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珍珠纱做法

珍珠纱做法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京族的民间工艺,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前,京族地区已有了制造木器和竹器的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前京族群众的衣料自织自给,面料因家境而异,主要为丝绸、香云纱和棉布。新中国成立前,香云纱制作工艺在我国东南沿海地方是很常见的,丝绸经薯莨染制生产的拷绸、香云纱是两广的特种手工业产品之一,因而说香云纱制作是京族人民特有的工艺不恰当。
民间工艺_中国京族

第五节 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是大众生活的民俗艺术,是经济文化的双重载体。京族的民间工艺,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一、竹木加工

img95

竹 排

img101

竹排制作

制作竹木排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第一步,选择长短粗细合适的木头和竹子,将其去皮,基本保持原来的粗细;第二步,把凿好的木头和竹子捆绑好做成船的两舷,涂油防水;第三步,用凿得平整的木头做船底,再用塑料包好白色泡沫做船底下面的浮垫;第四步,根据船的大小装发动机。大的装2个,小的装1个,更小的则不需装发动机。总的来说,造排的技术并不复杂,主要靠工人的经验和工作态度。竹排厂的工人大多数是年龄比较大的本地人,有多年的造排经验。厂长在招工的时候,也主要选择那些具有京族人的优良传统、能吃苦耐劳的人以减少因工作态度而影响竹排质量的情况发生。可见,虽然工艺并不复杂,但其间凝聚的京族渔业文化精神,使得这门工艺有了独特的况味。

独弦琴的制作则是竹木制造工艺中的奇葩。传统独弦琴分竹制、木制两种:竹制者,以长约100厘米、直径约12厘米的大半边毛竹做音箱,劈面朝下,小端为头,大端为尾。木制者,音箱长100厘米,头部高约6.5厘米、宽约8厘米,尾部高约8厘米、宽约12厘米;侧板用硬杂木,厚约1.5厘米;面板和底板用桐木,厚0.2~0.3厘米;面板呈拱形,尾端底板有一方形缺口,便于系弦。两者弦轴均为木制,从琴尾侧面插入音箱。用竹或牛角制摇杆,竖插于头部,长约30厘米,尾呈弯弓状。杆上装喇叭状葫芦。琴弦只有一根,以前用麻绳或用竹篾代替,弦的一头固定在琴身的右端,另一头则系在琴身左端的摇杆上。演奏时用贝壳或短竹片弹拨琴弦。近年来,经音乐家们反复实验,他们成功地用红木、紫木或棕木取代竹筒做琴身,用牛角替换竹片制摇杆,同时给琴弦装上拾音器,再给拾音器配置扩音设施,从而使独弦琴的音色变得更柔美更典雅,而声音也更清朗、更悠扬、更悦耳了。当独弦琴成为京族文化的符号,伴随其间的是其形制的不断改良,制作技艺的不断提升,从而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二、养蚕、织染工艺

京族具有相当长的栽桑养蚕历史和高超的缫丝、染色、纺织技术。京族养蚕已有很长的历史,主要由妇女承担。img102尾是养蚕最多的地方,有五分之一的农家种桑养蚕,每家一年养蚕十簸箕左右,每簸箕能产蚕茧三市两,一家一年收获的蚕茧能织成十丈丝布。这些丝布主要供自己消费,没有作为商品出售。现今养蚕的已很少。但京族歌谣里仍保留着这样的句子:“犁田之人识牛性,养蚕之人识蚕情。”可见养蚕业曾经和农耕一样常见。

新中国成立前京族群众的衣料自织自给,面料因家境而异,主要为丝绸、香云纱和棉布。颜色以黑、白和薯莨染成的褐色为主。薯莨很早就被应用于真丝织物的染色,俗称香云纱。它乌黑发亮、细滑平挺,耐晒、耐洗,色牢度好,是丝绸中的黄金。越人使用山薯莨汁来染织物和皮革由来已久,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已有记载。京族人也掌握了这门技艺。香云纱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织好的丝绸或麻等料子放在薯莨汁中浸泡,然后晾晒。料子晾干后,重新将面料浸泡在薯莨汁中然后再晾晒,这个过程进行数遍,反复的次数越多料子的颜色就越深。相对而言,京族的香云纱呈红褐色,浸泡晾晒的次数不是很多。每年只能在天气晴朗时制作这种面料,染色的过程大约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淤泥涂抹在面料上,待泥质中的铁离子和其他生物化学成分与薯莨汁中的鞣酸充分反应,生成了黑色的鞣酸亚铁之后,抖落淤泥,清洗干净,就成了面黑里黄、油光闪烁的香云纱。为使这个反应过程更充分,须避免高温和太阳直晒,故制纱人必须在凌晨4点前就起床开始上泥工序,并放到烈日下晾晒。可见,香云纱的制作是一门烦琐的工艺,只有家境好的人家才能穿得起香云纱。

新中国成立前,香云纱制作工艺在我国东南沿海地方是很常见的,丝绸经薯莨染制生产的拷绸、香云纱是两广的特种手工业产品之一,因而说香云纱制作是京族人民特有的工艺不恰当。但是,从文化的大维度上研究染织类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可以明显发现染织类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其特征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割裂两者进行研究的做法都不可取。香云纱的制作,是在京族民族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之间“濡化”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是如今可供选择的衣料众多,一方面因香云纱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在京族地区基本绝迹。

三、珍珠养殖加工

珍珠是我国著名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京族以擅养珍珠著称。驰名中外的“南珠”就产于我国北部湾沿岸一带的合浦、北海、东兴等地,因此这些地方素有“珍珠故乡”之称。而京族三岛所在的珍珠港,群山环抱,水深浪静,是珠蚌生长最理想的地方。京族除养殖天然珍珠外,还于1958年建立了人工珍珠养殖场,大力开展人工养殖。

采收珍珠每年有3个时间:秋末、冬初和早春。夏天是严禁采收珍珠的,因为夏天珍珠质分泌旺盛,造成珠体表面不整齐,质地松、光泽暗淡;同时,由于气温高,珠蚌易感染,容易污染水质,导致珠蚌大量死亡

采珠时,先把准备采珠的育珠蚌从竹架或篾笼里取下,运到室内用刀切断前后闭壳肌,用手指捏出外套膜内的珍珠,然后及时进行清洗,以除去附在其表面的液体和污物,否则会使珍珠光泽暗淡、品质低劣,然后将珍珠盛放在容器内,用药液淹没珍珠,静置过夜。第二天再用清水冲洗,把泡沫及污物充分洗净,然后用绒布吸干,白绸布打光,分出级别。经处理后光泽仍较差的珍珠,还可将它与混有食盐的锯木屑一同装入布袋中揉磨,即可增加光泽。

加工后的珍珠,大珠凝重皎洁,小珠玲珑瑰丽,呈乳白或淡黄色。用珍珠做成的项链、手链等更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珍珠除了可作装饰,还可入药,是名贵药材。

四、制盐工艺

制盐也是京族人民的民间工艺之一,是20世纪初从周边汉族那里学来的。京族人民常用的制盐方法有晒生盐和煮熟盐两种。

img103

晒生盐

生盐的产量较多。晒制生盐的方法、生产工具比较简单,其中水车、风车和盐耙是主要的工具。先把海水引进“水塘”,经“沙幅”到“石田”,最后晒成生盐。熟盐则多在冬季进行,那时雨水少,海水咸度高。煮熟盐十分普遍,家家户户都会煮,尤以山心、巫头两地为主。生产工具有盐耙、水推、沙耙、沙压等。除沙耙的齿是铁制外,其他工具全是木制的。分晒沙、过滤、煮盐3个步骤。太阳出来后把海沙扒成畦、压平。经暴晒蒸发,沙田泛白的时候,便可以过滤海水了。滤好的水放在锅里煮,便成了盐。100公斤过滤好的海水,一般能煮出20公斤的盐。

至1949年,山心村共有164户人家煮制熟盐,村上几乎每个京族人家都会煮制。[13]20世纪50年代以后,京族地区的盐田收归国有,由国营盐场负责当地盐田的生产和经营,从事盐业生产的当地京族人逐渐减少,80年代以后已没有京族人家煮制熟盐了。盐业生产作为国有经济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如今京族三岛拥有两个盐场,300多公顷盐田,生产原盐、加工盐、复合肥等多种产品,每年原盐产量达7000吨左右。[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