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适应自然的坚强禀性

适应自然的坚强禀性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生活在怒江、澜沧江两岸的人们依然面临发展空间狭窄、山高坡陡、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祖先传承下来的适应自然、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的禀性还得发扬光大。
适应自然的坚强禀性_中国怒族

第二节 适应自然的坚强禀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战乱、纷争和民族间的歧视、压迫等原因,迫使怒族先民不断迁徙,最后定居在云岭山脉、碧罗雪山山脉和高黎贡山山脉“三山夹两江”的怒江澜沧江两岸。怒族生活的这一区域,地形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其中西岸为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中间为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东岸为海拔4000多米的云岭山脉,中间所夹的怒江、澜沧江水流湍急、落差很大,怒族生活居住区域分布在从海拔1500米到山腰2000米的冲积扇和缓坡地上。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居江两岸的人们串亲访友或者货物交换等,都需要下山坡、越沟箐、过江河、爬山坡,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隔江喊话听得见,走到村寨两头黑”。如果从怒江两岸到澜沧江边,就要翻越常年积雪、飞沙走石和森林茂密的碧罗雪山,往返一趟需要四五天时间,交通极其不便,运输靠人背马驮。这里气候类型多样,江边燥热、山腰温和、山巅寒冷。面对这种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怒族人民发挥其聪明智慧,以其勤劳的双手,创造了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农业经济、民族文化,表现出不怕山高水险能够适应险恶环境的能力和禀赋。

一、创造了适应地理特点的刀耕火种农耕文化

按照现代社会的观点,刀耕火种是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但处于原始公社残余成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的历史背景下,这种生产方式恰恰是当时社会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产物。生活在怒江、澜沧江两岸的怒族,正是依据怒江、澜沧江两岸的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创造了这一独具特点的农耕技术和生态文化。到新中国成立前,怒族人民根据生产技术、地势地形和物种因素,把耕地分为火山地、锄挖地、牛犁地和水田四类进行耕作,并从备耕到收获依次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仪式和规则。生活在怒江北部的贡山怒族还根据山势、气候特点,依次从山脚到山顶布局水田、牛犁地、锄挖地和火山地,形成立体耕作生态系统。由于这种劳作方式和技术的运用,取决于气候条件、人口规模和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多少,是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状况而选择的,虽然对森林资源有一定破坏,但对整个生态平衡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因而,成为怒族这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得以在怒江两岸生存和繁衍的选择。

二、创造了适应在山地峡谷生存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工具

作为生活在高山峡谷的山地民族,怒族既积极吸收了由周边白族、傈僳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传入的许多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又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就地取材发明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使他们能够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发明并较好地运用了溜索、溜梆、猪槽船、竹筏、藤篾桥、独木桥等特殊工具,而溜索传说是一个美丽的姑娘阿茸因受蜘蛛结网启示而发明的,猪槽船、竹筏则是受小鸟脚踏木片漂游过河启示而发明的。一般来说,怒族小孩到七八岁时就可以自己过溜索,身轻如燕,成年人则可携带一二百斤货物或者牲畜过江。生产工具方面的应用则很多,如用于加工粮食的有水磨、手推磨、水碓、脚碓、竹篾簸箕,用于耕作的有点种木棍、木耙、铁刀、犁铧,用于渔猎的有弩弓、箭、夹网、鱼罾,用于日常生活的有竹篮、竹筐、背板、水桶、木碗、木臼、转扇及陶器等。特别是怒族以精于竹编而著称,清朝乾隆年间,余庆远在《维西见闻纪》中这样描述:“人精为竹器,织红文麻布,么些不远千里往购之”。[2]还有用于娱乐的器乐,如“达比亚”“叽味”“独丽丽亚”(短笛)、“匹丽丽亚”(直笛),用于娱乐的体育器材有秋千、转秋,等等。比较齐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为怒族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投入扶持力度的加大和文化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许多工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和生活范围,但它们千百年来为怒族繁衍生息作出的贡献,必将成为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记忆遗产。

img104

舂碓  摄影:娅莎

img105

若柔人使用的手推磨  摄影:李绍智

img106

若柔人使用的脚碓  摄影:李绍智

三、创造了适应高山峡谷环境的民族文化

img107

画中行  摄影:罗金合

怒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创造了从语言、文学、信仰、娱乐、婚姻、丧葬、生育、服饰、祭祀歌舞到生产劳作、建筑、天文历法等各个方面都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且这种文化体系既有民族性,又有地域性。如兄妹结合的创世神话,虽然不同地域的传说有所差异,但他们的结合都与射箭或石磨相关,且所生后代又与今天怒族杂居的民族现实情况紧密相连。在民间文学方面,既有神话传说、英雄故事、爱情故事、动物故事,又有民谣、童谣、叙事诗、风俗诗等,反映的内容既有天地起源、人类起源、怒族起源,又有怒族适应自然的生产生活场景,特别是有许多反映爱情、生活、价值取向的内容。在怒族居住建筑方面,根据气候、地理和取材需要,不同区域的支系,其起居习惯、建筑特色、用材用料都不尽相同,风格各异。如贡山北部区域怒族以圆木叠垒石片盖顶房为主,福贡中北部和贡山南部怒族多采用竹篾干栏式建筑,俗称“千脚落地房”,而兰坪怒族则以木板盖顶的木楞房为主。在舞蹈方面,也都体现了极富特点的地域性,许多栖息在怒江、澜沧江两岸的动物的生活习性都成了怒族舞蹈动作模拟的重要元素。同时,为适应环境,抵御各种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和瘴疠之害,怒族先民在不断沿用求神驱鬼的传统习俗的同时,也从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基本医疗卫生知识和治疗方法,而有些治疗方法则是受某些野生动物的“治疗”方法的启迪获得的(如蛇可为受伤的蛇施药医治等)。

怒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又用这些文化不断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赋予了这种适应自然、与自然抗争的精神气质。今天,生活在怒江、澜沧江两岸的人们依然面临发展空间狭窄、山高坡陡、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祖先传承下来的适应自然、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的禀性还得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