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马人入贡山“池哥昼”

白马人入贡山“池哥昼”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马人入贡山“池哥昼”班保林摘 要:入贡山“池哥昼”起源、活动组织、扮装、表演过程及其意义。此时,整个“池哥昼”队伍便聚集在跳圆圆舞的场地之中。接着知玛点烧香纸出门,整个表演结束,“池哥昼”便进入第二家。“圆圆舞”完毕,已近子时,“池哥昼”便开始送温神活动。
白马人入贡山“池哥昼”_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论文卷

白马人入贡山“池哥昼”

班保林

摘 要:入贡山“池哥昼”起源、活动组织、扮装、表演过程及其意义。

关键词:入贡山 池哥昼

一、原始池哥昼的起源和组织过程

白马人入贡山池哥昼是由过去当地人带领本村村民为除妖降魔并祈祷当年大的(大人)无难小的(小孩)无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制定的“社伙”。为了池哥昼能够顺利进行,专门选定有“会首”(“会首”由村东头到西头,上街、下街各一户出任。现分为一社和二社,按房屋位置轮流当值)。“会首”要在头年除夕前向每户人家凑一升黄豆,粜后所得,用于购买过十五池哥昼所需的香、蜡、低头药、祭祀用羊和正月十四、十五两天的“池哥昼”人员早饭等。

二、抽选“池哥昼”的队伍

正月初五晚,“头人”和“会首”召集全村人在烤街火的场地,抽选“池哥”的人员,确定跳“池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池母”老大、老二,“知玛”、锣鼓手、炮手人选,之后,各自准备服装和池哥面具头上插的锦鸡尾。

三、扮装过程

正月十四日早上,上街的“会首”做好早饭,炮手连放三声炮,“池哥昼”队伍即吃早饭,然后开始扮装。四位男主角头戴木雕面具:老大是三眼神面具,反穿羊皮袄,扎一大羊皮尾巴,腰系黑色绵羊毛线织的腰带,身带一串铜铃,脚穿番鞋(牛皮作底、羊毛织的毛料作面,上面还有绣着带米字的花瓣)。面具头上插着五支锦鸡尾羽和五彩纸折叠的扇形“码头”,背面挂红布。舞手一手持牦牛尾,一手执剑或戟。装扮好之后,炮手连放三炮,便在鼓、钹、锣的伴奏下进行表演。表演基本动作为三步一转,牦牛尾和剑(戟)大幅度挥扬,面具自然摆动,神情威武庄严。在转弯和宽敞处来回跳动叫“玛够尼”。村里的男女老少穿着白马民族的节日盛装紧跟其后伴唱。

谁扮池母老大,池母就在谁家中扮装。池母身穿艳丽的百褶衣裙,头缠青丝黑帕,胸前佩戴银牌或鱼骨牌,脚穿番鞋(用牛皮作底,麻布作面),头戴菩萨面具,面具后挂红布。装扮之后,听三声炮响,便跟“池哥”一起跳“池哥昼”。池母的基本动作是,双手在腰按一下,又伸起合并,如此反复进行。

谁扮知玛的主角,就在谁家扮装知玛。知玛由3人表演。知玛不带面具,却全部脸抹锅墨,男像头戴草帽。草帽上面钉有五彩折叠纸,身穿烂毛水毯,一手持拐杖,一手拿扇子,脚穿破烂草鞋,说话、唱腔均为川腔。女像脸抹锅墨,头系青黑丝帕,丝帕上面缀象征鱼骨牌的圆形萝卜片,戴耳环,手持犏牛尾巴,脚穿破凉鞋;小孩也是脸抹锅墨,穿着方面男儿与男性大人一样,女儿与女性大人一样。装扮好之后,闻炮声三响,便口喊三声“噢啊呼呼”,出门跟在池哥、池母的后面。男知玛还负责给池哥带路。此时,整个“池哥昼”队伍便聚集在跳圆圆舞的场地之中。

四、池哥昼队伍表演过程

“池哥昼”表演开始,先从村东头跳到村西头,又返往东头,再从村东头第一家开始,依次逐户表演。池哥一进院子先跳三圈,然后炮手一声炮响,知玛“噢阿呼呼”地叫着,便进门表演。池哥先在屋内跳转一圈,池母才能进屋。因东方为大,池哥老大东面坐,下位依次为老二、老三、老四、池母。任何人不允许和池哥一起平坐,都在下位侍候。乐队坐下位,几个知玛便在门上与来自各处的亲友和村子的人们逗笑。

池哥入屋,首先由族长祝酒词,白马语叫“朝伟德”。祝酒词的意思是敬天、敬地、敬神,四位池哥给我们带来了吉祥、幸福。祝词结束,开始给池哥敬酒。敬酒时,由老人或歌手领唱,众人合唱,唱词(音)有:

小义高勒少窄勒 跟改德木扎失伟

动俄拆搜少窄勒 让俄让俄少窄让

叶日C劳扎爱勒  改买让不的勒热

扎阿让不的勒热 宅色台木的勒热

沟杰贝德血罗热 买不杰德杰这热

敬酒完毕,池哥老大便祝福全村人和主人家平安喜庆。此时,男女对唱开始,站起来给池哥、池母敬酒,又给亲朋好友和来客们敬酒。然后知玛说一声“这午周”、“尼枪柏”,意思是打鼓放炮。炮声一响,池哥老大手拿点燃的纸香柏枝,随鼓声而出,把主人家的灾难、疾病和是是非非带走。而此时,知玛则在门槛上边敲门框边说吉利话:

一送财门大大开,二送荣华富贵来,三送金银并头大,四送四季大发财,五送五弟早登科,六送文武状元来,七送七弟七仙女,八送八仙过海来,九送九子十二满,十一要说摇钱树,十二要说聚宝盆;摇钱树聚宝盆,早落黄金、晚落银。初一早上见四两,初二早上见半斤,初三初四不许见,二十四个元宝滚进门;滚进不滚出,滚到某某定的本堂屋。

话说完毕,便进门拜年。词为:一拜天、二拜月,一年出头十二月,月月保平安;一天一夜十二时,时时给你家降吉祥;掌柜的长着一对好眼睛,顿顿不离麻饼子和点心;掌柜的长着一个好鼻子,顿顿不离猪蹄子;掌柜的长着一个好脖子,出门骑马压骡子;从今我们三位大客走过后,老的增福增寿,小的寿命延长,男孩女孩官沙顺序,痘痘稀少、恶人远避、贵人相逢、脚踏十方、方方大利,所有的三灾八难,赶出三千门外。

池哥出来之后,知玛便向主家要盘缠(馒头),意思是为主人带走灾难。接着知玛点烧香纸出门,整个表演结束,“池哥昼”便进入第二家。

逢本村头人家或比较有威望的人家以及会首家、祖辈池哥、池母跳得很好的人家,就延长时间,或池哥“秋昼”或池母擀面,知玛阿里改昼(狩猎过程),炮手放炮时出进门各三炮。“秋昼”即两位池哥,在屋里拜五方、拜天地,动作有:面对面、背靠背、肩并肩,抱在一起拜五方,脚尖对脚尖,膝盖对膝盖等。“池母擀面”就是用手擀面的整个程序做动作,最后饭熟之后给池哥喂吃。

知玛“阿里改昼”的过程是斗兽。通过动作,他(她)们之间比才能,比本领,一个夸一个的美,一个跟追一个,炮手鸣炮一声,小知玛装作倒地,然后是分割猪肉的动作,这些都是为了祝福、平安吉祥。

池哥跳到会首家中,会首家要招待,吃主食,整个表演队伍每人一个馍。

第一天,当整个活动超过本村寨半数人家后,便到公共场所跳“圆圆舞”。“圆圆舞”是整个白马山寨男女老少和来自各处的亲朋好友聚集一起与池哥共跳的欢乐舞蹈。“圆圆舞”完毕,已近子时,“池哥昼”便开始送温神活动。先送天神到村子的上面,这时,池哥、池母、知玛和村寨的年长者以及青年们跪在一起(但女性不参加)烧香纸、问卦,完毕,全部口喊三声“欧伟”,连放三炮,就起身向下村走去。至村中十字路口,池哥、池母连跳三转又连放三炮,就在村子出口处送瘟神。这时,妇女们在村口唱,男性跟随池哥、池母在村子下面烧香纸送瘟神,取下面具唱着回家,整个男女老少又到烤街火处跳圆圆舞,一直歌舞到鸡鸣。

第二天又到正月十五了,下街的会首又准备好早饭,炮手们又连放三炮,就知道又吃早饭了,这天跟头一天基本一样,但送神时就有草船。草船预先做好,放在村子中央,“会首”们给每家发一面小旗子,到晚上每家人就把旗子插在馍馍上,再插上香、蜡点燃,放在草船上,意为带走三灾八难。这天,“池哥昼”又从村东到村西依次挨户跳毕,又到村子上面去送天神,下来之后在放草船的地方跳三转,四人将草船抬放到烤街火的一角,杀羊祭祀,然后送瘟神。送瘟神时,池哥走在后,草船在前,女的在唱,男的狂吼“噢噢”的叫声,一直到村子入口的下面,池哥、池母、知玛都围在草船的周围,取下面具和五彩叠纸、锦鸡尾等。这时问卦的人和头人就给池哥、池母、知玛锣鼓炮手发馍,最后烧掉草船和池哥头上取下的五彩叠纸、锦鸡尾,口喊三声“欧伟”,又连放三炮,整个仪程结束。在回家的路上唱春耕生产开始歌:

年来十五过毕了,背上背篓上坡了,绵各条的背头系,说不出的哑巴气。

(作者简介:班保林,男,白马人,文县铁楼乡小学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