家时,你是否会抛弃我?”

img93

男服饰   摄影者:刘云川

img94

女服饰

服饰刺绣常见的部位是男士上衣背部,女士肚兜、上衣上半截和手袖、短裙的下半截和脚边,挎包袋上半部和包角。

刺绣常用图案有线、圆、方、三角、菱、树、草、花、根、水、星河、月亮、太阳以及房屋等。采用直、横、斜、折、曲等排列;采取多少、大小、反复、间隔、位置等处理。在线的处理中采用疏密、粗细的手法。色彩搭配为赤青橙黄绿紫蓝相间。

二、竹编

竹编是男人的活计,基诺族的竹编最能体现水平的是男人们随身携带的竹烟盒,盒底与盖用染色篾片编花,黑白色或是白红色相配。常用图案有三种,“多娆苗罗”(团鸡眼睛)、“遮丫苗罗”(孔雀眼睛)和“阿菠菠勒”(团花)。

img95

劳动工具——稻谷扇和筛箕   摄影者:农 班

img96

竹 帽   摄影者:农 班

img97

背篓——搓卡   摄影者:张 云

img98

竹 箱   摄影者:张 云

竹编法有三种,“尼妻尼日”即两抬两压法,常用于篾笆或是篾筐等用具的编织,也是较简单的一种;是“虽妻虽日”,即三抬三压法;“克捞追”,即双抬双压法,是难度较高的一种。

祭祀用的“达流”也是竹编的,在山路岔路口祭的是一个眼,家中祭的是7个眼和9个眼,重大祭祀“洛嫫罗”送到地界处的“达流”犹如簸箕那么大,有无数个眼孔。祭鼓时挂在大鼓两边的竹编动物有鸡、羊、鸭、鸟类、蜘蛛和知了等。人死时用麦冬叶编成人像,作为掉(吊)丧物。谈情说爱,用扫帚叶编成交叉三角形,上面放三只扎在一起的枯马草,作为约会的树叶信。

三、木(竹)雕

基诺族木(竹)雕有神龛、棺、耳环(女木男竹)、鼓、刀鞘、烟斗及生活用具甄、舀、碗、勺等。常用图案是上半部刻房子,下半部刻流水。这个图案可以刻在耳环、刀把、锄把、烟斗、刀鞘和大鼓上,但不能刻在棺材上。独木棺凿成后,用一根圆嫩竹,将敞口处敲髯成秃笔状,用猪血或是狗血与有颜色的土灰搅混,用“竹笔”蘸后在棺材外涂成颜色各异的斑纹,看上去就像金钱豹一样,令人产生恐怖感。意思是死人埋下后担心害怕食人者“特绰”来挖吃,用这样的花纹来吓唬它。

img99

泥雕——传说中的阿嫫腰北   摄影者:张 云

祭祀“洛嫫罗”时供奉神位的小阁亭——神龛似基诺族的房子,用木板拼成,砍泡树心并切成薄片,再用蜂蜡粘合成,表示银房。

四、泥塑

基诺族泥塑多用于祭祀,形象有人、马、猪、鸡、牛、羊、蛇、蟹等。采用红黑天然泥塑土,和水搅匀,除去杂质,用手捏搓,然后敲打成又粘又软的泥团,各种泥象用手一次捏成,一般不如雕刻。平时小孩捏玩的泥像不得带到家里,特别是迷信较为严重的家庭,他们认为这样不吉利。村社重大祭祀活动的泥塑由每户出一人集体完成,作为各户小祭或叫魂驱魂的泥塑各自制作。祭祀泥塑同其他祭品一块放到村外固定的地方让它们自行毁烂。

五、剪笋衣

在过去,基诺族没有文字,更谈不上用纸。剪笋衣也主要用来祭祀,全寨撵鬼送恶时用剪笋衣(刀划)做成人或动物面具;再用血(红)、炭末(黑)、石灰(白)勾画,栩栩如生。装扮者把面具戴在脸上做撵鬼动作,从寨内到寨外,从寨脚到寨头,完后将面具扔到寨外。如有家主去世,出殡前有两个人戴面具(俗称花脸)把家鬼撵出,面具拿到坟地烧掉。卓巴和卓色去世时面具挂在坟地的小房子上。

小孩取名时剪的小人,仪式完了与“达流”、粽叶挂在上楼梯处的篾笆墙上。小孩游戏时,在笋衣上画人、弓弩、弹弓则表示挑战的意思。

六、烙画

烙画在基诺族民间表现得不多,常见的是用烧红的铁条,在背箩的卡肩板上烙出手牵手的人形,一边两人,动作夸张,线条清晰,风格独特。

七、染牙

基诺族还喜欢染牙,这也是一种美。染牙大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槟榔和石灰放在嘴里嚼食,时间久了牙齿逐渐变黑,且经久不褪色,这种方法染的牙还能保护牙齿不被虫蛀。另一种方法是把燃烧的花梨木闷在竹筒里,把熏出的黑汁涂在牙齿上,这种方法是年青姑娘们谈情说爱或结婚打扮时喜用的办法。

八、文身

受傣族影响,基诺族也有文身的习俗,一般是家庭富裕的人或有文身爱好的人才文。由傣族有经验者来黥刺。女的在小腿上黥刺,花纹与衣服上的边饰图案相仿;男的多文在手腕、手臂上,花纹有动物、花草、星辰、日用器物等。

九、纺织

基诺族的纺织从脱棉子、弹皮棉、纺线、染色、拉定经线、织布到最后成品的布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比如做衣服用的“阿口尼”“得途”“阿特”等都要单独拉定经线,单独织成,不能一次性“织”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的改变,基诺族的服饰较以前有很大的改变,现在人们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成品的线,然后再织成各种颜色相间的横条状布料,服装的样式从单一的外套改变成背心式,裙子也从短裙变成中长裙、超短裙。

孝布是一种用在年长的男性去世时从屋顶上滚落下来的白布,(注:如果没有儿子就不做这种仪式),巴卡一带的基诺语称“梭罗了”,巴亚一带称“么嗯尼”。如果孝布笔直地滚落下来,表明儿媳妇心地善良、善待公婆,反之,则表明心肠不好,没有善待老人。在过去,基诺族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如果女子嫁入的那家公公还健在,儿媳妇就必须先织好孝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