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精神气质

民族精神气质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民族精神气质古代保安人的聚居区是土司、头人、边官武吏交叉统治的地区。保安人以此为道德准则,认为无孝心的人是罪人,要受到世人的谴责。作为行为规范和礼仪,对老年人、长辈、阿訇和有知识的人倍加尊敬,对双亲孝顺是保安族家庭社会伦理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反映出保安族的精神气质。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保安族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独特的精神气质。
民族精神气质_中国保安

第六节 民族精神气质

古代保安人的聚居区是土司、头人、边官武吏交叉统治的地区。历史上保安人民因为本族群势单力薄,经受的压迫比相邻的兄弟民族更甚,在被多重势力压迫、奴役的特殊生存环境中,养成了勇敢、坚强、淳朴、诚实、不排外、重友情、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贵品质。

一、孝顺父母,尊敬长辈,重家庭伦理道德

在保安人的家庭伦理观念中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保安人以此为道德准则,认为无孝心的人是罪人,要受到世人的谴责。在伊斯兰教经典中也强调孝敬、服从和尊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作为行为规范和礼仪,对老年人、长辈、阿訇和有知识的人倍加尊敬,对双亲孝顺是保安族家庭社会伦理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孝顺”的思想观念,不仅贯穿在保安人的家庭教育、道德规范之中,在保安人的许多民间文艺作品和舞蹈中也有充分的反映。

二、“行善”“和为贵”和“真诚”

保安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恪守“行善”“和为贵”和“真诚”的伦理道德准则。在保安人的日常生活中,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须讨得有关人的同意方可行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要口唤”的真诚行为在保安人的婚礼中也有体现。新婚夫妇在洞房之夜相互问答“要口唤”的礼仪,表现了夫妻平等、互敬互爱、真诚忠厚的行为规范。与这种“真诚”的伦理道德观念相同,又表现了“行善”。

保安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保安族的传说《神马》就反映了这一点。

保安三庄紧靠着巍峨的积石山,积石山正对着保安三庄的一条谷壑叫崔家峡。传说很久以前,崔家峡口有一眼神泉。每天太阳刚刚升起,彩霞满天的时候,从泉眼里奔出一匹雪白的神马,它欢快地奔跑在保安人居住的土地上。每当天旱的时候,神马张嘴长嘶三声,清清的泉水就会哗哗流出,保安人就用它浇灌正盼水的庄稼。雨水过多的季节,神马就悄悄地把田里的雨水“咕咕”喝到肚里,积蓄起来。因此,这里的庄稼比别的地方好,真是粮食装满仓,牛羊满山坡,花果四季香。核桃果实累累,皮薄仁香,名扬西北。保安人年年过着丰衣足食、幸福美满的日子。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并不长久,村里有个财主叫其其巷,他看到神马的神力大,日思夜想着怎样把神马弄到自己手里,好发更大的财。他思谋好以后,带上了干粮,背上箭,偷偷摸摸地来到神泉边上藏了起来。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还不见神马的影子,其其巷可生气了,他拉开长弓,对准泉眼狠狠射了一箭,这一箭,不偏不斜,正好射中了在泉底草滩上吃草的神马。雪白的神马痛苦地大吼一声,冲出神泉,跑进了积石山,再也没有回来。这惊天动地的吼声把积石山震开了个大口子。于是,一股洪水像大河急流那样从这个裂口里冲了出来,波涛滚滚,一眨眼的工夫,肥沃的田地被冲毁了,茂密的果树被冲走了,牛羊马匹不见了,男人和女人都被卷走了。从这以后,美丽的山乡变成了一个乱石滚滚的石头滩,河里没有水,坡上没有草,地里不长庄稼。而其其巷呢,被神马的吼声惊死了,变成了一只老鼠,到处乱窜,打洞躲藏,见不得人。在这场灾祸中,据说只留下三个壮实的小伙子,他们翻山越岭,跨沟越涧,找啊,找啊,一直找了七七四十九天,始终没有找到那匹神马。从此,他们又在洪水冲毁的石滩上,辛勤劳作,重建家园。山坡上草木又茂盛了,树上又结下累累果实,地里又长起了一片好庄稼。不过,比起神马在的时节,还差得远呢。过了几年,三个小伙子中第一个娶了回族姑娘,第二个娶了蒙古族姑娘,第三个娶了藏族姑娘。三对青年夫妇和睦相处,勤劳耕作,子孙逐渐繁衍增多。不知过了多少年,他们的子子孙孙,分居在三个庄子里,就是今天的保安三庄。

人们为了让后代不忘神马曾给保安人带来的幸福,在山峦叠翠的崔家峡峰巅上修了一座白马寺纪念它。同时,为了让后代知道贪婪自私的财主其其巷给保安人带来的灾难,至今,在保安语中把老鼠叫其其巷。

总体上来讲,保安人是个团结、坚强、勇敢、忠诚、爱憎分明的民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反映出保安族的精神气质。比如说,保安人在日常生活中信奉“和为贵”,待人友好和善;对待其他族群坦率、诚实、热心、同情、礼貌、随和、从众、宽容;在为人上的性格特征为:自尊、自爱、自重、谦虚、谨慎、克己、刻苦、朴素、上进;在处事态度上周到、勤奋、公正、机智、节俭、廉洁、整洁、无私、爱惜等。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保安族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独特的精神气质。

【注释】

[1]妥进荣:《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8页。

[2]马东平:《保安族传统伊斯兰教育和现代民族教育》,《新月华》,2004年第2期。

[3]裴亚兰:《保安族民间文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