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族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藏族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一章 藏族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人物一、聂赤赞普聂赤赞普,藏族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建造了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这座宫殿至今屹立在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南扎西次日山上。此后,藏族社会开始实行土葬,历代赞普有了自己的陵墓。松赞干布戎马一生,为藏族的形成与藏族文化的发展以及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藏族人民的崇敬,被誉为“祖孙三法王”之首。
藏族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人物_中国藏族

第十一章 藏族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一、聂赤赞普

聂赤赞普(约前300年),藏族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根据藏族神话传说和一些历史资料记载,聂赤赞普本是天神的儿子,后降临人间,到了现在山南境内的江妥神山。当时有12个放牧者(有的说法是12个苯教徒)见他的言语举止与本地土著不同,便问他从哪里来。他用手指指天,这伙人以为他是从天上来的,是“天神之子”,便以颈为舆,把他抬下山来。聚居在这里的人们纷纷前来,公推他为部落首领,这就是后来叫做“吐蕃”的部落的第一位首领,人们尊称他为“聂赤赞普”(意为“用脖子当宝座的王”),有的史书上也称“肩座王”或“肩舆王”。

根据《雍布拉康志》《德乌教法源流》等藏文史籍的记载,聂赤赞普确有其人,出生在西藏波沃地方(今林芝地区波密县),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名叫恰姆增。在弟兄9人中,他排行最后。因他相貌古怪、性格刚烈、能力过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最后被村人逐出,来到雅隆地方,结识了12名代表当地各部落利益的苯教徒,并被推举为王。随后,聂赤赞普将周围小邦收归为属民,划分尊卑,宣扬苯教。从那时开始,藏族冲破以血缘结成的氏族障碍,开始以地域来划分属民。聂赤赞普建造了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这座宫殿至今屹立在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南扎西次日山上。这座外表普通、形似碉堡的建筑,其构造的精致程度也许无法与布达拉宫等建筑相提并论,但它却是藏族文明的起源

从聂赤赞普开始,西藏有了名为“悉勃野”或“蕃”的部落。聂赤赞普娶纳木穆穆为王妃,生下穆赤赞普,据说王子到了能骑马的时候,聂赤赞普就攀援天绳,逝归天界,如虹消散,此后一直到第七代赞普——赛赤赞普都是如此,所以藏族史书上将这七位死后升天的赞普合称为“天赤七王”。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观念中,是把天神和赞普融为一体,赞普就如同主宰世间万物命运的天神一样,是住在人间的“天神”。

二、止贡赞普

止贡赞普(约前80年),藏族历史上第八位赞普。藏语中,“止”是刀或剑的意思,“贡”是杀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要被刀剑杀死”的意思,据说是其老祖母因听错了家人的回答而起的不吉祥名字。止贡赞普性格暴躁,争强好斗,在与属下罗昂达孜的决斗中被杀。根据藏族民间传说,他是第一个把尸体留在人间的赞普。此后,藏族社会开始实行土葬,历代赞普有了自己的陵墓。

三、松赞干布

img129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617~650年),汉文史籍中名为弃宗弄赞、器宗弄赞、弃苏农赞等,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诞生于吐蕃王族,其父囊日尚赞是吐蕃王朝第31代赞普。松赞干布13岁继承王位。632年,他把都城由泽当迁到逻些(今拉萨),既摆脱了世代盘踞在当地吐蕃贵族的羁绊和威胁,又把政治和军事中心合二为一。之后,经过多年的征战,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诸部,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强大的奴隶制军事联盟政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为促进中原和吐蕃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松赞干布还采取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措施巩固与加强了吐蕃奴隶制政权。

松赞干布仿效唐朝典章,规定了官阶品位制度,还以佛教戒律为准绳制定了“十善法律”。他将吐蕃分为四个“如”(即吐蕃的大军事区和行政区,即卫如、约如、叶如、藏如),基本上涵盖了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如下又设“东岱”(千户府),共计有37个千户府。此外,松赞干布派遣以吞米·桑布扎到天竺(印度)等地留学,创制了有30个字母、4个元音的藏文拼音文字。藏文的创制与推广,使吐蕃的民族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649年,唐太宗卒,唐高宗即位,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次年,松赞干布去世,享年34岁,唐高宗派将军鲜于匡济前往吊祭。

松赞干布戎马一生,为藏族的形成与藏族文化的发展以及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藏族人民的崇敬,被誉为“祖孙三法王”之首。

四、赤松德赞

赤松德赞(755~797年),汉文史书称娑悉笼拉赞、乞力赞等,吐蕃王朝第37代赞普。赤松德赞14岁时,吐蕃大相末·东则布和朗·迈色暗害了其父赤德祖赞,赤松德赞继承王位。他依靠忠于赤德祖赞的旧臣,很快捕杀叛臣,稳定了吐蕃的局势。763年,达扎路恭等率20万大军直驱长安,唐代宗李豫仓皇出奔陕州(今河南陕县)。吐蕃军队进入长安后,立李承宏为帝,但因气候不适等原因旋即撤退,吐蕃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8世纪后半期,赤松德赞迎请印度高僧寂护、莲花生来藏,在桑耶地方(今西藏扎囊县)兴建起藏传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挑选7名贵族少年落发出家为僧,史称“七试人”(也称“七觉士”),这是藏族历史上第一批出家的藏族僧侣。桑耶寺也成为当时吐蕃境内佛、法、僧三宝俱全的第一座佛教道场,它的建立也标志着藏传佛教的正式形成。赤松德赞还设立由僧人担任的“却论”(相当于僧相),开僧人参政的先河。赤松德赞在位期间,还主持了以汉地佛教大乘和尚为代表的顿门巴(即禅宗,主张顿悟)和以天竺佛教寂护为代表的渐门巴(主张次第修行)之间的辩论。结果顿门巴失败,印度佛教成为吐蕃社会的主流。基于赤松德赞的文治武功双方面的业绩和建树,后人将他与松赞干布相媲美,尊称他为吐蕃王朝“祖孙三法王”中的第二位法王,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五、赤祖德赞

赤祖德赞(806~841年),汉文史籍称可黎可足,又作彝泰赞普,吐蕃王朝第40代赞普。815年,赤祖德赞继赞普位后,秉承其父赤德松赞的遗志,大力推崇佛教,任用僧人辅佐朝政。822年,赤祖德赞派专使赴长安与唐朝宰相等17人于长安西郊兴唐寺会盟。次年5月,唐朝派大理寺卿刘元鼎与吐蕃大相钵阐本云丹等在拉萨东郊会盟,因这两次会盟是在唐长庆年间举行的,所以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会盟”。唐蕃双方先后在长安、青海赤岭(今日月山附近)和拉萨大昭寺前树碑纪念,西藏拉萨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仍然矗立在大昭寺门前,见证了1000多年来汉藏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的象征。

赤祖德赞执政期间,还进行了一次对藏文文字的规范化运动,从印度等地请来多位班智达和译师,以梵文文本为标准,对以往历代所译的经典删繁就简,进行厘定,统一译名,把不易了解的音译部分改成意译。对藏文文字的形式、语音、文法等也进行了改革。此外,还把所译经卷编成数目,先后编纂了丹噶尔、钦浦、旁塘三大目录。这次文字规范化运动不仅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对吐蕃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今天所使用的藏文,就是经过这一时期文字改革后规范化了的藏文。

赤祖德赞是历代吐蕃赞普中最为笃信佛教的人,为表示他对僧人的尊敬,当喇嘛讲经时,他坐在中间,发编两辫,束以长绫,伸展两旁至喇嘛的座位上,令他们坐在上面,谓之“头顶二部僧伽”。另一种说法是他见到僧人时,脱下自己的头巾铺在地上,让僧人们用脚踏过去,然后再把头巾戴上,由此得名“热巴巾”(意为有辫子的人)。赤祖德赞还颁布了“七户养僧”的法令,规定每7户平民负责供养一位僧人,并规定“凡以恶指指僧人者断指,以恶意视僧人者剜目”。

这种极度崇佛的行为,不仅耗费了社会财物,增加了人民负担,而且引起了信仰苯教的大臣们的强烈不满。841年发动政变,赤祖德赞被谋杀,年仅36岁。藏族史书上将他列入“祖孙三法王”中的最后一位。

六、吞米·桑布扎

吞米·桑布扎,出生于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隆子县(也有说是出身于尼木县吞弥家族中)的一户贵族家庭。7世纪上半叶,吐蕃王朝的创立者松赞干布派遣吞米·桑布扎等16名青年,携带黄金前往印度学习梵文。由于气候炎热难以适应,15位先后病卒,只有吞米·桑布扎一人活了下来。吞米师从一位叫李敬(又译为黎谨、利谨或骊宾)的婆罗门和一位叫作拉热白僧格的学者学习梵文和语言。求学期间,吞米敬重佛法,刻苦习修,成绩优异,故被天竺人敬称为“桑布扎”,意为“贤良之藏人”。

吞米·桑布扎学成返回到吐蕃后,遵照松赞干布的意愿,创制了藏文字。据《智者喜宴》记载,吞米·桑布扎以梵文楞扎字和迦湿弥罗字闻元辅音的蓝本,仿照天字蓝扎体作楷体字,以龙字乌尔都文为蓝本创制草书。天字和龙字都是印度的古文字。印度的元辅音字母共有50个,从其中的16个元音字母集为4个藏文元音字母ai、au、ae、ao,从34个辅音字母中,去掉了5个反体字、5个重叠字和1个后住字,剩下的23个字母上增加了根据藏语新创制的ca、cha、ja、zha、za、’a等6个字,补充了元音a字,最终制定出4个元音及30个字母的藏文。30个辅音字母中有10个后加字,两个再后加字。10个后加字中有5个前加字。30个辅音字母中有10个前后加字,不加入前后加字的字母有20个。决定ra、la、sa3个字母为上加字,ya、ra、la、wa4个字母为下加字。此外,为能正确地使用藏文的拼音方法、规则以及虚字,吞米·桑布扎还撰写了《三十颂》(藏文构字法和结合规律)和《字性论》(藏文虚词的添接方法)等8部有关藏语言的著作,为藏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img130

吞米·桑布扎

七、巴·塞囊

巴·塞囊(约生活于8世纪),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的一位著名大臣,藏族历史上第一批出家人“七试人”之一,著名佛学家。

巴·塞囊所处的时代,正是佛教与苯教斗争激烈的时期。755年,第35代赞普赤德祖赞逝世后,年幼的赤松德赞继位,大权被信奉苯教的大臣玛尚仲巴杰掌握,玛尚仲巴杰极力反对佛教,拆毁寺院、驱逐僧人、杀死信佛的大臣。在禁佛运动中,巴·塞囊被贬到芒域当地方官。巴·塞囊到芒域后,创建了两座寺院,继续传播佛法,并用此机会,经尼泊尔到印度,拜师学法的同时,朝拜了大菩提寺和那烂陀寺等一些佛教圣地。返回吐蕃途中,他在尼泊尔遇见了印度著名僧人寂护大师(又译作静命,梵名菩提萨埵),于是巴·塞囊邀请他赴吐蕃传教,后又将禁佛时转移到芒域的牟尼佛像运回拉萨。巴·塞囊回到拉萨后,协助赤松德赞铲除了反佛大臣玛尚仲巴杰及其势力,并请求赞普派人迎接寂护来吐蕃弘法。据说当时发生了各种灾害和瘟疫,反佛派认为触怒了藏地的邪恶鬼神,寂护不得不返回印度。临行前,寂护向赞普推荐了邬仗那国的莲花生大师。此后,巴·塞囊被赞普派遣到内地向唐肃宗求取佛经返蕃。而赤松德赞则派人复去迎请寂护大师,又派人去邬仗那国邀请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和寂护两位大师到吐蕃后,在桑耶地方仿照印度欧丹达菩犁寺的造型,创建了吐蕃时代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该寺建成后,由莲花生和寂护亲自开光,寂护担任首任堪布。赤松德赞选拔了7位聪慧吐蕃青年剃度受戒出家,这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的第一批僧人,史称“七觉士”或“预试七人”,巴·塞囊即为“七觉士”之一,受比丘戒后赐法名益西旺波。后寂护大师在吐蕃圆寂,巴·塞囊就到托扎寺静修去了。

后来,内地以大乘和尚(又译作摩诃衍那)为代表的禅宗渗入吐蕃,宣扬顿门学说,接受该学说的吐蕃人也不少,赞普的妃子和贵族妇女30余人从其出家。以桑耶寺法台白央为首的一些人,仍遵奉寂护大师的佛教渐门学说,因此发生见行不同的争论。赤松德赞为了解决佛教内部发生的斗争,曾三次下令要巴·塞囊从托扎寺回来。当赞普的使者来到巴·塞囊修行的岩洞里,巴·塞囊让使者带话,寂护圆寂前曾授记说当佛教内部发生争论时,可以请寂护的弟子佛教哲理学家噶玛拉希拉(又译作莲花戒)参加辩论,显扬正法。于是,赞普派人去迎请莲花戒。莲花戒到吐蕃后,由赤松德赞主持,召集印度佛教(以莲花戒为首)和内地佛教(以大乘和尚为首)的僧人在桑耶寺举行辩论。赤松德赞按印度习惯,准备两束花鬘,要求辩论的输者向胜者献上花鬘,并且必须离开吐蕃。辩论开始时,巴·塞囊也前来参加,他和白央支持莲花戒的论点。辩论最后以顿门派的失败而告终,大乘和尚向莲花戒献上花鬘后返回内地,吐蕃遂禁禅宗顿门派。后莲花戒因肾脏受伤而去世,巴·塞囊绝食而示寂。

巴·塞囊著有《巴协》一书,此书又名《桑耶寺详志》,是研究吐蕃历史的重要历史资料。

八、贝若杂纳

贝若杂纳(又译作遍照护,约生活于8世纪),因为他是吐蕃时期尼木地方耿甲巴果家族的后裔,所以史料中一般称其为巴果·贝若杂纳。贝若杂纳是吐蕃赤松德赞时期最初受戒出家的“七试人”之一,藏族历史上早期的著名佛教翻译家。桑耶寺建成之后赤松德赞继续派人去印度迎请佛教名僧,同时也派出一批人到印度留学。其中到印度留学的第一批人中就有贝若杂纳,印度人称他为贝若杂纳若希达,认为他是一位聪明敏慧的语言天才,是对佛教有虔诚信仰的人。贝若杂纳到印度时,佛教显宗已日益衰落,大乘密宗尚盛,于是他拜了一些密宗名僧为师,学到了印度佛教密宗中的“金刚乘”等许多教法,密宗知识相当渊博。

贝若杂纳返回桑耶寺后,遭到两派人的反对,一派是寺里的印度僧人,因为住在桑耶寺的印僧主要是学显宗的,莲花生大师也是先学显宗、后学密宗的。寺院堪布寂护是学小乘佛教的,而小乘佛教中只有显宗,没有密宗。而贝若杂纳在印度主要学习的是密宗。另一派是吐蕃传统的苯教及其代表势力,他们给贝若杂纳加上罪名,说他在印度学到的一切会给吐蕃带来灾难,要求将贝若杂纳处以死刑。赤松德赞迫于压力,不得不让他从公开佛事活动转入秘密进行印度佛教密宗经典的翻译。后来,他秘密译经的消息被王朝中的权势派们知道了,便向赤松德赞要求杀死贝若杂纳。赤松德赞只得暗地里处死了一个乞丐作为贝若杂纳的替身,但这个李代桃僵的办法被王后蔡邦萨揭穿了,最后迫使赤松德赞把贝若杂纳流放到康区一带。

相传贝若杂纳到康区和阿坝一带后,遭到当地嘉绒王和苯教势力的折磨和摧残,但他修法已深,结果都是安然无恙。最终他以过人的胆识、毅力和对佛的虔诚之心终于感化了嘉绒王,放他出牢,并积极支持他在阿坝一带建寺收徒、译经传法。当地的佛教从此由他传播开来,他的学识与功绩,在阿坝地区至今传颂,至今在阿坝马尔康地区有很多地方、寺院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民间传颂他是“点燃东方佛教明灯的圣人”。许多藏文古籍中都有关于贝若杂纳的记载,如《五部遗教》中的《王后遗教》等。据说赤祖德赞(赤松德赞之子)继位时,贝若杂纳还健在,他和无垢友等名僧翻译了不少佛经,对弘扬佛教贡献甚大。

九、宇妥·云丹贡波

宇妥·云丹贡波(708~832年),出生于拉萨西郊的堆龙其纳的一个藏医世家,藏医学体系的创始人。因为在他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叫宇妥·云丹贡波的藏医,所以人们为了区分,也将他称之为老宇妥·云丹贡波。宇妥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听讲医理、研习医术,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到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出诊开方、为人治病。25岁时先后在印度、唐朝、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虚心拜师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随着治病技术和医学理论水平日益提高,宇妥·云丹贡波的声誉渐大,因治好了赤松德赞的牙病和眼疾,被晋升为御医。

他精通医学、药学,极为重视尿诊和脉诊。诊断时,他主张对患者的病状及体征详尽地检查,认为绝对不能辨不清病症就仓促治疗。辨症时,他强调只有弄清病症的寒热属性才能对症下药。他要求医生切脉要专心致志,只有平心静气,方能领会脉象的各种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此外,他还掌握了大量治疗技术和生理病理知识,会动外科手术包括头部手术、粉碎性骨折手术及由体腔内抽去积水等手术。认为医生要坚持人道主义精神,救死扶伤,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贻误病人等。

他的著作《甘露要义秘密诀窍续》,奠定了藏医学理论的基础。在此之后,他还编写有《验方利见》《医术珍珠串》《三种精深》等30多部医学论著,为推动藏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宇妥·云丹贡波的晚年,除了继续著书立说以外,还培养了众多的藏医学人才。他在工布曼隆地方(今西藏米林县南)创建了一座非常别致的医药学校,招收了300名学生,教授《甘露要义秘密诀窍续》及印度、汉地、吐蕃的班智达、译师们撰写和翻译的医学理论著作。他还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情况,建立了学位制度,设立曼巴本然巴、饶觉巴、噶居巴、都惹巴四大学位。同时,他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教学大纲,规定必修的基础内容、培养目标。据说当时获得曼巴本然巴学位者50人,获得饶觉巴学位者50人,获得噶居巴学位者100人,其余都获得了都惹巴学位。

相传宇妥·云丹贡波逝世时125岁,他的一生为继承、保护和发展吐蕃医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藏族人民尊他为“第二药师佛云丹贡波”。

十、拉钦·贡巴绕赛

拉钦·贡巴绕赛(952~1035年),本名穆苏塞拔,汉文史籍中译作意明大师,为藏传佛教后宏期的东律初祖。

据土观·却吉尼玛的《喇钦·贡巴绕赛传略》载:拉钦前一世为一名叫做莫卢·达纳赤松杰的吐蕃信佛大臣,952年转生到安多宗喀地方一个苯教家庭,父母为其取名为穆苏塞拔。穆苏塞拔从小敬信佛教,长大拜多人为师学习佛经、发菩提心、中观、因明学和瑜伽等。此时,正是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时期,在西藏祥地曲卧日静修的玛·释迦牟尼、夭·格韦迥乃、藏·绕赛三人携带律藏经籍逃亡阿里,后辗转到了西域等地,因语言不通又到了青海黄河边的玛龙多吉札丹底水晶寺。穆苏塞拔前往拜见,请求三位大师为其剃度出家。三位大师先给他看律藏经典,穆苏塞拔看后十分信仰,流泪请求再次出家,受沙弥戒,取法名格哇绕赛,后因他聪颖绝顶,又称他拉钦·贡巴绕赛。之后,拉钦请求为他受比丘戒。但受比丘戒需要5名比丘。拉钦前去拜谒杀死朗达玛的拉隆·贝吉多杰提出受戒请求。拉隆因开戒不能充授戒比丘之数,但为他找来两位名叫格汪和金帕的汉族比丘,凑够5人后给拉钦授了比丘戒。

当闻知多麦(即安多地区)三圣拉钦等人授戒传法的消息时,有鲁梅·楚臣喜饶等卫藏10人前来受戒。藏·绕赛因年迈不能亲任教师,就让拉钦来担任,藏·绕赛、夭·格韦迥乃分别担任规范师和密教师,由玛·释迦牟尼和两个汉僧补足5比丘之数,给鲁梅等10人授了比丘戒。次年,鲁梅动身返回卫藏前,请求拉钦赐给他一件供奉物,拉钦赠给他一顶自己戴过的镶金边的苯教帽子。后来,鲁梅等10人在卫藏会集,各自据地建寺,传授沙弥戒和比丘戒,弘扬教法。因此,藏传佛教后弘期当自拉钦·贡巴绕赛开始。

后来,拉钦在丹底寺一带兴建佛塔佛殿,收了很多弟子。玛、藏、夭三圣士在丹底寺住了一个时期后,玛、藏二人在湟水边的一座红岩上挖了座窑洞修度晚年,此山因而得名“玛藏札”(其地在今青海省平安县城湟水北岸,汉语叫白马寺)。夭·格韦迥乃在离玛藏札不远的山沟里继续修行,因而此沟得名“夭格隆哇”,后因音变叫“伊格隆哇”。最后3人到西宁示寂,人们为他们建灵骨塔,这就是后来为此而建的西宁大佛寺。

1035年,拉钦圆寂,享年84岁。后来,有人向阿底峡尊者说起拉钦复燃佛教余烬的情况时,尊者说:“一般凡夫俗子不会有如此成就,唯有拉钦才能获得。”在看了拉钦所著的《经藏供养》后,又说:“藏人安知其中之要义,应是班智达所撰。”拉钦的佛学造诣和对佛教在藏地复兴所作的贡献之大可见一斑。

十一、仁钦桑布

img131

任钦桑布

仁钦桑布(958~1055年),意为“宝贤”,出生于阿里古格的恰汪热纳特,是藏传佛教后宏期最负盛名的一位佛经翻译家。

据说仁钦桑布2岁时就能念出字母密咒,13岁时从益西桑布剃度出家为僧。17岁时,被阿里古格王柯热(法名益西沃)派往克什米尔、印度等地留学,同行的还有其他20多名青年。仁钦桑布前后留学三次,在印度学习10年之久,依纳若巴等75位大师领受教益,学习正法,精通讲学、辩论、写作和翻译及许多显密教法,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最有影响的一位大师。为便于译经和弘扬佛法,古格王还专门为仁钦桑布修建了托林寺。仁钦桑布曾翻译、校订显教经典17部、论33部、密教怛特罗(经咒)108部。尤以所译马鸣论师(古印度四大士之一,龙树之再传弟子,精通内学及诸异诗韵之学)所著《医学八支集要》及克什米尔学者所著《集要广注·词义月光》等医学著作,不仅盛传于西藏,而且还流传到内地,使藏族的医学有了新的发展。此外,他还翻译了不少文法、工艺方面的著作,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后来的藏族学者将他的译著视为范本。藏族历史上把他之前的密宗经典称为“旧密咒”,而将他以后翻译的密宗经典称为“新密咒”。古格王拉德尊仁钦桑布为“金刚阿阇黎”,还将普兰的协尔地区赐封给他作为“却谿”,“却谿”的出现标志着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开端。

1042年,61岁阿底不大师来到古格时,仁钦桑布已是85岁的高龄了,但他仍拜阿底峡为师,学习密宗的教法。

十二、卓弥·释迦益西

卓弥·释迦益西(993~1075年),生于后藏芒喀地方,是吐蕃王朝朗达玛的的三世孙扎西则巴在后藏拉堆(今昂仁)称霸时期的一位名扬四方的上师。扎西则巴为了弘扬佛法,派卓弥和达洛循努宗哲等人,携带许多黄金前往印度求学。他们在印度先学了一些毗哇尼语,到尼泊尔住了一年,拜辛底巴大师的弟子尼泊尔的辛哈班智达为师,精习梵文,并听受了一些秘法。当时印度的毗札玛西那寺(古印度波罗王朝时期著名古刹,印度密宗的中心)中有6位善巧师,他们投于辛底巴师门下,聆听了《戒律》《般若波罗蜜多》等显密教法。8年后,卓弥和达洛循努宗哲又前往东印度,拜弥图达瓦上师的比丘弟子为师。此僧为卓弥灌顶,讲授密经,传授诸教授要诀,把无本续的“道果”也传给了他。卓弥在东印度学习4年后,返回西藏,并在后藏建立了一座牛古垄寺,收徒传教,广作翻译事业。

卓弥翻译了《欢喜金刚第二品》等三种密续及其他一些密法,还有辛底巴所著的《具足清净论》《般若二万五千颂光明论》《般若八千颂广释》等许多经论法典,并作讲授,从而使甚为深奥的《般若波罗蜜多》得以弘扬。他建立了讲说父续(金刚乘中主要以论述幻身或现分方便生起次第的经典)、母续(以阐述智慧空分为主的佛教密乘经典)等一些经教之规,主要弘扬以母续为主的说修教法。

卓弥译师一生的译著颇多,除上述外,载入《甘珠尔》的有《喜金刚释难乔莫迦》(华江噶达哇著)、《现观次第论》《六十四佐格释说》《喜金刚注释续》《金刚空行脉基注释》《吉祥金刚酥油灯顶教法》(措杰多吉著)、《独勇密修法》(多杰止布著)、《宝光密修法》《无主瑜伽母密修法》《甘露密修法》《胜乐现观释难》等,载入《丹珠尔》的有《注释续十疏》《吉祥密金刚续第四章》《吉祥轮戒律无量续王》《智慧密续王》《吉祥月鬘续王》《吉祥贪之续王》《续王无析事续部》《大自在陀罗尼论》等。此外还有《金刚幕》《三礼札》等密典。

卓弥一生培养的门徒很多,著名的郭译师和玛尔巴译师都是他的弟子,还有萨迦派始祖贡却嘉波、宁玛派三宿的释迦琼乃,均向他学习过“道果”教授。

十三、仲敦巴·杰哇迥乃

img132

阿底峡

仲敦巴·杰哇迥乃(1004~1064年),意为“胜生”,西藏佛学家、噶当派的创始人。

仲敦巴出生于前藏堆隆普(今堆龙德庆县)的一个富裕人家,幼年丧母,其父续娶,因与继母不和而离家出走,在半路上遇到正要到尼泊尔去的赛尊,就在路上拜他为师。赛尊从尼泊尔学法返回后,就把仲敦巴带到自己家里。仲敦巴对赛尊谨慎侍奉,为他做放牧、推磨等农牧业生产在内的各种工作,还努力向他学习佛法。后来听说阿底峡(982~1054年)到了阿里,仲敦巴便准备赴阿里向阿底峡学习。当他走到拉萨附近的彭域时,遇到噶瓦·释迦旺秀(鲁梅十人中一人的弟子),于是两人决定共同迎请阿底峡。

1045年初,仲敦巴到达布让加香,遇到正准备经尼泊尔返回印度的阿底峡。仲敦巴向他介绍了拉萨、山南等地区包括桑耶寺在内的各大寺院的情况,并说那里数千名僧人都迫切希望大师前去传教。他对阿底峡作了极大供养,阿底峡本着佛教徒弘扬佛法的心愿,答应接受邀请。仲敦巴立即写信给噶瓦,噶瓦将这一消息告诉了鲁梅的四柱弟子之一的杰拉康寺的主持尚那囊·多吉旺秀及其他有关的人,并和卫藏各地方势力共同商议,派代表在后藏的贝塘地方迎接阿底峡。阿底峡在桑耶寺传教期间,和西藏译师共同翻译了《二万五千般若光明释》及阿阇黎世亲所著的《摄大乘论释》等许多经典著作。

阿底峡在卫藏地区传教达9年之久(1045~1054年),期间先后到果桑耶、叶尔巴、彭域、聂塘等地方和许多寺院,跟他学法的人很多,其中著名的有库敦·尊哲雍仲、俄勒巴喜饶和仲敦巴等人,而以仲敦巴追随阿底峡的时间最长,所学最多。1055年,仲敦巴在聂塘主持了悼念阿底峡的仪式,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寺院。不久,藏北当雄一代的地方头人们集会,派人请仲敦巴到热振地方去传教。1056年,仲敦巴带领阿底峡的其他弟子,连同阿底峡的遗体一起搬到了热振地方,同年修建了热振寺,将阿底峡的遗骨供奉在热振寺的银塔中。噶当派就是以热振寺为根本寺院,由仲敦巴传承阿底峡的教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格鲁派又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影响可谓之深远。

仲敦巴一生虽未受过比丘戒,但他持戒极严,佛法精深,传教极广,开创噶当派,胜过其他比丘僧,他将一生奉献给弘扬佛法事业,受到后世佛教徒的尊敬。

十四、萨班·贡噶坚赞

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年),全名为萨迦班智达·昆·贡噶坚赞贝桑布,史书中一般简称为萨班,出生于今日喀则地区萨迦地方的昆氏家族,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萨班是藏族历史上第一位被誉为班智达的藏族学者(“班智达”一词来源于印度,意思是学识渊博的大学者),由于他精通大小五明,因此被称为雪域三大文殊化身之一。

据《萨迦世系史》记载,萨班从小就天资聪颖,再加上师长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到成年的时候就已经精通了大小五明,成为当时的著名学者。萨班在依止上师方面也是后学的典范,他曾说:“我之所以精通因明、声明等五明以及般若、俱舍等5部大论、密续,人神共敬,并且元朝皇帝等许多有权势的人也向我求法,敬重我,都是源自我视师如佛、如法学修所致。”

萨班不但是一位学识卓越、修证有成的佛教大师,而且对西藏有特殊的贡献。13世纪30年代,元太宗窝阔台执政期间,驻守在凉州的阔端派大将达尔汗台吉带兵至藏北热振寺附近。1244年,63岁的萨班带着10岁的八思巴和6岁的恰那多吉两个侄子,从萨迦寺动身前往凉州。经过两年的跋涉,1246年8月抵达凉州。1247年,阔端与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面,萨迦发表了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的版图。

据说阔端曾请无数大师来试探萨班。有一次,阔端王请来一个魔术师,在湖面上变出一座宫殿,中央以大藏经堆成法座,法座四周以绸缎包裹,然后请萨班前来登座讲法。如果萨班没有神通成就,定然跌落湖中。萨迦班智达当即识破幻术,运用神通加持宫殿,成为一座真正的寺院,这就是著名的幻化寺,即现在的武威白塔寺。

1251年11月,萨班圆寂于幻化寺,享年70岁。萨班一生著作丰富,涉及面广,包括了声明类、因明类、修辞类、韵律类、词藻类、戏剧类、工巧类、医方类、内明类等著作,而在无上瑜伽密续方面也有不少的论著。萨班的作品中以《萨迦格言》影响最大,至今仍在大众中流传。萨班·贡噶坚赞既是精通佛学的大师,又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具有深邃眼光的政治活动家。

十五、八思巴

八思巴(1235~1280年),全名依怙八思巴·洛哲坚赞,为西藏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

八思巴自幼聪明颖慧,幼年便博学无厌,时人称其为圣童。11岁时,随伯父萨迦班智达赴凉州。16岁以前,从伯父萨迦班智达学习萨迦派的一切教法。1251年,忽必烈驻扎在六盘山,派人去凉州迎请萨迦班智达,萨班以年老多病辞谢。忽必烈又请八思巴,两人在六盘山相见,忽必烈尊八思巴为上师。萨班临终前,将衣钵与法螺等物传给八思巴,八思巴遂成萨迦派的新教主。

1253年,八思巴在一个叫忒刺的地方再次与忽必烈相见,八思巴给忽必烈和察比皇后及亲属子女讲经说法,并传授金刚乘密法大灌顶,被供为上师。1254年,忽必烈赐给八思巴一份“优礼僧人诏书”,封八思巴为国师。1255年,八思巴在河州迎请札巴僧格(噶玛噶举红帽系第一世活佛,1283~1349年)等高僧前来,受了比丘戒。之后,八思巴随忽必烈到上都(今内蒙古多伦)。据传在此期间,八思巴曾参加西京的佛道两教之争的辩论。八思巴以广博的学识和了无滞碍的辩才,引经据典,使以长春子丘处机为首的众道家理屈词穷而认输,归还了道教所占据的佛刹。

1260年,忽必烈继大汗位后,封八思巴为国师,掌天下释教。1264年,元朝设总制院,八思巴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和藏区政教事务。1265年八思巴返回西藏,行前元帝重新封他为藏区政教之主,并赐以珠宝册印。次年,八思巴到达萨迦,在扎西阁芒寺中,用金铜新塑造了喇嘛、皇帝等7尊金身,修建了多门吉祥金塔,用金汁写成了200多函《甘珠尔》。1267年,八思巴重返北京。1269年,向元世祖忽必烈奉献了他所创制的蒙古新字,忽必烈正式下诏颁行于全国,在诏文中规定以新字为国书,用它来释写一切文字,凡颁降玺书并用新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思巴文”。蒙古新文的创制,极大地推动了蒙古族文化的发展。

1270年,八思巴再次给元世祖忽必烈灌顶,元世祖将八思巴晋封为“大宝法王”,其封号从“国师”升为“帝师”,同时又授予八思巴统领西藏13万户之职权。

1276年,八思巴在皇太子真金以及西平王奥鲁赤护送下返回后藏萨迦,任萨迦法王,命本钦释迦尚波统领西藏13万户,僧俗并用,军民兼摄。

1280年,八思巴在萨迦圆寂,是年46岁。八思巴一生中,不但把西藏的建筑技巧、雕塑艺术和大量的梵藏经典传播到内地、蒙古地区,还把内地的印刷术、戏剧艺术传到西藏,促进了民族间、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八思巴的著作有3函传世,重要著作有《道果传承·礼供》《密续修证·幼树》《续部目录》《帝王教授集·明饰》《菩提道藏》《萨迦五组文集目录·幻钥》等。

十六、玛尔巴·曲吉洛追

img133

玛尔巴

玛尔巴·曲吉洛追(1012~1097年),出生在西藏藏南洛扎普曲切地方,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塔波噶举尊其为祖师。

玛尔巴从小就聪慧灵敏,只是性格暴烈,因此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学习佛法,以免日后惹是生非或者遭遇不测。时值卓弥译师刚从印度学法归来,玛尔巴就带着礼品拜师求学。但卓弥译师并未传授给玛尔巴任何灌顶或者密法教诫,只是教他学习相关印度梵文知识。经过3年的学习,梵文语法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玛尔巴同时也领悟到,卓弥译师并不是自己有缘的上师。随即筹集了15两黄金,和一个朋友踏上去天竺的道路。玛尔巴经历千辛万苦,拜见了印度著名佛学大师那若巴,得到了那若巴的信任和喜爱,被收为心传弟子,相继学习了父续密集金刚、母续胜乐金刚、空行母等无上密的法要。而后他又随西印度的智藏和南印度的古古日巴大师学习了其他教义,诸如所闻集密等。以后弥勒巴又向他传授了全部的大金刚乘密法,另外还广学大幻法之灌顶、加持、教授等。12年后玛尔巴才返回西藏,随即用几年时间翻译了从印度带回的梵文密宗教义的文稿,并在洛扎修了一座庄园和寺庙。最初他只是小范围地传授一些他领会了的教法精髓,渐渐地成为著名译师。

11世纪中叶,玛尔巴再次赴印学习6年。从印度返藏后,收米拉日巴作弟子。在学习期间,米拉日巴请教最秘密的“拙火定”教法,但玛尔巴寻遍书稿,均未发现关于此种修法的解释,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他决定第三次到印度,找到这些教法。虽家人及徒众再三劝阻,但他依然前往印度。遍访印度东南的名山大川,勤拜各地学者大师,并从那若巴处学到“拙火定”等教法,在印度求学达3年。

玛尔巴译师虽然是在家居士,娶妻生子,但是他的修证成就深广难测。他一生3次赴印度,4次至尼泊尔,拜多名至尊大德为师,坚忍不拔地学法传法,佛学成就巨大,翻译了许多经典,被称为古代西藏七大译师之一。玛尔巴创立了藏传佛教噶举派,他所传授的佛法,现在也在各派中广为流传。玛尔巴译师弟子无数,最著名的有四大弟子,其中以米拉日巴最为出名。

img134

那若巴

十七、米拉日巴

米拉日巴(1043~1123年),出生于西藏贡塘地区(今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北部),为藏传佛教噶举派第2代祖师。

img135

米拉日巴

米拉日巴俗名脱巴噶(意为“闻喜”),法名协巴多吉,一般人称得道者米拉日巴。据《米拉日巴传》中的记载:米拉日巴的高祖是一位旧密宗上师,叫较塞;曾祖是一位瑜伽行者,名琼波较塞。其父米拉·喜饶坚赞20岁时,娶了杂地方娘氏家族的姑娘娘·查噶坚,生了一个儿子,即为米拉日巴。喜饶坚赞除耕地外,还经商和行医,家道慢慢上升。米拉日巴4岁时,母亲又生了一个女孩,名叫衮摩姬,爱名白达,故又称白达衮摩姬。米拉日巴7岁时,父亲去世,只剩他和母亲、妹妹3人。伯父、姑母趁机侵吞了他家的财产,并将母子3人赶出家门。后来,米拉日巴在母亲的督促下,学会了苯教咒术,用咒术将伯父的儿子、媳妇等助恶亲邻共35口压死在塌屋之下,只有伯父和姑母幸免。米拉日巴又施咒降冰雹击毁全村庄稼,报了冤仇。但却深感自己杀人毁禾,造孽非浅,悔恨莫及,于是投到当时佛教大译师玛尔巴处求习佛法、以消罪孽。玛尔巴开始并不教米拉日巴修法,只是命他在四周山坡上修筑碉房和从事耕种等许多苦差事。经过多年磨炼后,玛尔巴才把所有教法传授给了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在玛尔巴译师前修行了7年之后,于45岁时回家乡探亲,才知道母亲已去世,妹妹讨饭不知去向。悲愤之下,便遁迹山岩间,身裹白棉布单衣,以采食荨麻为食,潜心修行9年后,终于即身证得最胜成就。米拉日巴得道后遍游西藏各地,收徒传法,成为噶举派的一代宗师。

米拉日巴自幼喜爱唱歌,而且有一副好嗓子,所以晚年他成为名僧以后,就以道歌的形式向众弟子和信徒们宣传佛法,因而创作了不少证道性的诗歌。这些诗歌被后人桑结坚赞等搜集记录,编撰成完整系统的诗歌集,称为《米拉日巴诗歌集》,又因为该歌集是宣讲佛学哲理的,故汉文译为《米拉日巴道歌集》。道歌集包括三部分,即:一、降服来犯鬼神(非人),使受佛法约束;二、引导具缘弟子走入成熟解脱道(即成佛道路);三、其他种种。全书共分58节,约400首诗歌。道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各阶层人们的思想状态,客观上对剥削者和统治者的残暴不仁和贪婪成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在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上对以后藏族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八、唐东杰布

唐东杰布(1385~1464年),又名华智白旺秀尊哲,出生于后藏昂仁宗的沃迦拉孜,香巴噶举派的著名僧人,不仅是藏族历史上著名的桥梁设计师和创建者,也是藏戏的创始人。

唐东杰布幼时家境贫穷,曾和家人放过羊,16岁时应征从戎,数年后遵照父亲的旨意去朵卡等地做生意。有一次,他为了救几个要被处以极刑的犯人,将自己的货物献给了地方长官,但是却因此而遭到父亲的斥责。从此,唐东杰布削发为僧,在香觉寺尼玛僧格处出家学习写读,由于他刻苦钻研,几年间就掌握了藏文。后在多朵嘉拉寺从宦觉喜饶受比丘戒,取法名尊珠桑布;又在昂襄寺拜洛桑多杰和官却达勒处闻习经论三藏。不久去萨迦辩经,别的答辩者十分自矜,而他非常谦逊,唐东杰布尊哲涅巴之名由此而来。后来,他拜多位高僧闻习新旧密咒,长期静修于温尔。唐东杰布在塘卡桑觉地居住时,有人这样说:“在辽阔的空性界,钻研空性至瑜伽师,犹如无畏王,此乃名为唐东杰布。”从此人们誉称他为智白旺秀唐东杰布,意为“成就自在的千里平原之王”。

img136

唐东杰布

西藏山高水险,交通极不发达,这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相传有一次,唐东杰布由蔡公堂地方向拉萨过河摆渡的时候,因没有向船夫送礼,竟挨了三记耳光。还有一次,他在拉萨河畔见到了一位身挎弓箭的青年小伙,当下借了那人的弓箭,弯弓射向对岸,孰不知箭落河中,唐东杰布当即想到,这莫不是为众人遇河架桥设舟、排忧解难的好征兆。有鉴于这些,他不畏辛劳,先后奔波于工布、波乌、洛瑜(均为今西藏东部地区)等地,筹集钱粮和组织工匠,终于在1430年首建成曲水铁索桥。

为了筹资修建更多的桥梁,唐东杰布邀请了山南琼结县百纳家7名能歌善舞的姊妹,组成了歌舞演唱队,教授她们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并自己设计服装,7人中有2人扮猎人,2人扮王子,2人饰仙女,1人敲钹击鼓。7姊妹容貌俊俏、舞姿婀娜、唱腔优美清新,为观众们所赞叹不已。大家惊奇地赞曰:“莫不是阿吉拉姆(意为仙女阿姐)下凡跳舞了吧!”从此,藏戏便被人们称为“阿吉拉姆”,这7人就组成藏族历史上第一个藏戏团——“雅龙扎西雪巴剧团”,唐东杰布也因此被后世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至今在藏戏演出时,舞台上都会挂有唐东杰布的画像。唐东杰布把演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专用资金来修建桥梁。相传,他一生中共建造了58座铁索桥、60座木桥和118条渡江船。后来由于兵燹战乱,特别是18世纪初,蒙古准噶尔部对西藏的侵扰,这些桥梁大都被毁坏。基于唐东杰布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人们亲切地赞誉他为“铁桥活佛”。此外,唐东杰布还发明了能治内科病的白丸和能治流行性瘟疫的红丸等医方诀窍。

十九、噶玛巴·都松钦巴

噶玛巴·都松钦巴(1110~1193年),意为“知三世”,出生于今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境内,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始祖。

都松钦巴自小从父亲学习藏文,涉猎深奥的佛学知识。16岁时依父母命入噶查寺,在堪布丘格喇嘛及规范师秋·森格札前剃度出家,取法名曲吉札巴。为磨炼其意志,森格札让他做了两年的苦役。后都松钦巴跟随阿底峡大师的三传弟子札惹哇西昆仲二师聆习了“胜乐金刚”密咒修法及不动如来等许多法门。19岁时,都松钦巴赴西藏学法。先后师从觉隆·嘉玛哇及其弟子日寄巴和智青恰巴师徒学习《慈氏诸法》和《中观论》,反复研习成为精通者。此后6年多的时间里,又从夏尔巴及其弟子伦觉巴·喜饶多杰二师闻习噶当派的许多教法,还在巴察译师处进一步学习“中观”理论。由玛·杜增巴作亲教师,义喜洛哲作羯摩师,玛·杜增巴的弟子作屏教师而受比丘戒,并精研《毗奈耶》,开始讲经说法。

30岁时,都松钦巴在岗波幸遇达波拉杰,在达波拉杰和粗墀宁波叔侄的教诲下,他在佛学领域里有了新的开拓。达波拉杰为他讲授了噶当派的《菩提道次第》,亲自传给他噶举派的“方便道”和“拙火定”修法。都松钦巴在名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他连续精修了9天,由“定力”引生“拙火”,寒冬腊月,身着单布衣仍热得双手冒汗。他这样坚持苦修9个月而手中不离拂尘,因此传称他是大修士。都松钦巴在达波拉杰处苦修了3年后,又到热琼巴学习那绕巴、弥勒巴所传的教法,还学了萨迦派的“道果教授”以及宁玛派的“大圆满法”。在所有各派的教法中,他认为功底最深且最有效的是噶举派的“拙火定”和“大手印法”。

1147年,都松钦巴学贯三藏后,载誉而归。在类乌齐附近的噶玛地方建成噶玛丹萨寺,形成噶玛噶举派。都松钦巴佛学知识超群,积德扬善,利益众生,威望日增,仅康区一带就有徒众数千人。

1187年,年逾80的都松钦巴,在拉萨西北的堆垅地方(今拉萨堆龙德庆县)修建了著名的楚普寺,与噶玛丹萨寺并称为噶玛派的上、下二寺。1193年11月,都松钦巴圆寂于楚普寺,享年84岁。都松钦巴在圆寂前,曾对弟子们说:“我将会乘愿再来!”并将下世转世情形的预言书交给自己的大弟子,开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之先河。这种为解决教派领袖人物继承问题的活佛转世制度,后来又得到了其他教派,尤其是格鲁派的大力推广和应用,使之日臻完善,并最终形成了藏传佛教所特有的活佛转世制度。噶玛噶举派追认德高望重的都松钦巴为该派黑帽系第一世活佛。

噶玛巴·都松钦巴一生著述颇多,如《四面金刚亥母》《四续释》《梦事三种》及《神鬼饶益之隐身术》等,为研究藏传佛教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二十、布顿·仁钦珠

布顿·仁钦珠(1290~1364年),意为“宝成”,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创始人,藏文大藏经的编订者,著名的佛学家和史学家。

布顿·仁钦珠出生于后藏夏卜墨地方(今萨迦县吉定乡下布吉定村),从五六岁开始,母亲(是一位女规范师,有一定佛学造诣)就教他读书识字,后从规范师嘉木桑正式学习藏文和历算学。布顿虽然年幼,而对《地藏菩萨十轮经》和《临终智大乘经》背诵烂熟。8岁时将祖父处所有的宁玛派经典全部学完,同时还学习了藏医中的医疗术和工巧明中的尺度经。1307年,18岁时受沙弥戒,跟随格西索南贡学习了《般若》《律经》《量释论》等。布顿博学强记,雄辩有才,一时名扬卫藏。1312年,受比丘戒,并在绰普寺召集僧众讲授《般若》《戒律》《对法》等经论。后赴塔巴岭寺,拜塔巴译师尼玛坚赞为师,在4年里学习了声明论、修辞学、诗论、戏剧等,尤其学习和掌握了翻译技巧。同时利用时间拜访名师,学会了梵文、克什米尔文等几种文字。学通显宗绪论后,转入学习密宗经典,并且闭关修行,有所证悟。

31岁时,布顿应邀担任夏鲁寺寺主,创建了显宗经院和密宗经院,又创建了“德钦颇章格敦佛殿”。布顿几乎审阅和修订了以前所有译师们由梵译藏的佛教经典,33岁时,撰写成名著《佛教史大宝藏论》或《善逝教法源流》,俗称《布顿佛教史》。该书藏文长条版212叶,前半部讲印度、尼泊尔佛教宏传的历史,后半部分讲西藏佛教传播的过程,最后部分是纳塘版《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总目录,并附录190多位印藏翻译大师的名单。文字严谨,史实可信,被佛学家视为要籍。布顿还将纳塘版《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重新修订编纂,后来的几种版本基本是依此序而编的。对西藏所传的密典重新做了分析鉴别的整理工作,并对许多显密经论作了注释。其著作很多,有关历史、对法、律经、般若、中观、量释、声明、星算、秘典等大小五明论方面的著作和注释、译作共计26函,200多种。

1344年,元顺帝派使者前往夏鲁寺迎请布顿到内地弘法,遭到婉言谢绝。1351年,雅桑万户和帕竹万户间发生战事,63岁的布顿大师立刻前往调停,制止了争斗。一路上他还讲经说法,使前来听法的信徒皆领受正法之甘露。次年建造了菩提大佛塔,并作了开光仪式。1353年,布顿来到萨迦寺,在萨迦寺佛殿里建造了周长约一丈许的吉祥金刚本尊坛城一座,坛城周围用各种奇珍异宝镶嵌而成。64岁时,还担任过赤洛寺法台,在该寺修建了讲修经院(显宗经院),此后又先后在夏鲁、日普、绰普、萨迦、昌都、沃喀、塔拉干波、帕摩竹巴、桑耶、叶尔巴、楚普等寺院讲经说法,弘扬佛教的广大事业。所传弟子2500人,其中著名弟子有札才巴·仁钦南嘉(继承了其传承)、纳塘译师僧格室利、夏鲁译师曲郡桑波、敏珠尔觉端译师阿旺仁钦扎西(《丁香帐》一书的作者)、大译师嘉却华、达罗·喜饶仁钦(宗喀巴曾从其学过密法)等大学者。

布顿大师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在西藏声誉甚高,因他住持过夏鲁寺,所以,人们把他的传承称夏鲁派,又名布顿派,这个教派虽然传承时间不长,但是却曾以传授四续部和善讲密经著称一时,对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也有所影响。

二十一、宗喀巴

img137

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年),法名罗桑札巴,意为“善慧”,出生于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

宗喀巴出身于一个世袭贵族家庭,天资聪慧,传说是文殊菩萨的转世。3岁时从夏琼寺的噶当派名僧达玛仁钦受近事戒。6岁时师傅为之灌顶,赐密号敦悦多吉。次年依噶当派高僧顿珠仁钦学经,受沙弥戒,取名罗桑札巴。宗喀巴跟随顿珠仁钦9年,在佛学和文化方面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1372年,16岁的宗喀巴与他的两位舅舅和众香客结伴去西藏继续深造。到了西藏后,宗喀巴遂到各地投师求法,拜谒了各派高僧,吸取了百家之长,并且对显密二宗进行广泛的闻、思、修和讲、辩、著,由于成绩优异,名声很快远扬整个西藏地区。后来,宗喀巴在孜塘等寺院里作了立宗答辩,荣获了“噶希巴洛桑札巴”的称号。

1385年,宗喀巴在雅隆地区的南杰拉康寺,从粗墀仁钦受比丘戒,此后他一边夜以继日地学习、诵读五部大论,一边在桑普、萨迦、则当等地对五部大论进行立宗答辩,各方人士无不敬服。不久他开始著书立说,早期的著作有《僧众二十论》,31岁时完成了《波罗蜜多注释金珠》的巨著。并开始应西藏各寺院之请为人讲经、收徒传法。

1388年,喀宗巴规定其师徒必须改戴黄色桃形僧帽,表示他继承印度的佛教大师班钦·释迦室利所传说的一切有部,所以又俗称他这一教派为黄帽派。这一方面是表明自己有别于其他教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要抛弃当时僧众不重戒律的恶习,表现了他重整戒规,矢志改革藏传佛教的决心。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宗喀巴着手从事改革藏传佛教的活动。他的号召和行动得到帕竹地方政权的积极支持,也受到广大僧俗的热情欢迎,再加上他在当时佛教界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就能较为顺利地进行。自此,宗喀巴的思想体系也逐渐形成,主要标志是他的两部著作的完成,分别是《菩提道次第广论》(1402年)和《密宗道次第广论》(1406年),这也成为他所创立的格鲁派的理论基础。

img138

宗喀巴大师

1408年和1414年,明朝两次遣使臣到西藏迎请宗喀巴进京,但因他忙于宗教事务,又身体有病,故上表婉言推辞。1415年,宗喀巴派遣其弟子释迦益西代表自己进京。永乐帝封释迦益西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后加封为“大慈法王”,格鲁派与明朝建立起密切关系。1409年正月,宗喀巴经过两年的周密筹划,在拉萨大昭寺成功主持了近万名僧人参加的祈愿大法会。之后,祈愿大法会遂成为定制而沿袭下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至十五日举行。同年,宗喀巴在拉萨东南50里的旺古尔山创建了甘丹寺。甘丹寺建立以后,宗喀巴师徒就一直住在此寺,因此他这一派也被称为“甘丹寺派”,后音变为格鲁派,有人根据藏文释为“善规”派。至此,以宗喀巴为首的新教派——格鲁派,以甘丹寺为主寺,逐渐形成。

宗喀巴一生著作颇丰,一共有170多卷,除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外,还有《菩萨戒品释》《峦宗十四根本戒释》《侍师五十颂释》《中观论广释》《辨了不了义经善说藏论》等。而到了晚年,投拜他门下为徒者也急剧增加,著名的有八大弟子,其中克珠杰为第一世班禅,根敦朱为第一世达赖喇嘛。宗喀巴的弟子还于1416年和1419年在拉萨郊区分别建立了哲蚌寺和色拉寺。至此,以甘丹、哲蚌、色拉为主的格鲁派三大寺初具规模,奠定了黄教发展的稳固基础。宗喀巴师徒在藏族各地建寺收徒,其影响迅速遍及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甚至蒙古地区。

1419年10月25日,宗喀巴大师圆寂,享年63岁。次年人们于甘丹寺为他建成了灵塔,并将他圆寂的这一天作为藏族人民的宗教节日,藏语称作“甘丹阿姆曲”,俗称“燃灯节”。而在藏传佛教界,宗喀巴被誉为一代大师、世界第二佛陀。

二十二、阿旺·洛桑嘉措

img139

五世达赖喇嘛像

阿旺·洛桑嘉措(1617~1682年),即第五世达赖喇嘛,出生在西藏山南雅隆琼结的钦瓦达则宫,其家族属于帕竹政权管辖下的世袭贵族琼结巴家族。洛桑嘉措幼时叫贡噶明居多嘉旺季嘉波,6岁时,由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和贡乔群培等人认定为是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并被迎请到哲蚌寺甘丹颇章宫中举行坐床典礼。1625年,拜四世班禅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阿旺·洛桑嘉措。1637年,受比丘戒,从班禅大师处受学《菩提道次第论》等诸多佛法传承,又依止宝法增详学《因明》《律经》《俱舍》《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论》等五部大论。

五世达赖喇嘛生活于17世纪前半叶,而当时的西藏也是教派斗争尖锐时期。这时格鲁派虽然经过前几世达赖喇嘛和班禅的努力有了很大发展,但始终未能掌握地方的政教大权。五世达赖喇嘛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和四世班禅商定请新疆厄鲁特蒙古首领固始汗出兵援助。1638年5月,固始汗出兵康区,打败了当地的白利土司。接着挥师西藏,一举摧毁了藏巴汗政权。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军队的支持下,在拉萨建立了甘丹颇章地方政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从哲蚌寺的甘丹颇章移居新修的布达拉宫,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世达赖喇嘛的驻锡之地。

1652年,五世达赖应清顺治皇帝的邀请进京朝觐,自拉萨启程,沿经青海、内蒙古等地,受到当地僧俗群众的迎送和布施。1653年1月,抵达北京,住进了清朝为他特意修建的西黄寺。顺治帝在太和殿设宴为达赖喇嘛洗尘,赏赐黄金550两,白银1.1万两,绸缎1000匹和其他许多珠宝玉器。当年达赖喇嘛因离京赴藏,当行至代噶(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境内)地方时,顺治皇帝封其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册封金册有汉、蒙、藏、满4种文字,共15页。由此,历辈达赖喇嘛接受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五世达赖喇嘛返藏后,用清廷赏赐的金银,在前后藏修建了13座格鲁派寺院,称为“格鲁派十三林”。同时,又数次巡游西藏各地、扩大影响,委任宗本,制定服饰等级,还使其他教派的许多寺院改宗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对格鲁派寺院还进行了全面整饬,制定了严格的僧制,规定了每座格鲁派寺院的常年居住僧数等,后来相沿不变。

五世达赖喇嘛不仅是一位佛学家、政治家,还是一位史学家、医药学家和艺术家。他27岁时撰写的《西藏王臣史》,成为流传甚广的一部史书。其他著作有《极密大圆满教法史》《菩提道次第论讲义》《中观论释》《五世达赖喇嘛自传》《三世达赖喇嘛福海传》《四世达赖喇嘛功德海传》《良药文集》等30多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另外,五世达赖喇嘛还大胆吸收拉达克歌舞和内地汉族戏剧的文艺形式,把藏戏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藏戏艺术形式,并初步组织了一些职业性剧团,形成了藏戏早期的流派——白面具派。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布达拉宫圆寂。西藏地方政府在布达拉宫为他修建了一座高达14.85米、用黄金珠宝装饰的肉身灵塔。藏族民众尊称他为“伟大的五世”,称他的灵塔为“世间唯一装饰”。

二十三、土观·洛桑却吉尼玛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1737~1802年),意为“法日”,第三世土观呼图克图,著名的宗教史学家、文学家和佛学家。

洛桑却吉尼玛出生于今甘肃武威地区天祝藏族自治县松林乡,6岁时被第二世嘉木样活佛晋美旺波认定为佑宁寺第二世土观呼图克图洛桑却吉嘉措的转世灵童,被迎到青海佑宁寺坐床,成为第三世土观呼图克图,从德格·格鲁嘉措、玛藏小译师洛桑却增等学文习字、读经诵典。1747年,由松布·益西班觉总法台受戒出家,加入经院学法,聪颖过人,辩无敌手,学习成绩出类拔萃。

1755年,19岁的洛桑却吉尼玛为掌握更多的佛学知识,毅然赴西藏求法学经。他到拉萨朝见了第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然后至哲蚌寺果芒经院拜会第二世嘉木样活佛,并从其学法。在贤巴活佛处学习《文殊口谕》及《菩提道次精要》等深奥教诫,多次聆听“胜乐”“密集”和“大威德生元二次第”的讲解。1757年受具足戒,与前来西藏的三世章嘉·若白多杰相识,拜师学法。此外,还从六世班禅洛桑华丹益西、达浦·协白多杰、样贡欧然巴、智拉堪钦益西丹仲及巴日·阿旺端智等师,勤学广闻,博通诸论。1759年,由西藏噶厦政府任命为夏鲁寺堪布,又在萨迦达钦·贡噶洛哲处学习多种深广经义。其间,他为众格西讲授《菩提道次第注疏》等。

1761年,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返回安多,任佑宁寺第36任法台,倾心经营寺院,使讲学风气日盛,成果颇大。至此,他渊博的知识在甘青一带遐迩闻名。1763年,27岁的洛桑却吉尼玛接到乾隆帝的诏谕赴京,觐见了乾隆帝和章嘉·若白多杰大师,任掌印喇嘛、御前常侍禅师等职,颇受乾隆赏识,赐“静悟演师”之号。在京期间,曾参与了章嘉活佛主持的《四体清文鉴》《满文大藏经》的编纂和翻译工作,成绩卓著,因而深受清廷和僧侣界的敬重。1768年,乞请皇帝恩准返回故里。不久再次晋京,1773年又返回佑宁寺。1787年,任安多名寺夏琼寺的堪布,乾隆帝赐其一副汉、藏、满、蒙四体文字的“夏琼大乘功德昌盛洲”寺额,并每年拨给专款作为供养,使夏琼寺走向鼎盛。1789年,赴任塔尔寺第35任法台之职,在塔尔寺建了土观嘎尔哇(即土观呼图克图府邸),并修缮了密宗学院。5年后卸任,晚年隐居佑宁寺,潜心著述。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学通番汉,著作颇丰”,通晓藏、蒙、汉几种文字,著有各种传记、故事、历算、诗词、文书、教派教义、密咒等方面的论著500余篇,辑成《洛桑却吉尼玛全集》,共计17函,5764页。主要著作有《三世章嘉·若白多吉传》《土观宗教源流镜史》《佑宁寺志》《喇钦贡巴饶赛传略》《甘丹派美饰诗集·珍珠束》《阿旺曲杰嘉措传记》《智者珍藏篇》《教法史·入佛教之海巨舟》等。其中《土观宗教源流镜史》一书内容翔实,对印度佛教、藏传佛教前后弘期、各教派源流,以及苯教、汉地的儒、道等派的历史和教义均有精辟的论述,是研究藏传佛教的重要参考典籍,有汉、英、德等译本传世。

二十四、章嘉·若白多杰

章嘉·若白多杰(1717~1786年),又名章嘉·益西丹贝仲美,清代乾隆朝国师、第三世章嘉呼图克图。

章嘉·若白多杰出生于今甘肃武威地区莲花寺附近的一户牧民家庭,1720年,被确认为二世章嘉活佛的转世灵童,并迎请到佑宁寺坐床。二世却藏活佛为灵童剪发,取法名为阿旺却扎巴丹白坚赞。7岁时受居士戒。1722年,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1723年,年羹尧、岳钟琪率军平息叛乱,佑宁寺被付之一炬,僧俗被杀数千人,其他许多寺院亦受牵连。战乱之前,章嘉·若白多杰被本寺僧人带到浩门河上游密林中的一处岩洞中避难,由于雍正想起康熙帝曾从二世章嘉闻习正法,极为崇信,所以命年、岳二将速迎章嘉灵童进京,不得有分毫伤害。二将接旨后,让佑宁寺僧人找回章嘉·若白多杰,并于当年由清军护送到了北京。

雍正命当时在京的二世土观活佛负责照顾8岁章嘉的生活,并教给他朝廷的各种礼节。雍正接见后不久,章嘉·若白多杰移居嵩祝寺,从二世土观活佛学习显密教法,并和皇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等皇子一同读书。因此,章嘉·若白多杰不仅在佛学方面很有造诣,还学会了汉、蒙、满等民族的语言文字,且与比他大6岁的乾隆结下了同窗之谊。后在嵩祝寺举行由二世土观呼图克图主持的坐床仪式,继承了前世章嘉之法统。此后的10余年间,三世章嘉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系统学习了“二圣六庄严”所著的主要经典,完整地念诵宗喀巴大师的主要论著,修习了密宗许多本尊的深广教法,认真领会贯通精髓,严格遵循修习次第,恪守戒律始终不二,证悟生起圆满见解。

1734年,雍正正式封章嘉·若白多杰为“灌顶普惠广慈大国师”,赐金印、金册等。是年8月,奉命护送第七世达赖喇嘛回拉萨期间,聆听了七世达赖喇嘛所宣讲的诸多密法和密教经典。1735年,章嘉一行抵达扎什伦布寺晋谒了五世班禅,并受沙弥戒和比丘戒。时闻雍正驾崩,随即返回北京。回京后,新登基的乾隆封其为管理京师喇嘛寺庙的札萨克掌印喇嘛。1741年,乾隆帝下旨命章嘉活佛牵头,将藏文版《丹珠尔》译成蒙文,后在北京刊印,流通于蒙古地区。1745年,雍和宫改建成藏传佛教的寺院,章嘉活佛为乾隆传授“胜乐”灌顶,乾隆为章嘉活佛奉献了各种供养品。1749年,章嘉活佛经皇帝恩准奏回到根本寺院佑宁寺,受到佑宁寺僧众的欢迎。在佑宁寺,章嘉活佛向僧众发放大量布施,为寺院捐献了50幅佛陀故事的唐卡,后经塔尔寺回到北京。此后,章嘉活佛还协同乾隆修建了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1757年,章嘉活佛赴藏认定七世达赖喇嘛的圆寂和转世等事宜。1771年,章嘉活佛遵圣旨和在京的诸上师大德把《甘珠尔》译成满文,历数年始竣。

章嘉·若白多杰一生著作颇丰,约计有170种,主要有《教派建立论·佛教须弥妙庄严》《正字学·智者之源》《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传·如意宝穗》《噶丹赤钦·阿齐诺门汗传》《三十颂与音势论略解·智者生喜》《噶丹相曲林寺寺规》《入中论注疏·首次发心》《五台山详志》《上乐教法史》等。

二十五、土登嘉措

土登嘉措(1876~1933年),藏语意为“佛教海”,出生于西藏拉萨东南部达布地区(今西藏朗县),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

1877年,第八世班禅额尔德尼丹白旺秀和摄政王公德林呼图克图、三大寺和扎什伦布寺的全体僧俗官员,联名要求驻藏大臣转奏朝廷,请对十二世达赖喇嘛唯一的转世灵童免予金瓶掣签。是年3月,光绪帝谕旨:“贡噶仁钦之子罗布藏塔布开甲木措,即作为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毋庸制签,钦此。”次年1月11日,摄政王公德林呼图克图和佛师普觉,陪同八世班禅前往贡塘寺,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剃度出家,取法名为“吉尊·阿旺罗桑·图旦嘉措·晋美旺秀·却勒南巴加娃·白桑布”,简称为土登嘉措。1879年5月,光绪帝批准十三世达赖喇嘛坐床,并于6月13日迎入布达拉宫,14日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庆祝大典。1882年,在拉萨大昭寺摄政王公德林呼图克图等给年满6岁的十三世达赖喇嘛授了沙弥戒,并开始学习“因明”等佛教理论知识。

1888年,发生了英帝国主义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1890年3月,驻藏大臣升泰在印度加尔各答与英国订立了《藏印条约》。十三世达赖喇嘛及其西藏民众坚决反对升泰媚外的卖国行为,不接受《藏印条约》。1893年10月,新任驻藏大臣奎焕又与英国签订了《藏印续约》,激起西藏民众更广泛的反对和抵制。

1895年,20岁的达赖喇嘛正式亲政,他与驻藏大臣代表执行清朝政府对英帝侵略的投降政策,形成尖锐对立。1899年3月,达赖喇嘛上奏光绪皇帝,要求清朝政府帮助解决西藏的军火与财政困难,以便准备抵抗英国的侵略,但遭到清廷的拒绝。1904年,英帝国主义第二次入侵西藏,为避免被英军俘,十三世达赖喇嘛秘密离开西藏,经青海、内蒙古转赴外蒙古,在库伦住了两年多时间。其间欲前往俄京会晤沙皇,请求援助。但因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拒绝接待,所以滞留于库伦。1906年4月,达赖喇嘛由库伦启程返回西藏,9月13日抵塔尔寺。

img140

十三世达赖喇嘛敲铜鎏金像

190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到五台山朝佛,受到僧众热烈欢迎。是年8月到达北京,先后觐见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9月6日,光绪皇帝设宴为达赖洗尘。清政府给达赖颁赐金册一份,册封为“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每年赏“廪银”一万两。是年10月21日光绪驾崩,遗诏以溥仪入承大统。11月9日宣统继位,达赖应邀参加了登基大典。11月28日,达赖喇嘛离京返藏,次年10月30日抵达拉萨。

十三世达赖喇嘛回到西藏后,与驻藏大臣关系极为恶化,遂导致川军入藏的事件。1910年2月,十三世达赖逃至印度避难,清政府宣布革去他的达赖喇嘛名号,命驻藏大臣另寻找灵童代替。1912年底,十三世达赖喇嘛又返回拉萨,惩办了曾经支援过驻藏大臣的贵族和寺僧,对与川军作战的有功人员进行了奖励。20世纪初,清朝中央政府腐败无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屈辱,国穷民艰,这也是造成十三世达赖喇嘛一直颠沛流离的根本原因所在。

十三世达赖以勤学闻名,以精诚研究经典而著称。在西藏僧俗大众的心目中,他对藏族政教事务的功绩和对众生安宁的造福,与五世、七世达赖喇嘛齐名。十三世达赖通晓“兰礼”“乌尔都”文,及汉、蒙、英等各种文字,不但精通佛学,还研究各种新学说,诸如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天文学、音韵学、地理学等,尤其钟爱医学,还能看病下药。他的著作共有39卷,著名的有《佛师普觉传及建塔史略》《佛教讲论经典的解释》《在蒙古、青海、西康各大寺及拉萨默朗木大会上讲经说法的底稿》《塔尔寺等各寺寺规·明鉴》《壁画、殿堂名门、化身名称记》等,均有刻本传世。

二十六、喜饶嘉措

喜饶嘉措(1883~1968年),全称为喜饶嘉措·坚华杰贝罗哲,意为“文殊菩萨喜悦的智慧海”,当代著名的佛学家、佛教界爱国人士。

喜饶嘉措出生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乡贺卓庄,8岁时在循化古雷寺出家学经,16岁到甘肃拉卜楞寺游学,专研因明般若,5年时间学完了因明院12个学级的全部经论课程,成绩斐然。1905年,21岁的喜饶嘉措赴西藏哲蚌寺郭莽学院继续深造,潜心佛学研究,系统地掌握了大小十明的深奥教义。32岁时考取了西藏最高学位——拉萨三大寺的“拉仁巴”格西学位。之后又转入上、下密院修习密法,声誉越来越高。

1918年,喜饶嘉措应十三世达赖喇嘛之邀在罗布林卡行宫主持古典藏籍的整理校勘工作,先后校勘了《布顿全集》《甘珠尔大藏经》和《声律学》。另外喜饶嘉措还积极从事著述,先后有《阐明疑义定鉴》《不朽金刚霹雳矢》《功德本体论释》等10余种著作问世。同时,喜饶嘉措还在三大寺承担讲学任务,成为藏区学术界的知名学者。西藏三大寺的著名僧人和前西藏地方政府的许多高级官员均出自他的门下。

1936年,喜饶嘉措应国民政府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的邀请到南京,受到蒋介石、林森等国民党首脑人士的接见,并在南京中央大学、上海大菩提学会等处举行报告会,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1937年,喜饶嘉措又应聘为北京、清华、中央、武汉和中山等国立五大学开设西藏文化、历史和佛学理论讲座,对沟通藏汉文化贡献殊多。抗日战争爆发后,喜饶嘉措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走遍甘青广大蒙藏地区,发表了《为宣传抗战告蒙藏同胞书》和《白螺的声音》,号召佛门僧徒团结起来,保种保教,抗日救国,在蒙藏群众中影响颇大。1940年,国民政府给喜饶嘉措颁以“辅教宣济禅师”名号,并授大小银印两枚。

1949年9月西宁解放,喜饶嘉措受到青海军政委员会之邀请,参加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工作,开始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1949年12月,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喜饶嘉措出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年又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先后当选为青海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第一、二、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常委。

1950年,喜饶嘉措会同赵朴初等著名佛教界人士在北京成立现代佛学社,并组织出版发行《现代佛学》月刊。1952年,他又发起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佛教协会筹备会议。1953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喜饶嘉措大师任第一副会长,9月出任代理会长。1955年8月,正式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1956年9月,中国佛学院在北京成立,喜饶嘉措大师兼任院长。他亲自给藏语班授课、对僧俗学员除要求精研佛典、深入教理、提高文化素质外,更注重爱国爱教、德行戒律的教育。此外,喜饶嘉措曾多次率中国佛教代表出国访问和参加重要国际会议,被时人誉为国际友好往来的和平使者。

喜饶嘉措大师是中国佛教界一位卓越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喜饶嘉措大师毕生为弘扬佛法、维护和平、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是宗教界的榜样,是真正的佛门大师。

二十七、根敦群培

根敦群培(1903~1951年),出生于安多地区的热布贡秀朋谢村(今青海同仁县雄陇西村),近代藏族史学家、著名的爱国学者。

根敦群培原名仁真朗吉(又有说叫阿勒克·吉扎),自幼好学,4岁即会读写藏文,被认为是同仁县雅玛扎西曲寺的多扎活佛的转世。7岁时其父亲不幸去世,家产被叔叔骗走,母子二人忍饥挨饿、相依为命,但根敦群培仍然坚持学习。13岁被送进日贡寺,正式剃度为僧,取法名为根敦群培。在寺院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因明学和其他佛教典籍。15岁时,根敦群培到甘南拉卜楞寺学习《释量论》《因理论》等诸佛教著作。他不仅能刻苦钻研佛学理论,而且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他在拉卜楞寺立宗答辩,对答如流,深受该寺僧众的赞扬。1927年,根敦群培离开拉卜楞寺到拉萨,辗转投奔于哲蚌寺“果芒扎仓”。在格西喜饶嘉措大师等人门下继续受业,修法习达7年之久。期间由于他耿直爽快的性格,以及渊博的知识和犀利的口才,辩倒了许多高僧,所以在寺院里遭到一些小人的嘲笑和攻击。

1934年夏,印度班智达热胡拉法师到西藏寻找贝叶经,并想翻译《藏文大藏经》,碰巧认识了根敦群培,俩人一见如故。根敦群培应邀为热乎拉担任译师,并随同热乎拉去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继续学习深造。根敦群培以极大的求知欲游览了佛教圣地,参观博物馆,结识当地学者,后转入斯里兰卡梵文大学学习了梵文,用14个月的时间便获得了该校的“班智达”学位。旅印期间,他还与旅印俄国学者合作将藏文名著《青史》和《释量论》等译成英文。

根敦群培侨居国外学习的11年,除了拜谒印度、尼泊尔各大佛教圣地之外,还参观了重要的城市和名胜古迹,仔细地研究了外国的历史、地理和宗教制度。他还将巴里文《昙钵偈》译为藏文。其间,根敦群培接触到一些敦煌资料,深感重新编撰一部完整的西藏历史的必要。于是,开始搜集有关资料,准备编写《白史》。

1945年,根敦群培回到拉萨。1946年,终于编撰出为后人所颂扬的藏族著名史书——《白史》。该书将宗教和历史严格区分开来,详细地考证了吐蕃赞普们的生卒年代,论述了他们各自的功绩和在藏族古代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并对相关重大历史问题作了恰如其分的解析。根敦群培是第一位运用敦煌古藏文文献考证西藏古代历史的藏族学者,《白史》开创了科学地利用古代藏文文献资料的先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1946年,西藏地方政府污蔑他是“共产党的特务”,怀疑他有“倾汉倾向”,以伪造藏币等罪名将根敦群培逮捕入狱。1950年11月,才将他释放。但由于在狱中受到极度折磨,根敦群培出狱时已病情沉重。1951年,因病医治无效在拉萨去世,年仅49岁。

除了最重要的历史著作《白史》以外,根敦群培还撰有大量各类论著。哲学类有《动论》《智论》《中论要义》《唯识派论》《艰难之明路》《外道异见明析》《修行道论》《龙树教义饰》,翻译类有《昙钵偈》《巴纳歌》《瑜伽真信》《沙恭达拉》《释量疏》《青史》《军事操典》《罗摩衍那传》,游记类有《江湖游览记》《斯里兰卡记事》《一位学者旅行家看图解的印度史》《草药及饮食之二十种滋味》《印度圣地巡游记》《从拉萨到大吉岭》《喜马拉雅巡礼》,美术类有《印度风土素描集》,其他类有《爱情之艺术》《藏文字典》《火堆之升起》《莲玛鸟的故事》等。这些著作内容广泛,文笔畅达、精练,词汇丰富,寓意深刻,通俗易懂,以很强的感染力和幽默、诙谐、风趣的词语,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也充分展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罕见的才华,给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宝库增添了晶莹耀眼的瑰宝。此外,根敦群培还写了不少诗歌,但由于作者经常流落不寓,多有失散,所存寥寥无几。

二十八、才旦夏茸

才旦夏茸(1910~1985年)全名才旦夏茸·久美柔贝洛珠,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现代著名藏学家。

才旦夏茸出生于青海省化隆县,3岁时被认定为才旦寺的第五世才旦夏茸活佛的转世灵童,6岁行坐床典礼,1916年在才旦寺所属吐哇寺从五世麻尼班智达更敦丹增嘉措华桑宝受沙弥戒,取法名更敦夏智嘉措。1919年入丹斗寺学习佛法和诗学、历算学、因明学。1923年拜尕楞寺活佛晋美丹曲嘉措为师,学习佛经和诗学。1924年回到尕楞寺、丹斗寺和才旦寺学经传法,并秉承前辈遗志,兼作宁玛派信徒的上师,为当地宁玛派信徒讲授密宗教法,制定戒律,决定每年法会期间僧官、翁则的任免。1925年在尕楞寺专门学习摄类学,并兼习佛学和历算学。其间还在丹斗寺、才旦寺、吐哇寺和尕楞寺等寺院从事法事活动,并以款仁波且为堪布兼规范师,以晋美丹曲嘉措师徒为亲教师,受比丘戒,正式取法名久美柔贝洛珠。1931年,到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地区和四川阿坝藏区等地拜师学经,收集经典。1936年,开始到各地弘法讲经,并在吐哇寺修建了一座印经院,筹资维修和扩建了丹斗寺。1937年到丹斗寺、工什加寺等寺讲经,并前往甘肃永靖县、兰州等地云游、传法。1940年到甘肃省夏河县噶达寺及才旦寺所属各寺,主持寺院的维修和扩建,为这些地区藏传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才旦夏茸又积极从事民族事务及发展藏族文化的工作。1954年夏,才旦夏茸赴北京参加宪法、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毛泽东著作哲学部分的藏译和审定工作,1955年再度进京承担会议文件的藏译任务,1956年冬到内地各大城市参观访问。1957年,他与桑热嘉措一道整理藏族史诗《格萨尔传》,后入青海民族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59年赴北京进入民族出版社从事文件和论著的翻译。1980年受聘为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任教授,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著书立说,在短短的几年中整理、撰写论著100多万字。1984年以稿费1万元捐赠西北民族学院,设立“才旦夏茸奖学金”。1985年在甘肃拉卜楞寺圆寂,享年75岁。

才旦夏茸毕生致力于藏族传统文化研究,以藏传佛教文化、藏族语言和藏族历算尤为见长。主要著作有《堪仓全传》《喇嘛教等称谓正误辨》《藏族历史年鉴》《藏文文法论》《藏区各教派名称考》《菩提道次第广论备忘录要义集论》(圣者类、奢靡他类、胜观类、修习金刚乘类)《密宗注疏》《藏传佛教各宗派名称辨析》《藏文字帖》《藏文文法》《藏文词典》《诗学通论》《藏语语法简论》《书信格式》《藏文的来历》《藏族历史年鉴》《夏琼寺志》《丹斗寺志》《款仁波且传》《宗喀巴传略》《喇勤贡巴绕赛传略》《历辈麻尼仁波且传》《灵塔志》《普氏历算法》等。

二十九、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img141

十世班禅大师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1989年),意为“法幢”,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

十世班禅大师出生于青海省循化县温都乡。1937年第九世班禅圆寂后,按惯例,噶厦政府和札什伦布寺等积极进行寻找转世灵童的工作。1949年6月3日,经南京国民政府确认,青海的灵童贡布才旦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同年8月10日,在塔尔寺举行了坐床大典,由拉卜楞寺著名喇嘛拉科仓·晋美赤烈嘉措为贡布才旦剪发,取法名为罗桑赤烈伦珠确吉坚赞,并受沙弥戒。1949年4月,南京解放在即,国民政府极力拉拢班禅堪布会议厅的主要成员到台湾,遭到班禅堪布会议厅的断然拒绝。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世班禅当即分别给毛泽东主席、朱总司令致电祝贺,很快也收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复电。随后,班禅和堪布会议厅由青海香日德寺返回塔尔寺,并在塔尔寺学习藏文和经典。

1951年春,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亲政,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商定在北京举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中央特邀十世班禅进京共商国事。1951年4月25日十世班禅一行45人到达北京,6月23日举行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字仪式。1952年4月28日,十世班禅和堪布会议厅的主要成员安抵拉萨,受到拉萨各族各界僧俗群众和驻藏人民解放军官兵的热烈欢迎。当日下午,班禅在布达拉宫日光殿拜会达赖,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6月23日十世班禅回到了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十世班禅回到札什伦布寺后,嘉雅经师继续指导班禅学习。十世班禅系统地研读了《常颂经典》《仪轨大全》《入行论》《大威德金刚灌顶仪规》《时轮金刚大全》《诸护法神供赞文》《祈愿文》《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同时又学习了显宗五部大论、慈氏五论、藏传佛教密宗的基本理论“四续部”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世班禅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9月27日,班禅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12月25日,班禅在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3月9日,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周总理主持下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由达赖任主任委员,班禅任第一副主任委员。3月10日,周总理举行宴会为达赖、班禅送行。3月12日,班禅离京返藏。

在中共西藏工委和达赖、班禅的积极配合下,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的筹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956年11月25日,达赖和班禅到达新德里,参加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纪念大会。1959年3月间,发生了拉萨叛乱和达赖出走事件,班禅大师始终拥护中央采取的措施,保持了日喀则地区的基本稳定。3月28日周总理发布命令决定人民解放军彻底平息叛乱,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代行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任命班禅代理自治区筹委会代理主任委员职务。4月5日班禅到达拉萨,主持自治区筹委会工作。4月14日,班禅到京出席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4月15日出席了毛主席召集的第十六次扩大的国务会议。这届全国人大会议选举班禅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会后,班禅迅即返回拉萨,领导和参与了西藏的民主改革运动。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班禅大师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但班禅大师利用坐监的机会,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攻读了大量毛泽东著作和马列著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79年7月2日,在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班禅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重新工作后的10年中,大师不辞劳苦,风尘仆仆7次去西藏、3次去青海、两次去四川藏区视察。班禅还率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尼泊尔及南美数国,增进了各国人民、宗教界人士之间的友谊。班禅大师十分关心继承和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族文化传统,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学习和使用藏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大师的倡导和主持下,于北京创办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他亲自担任院长,培养热爱祖国的高级佛学知识分子。

1989年1月9日,班禅大师离京去日喀则参加五世至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东陵札什南捷”的落成开光典礼,因操劳过度,致使心脏病突发,不幸于当月28日20时16分圆寂,享年51岁。

三十、东嘎·洛桑赤列

东嘎·洛桑赤列(1927~1997年),现代著名藏传佛教高僧、藏学家。

东嘎·洛桑赤列出生于西藏林芝县,7岁被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认定为林芝觉木宗扎西曲林寺第八世东嘎活佛。从7岁到10岁,东嘎·洛桑赤列一直在扎西曲林寺学经。1937年入拉萨色拉寺麦扎仓学经,1947年获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高学位“拉然巴格西”。随后进拉萨上密院学习密宗,并到寺外拜师学习文法和诗学,直到1954年获得俄让巴密宗学位。

1955年,东嘎·洛桑赤列在山南琼结县布塘教藏文文法和诗歌。1956~1957年担任塔工地区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担任中央民族学院古藏文专修班藏文教师。1960~1962年担任西藏佛教协会理事。1960年9月在中央民族学院担任古藏文研究班专业教师。1966年受到冲击,开始为期11年的劳动生活。其间以毛主席著作为蓝本,学习汉语。从1974年起,在自治区档案馆对历史档案进行分类编目工作。1975年8月在成都参加《藏汉大词典》的编纂工作。1976年开始编写《布达拉宫历史》,1978年4月编完。1978年恢复工作后,重新回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并担任藏族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后调到西藏大学担任教授,同时进行藏学研究工作。

东嘎·洛桑赤列还担任过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常务理事、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西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第六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东嘎·洛桑赤列生前留下20多部学术著作,主要有《汉藏历史年表》《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西藏各教派斗争史》《布达拉宫及大昭寺史略》《诗学明鉴》《西藏目录学》《论西藏教育》等,校勘注释《贤者喜宴》《红史》《颇罗鼐传》《旧式公文》等。

三十一、端智嘉

端智嘉(1953~1985年),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古绒村,当代藏族文坛上的一颗璀璨之星。

作为当代藏族学者和作家中的佼佼者,端智嘉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思维敏捷,激情洋溢,灵感迭发,出口成章,传唱于整个藏区的《青海湖》的歌词,就是他即兴写成的。他的诗词、小说、散文、论文、译作,在20世纪80年代的藏族文坛曾风靡一时、有口皆碑,对藏族当代文学和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文学上的活动,一是用藏文翻译汉文名著,二是对藏文原著进行注释和评介,三是用藏文进行文学创作。他创作的诗歌和小说除了《晨曦集》外,还有一些作品在藏文刊物《章恰尔》《西藏文艺》上发表,例如诗歌《青春的瀑布》《一个奇幻的梦》《草原恋歌》等,小说《虎牛滩》《爱的浪花》《假活佛的故事》《被霜摧残的花朵》等。他的译著《吐蕃传》《雪山魔笛》《花的草原》等也都正式出版。端智嘉杰出的文学成就和学术造诣,受到本民族学者的高度评价,已故著名藏学家东嘎·洛桑赤列曾称其为“本民族的文学艺术家、藏学家”,西北民族大学的多识教授、著名藏学家年叙·钦饶维色教授、学者洛珠坚赞(达瓦)、藏学专家耿予方教授等也都对端智嘉的文学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199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了6卷本的《端智嘉全集》(6卷),1999年该书荣获中国图书最高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10年,《端智嘉全集》荣获第二届珠峰奖藏文类特等奖。

三十二、阿沛·阿旺晋美

阿沛·阿旺晋美(1910~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会长,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社会活动家,中国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1945年,他任西藏地方政府孜本(审计官),1950年任增额噶伦兼昌都总管。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挑唆下,公然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在这一历史紧要关头,阿沛·阿旺晋美明确提出:西藏问题是中国内部问题,只有同中央政府商谈才能解决,应当派代表团去北京谈判。他解散了昌都数千民兵,提出不能扩军备战。后来,昌都地区解放时,他两次与其他官员联名给西藏地方政府写报告,劝说西藏地方政府尽快派代表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为促进西藏和平解放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1951年2月,阿沛·阿旺晋美作为西藏地方政府委派的首席全权代表,赴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经各方共同努力,最终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5年3月,国务院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阿沛·阿旺晋美担任筹备处处长。1959年3月,西藏少数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决定,坚定站在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参与和领导了西藏的平叛斗争、民主改革和民主政权建设。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阿沛当选为第一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后改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之后长期担任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负起领导西藏人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任。阿沛积极贯彻中央民族工作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努力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多次深入民族地区和全国各地考察调研,推进民族区域自治进程,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顺利施行,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倾注了大量心血。

阿沛·阿旺晋美始终十分关心西藏的各项事业,为推动中国民族工作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和完善倾尽了毕生心血。他坚定不移地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统战、民族、宗教政策和各项大政方针,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他和十世班禅大师共同发起成立了民间慈善组织“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为发展西藏的经济、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字多方筹划。他注重西藏历史文化传承,致力于藏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2004年,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成立,他不顾年迈体弱,亲任会长,为在国际上宣传西藏的真实情况、动员海内外和社会各界力量保护和发展西藏文化继续积极努力。长期以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勤奋工作,赢得了各族各界人民的广泛信任和爱戴。

img142

阿沛和十世班禅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