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 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水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在历史上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山东共产主义小组接到上海共产党发起组的通知后,于7月选派王尽美和邓恩铭到上海参加了中共“一大”。
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_中国水族

第九章 水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水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在历史上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远古时代水书创始人陆铎公;唐、宋时期的区希范和蒙赶;清代农民起义领袖潘新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二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条战线水族儿女人才辈出、茁壮成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祖国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贵州省水家学会成立之后,于1999年编撰了《中华水族儿女名录》(内部资料),收录的水族名人包括已获国家有关部门颁发证书的25个系列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科技人员;经上一级党政军机关任命为副县和副团级以上的国家干部和军官;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法院的审判员、检察院的检查员、公安二级警督、司法律师以上人员;在战争中牺牲或因公牺牲的革命烈士;著名的历史人物;贵州省水家学会常务理事以上者;被群众认可的企业家、民间艺人、著名歌手、中草药民间医师以及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获全国运动项目三等奖以上者;出席全国党代会、人代会及全国政协委员、海外水族知名人士等。由于本书篇幅有限,不可能全部加以介绍,如果读者感兴趣,请参阅《中华水族儿女名录》一书。

下面我们结合30多年来水族文化研究的发展,针对水族文化领域内,水族儿女对水族文化研究的不同贡献和影响程度,参考《中华水族儿女名录》一书简略加以介绍,除了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放在最前面外,其余均按姓氏音序排列,不到之处,请读者和同胞们海涵。

一、邓恩铭(1901~1931年)

邓恩铭,原名邓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1901年1月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水甫村一个水族劳动人民家庭

当时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社会的深渊,庚子之变后,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屈辱投降、丧权辱国,对内实行高压政策,民不聊生,位于我国边陲的贵州人民更是备受剥削和压迫,以致“精华已竭,膏血俱尽”。

img118

邓恩铭

邓恩铭家境十分贫寒。邓恩铭的父母共生三男二女,邓恩铭排行第二,五岁开始启蒙识字。时值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各族人民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号称“洪苗”,持续二十余年,农民起义军的壮举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1912年,邓恩铭随爷爷住在荔波县城,就读于一所六年制的完全小学——荔泉书院。他学习用功,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并深受思想进步的高梓仲老师的影响,在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下,特别是接触到孙中山民主共和的思想,使他年少的思想朝着积极进步的方向发展。

邓恩铭小学毕业后无力继续求学,遂于1917年到达以泉城名世的山东济南,投奔时任山东仪阳县帮审的亲戚黄泽沛,在黄泽沛及黄的岳父何少伯的资助下,刻苦攻读,长进很大。

1918年,邓恩铭考入了知名的济南省立第一中学。此时,正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国内政治腐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事实,引起邓恩铭的强烈不满。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自觉接受了马列主义和其他进步思想,经常深思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9年,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当这一振奋人心的巨大浪潮波及济南时,邓恩铭立即投入到学生运动中,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卖国行径的斗争中,被同学们推选为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5月召开纪念大会,邓恩铭参加了这次大会,鼓励大家积极参加罢工、罢课斗争。这次大会把济南的学生运动推向了高潮。10月,他领导一中学生参加济南各校学生大会,要求反动当局释放被捕学生、惩办卖国贼,会后带领大家游行,并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随后,为响应北京学联的罢课罢学号召,组织了学生的全面罢课和抵制日货等运动。6月上旬,济南学生和工商界人士决定从10日起罢市,但受到了反动当局的阻挠。11日反动军队包围了各学校,严禁学生出门。邓恩铭率领一中学生,不畏强暴,首先冲破反动军警的封锁,结队向日本人集中的商埠出发,一路高呼口号,群情激昂,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使邓恩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不仅成为济南学生的杰出领袖之一,还代表山东学生去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参观学习和交流经验。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五四运动,使他积累了很多斗争经验,清醒地意识到学生只有联合起来投身到人民之中,才能打破黑暗的统治。

在斗争中,邓恩铭还结识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运动领袖王尽美,二人成了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他与王尽美等人以研究新文化为内容,在济南组织了一个进步学术团体——励新学会,创办了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励新》半月刊,先后发表了《灾民之我见》《改造中国的批评》等许多针砭时政、激励青年的文章。

1920年秋,邓恩铭、王尽美在励新学会的基础上,团结了王翔千、贾石亭、段子涵、马韵塘、王志坚、王纯椴等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左翼青年,发起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定时集会讨论马克思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之后,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指导下,于1921年初,山东共产主义小组便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基础上秘密诞生了,邓恩铭和王尽美担任小组负责人,开始在山东有组织地开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1921年4月,列宁派马林、尼科洛夫斯基代表第三国际来到中国,在上海与上海共产党发起组联系,建议早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山东共产主义小组接到上海共产党发起组的通知后,于7月选派王尽美和邓恩铭到上海参加了中共“一大”。当时邓恩铭二十岁,是“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也是最年轻的代表。会议结束后,邓恩铭和王尽美回到山东,着手建立山东党组织,在中共中央派的代表陈为人的具体指导下,成立了山东第一个党支部,邓恩铭是支部负责人之一。这期间,他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成功地领导济南的理发工人为提高工资待遇而进行的罢工,并取得胜利。此外,还深入到青岛的四方、海口、津浦铁路、胶济铁路、淄博、枣庄、益都、张店组织工人开展斗争。建立了工会和基层党组织,为在山东建立共产党地方组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大”后,山东的革命活动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青岛、淄博、张店、益都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这标志着山东的革命形势发生了新的历史性转折,各地的革命斗争正如一股洪流,势不可挡,蓬勃发展。

1922年1月,邓恩铭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列宁的倡导和直接领导下召开的,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日本、朝鲜、印尼、蒙古等远东国家的代表。大会主要揭露华盛顿会议的帝国主义性质,明确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7月16日~23日,邓恩铭与参会的其他代表受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邀请,参加了中共“二大”。不久,他受党组织的委派,深入到淄博、张店煤矿等地开展工人运动,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道理,使工人兄弟们逐渐觉悟、觉醒,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并参加了由矿工自己建立的“淄川矿业研究社”等组织活动。在矿区还发动工人群众成立了“矿业工会淄博部”,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1923年1月,中共直属青岛支部正式成立,邓恩铭任书记。8月,建立了淄博矿区的第一个党支部——洪山矿区党支部,使邓恩铭在矿工中扎下了根,赢得了劳苦大众的信赖。这段时间活动的接头地点设在前海附近的湖南路51号。并专门安排丁祝华担任党的通信工作。丁祝华最初在普济医院当护士,夏天又到中国青年会模范小学教书。邓恩铭化名为丁友民,当时的公开身份是东镇小学教员,和丁祝华兄妹相称以做掩护。从此,淄博地区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1924年春,中共青岛支部鉴于党员人数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展,经上级批准,更名为中共青岛市委员会。邓恩铭担任首任市委书记,在其领导下成立了胶济铁路四方机车厂工会。1925年初,加入工会的工人就达800多人,占该厂工人总数的60%以上。邓恩铭紧接着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以四方机车厂为中心,逐步展开工作。随着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最后建立了整个胶济铁路全线的工会。随后,邓恩铭又巧妙利用胶济铁路局内部南北两派为争夺局长一职而发生狗咬狗斗争的机会,发动了全线工人大罢工,迫使厂方不得不答应工人提出的条件,这次罢工的胜利使工人兄弟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外,邓恩铭还成功地领导了胶济铁路和日商纱厂工人的多次大罢工。

1925年上半年,中共山东地委改名为区委,根据工作需要,邓恩铭接任领导工作,主要抓济南市、鲁丰纱厂、齐鲁大学等党组织工作,并领导了全省的工人和农民运动,以及统一战线等各项工作。4月,邓恩铭领导大康纱厂工人罢工,他在带领市委的部分委员沿街散发传单时不幸被捕,被“驱逐出境”,押解到济南。邓恩铭刚落脚济南,就借口家事需约亲戚南去贵州,而到了淄川,又乘车悄悄潜回青岛,继续领导斗争。6月份就进行了六次罢工、罢课。7月27日,青岛四方各纱厂工会被反动军警捣毁。7月29日,青岛市委第二任书记李慰农等十三人被害,邓恩铭等六百名革命同志被通缉,邓恩铭不得不暂时转移外地。11月初,中共山东区委在济南东关筹备纪念十月革命活动,不料被敌人侦知,区委机关遭破坏,邓恩铭第二次被捕。在狱中,尽管敌人严刑拷打,邓恩铭始终坚贞不屈。由于受折磨摧残,他的结核病发作,淋巴结发炎溃烂。地下党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进行营救。邓恩铭的堂弟媳贿动警方,其两位同乡胡某、甘某欣然应承作保,终于在1926年初,得以保外就医。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会后邓恩铭返回山东担任山东省执委会书记和青岛市执委会书记,他认真贯彻会议精神,首先改组了省委,客观上为开展土地革命配备干部力量。但由于当时山东省委部分领导人存在宗派主义,使邓恩铭很难开展工作,致使1927年10月山东省委改选时,邓恩铭落选为省委委员。但他仍以党的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1927年底,青岛市委书记吴芳奉命调离,邓恩铭重新回到青岛接任书记工作,在他的领导下,青岛市委组织健全了,党内团结了,战斗力加强了。可惜他仅工作几个月就奉命回济南。1928年12月邓恩铭回济南向省委汇报工作时,由于因贪污党的活动经费而被开除出党的王复元的叛变、告密,邓恩铭第三次被捕,省委机关也惨遭破坏。

1929年4月19日和7月21日邓恩铭在狱中组织难友越狱,第一次仅逃出1人,18人又被捕入狱;第二次越狱获得成功,部分难友越狱脱险,邓恩铭、王仁瑞和王凤峡等10名党员被敌于途中追捕,重陷牢狱,备受敌人酷刑拷打。

第二次越狱事件震惊敌人上层,所谓“模范监狱”的看守长因渎职被枪毙。在被捕以后的多次刑讯中,邓恩铭始终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法庭一时判决不下,党再次委托他的贵州同乡,想方设法,力求将其保释出狱。但在一次审讯中,国民党党棍张苇村面对蓬头长发、瘦骨嶙峋、目光炯炯有神的囚犯猛悟过来,认出了邓恩铭。邓恩铭看已无法回避,当即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邓恩铭在他英勇就义前给母亲写的最后一封信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卅一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等21位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昂首阔步走向济南纬八路刑场,临刑前,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邓恩铭烈士将年仅三十岁的生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的革命事业,奉献给了祖国,实践了他离开故乡时“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的誓言。邓恩铭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水族儿女的自豪!邓恩铭烈士永垂不朽!

二、韩荣培(1963~ )

韩荣培,都匀市基场水族乡翁降村人。1983年从都匀县民族中学考入中央民族学院预科部学习,1984年从预科部转入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系民族学专业学习。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获民族学学士学位,同年6月到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图书资料室副主任及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至今。1995年获得社科系列助理研究员资格,同年被聘为助理研究员;2004年获社科系列副研究员资格,2005年被聘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族历史与文化、贵州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长为农耕文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要论文有《略论贵州节日文化的地方性特色》《水族铜鼓舞探源》《古代水族社会基层组织和土地、山林的管理方式》《抓住机遇,发展贵州民族旅游文化产业》《贵州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饭稻羹鱼——水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主题》《“山地耕牧型”文化的特点及其耕作技术体系》《系统与整体——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的生态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贵州民族地区所面临的挑战》《水族的传统农耕文化》《传统生态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基础》《集约农耕——中国文化赖以发展之物质基础》《贵州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都柳江上游支流农业生态调查》《水族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的人类学考察》等,主要发表于《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上。《未来的忧患——关于套头山区人口与经济调查》《三都县都江区千家寨调查》《三都县两大土司制度调查》《黔西南州扶贫工作情况调查》《罗甸县罗暮乡社会经济贫困原因浅析》《罗甸县罗暮乡社会经济调查报告》《三都水族自治县妇女干部现状及后备队伍建设调查》《屯堡人的一个聚落——云山屯》《黔南州六个贫困县1995年扶贫开发情况调查》《水族习惯法》《亚劳村编织工艺调查》《播种绿色的希望——三都县丰乐乡小康村调查报告》《都柳江上游支流农业生态调查》《都柳江、月亮山旅游格局构建调查》《瑶山耕作技术的变迁》《基场乡流入都匀市的流动人口从业状况调查》《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型小康村建设调查》《留守深山的人群》《榕江县三江水族乡故衣村乡土知识调查》《水城县玉舍、勺米地区彝族传统民间技能概况及林业生产调查》《水族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的人类学考察》《水族微生物利用中的酿造调查》《长顺县长寨镇扁木村贫困状况调查》《雷山县桃江乡掌雷村贫困状况调查》《松桃苗族自治县长坪乡盘报村贫困状况调查》等调查报告,发表在《贵州民族调查》上。共参与和主持完成了16个省级、国家级社科资金课题及福特基金课题的研究,先后参与主持以下项目:参与翁家烈、陈国安主持的《贵州省志·民族志》的研究撰写工作,任《贵州省志·民族志·水族篇》主编;参与《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撰稿工作,共撰写水族词条119条;参与翁家烈主持的贵州省社科规划年度课题“贵州民族地区脱贫之路”的研究,个人承担子课题“黔南通道经济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的研究;参与贵州民族学院邹渊主持的国家级社科规划课题“贵州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个人承担“水族习惯法”的调查与研究;个人主持完成贵州省级社科规划课题“贵州农耕文化研究”;参与贵州民族学院潘朝霖主持的贵州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承担“农耕文化卷”的研究撰稿工作;参与中国农业博物馆马旭铭主持的农业部课题“贵州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工程”,个人承担“贵州农业文化遗产概况”及威宁雪山镇栽树村示范点的文本撰写工作;参与贵州大学文传浩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珠江上游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个人承担社会人文概述部分;参与云南大学伍小凤主持的福特基金会参与式课题“西南三省5个民族协会妇女善治建设”,承担“贵州省水家学会妇女善治建设”的发展研究,共形成《水族妇女善治建设方案》及《留守儿童问题》两个报告;参与湖南吉首大学杨庭硕主持的福特基金课题“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乡土知识挖掘利用”的研究,承担(双负责人制)“水族微生物利用的传统技能调查与研究”;参与中央民族大学侯远高、张海洋主持的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委员会”调研课题“中国中西部12个省区艾滋病流行现状及侵蚀分析”,个人参与了重庆、湖南、广西及贵州片区的调查并承担贵州部分的撰稿工作;参与贵州省民委《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承担“水族卷”的执行编辑工作;参与《贵州世居民族迁徙史》的研究,个人承担“水族迁徙史”的研究撰稿工作;主持国家民委年度调研课题“西南地区省际结合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主持贵州省长基金课题“瑶族文化名片”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已接近尾声;主持省级年度课题“贵州省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分析”。

三、胡品荣(1944~ )

胡品荣,都匀市基场水族乡翁降村人。1968年贵阳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1968年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三都水族自治县代理县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常务副州长,政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1963年高中毕业考入贵阳医学院医疗系,1968年毕业分配到三都县大河区丰乐公社卫生院任医生;1971年调大河区卫生院任医师,1973~1975年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届西医中医班学习,1975年回单位工作;1977~1981年任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区卫生院副院长、院长;1981年调三都水族自治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任副主任;1983~1984年任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1984~1986年到中共中央党校第二期中青培训班学习,获中央党校研究生文凭;1986~1996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于1991年在国家科委挂职锻炼,任基础研究高技术司司长助理;1994~1996年任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党组副书记;1996年任政协贵州省委员会常委,政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四、陆庆美(1928~1993年)

陆庆美,三都县交梨乡人。1950年任交梨乡高戎村农会主席,1952年加入共青团,同年8月在三都县党训班学习,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三都县普安苗族自治区副区长,1954~1956年任三都县副县长。1956~1966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1955年在省委党校学习,1957~1959年在重庆中共中央党校西南分校文化部学习,1963年在贵州省委党校学习。1967~1968年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卫办工作。1970~1973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政局负责人。1974~1977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统战部副部长。1978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革委会副主任。1981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1983~1992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第五、第六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第三届人代会代表及全国第一至第三届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1962~1966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党代会代表、州委委员。1978~1992年任贵州省政协第四、第五、第六届常务委员。1989年牵头组建贵州省水家学会,当选第一届会长。

五、罗春寒(1967~ )

罗春寒,三都水族自治县人。1985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1989年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部,攻读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学位论文《论郑氏时代的杰出人物陈永华》获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一致好评,并全票通过论文答辩。1992年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十七处工作,同年改派三都水族自治县民委工作,1993年任县民委副主任。1994年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家安全局,任副科级侦察员,一级警司。1996年调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局,任副局长。1998年调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乡,任乡党委书记,1998年调贵州民族学院工作。2002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受韩国汉阳大学聘请担任该校客座教授。之后先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三峡大学、凯里学院等单位工作。现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独立承担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一项(2004年);获第三十九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2006年)。著作(合著)主要有《台湾高山族与祖国之渊源》等,参与《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的编写,撰写第一卷“水族史话”、第六卷“水族民俗”。论文主要有《论三次移民浪潮对台湾高山族社会的冲击》《水族、水书和水书研究》《水书的抢救及存在问题浅议》《论陈永华史事中的几个问题》《论台湾原住民和海南黎族文身习俗的异同及其功能》《清代台湾平埔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影响》《历史上台湾平埔族的人口及其增长率滞缓原因试析》《台湾平埔族群文化变迁及其原因试析》《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水书》《清代台湾的“护番保产”与“简经贌垦案”》《沈葆桢与“开山抚番”论》《论羁縻政策土司制度下水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王立云〈都江纪要〉刍议》《台湾平埔族群的分类及“番”称谓的辨析》《从民间传说看水族的端节和卯节》《试论陈永华开发建设台湾的措施及其历史功绩》《罗大春在台史事及有关问题试探》《三都县旅游业现状及对策》等。

六、罗燕(1959~ )

罗燕,女,荔波县永康乡人,民主建国会会员,大学学历。任贵州省水家学会副秘书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侗学会副秘书长、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副主任。1975~1977年在独山县羊场公社插队;1977~1980年在独山县科委工作;1980~1984年在独山县科协工作,1984年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科协,任贵州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理事、《大众科学》杂志社记者;1992年任州科协科技咨询部副部长;1993年任州科协科农贸公司经理。在科技部门工作期间,多次获得省、州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2001年提交论文《水书探析》参加第34届国际汉藏语学术会议;2006年撰写论文《从水族布依族共通文化要素看其民族关系》参加“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会,承担《水书·丧葬卷》的编辑工作。2007年参加“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科学发展”大会,提交论文《扶贫开发与水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略论》。2008年担任《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水书·婚嫁卷》副主编。2009年参加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提交论文《试论水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参加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贵州荔波布依傩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2010年,参加中国民族语言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贵州荔波布依族古文字探析》;参加贵州省布依文化论坛会议,提交论文《布依傩书的挖掘与整理》;参加中国水书·易经三都论坛,提交论文《水书与易经》。参加贵州省反邪教论坛,提交论文《试析新时期邪教在民族地区滋生的原因与遏制对策》。承担《水族文化大观》医药部分的编辑。主持《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水族卷)、《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布依族)的编撰工作。担任《黔南民族古籍》的主编。为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在全国的水族同胞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国层层筛选和“投票得分+组委会评分+网络评分”三项考核,有幸成为56个民族友好使者之一,代表全国的水族在梦开花的地方——香格里拉参加第六届康巴艺术节暨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节。在参加活动期间与少数民族艺术家们同台高唱民族团结颂歌,还种下象征民族团结的友谊树,为此接受了新华网、腾讯网、云南电视台、四川康巴卫视、迪庆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采访,为宣传和弘扬水族文化做出了贡献,贵州电视台、《贵州都市报》、《黔南日报》对此做了报道。

七、蒙爱军(1964~ )

蒙爱军,荔波县人。经济学博士,农工党党员,经济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农工党贵州省第五届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法学学科组成员。1985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物理系,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85~1987年于荔波县职业中学任教。1987~1989年于中南工业大学自然辩证法专业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后,先后到贵州民族学院、贵州财经学院任教,2004年考入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就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2007年到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工作,并获经济学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2010年到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挂职,任副县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水书版本与内容调查研究”等;参与《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的编写,撰写第七卷“水族古朴的原始信仰”。有关水族文化的主要论文有《水族社会中的礼及其意义》《水书与水族适度理性的经济行为》《水族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办客”》《水族社会资本的建构》《水族的宗族观念及其影响》《水书阴阳五行观的认识结构》等,专著有《水族经济行为的文化解释》。主要承担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经济学、文化与经济、哲学等课程的教学。

八、蒙秉武(1953~ )

蒙秉武,贵州省独山县人。中共贵州省委第七届委员会候补委员,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自独山县新民乡中学毕业后考入黔南民族师范学校就读,1972年毕业,分配在独山县朵罗学校任教。1975年调任羊凤公社党委副书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76~1978年考入贵州民族学院就读,毕业后历任中共独山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秘书、副部长等职。1981年调任中共下司区委书记。1983年任独山县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其间曾在贵州省委党校第一期民族领导干部研究班学习。1991年任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员会副书记、县长,其间曾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派其到新建立的国家行政学院第一期民族地区干部行政与经济管理培训班学习。199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国家民委派其到广东省广州市挂职学习锻炼,任广州市海珠区区长助理。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期间,曾多次被独山县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在公社和区委工作期间,多次被独山县委评为先进工作者;1986年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奖,获证书和铜制奖章,并晋升一级工资。1993年,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军区授予“在1993年度组织和领导民兵军事训练中成绩显著者”的光荣称号。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并于同年9月下旬,赴京参加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1997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

九、蒙光仁(1934~ )

蒙光仁,又名蒙昌仁,荔波县廷牌乡(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荔波县农产品采购局甲良采购站负责人、周覃区板仰乡财粮委员会主任、阳安乡建校委员会总务股股长。1956年赴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专修科学习,1959年毕业,分配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工作。其间,曾在北京中华函授学校、中共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进修班学习。历任北京民族文化宫总务科干部、副科长、行政处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调研员。其编撰的《中国双语水族村寨资料集》(内部资料)2010年完成第6稿,并通过专家评审。该书是其退休后编撰的珍贵水族村寨资料,汇集水族2793个村寨的历史与现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

十、蒙景村(1963~ )

蒙景村,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1985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系。现为贵州省黔南教育学院副教授、贵州省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会员。读大学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参加工作后,多篇论文在省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次获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3年被破格评聘为讲师。曾参加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山区人口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是主持人之一。论文主要有《高校与地方共建水族水书文献资源管理体系研究》《水族水书语料库的建立原则研究》《中国水书文化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水书及其造字方法研究》《试论黔南州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障碍》《少数民族山区发展的人口障碍》《论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难点及对策》《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红军长征途中党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陈云实事求是思想初探》《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等,参与水书译注有《水书·婚嫁卷》。

十一、蒙秋明(1957~ )

蒙秋明,贵州省独山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法学学士,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1971年毕业于独山县尧梭中学。1971~1974年在家待业。1974~1977年在尧梭乡当知青。1977年在独山运输社当工人。1978~1982年就读于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83年下放挂职锻炼,任开阳县羊场区区委副书记。1985年任贵州民族学院人事处副处长。1989年任贵州民族学院院务处处长、党总支书记。1996年调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十二、蒙世花(1919~2011年)

蒙世花,女,荔波县阳安(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中共党员,水族历史上第一位女副县长,贵州省水家学会常务顾问。1950年荔波解放初期,参加剿匪斗争。1954年任荔波县九阡区水叶乡乡长。1955年任九阡区副区长兼区妇联主任,同年7月任中共荔波县委常委、县妇联主任。1955年到贵州民族学院文化班学习。1956年底到三都参加筹备建立三都水族自治县,1957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成立,任副县长,以后连选连任该职达22年。1979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政局副局长。1981年当选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任至1991年退休为止。1957年,参加贵州省民族参观团,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五一”劳动节国宴上代表少数民族唱着水族民歌用三都九阡酒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说“好酒!好酒!”1959年国庆观礼中,又代表少数民族向周总理敬酒,并再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十三、蒙耀远(1975~ )

蒙耀远,都匀市阳和水族乡人,中共党员。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地方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贵州省水家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1997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民族师范学校普师毕业后分配到都匀市阳和水族乡光荣小学任教。2000年调到高勇小学任教。2004年调阳和中心学校小学部任教,兼任学区党支部副支书、阳和教育工会主席。2000~2002年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进修中文专科课程。2005~2007年在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脱产进修中文本科课程,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2008年,在都匀市阳和中学任教,兼任办公室主任。出生水书世家,精通水语,熟谙水书,能讲苗话。2008年作为水族水书研究特殊人才引进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水族水书文化研究,2009年兼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专家组办公室秘书。参与国家社科课题“水族水书语音语料库系统研究”、省长基金课题“水族历史文化研究”、省教育厅课题“《水书阴阳五行卷》文化内涵破解研究”等的研究工作,主持贵州省教育厅“水族民间禁忌的地性解读”研究工作。同时参与《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都匀水家学研究》(第一辑)、《都匀水家人》、《贵州民族文化大观》(水族卷)等书籍的编写工作。2008年以来,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多次深入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独山县、都匀市的水族村寨调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田野调查经验和大量的水族文化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并发表《水族丧葬忌荤习俗的文化解读》《水书传承问题刍议》《浅议水书版本差异成因》《水族婚姻禁忌》《水书不能普及的多维度分析》《中国水书文化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水书几个亟待统一与定性的问题》《水族口头文学——丧葬挽歌》等论文,其中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及学术论文集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的水书译注《水书·婚嫁卷》已经由贵州民族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

十四、蒙育民(1951~ )

蒙育民,女,荔波县永康乡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物理系,分配到贵州农学院任教,讲师。1984年调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工作,1991年调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工作,任二处处长,贵州省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近年来,编辑《文明企业之路》一书。发表社科方面论文10多篇,其中《农民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关于发展我省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思考》《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及解决途径》等文章,被省报、中央统战部刊物采用,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3年度被评为省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现为贵州省水家学会贵阳工委副会长兼秘书长。

十五、莫善余(1948~ )

莫善余,贵州省三都县烂土乡人。曾任政协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员会主席。1965年三都中学初中毕业后就读于黔南民族师范学校,1968年毕业后分配在大河区巴佑小学任教,1972年任巴佑中学教师。1980年调大河区教育辅导站工作。1982年任中共大河区巴佑公社委员会副书记。1983年到贵州农学院农业管理专科学习,1985年毕业后任大河区区委书记。1987~1988年任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农工部长、农委主任,负责大农业和农村工作。1993年任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七届委员、常委、副书记,分管大农业和农村工作。1996年任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政协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员会主席。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水家学会三都活动中心主任,主编《中国水书》一书。

十六、潘朝丰(1932~1994年)

潘朝丰,贵州省荔波县九阡(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荔波人民武装游击队,1951年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荔波县警备营,1952年转业,任荔波县从善乡行政干事。1953年赴贵州省银行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荔波县支行副行长,三都县支行副行长。1962年任三都水族自治县劳动科副科长,县劳动工资局局长。1978年任九阡区委副书记。1980年任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政协常委等职。1991年任县人民政府巡视员(副县级),1993年退休。在主持民委工作期间,支持并领导抢救、编写和出版了一批水族文化史料和民俗史料,同时还撰写有关水族研究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如《水族礼数遵成约》发表于《中国民族》上。

十七、潘朝霖(1947~ )

潘朝霖,三都县塘州乡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笔名阿闹、任睢、任虽阿闹和水家崽阿闹等。贵州民族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水族文化古籍文献硕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学院学科带头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成员,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管理专家,贵州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抢救破译专家组副组长、州水书抢救保护小组成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百越民族研究学会会员,《中国水书》学术顾问。曾在三都县坝街小学、甲雄小学、水龙中学任教,在教育局、宣传部、民族文史研究组工作。主要学术交流有:1990年应日本东京大学邀请赴日参加东亚民间祭祀演剧研究;2005年应清华大学中文系邀请,作水书学术讲座;2005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古文字国际研讨会”;2006年应邀赴美国阳伯翰大学夏威夷分校、康克迪亚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2006年参加贵州国际旅游研讨会及“中国三都·水书国际研讨会”;2007年参加“中国·水书文化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都匀)及“中国三都·水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参加主办“水书及南方民族古文字研讨会”;2010年参加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成立30周年及黔台民族文化论坛活动、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国际研讨会。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象形文字的最后领地——水书解读”“水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水书版本与内容研究”;国家“八五”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子课题“水族哲学思想”;国家艺术学科“九五”重点课题“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的子课题“水族古文字与书法”;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修订版子课题“水族哲学思想”;中国少数民族(水族部分)国家民委课题;贵州省长资金课题“水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水族文化名片研究”;省社科规划办课题“水书调查研究”;省教育厅课题“水书研究”;院级项目课题“水历与‘年’的本义”;省教育厅课题“水族古文学类编”;国家民委课题“水族简史”;国家民委课题“三都水族自治县概况”。主要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图典》(合作:韦学纯、吴贵飙)、《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版,负责水族部分)、《水书与南方民族古文字研究》主编(合作:黄建明)、《水书文化研究》主编(合作:唐建荣)、《中国水族文化研究》主编(合作:韦宗林)兼撰稿、《水书·丧葬卷》(合作:王品魁)、《水族古文字与书法》(合作:韦宗林)、《水族哲学思想史》(合作:唐建荣)、《水族文学史》副主编(合作:范禹)、《水族简史》编写组副组长(合作:王品魁等)、《三都水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副组长(合作:王品魁等)、《贵州古傩》(合作:顾朴光)、《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水族卷》(合作:李继昌等)、《贵州水族仡佬族民间音乐·水族音乐》(合作:张中笑等)、《中国傩戏调查报告》(合作:顾朴光)、《傩戏论文选》(合作:庹修明等)、《水族情歌选》主编(合作:范禹)、《水族双歌》主编(合作:刘之侠)、《岛黛瓦》(合作:范禹)、《德江傩堂戏》(合作:顾朴光》、《思南傩堂戏》(合作:顾朴光)、《德江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合作:顾朴光等)、《德江县土家族文艺资料集》(合作:庹修明)、《傩戏面具艺术》(合作:顾朴光等)。论文及文章多篇,主要有《水族岁时节日民俗》《神奇水字,神秘水书——〈中国水书〉管窥》《水书古籍抢救概况及版本定级鉴定审视》《咸丰迄今的水书文化研究》《水书摩崖石刻考略》《艰辛坎坷的〈水族教育史〉》《水族文化在社会生态环境夹缝中传承》《“水书习俗”的文化价值》《水书与彝文的对比研究》《水书传承的社会生态思考》《信仰七八百个鬼神的水族》《水书习俗的“软件”保护至关重要》《丹寨水书传承与水苗文化交融》《〈寻枪〉谜云中四教并存的书香青岩》《水书研究的开山鼻祖——莫友芝》《水族民间文学升华录》《水书文化研究150年概述》《走近水族,认识水书》《难以独立运用的神秘水书》《水族历法与端节准确诠释“年”的本义》《神秘悠远的水族》《水书与水族和谐社会》《水书抢救保护的艰辛历程》《纸上化石——水书》《水书,密林深处的原始灵光》《水族汉族二十八宿比较研究》《水苗汉二十八宿比较研究》《水书难以独立运用的症结何在?》《水族招魂巫术初探》《水家巫祝文学浅议》《水书保护现状与对策》《关于水书若干问题的思考》《〈水书·丧葬卷〉初识》《水家原始宗教鬼神观念浅说》《水家黑巫术浅说》《水族婚姻中的巫术活动概说》《宋代“贵州水族‘水书’大钱”考略》《水书地支“酉”六种读音研究》《荔波县水书调查》《水家祈雨活动“敬霞”试探》《水族探源》《水族的雷神》《水族鱼图腾析》《神秘水书揭示水族来源》《“年”与水族历法》《透过“年”字看水书》《“水书”含义新探》《“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与水家学研究》《非公有制经济是水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试论水族双歌》《“水家族”“水族”泛谈》《水族地名调查研究》《水族图腾探源》《恢复“水家族”族称漫谈》《水家鬼神浅说》《水家人的鬼神崇拜》《水家原始宗教鬼神观念浅说》《试论水族原始哲学》《谈水家民间文化生态》《水族风情与审美》《水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建设》《水族铜鼓文化》《郑声与水族民歌》《水族蔸歌〈晴蜒与幼虫〉分析》《水族民间故事〈叽啾桂〉分析》《水族成语、格言、俗语分析》《水族民歌简介》《潘新简领导的水族农民起义》《礼失求诸野——水族历史资料蕴藏于民间》《傩祭傩舞傩戏漫谈》《荔波与水族社会》《水家“敬霞”试探》《猪与水族雨水神“霞”》《调整高校社科研思路,积极地投入西部大开发》《水族年节至珍菜肴鱼包韭菜》《邓恩铭的民族观》《试论水族情歌》《彝族的傩面剧——撮泰吉》《思州古傩》《彝族“撮泰吉”面具考》《傩戏火崇拜浅议》《傩戏的民俗趣谈》《傩舞与傩戏面具》《彝族变人戏——“撮泰吉”情况调查》《傩戏的起源与民俗》《傩坛开红山与血祭》《傩堂戏与汤立神乐的比较研究》《土家族原始宗教与傩戏》《苗族奇特制鬼巫术“跳宝抢神析”》《神秘国度里的神秘》《徐成淼散文诗的“再生”主题》《试论我省民族教师队伍建设》《三都县农林水系统科技队伍发展概况》《浅谈民族老师队伍建设》《水族丧葬》《水族的“借端”》《水族的“卯节”》《水族的“敬霞”》《水族的“苏宁喜”》《九阡地区水族的“敬霞”节》《和勇乡水族“苏宁喜”节》《水族人民有关鱼的习俗种种》《水族的“南低宇”》《潘新简世系族图表》《上江街兵燹与陇骞寨沟遭遇战》《龙团覆灭的前前后后》《石板寨抗日寇纪实》《劫难余生记——访1949年水难幸存者田中汉》《历史悠久的古城——上江》《普安苗族自治区的成立》《发展中的三都县教育》《三都县布依族》等,此外还撰写了有关水族方面的多部词典词条若干,发表故事、传说70余篇,翻译整理水族歌谣和谚语若干,参与《贵州水族》《悠悠水家情》等电影脚本的撰稿。此外,他还收藏水书近600卷,拍摄水族文化照片近2万张。

十八、潘一志(1899~1977年)

潘一志,原名益智,字若愚,荔波县三洞乡梅山村(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名的水族史学家、诗人。三岁始受祖父潘文秀发蒙,以后又在其父潘树勋私塾馆读书。1918年考入都匀十县合立中学接受新学教育。1922年毕业走入社会,宦游政界、军界、教育界,1946年弃官归农。24年里三次从军,并在荔波、榕江、独山、兴义、台拱(今台江)、毕节等地任财政会计、中小学教员、小学校长、中学教导主任、县视学、县教育科长、县民政科长、县政府秘书、专员公署秘书等职。1935年在荔波县创办县立朝阳小学。1935年和1943年两度为民告倒两位贪赃枉法的县长。1943年任荔波县志整理委员会副主任,负责修纂县志工作。抗日时期于县城排演话剧宣传抗战,“黔南事变”中荔波县长畏逃,县城沦陷,曾携有志之士组织市民疏散,商议成立自治委员会保家卫国。1946年底不满抗战胜利后政治依然腐败,愤然弃官与国民政府决裂。1947~ 1951年在荔波城北十五里的擦耳岩地避世开荒,创办农林场。1951年荔波解放,受人民解放军军政领导邀请,欣然出山,更名“一志”,任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驻会副主席,后任人民委员并兼任民政、教育科长等职。1957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成立,当选为自治县副县长。1957年参加贵州少数民族参观团进京晋谒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1958年调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驻会副主席,后当选为政协贵州省委员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在任州政协副主席期间深入研究水族社会历史,整理自身经历中寄志抒怀的《记拙录》诗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首当其冲被挂牌游街,其自家三代书稿诗文被抄被焚,痛心疾首,卧病十年,1977年谢世于贵阳。一生著述,留下《荔波县志稿》旧志、新志两部,《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新旧人生观》诗集、《潘一志文集》等著作,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2006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冯举高先生的《弯路直走:潘一志传奇人生实录》,详细地记录和叙述了潘一志的人生轨迹,想详细了解潘一志的有关情况的读者可以参阅该书。

十九、潘永行(1956~ )

潘永行,贵州省荔波县三洞乡水根村(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大学文化,中学一级教师。1974年周覃中学高中毕业,先后在板告小学、三洞小学初中部代课任民办教师。于1978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录取进黔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系学习,1980年毕业,分配到三都民族中学从事语文教学。1982年被选送至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文学系进修,任团支部书记,并开始进行民族语言研究工作。进修结束,调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任副局长兼教研室主任。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派任打鱼乡党委副书记挂职锻炼。1987年调三都民族中学任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1988年考入贵州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学习,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1990年毕业后回三都民族中学从教,任副校长。1993年任县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三都教育电视台台长。多年来先后担任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政治等学科的教学,并先后完成了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语文教研室编印的《汉藏语系语言大纲(词汇部分)》的翻译和《水语句译(水汉对比法)》部分句式的编译工作。曾发表过《水族中学生各科学习中的母语影响》《水语动词语法范畴浅析》《试论人生价值的模糊性》《浅谈水族青少年道德教育》等论文。《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与测试方法的思考》曾获省、州学术交流“优秀论文”奖。曾参加天津大学出版的《德育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并任分科主编。1995年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其“黔南州优秀科技人才”称号。有关水族文化的主要论文有《水族民族教育50年》《试论水族文学艺术的民族化与现代化》《试论水族原始宗教的伦理根源》等。

二十、潘玉熙(1931~ )

潘玉熙,贵州省荔波县三洞乡水根村(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幼年启蒙于家乡私塾,少时在三洞国立小学念书,青年时代先后就读于榕江中学、贵州民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等。1952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大学青年干事、组织干事、机要秘书、代理人事科副科长,中共荔波县委党校副校长、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教卫办党组成员、县教育局党支部书记、县党代会代表、县人代会代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学校办公室主任、校党总支委员,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州民委机关工会主席、党支部副书记等。1988年秋,参与筹建贵州省水家学会。1989年贵州省水家学会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时任副会长兼秘书长,1993年换届选举后任学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曾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二、第三届理事,贵州省民族学会理事,贵州省侗学会顾问,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莫友芝研究会理事以及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员,世界民族学会会员等。1988~1994年任《黔南民族》(季刊)主编。1993年主编《水家学研究》论文集。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主要有《黔南民族研究及部分课题》《水乡山寨访寿星》《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是发展贫困山区民族经济的关键》《试论水族原始宗教中的鱼文化》《水家学研究的情况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关于云南省水族的情况调查》。

二十一、石国义(1938~ )

石国义,荔波县九阡扬拱(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1958年毕业于都匀师范中师部,同年8月分配工作,任小学教师。1959~1960年在黔南师专初中语文教师培训班受训。1960~1961年在周覃初级中学任语文教师。1961~ 1963年在恒丰小学任高年级语文教师,同时被聘任为周覃区少先队总辅导员。1963~1970年底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教研室任教研员,其间,1969年被抽调至湘黔铁路三都民兵团政治部任宣传干事一年。1976~1977年连续被抽调下乡做农村工作两年。1979年,与七位同人联名上书国家民委和省民委,要求抢救水族历史文化遗产,报告很快得到肯定的批复。同年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委批准组建民族文史研究组,同时被调整到文史研究组工作。1990年被任命为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研究所所长。系中国民族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会会员,贵州省水家学会会员、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及水家学会三都活动中心秘书长。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主办刊物《文史资料选辑》,发表水族革命史料文章多篇,在《采风》发表水族民俗民间故事多篇,参与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的《水族简史》,编著《水族村落文化》,与人合著《水族民俗探幽》。论文有《论水族双歌的历史源流以及与水族的民俗关系》《水族的鬼灵崇拜与它产生的文化背景》《水族医学的起源、流变、发展及现代化研究》《论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存在与民族发展中的地位》,与人合作完成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水族医药学调查研究》。

二十二、王品魁(1931~2004年)

王品魁,三都县塘州乡安塘村人。1960年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毕业,曾任三都水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1947年自省立三都造纸职业学校初中部毕业。1951年在水龙区参加秋征工作。1952年保送到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班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任院办公室文书。1956年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深造。1960年毕业,分配到由贵州科学院主办的科学技术学校任教,1962年调任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工作。1963~1979年,先后在周覃、都江、大河、水龙四所农村中学任语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1980年离开教育战线,从事民族文史和地方文史工作。历任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文史研究组组长、县第四届至第八届政协副主席兼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三都水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第六届人大代表,贵州省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1994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在民族文史研究组工作期间,整理和辑印潘一志遗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和《潘一志诗词稿》。1983年参加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写工作,主编和参与撰写《三都水族自治县概况》和《水族简史》一书,与此同时,还主编《三都文史资料》1~4辑和《子壮吟集》。1987年以后专门从事水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与研究以及水书的翻译工作,与潘朝霖同志撰写《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水族部分)。主要论著有《挽联集萃》、《水书·正七卷·壬辰卷》和《水书·丧葬卷》(与潘朝霖合作译注)。水书译注的出版问世填补了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得到国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好评。主要论文有《水族来源初探》《水书七元宿的天象历法》《天文学四象与水书二十八宿》《〈水书〉二十八宿》《潘一志先生和他的〈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等。1996年荣获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教兴州奖。其作品和事迹收编在《中国地方史志主编名录》《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神州之魂》《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黔南科技精英风采录》和《中国当代花甲丛书》等书中。

二十三、韦杰铮(1946~ )

韦杰铮,荔波县恒丰乡(现三都水族自治县)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副主席、州商会会长。1961年参加工作,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粮管所任营业员、保管员、统计员、粮站负责人等职。1980年调三都水族自治县粮油议价公司,先后任业务员、车管员、经理。1985年任三都水族自治县粮食局业务股长。1986年任三都水族自治县粮食局副局长。1990年任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分管财贸工作。1995年末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商会副会长。1996年当选为政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当选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商会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1998年任全国政协九届委员会委员。

二十四、韦绍凯(1956~ )

韦绍凯,荔波县恒丰乡(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中共党员。现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贵州省水族学会副会长。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员、三洞公社秘书、恒丰公社管委会副主任、恒丰乡副乡长、周覃区委副书记兼三洞乡党委副书记、九阡区委书记。撤区并乡后,任九阡镇党委书记、三合镇党委书记。1993年,当选为荔波县副县长,后代理县长。1998年当选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县长、县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七、第八届县委常委。1991年曾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进步先进个人。当选为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二十五、韦绍忠(1941~ )

韦绍忠,荔波县城关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工程师。1965年考入贵州农学院。大学毕业后,在贵州省林业厅工作。1972~1983年在荔波县林业局工作,其间,1982~1983年任荔波县林业局副局长。1983~1987年任荔波县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1987~1991年任荔波县县长,中共荔波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1991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1991~1996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1996年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农经委副主任委员。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第二届副会长。

二十六、韦跃军(1954~ )

韦跃军,荔波县水东(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中共党员。历任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副主任。1973年参加工作,任水东小学教师。1976年任周覃区青年干事。1977年在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系干修班学习,毕业后任周覃区干事。1982年任荔波县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1983年任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组织员。1985年任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同年到周覃区挂职,任周覃区副区长,全面主持工作。1992年任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1993年后任三都水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副主任等。

二十七、韦章炳(1957~ )

韦章炳,贵州省独山县本寨水族乡塘联村人。1981年贵州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在独山县基长中学任教。1992年调到独山县县委党校上中专班。2004年抽调至独山县水书抢救办工作。系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中国古文献研究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易学联合研究会常务理事、独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研究专家组成员、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党校客座教授。酷爱民族民间文学,主要学术研究成果有《中国水书探析》(该书分别获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艺奖和贵州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水书与水族历史研究》,译注《水书·太平卷》(上、下)、《水书·八山卷》。发表的论文主要有《水书与含山玉版之谜》《水族背带——远古的马尾绣艺术》《论水族文化的兼容性与独立性》《水族族源探析》《解读华夏奇书——水书》《论水书在唯物视野中的价值作用》《从水书中诠释出来的古代生态观》和《刍议水书、连山与含山玉版之谜》等。

二十八、杨先模(1952~ )

杨先模,贵州省三都县塘州乡人。中共党员,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教授。1968年自三都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历任小学教员、小学校长等职。1972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毕业后分配在贵州民族学院任教。1982年又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国画进修班学习,得到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叶浅予等名家指导,学业大振,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及到上海、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展出,作品多次发表在《美术》《江苏画刊》《贵州画报》等报纸杂志上。作品《乡情》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美展,荣获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美协颁发的二等奖,现已由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水家闹亲》参加“第二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篆刻暨精品展”,荣获优胜奖;《我的老师》参加“贵州省教职工美展”,荣获三等奖。另外,参加由著名美术史家王伯敏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编著工作,撰写了水族部分。参与《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的编写,撰写第八卷“水族多彩的民间艺术”。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中国画人物画研究会会员,贵州省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会会员,贵州省水家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二十九、姚福祥(1929~2006年)

姚福祥,贵州省荔波县水尧水族乡人。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副主任科员。曾任贵州省水家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分会会员、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1952~ 1954年就读于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班,1954~1957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1958~1964年在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任水语教师、助教,1965~1971年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艺研究室搜集、整理布依族、水族民间文学,1972~1980年调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师范学校任教,1981~1992年先后于三都水族自治县民委、文化馆、史志办、民研组、县集成办等单位搜集整理水族民间文学、历史,编写水语课本,进行水语试点教学,协助推行苗文、布依文试点教学工作。主要作品有《樵夫和龙女》《宝石》《兄弟种瓜》等水族民间故事。《造棉花》《造屋》《造五谷》《端节歌》等百余首民歌分别刊登在《南风》和《岛黛瓦》《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三都县卷》《水族民间故事》《水族民间谚语》等书刊上。论文有《三洞水语的音系》(合作:夏勇良),是《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三都县卷》和《汉水词典》(合作:曾晓渝)、《水书与水族社会》(合作:张振江)的编著者之一。《水族婚姻家庭》曾被译为日文版,《樵夫和龙女》曾获贵州省民间文学创作三等奖。以上成果被收录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

三十、吴贵飙(1963~ )

吴贵飙,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合江镇人。1986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毕业,获史学学士学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毕业。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图书馆学、少数民族文献学、少数民族历史学、水族历史文化等。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少数民族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理事,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研究员,第一、第二、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专家组成员。主要论文有《水族经典——水书》《水族饮食文化述略》《水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水族民居文化》《水族文化遗产》《水族古籍水书保存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西南民族物质文化研究综述》《近年来西南民族民俗文化史研究概况》《关于提高中国民族图书馆藏书质量的几个问题》《关于加强民族文献信息化建设的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现状调查》等。参与编撰《民族图书馆学研究》(第三、第四、第五辑)、《中国水书文献系列(全真彩色影印本)》、《中国民族地区图书馆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大典》、《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中国民族年鉴》(1995年卷)、《中国民族百科全书·水族卷》、《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等。课题研究有:主持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水族水书传承文化研究”、国家民委科研项目“水族古籍水书保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市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北京地区蒙古文古籍总目提要”;参加主持申请和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部2005年度社会公益研究项目“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研究”,教育部、国家语委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项目“馆藏少数民族文献信息库建设”,国家民委科研项目“《论‘三个代表’》藏文电子图书”“《论‘三个代表’》蒙古文电子图书”“中国民族及民族地区图书馆调查与研究”,国家民委、文化部行业标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参加的国家民委科研项目“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获得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三等奖。

三十一、张加春(1964~ )

张加春,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乡人。新闻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现任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分管编制工作,直管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计局、监察局。198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1984年参加著名的者阴山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在火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退伍还乡,先在三都县民政局工作。1988年到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任专职新闻通讯干事,1989年参加成人高考,被录取到贵州省委党校大专班就读,1991年毕业。1992年任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通讯组组长,1993年调到《黔南日报》任记者、编辑,1996年任《黔南日报》新闻周刊编辑部主任。1994年就读于贵州省教育学院新闻本科班,1997年毕业。1997年调任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对外宣传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系州新闻工作者协会、州新闻学会秘书长。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省地级和中央新闻单位报刊上发表作品2500余篇,获省、地级以上表彰奖励70余次,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新闻等。1986~1993年连续8年荣获《贵州日报》二、三等奖,被评为优秀通讯员,1993年采写的消息《水族农民进城打广告》获贵州省好新闻二等奖。1994年撰写通讯《山村里的烛光》获省好新闻三等奖。参与策划编辑的《两山行》系列报道获贵州省好新闻三等奖。消息《水族有个秀才村》被新华社发通稿。通讯《乡场上》获贵州省报纸副刊征文二等奖。1995年采写的通讯《为了一个共同的爱》获贵州省好新闻三等奖。参与策划的《寻找老山魂》大型采访活动获得成功,被35208部队授予“荣誉战士”称号。1996年编发的《阳和一批水族姑娘找到“如意郎”》获贵州省好新闻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