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宗教祭祀习俗

宗教祭祀习俗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景颇族地区各种疾病十分流行,死亡率很高。因此,对于众多鬼魂采取全村寨集体性或者以户为单位频繁的杀牲祭祀,以祈求福佑和禳灾,这就是景颇族原始宗教活动的最主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景颇族群众的宗教祭祀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只有大巫师斋瓦能够在最重大的问题上,沟通人与鬼之间的关系。
宗教祭祀习俗_中国景颇族

第二节 宗教祭祀习俗

一、宗教祭祀习俗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人的生活严重依赖于他们谋生的环境和土地,是由十分低下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虽然原始人比早期的猿人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在充满了敌意和危机四伏的环境当中,人们保存自己和谋取食物的手段与能力,毕竟仍然是非常低下和异常软弱的。他们对于自身的生理特征和自然界变化的强大力量是无从理解的,也是很难抗拒的。原始人既深刻地依赖着自然界,无时不需要它,又深刻地感受着自然界力量的威慑,无时不惧怕它。这种矛盾心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在人们意识上的反映,也是人们意识中产生祭献神灵的根源。随着原始人谋生的手段不断改进或增强,生活的空间逐步扩大,被人们意识到的客观世界各种事物也愈来愈多,有鬼神的观念才逐渐涉及到整个自然界,各种鬼灵才满布在天上、地下和水中,几乎每一样事物都存在着鬼灵,人们意识中出现了对自然属性直接崇拜的有灵观念。

由于景颇族的祖先大多数人相信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鬼魂,各种鬼魂与农作物生产的丰歉,以及人们的健康与否联系在一起,因而在景颇人的观念中,人的祸福都和鬼魂息息相关。人们为了酬谢善鬼,祈禳恶鬼,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祭祀活动,以换取各种鬼神的欢心。人们对鬼魂的崇拜,几乎渗透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紧紧地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祭南鬼一般由强壮(祭鬼时的总管)或董萨操办。景颇族祭鬼的主要祭品是牺牲,一般的祭品包括水、酒、米饭、蔬菜、干鱼、禽蛋、鸡鸭、黄牛、水牛、狗、羊、猪等。不同的时候使用不同的祭品,不同的鬼使用不同的牺牲。祭大鬼要用牛、猪,祭献小鬼一般只须用鸡或鸡蛋,有的仅给干鱼、干老鼠之类。如果要祭木代鬼一定要用牛祭献,要杀一头或数头,集中祭一次木代鬼,即目瑙纵歌祭,要杀牛数十头,甚至数百头,这主要看主办者山官、头人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祭献多少牛,经济状况好的多祭献几头,经济状况差的少祭献几头。祭献地鬼一般只给几对干鱼、糯米饭、水酒等之类。祭献死于非命的野鬼和恶鬼,则用狗、小鸡、水酒等。假如有疯子去世了,董萨念送他的魂时,祭品还包括疯子本人的衣服,一般是将其衣服从身上脱下来,系在羊身上,再在羊背上绑上一些朝不同方向弯的藤钩,然后把羊赶往密林深处,使羊无法折转回来,让它作为献给恶鬼的祭品。意思是我们供奉你、祭献你,请你永远不要再来咬人致疯了。祭献地鬼的祭品是不能吃的,而是将用做祭品的牲畜煮熟,待祭献结束后,全部埋于地下,并加以仔细保护,以免有人从上面走过。根据董萨打卦的情况来看,有时候会出现鬼神所索取的祭品远远超过祭献人所能献出的祭品,出现这样情况时,祭献的人就得将一个小包系在一个竹圈上,再把竹圈挂到屋里的鬼龛上,以此来表示这个人向鬼神允诺的祭品数,一旦有能力,他就会重新补上祭品。景颇族地区的山官制度建立以后,各种鬼神的祭祀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婚、丧、疾病、节庆、拉事等都要祭献鬼,特别是因病杀牲祭献鬼神极为普遍。

新中国成立前,景颇族地区各种疾病十分流行,死亡率很高。由于没有医药卫生设备,也没有中草药医术,得了病只得请董萨念鬼,杀牲祭祀鬼神,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家常常因病连续杀牲献鬼,弄得家破人亡。景颇族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各种鬼魂的性能和来历都同农业生产活动有关。因此,对于众多鬼魂采取全村寨集体性或者以户为单位频繁的杀牲祭祀,以祈求福佑和禳灾,这就是景颇族原始宗教活动的最主要形式。这种形式是景颇族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习俗,在景颇族现实生活中根深蒂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消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景颇族群众的宗教祭祀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减少了杀牲祭祀的做法,在经济、文化较发达且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的地方,人们弃鬼信仰基督教。其次,因废止了山官制度,以村寨为单位每年祭献社庙的活动在一些地区都已放弃了。一些村寨的集体祭祀多转成了对境内山鬼、水鬼等地域性鬼魂的祭祀。据认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全寨生产、生活的祸福与凶吉。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祭祀最大的天鬼木代鬼而举行的目瑙纵歌仪式,已经大量减少了其浓厚的宗教内容和色彩,增加和突出了民族文化活动的成分,逐渐成为全体景颇族和邻近各民族盛大的文娱歌舞和商贸活动的节日。第四,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景颇族地区的原始宗教从整体上看是处在急速的衰落之中,各类巫师逐年老死而减少,特别是大巫师亡故后,后继无人,目前各地只有一些一般的巫师为群众占卜、祭鬼或送魂,主持一般的宗教仪式。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在景颇族地区,年轻人当董萨(巫师)的几乎绝迹了,再也不会出现原始宗教最高一级的大巫师斋瓦。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只有大巫师斋瓦能够在最重大的问题上,沟通人与鬼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把大巫师斋瓦看成是鬼魂对人们生活支配的体现者,人们要通过他,向鬼魂祈福消灾。景颇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本民族的迁徙路线等,主要是靠斋瓦、董萨一代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许多由斋瓦、董萨传授的一些很有价值的传说故事等宝贵的口头文学资料,为研究民族历史、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一般斋瓦、董萨的祭祀词,也是研究古代景颇语的最好的语言活化石。不言而喻,斋瓦、董萨就是景颇族最早的文化人,在景颇族文化遗产中所占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斋瓦、董萨文化如何传承,已成当前景颇族社会中大家所关注的问题。第五,19世纪以后,基督教逐渐传入景颇族地区,不少地区和村寨开始出现原始宗教和基督教两种信仰并存的情况。最初的时候,基督教与天主教并不受景颇族的欢迎,曾多次出现驱赶传教士的事件。后来传教士们大肆宣传信教的“好处”,再加上景颇族原来的宗教信仰长期频繁的杀牲祭神灵活动,造成财富的巨大浪费,而基督教反对杀牲祭鬼神。因此,很多人接受了基督教和天主教。据1950年不完全统计,德宏景颇族地区教堂有30余座,信徒6000余人,教牧人员达10多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景颇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迅速增加。据1993年统计,德宏景颇族地区基督教信徒有20470人,教堂152所,活动点103所,牧师7人,传道士30人,长老15人,职士107人。可以看出基督教有进一步取代景颇族原始宗教的趋势,人们感到基督教比原始宗教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需要,多数群众都倾向于信仰基督教。但是,由于原始宗教在景颇族的现实生活中根深蒂固,可以看出原始宗教不太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景颇族社会中完全消失。这主要在于信仰原始宗教和崇拜,始终包含着景颇族许多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事实上丢了原始宗教信仰,也就失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祭祀习俗的种类、形式、特点

由于各种鬼神对于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在原始宗教祭祀中,其地位也就不相同,特别是滋育着农作物生长成熟的土地,更是景颇族人民必须祭献的对象。随着景颇族地区宗教祭祀活动的发展,除去要定期祭祀它们外,还有专为天、地、太阳、山林、水等鬼神建起的龙尚,每年要祭献一两次。

(一)祭祀习俗的种类

在祭祀活动中,所祭献的鬼归纳起来有三类。一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鬼。二是与疾病及社会生活有关的鬼。三是能造福于人,消灾免难降吉祥的鬼和已故英雄人物的英魂等。景颇族原始宗教祭祀形式繁多,主要有招魂祭、恶鬼祭、农业祭、剽牛祭、新房祭、生葬祭、舞蹈祭、结婚祭、吃新米祭、砍树祭、出门祭、出征祭、看风水祭、挖井祭等多种形式。在招魂祭中包含着被吓跑的魂叫回来和把别人不好的魂叫回去。在恶鬼祭中主要是祭献被认为是最恶的野鬼,如直洞鬼(山鬼)、阿松鬼(月子鬼)、庆速鬼等。

(二)祭祀习俗的形式

祭祀活动分为集体和个体两种形式。大型祭祀活动以山官或者村寨的名义举行,如祭祀木代鬼,象征着山官在景颇族社会中的特权,它显示了山官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祭献龙尚主要以村寨为单位进行。一般是村寨头人组织全村人参加,由较有名的大巫师斋瓦及董萨主持祭献,财物和祭品由各户分担。小型祭祀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主要是祭献已亡故的祖先,或家中某人生病便请董萨祭献。

(三)祭祀习俗的特点

纵观景颇族地区祭祀鬼神活动,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关。一些自然鬼神,在祭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整个祭祀活动中的重要鬼神,特别是滋育着农作物生长成熟的土地,更是人们必须祭祀的主要对象。为了不得罪自然界鬼神,还专为天、地、太阳、山林和水等自然界鬼神建起了居住的房屋龙尚。它是奉献和祭奠各种鬼神的地方,也是各种鬼神临时或长期休息和享受供拜的场所。

(四)祭品的种类

祭品都是模仿人间的生活方式,以牲畜、家禽作为奉献的牺牲,主要有牛、猪、鸡、鸡蛋、干鱼、狗、酒和羊、老鼠等。除此而外,还有米饭、糯米饭、糯米巴、米、包谷等。供品主要以熟食为主,少量有一些生肉。供品大部分人可以吃,只有少数的特殊供品人不能吃。

(五)崇拜物

祭鬼时一般都有用木头或竹子做成的鬼桩、祭台、装牺牲的笼子、剽牛祭桩(乌当)以及鬼门模型等。这些鬼桩、祭台多数制作简单,但目瑙示栋鬼牌制作考究,竖立起来,显得非常雄伟壮观,它是景颇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六)祭献鬼神的主人

一般情况下,祭献什么样的鬼神以及奉献什么牺牲要由董萨占卜决定。对老百姓来说,董萨说的话是确信无疑的。通常情况下,老百姓听董萨的话,董萨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小祭祀活动都要由不同级别的董萨主持祭献,祭献的地点、祭献的时间长短都要由董萨决定。因此,景颇族认为,“村寨里没有董萨是过不成日子的”。这句话说明了董萨在祭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以杀牲祭鬼为主

祭祀的形式多以杀牲祭鬼为主。一般董萨先占卜,卜定要祭祀的鬼神、祭品或数量。景颇族最大的祭典目瑙纵歌就是为祭献木代鬼而举行的仪式。山官举行目瑙纵歌一般是四五年一次,它象征着山官的权势。举行时,辖区内百姓都要参加,并需以村寨为单位送各种祭品,其中主要是牛。每次要杀牛十几头至几十头,耗用稻谷几千斤至上万斤,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平常人们得了病,要杀一两只鸡,每月还要祭祀四五次,另外还需付给董萨招待费、烟、酒等,这只是生小病的耗费,如果有人患了重病,祭献鬼神则需要以猪、牛等大牲畜为祭品。频繁的祭鬼杀牲,给群众带来的是严重的财富浪费,直接影响经济发展。

三、农业生产祭

景颇族根据各种自然力作用于农作物以及人们生活的特点和结果,确定了以社庙(鬼房)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祭祀活动。由于各种自然神灵对于农业生产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在祭祀活动中,其地位也就不同,所祭献的规模、形式都不一样。

(一)龙尚祭

龙尚,又称官庙,是景颇族聚居村寨祭祀活动的中心,其中有辖区内各姓供的大鬼和山官家的祖先,有的还供地鬼。祭龙尚是为祈求全村寨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它关系到全体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大家都重视,每年需按时祭献。每年祭献龙尚前,要装修社庙,重新绘制立于社庙两侧的木牌。在木牌上绘有与农业、畜牧业有关的一些象征性图画,如小米、高粱、谷穗、田、犁、耙、小鱼、螃蟹、牛、猪、狗、鸡、南瓜、黄瓜、辣子、包谷、大蒜、葵花、芋头花、韭菜花等动植物图案。人不生病,庄稼生长好,牛马兴旺,生活好。历史上绘画此牌多由世袭山官请董萨绘制,绘制好后山官通常给董萨送上一两筒酒作酬谢。具体祭祀的时间及祭鬼所用的祭品均由董萨打卦决定,所需费用由全寨人筹措。历史上祭祀龙尚一般由山官请董萨来组织举行,祭献时山官也参加。仪式开始,由董萨先祭地鬼,祭词中念道:“丢了旧年,换了新年,过了春节,砍了柴,织筒裙,盖了新房,人已经累了,但是肚子告诉我们不种粮食是不行的,身体告诉我们不做衣服也是不行的。小伙子听见布谷鸟叫了,小姑娘听见田鸡叫了,洼子里的青蛙在叫。看着河里是石头,看着河头是云雾,下种的时间到了,人们着急了,我们要到这里砍地下种,请土地鬼不要见怪于我们,并保护全寨砍地顺利,人不要被树打伤,庄稼出苗整齐,长得肥壮,不受灾害。粮食成熟时不要让野兽和鸟来吃,要让它全数归给主人。”董萨一般念三次,早上从9点钟念到11点钟,中午休息,下午从3点开始念到5点钟,第二天早上9点钟还要念一次。念时一般都是不停地念。多数情况下,第一次念完后,在强壮(又称总管)的指挥下,开始宰杀牺牲,主要有水牛一头(小水牛),黄牛三四头,猪一两头,鸡无数只等。在祭献仪式上主要杀小水牛,宰杀前董萨在牛的周围念几声后让屠夫宰杀。在牛尚未断气之前凡是参加活动的男女老少,冲到牛身旁,有的抓尾巴,有的抓牛毛。一些妇女把所抓到的牛毛往自己的包包里装,意思是所抓的牛毛都是来年的金银财宝,抓的越多,来年的金银财宝就越多。这个仪式结束后开始宰杀黄牛、猪、鸡等祭品,这些祭品董萨第二次念完后,人可以享用了。参加祭献的人,在龙尚周围过夜,大人小孩听董萨讲故事,听勒来调等。第二天早上,在龙尚周围择一块附近土地,历史上由山官首先举行象征性的破土播种仪式。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选一些青年到划给“纳破”(指专管农业祭祀的人)耕作的那块地上砍草伐树,举行破土播种的仪式,老人们在董萨的具体主持下继续做些祭献鬼活动。祭祀完毕,全村寨停止劳动(忌工)四天时间,在这四天里连米也不能舂,以免震动地鬼,四天后各户均可自行开荒种地。第二次祭祀龙尚是在烧地之前,仍由董萨打卦决定烧地日期,由谁点火,以及供何种祭品等。董萨一面念鬼,一面在纳破的土地上举行播种仪式。通常在举行播种仪式的土地上搭一祭棚,其仪式由董萨主持,由两对男女青年按传统的原始播种仪式进行播种。播种时女子在前,手持竹制的小锄打洞点种,男子在后用扫帚平土,祈求丰收。举行完祭龙尚仪式后,各家各户才能从点火者地里引火去烧自己的地。烧地仪式完后,停止劳动四天。第五天后全村寨又到田地上为纳破盖窝棚,各家各户开始祭献地鬼、野鬼,祈求下种后秧苗出得好,生长得好,谷子多出,野兽、鸟雀不要来吃等。祭祀完毕,在纳破地上举行象征性下种仪式,以后便正式下种。第三次祭龙尚是在谷子成熟的时候举行。这次祭祀活动比第一二次更为隆重。这次祭献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庆贺丰收,祈求所祭

img47

龙尚祭

img48

准备祭品

img49

祭祀

img50

念诵

(二)地母祭

景颇族习惯在农作物播种之前祭献地母。历史上景颇族地区很重视祭献地母,在一些村寨还专设祭祀地母的祭司“嘎堵”(地官的意思,这里指祭司地官),通常由嘎堵负责以埋猪的形式献给地母一头肥猪,以求得地母保佑农作物生长,并获得丰收。历史上有的村寨每三年以山官或者头人寨长的名义,用一头牛祭献地母。通常把牛杀死后,洗净五脏,然后埋在山官或者头人寨长所居住的地方,作为已祭献土地的象征。祭献地母的祭品一般人不能享用,要么埋在地下,要么丢掉。历史上景颇族地区多数人家,祭献了地母以后才开始播种。

img51

准备祭品

img52

地母祭

(三)播种祭

景颇族习惯在农作物播种季节,在举行播种仪式的土地上搭一简易祭棚,仪式由董萨主持。播种祭品一般是猪、鸡、干鱼、糯米、鸡蛋等。举行这种传统的播种仪式时女子在前,手持竹制的小锄头打洞点种,男子在后用扫帚平土,祈求丰收。举行过上述仪式后就开始播种。

img53

农业祭

(四)灵速鬼祭(农业祭)

祭灵速鬼是景颇族在播种之前举行的又一种农业生产宗教祭典。据说,灵速鬼是专管田地和农业生产的鬼之一。它的头衔是“守田守地的官”,它能决定田地里的庄稼成长得好坏。祭祀时先用一对干鱼或干老鼠,放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架子上,董萨向灵速鬼许愿,请求这个“守田守地的官”,使庄稼长得好,结实饱满,并说明现在用干鱼、干老鼠祭献你,到秋收时一定要杀鸡、杀猪再祭献你。一般来说,凡许了愿的,不论收获多少,即使收成不好也得按原许下的诺言去办,来年才会有更大的收成。

(五)雷鬼祭

雷鬼是景颇族所祭献的恶鬼之一。据说,它脾气很坏,经常会发怒,有一定的破坏力,会打雷击毁房屋,烧毁庄稼等,需要定期为它祭献。当雷击灾祸发生后,在董萨的具体指导下,在雷击发生的地点立起一根20厘米粗、长约3米左右的大青树干,在树干上面用竹篾捆上野茅草和用竹篾编织的竹筐,而后董萨开始杀牲祭祀。通常用的祭品有1头大猪,3只大鸡,1对干鱼,2包糯米饭,2团线,2个背箩等。

(六)太阳鬼祭

景颇族在谷物正式收割之前举行的一种较大的宗教祭典活动。祭献太阳鬼的主要目的是在谷物收割期间,不让它下雨或天阴,所有谷物都能顺利收割完毕。举行祭太阳鬼在历史上一般由山官或村寨头人牵头、全村寨男女老少都参加。通常山官或村寨头人出面聘请董萨,由董萨具体主持祭献。祭品有活公猪1头,公鸡1只,树鼠1只,米1碗,姜4块等,搭一个简易祭台,把祭品都摆放在祭台上面,要求祭台上照射太阳光(意思是让太阳看见祭品),祭此鬼多半是白天进行。念完后开始宰杀全村寨人吃的牛、猪,参加的人多则杀一两头牛、四五头猪不等,并且要准备丰盛的水酒、米酒等,费用一般由全村寨每户酌情负担。

(七)天鬼祭

景颇族较大的集体祭祀活动之一,有时一年举行两三次,有时数年举行一次。祭献的目的是祈祷它给予人们财力和无穷的力量。据说,它经常“咬”人,具体表现是财产会损失,无法积累财富等。被“咬”后先请董萨卜卦后得知是天鬼,可以先许着,也可当时就献。鬼要什么就给什么,一般是给干鱼、鸡、猪、牛等祭品。祭献时由村寨山官或者头人去请大董萨念:“你要的东西,你就吃吧!吃完了从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祭献完毕,供品就地扔掉。据说,天鬼有很大的力量,祭了天鬼人就会发财。祭献天鬼,山官、头人、平民百姓都可以组织举行。

(八)风鬼祭

据说,天鬼是男的,风鬼是女的,他俩是一对夫妻,风鬼也和天鬼一样有很大的力量,如果人们只祭献天鬼,不祭献风鬼,那么风鬼会不高兴,祭了风鬼人就会发财。景颇族祭风鬼一般在每年春播期间祭献一次,秋收祭献一次,共两次。祭献地点多半选在田间地头。祭献的主要目的在于农作物不受侵害,招宝进财。祭献时一般风鬼要什么就给什么,祭品小鸡1对,干鱼2对,米2包等。祭完,供品就地扔掉。

(九)水鬼祭

据说,水鬼是一个能够影响太阳和月亮的鬼。如果人不祭献它,它就会暴发洪水,损坏庄稼,让人颗粒无收。另外,它能使人患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每年春播前祭献一次。祭献时用木片削成太阳与月亮模样,以篾绳悬于木弓两端,固定在直刺天空的大竹竿顶。董萨念:“这个恶鬼,从哪里来你就回哪里去,请不要来破坏我们的庄稼。你想吃的东西,我们给你,吃完后快快走,走得远远的。”祭祷后用小猪、干鱼、瘪谷、鸡蛋、生姜等物作供品埋于竹竿附近,人一般不吃供品。

(十)火鬼祭

火鬼也是恶鬼之一,它是专门烧毁房屋、农作物的恶鬼,最恶毒的是它专烧谷仓和谷堆。祭献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它不要来烧房屋、庄稼。如某地发生火灾后,董萨在火灾废墟置一芭蕉秆制的水槽,槽口下端挖一土坑,全村寨每家每户都拿一个火柴头来,到槽口灭火。董萨念咒:“这不好的火,发起来的坏火,请到太阳洞里去藏,到月亮洞里去藏,还有一点火星,请拿到水里藏。”而后把一条干鱼放入水槽里,让干鱼随水冲下。如干鱼落坑后头朝外,表示火灾鬼已走,如鱼头朝内,则表示未走,要继续念鬼,并边念边冲干鱼,直至鱼头朝外为止。最后由一男人扮成火鬼,拖一根火柴头向寨外跑,后面紧跟一位手执木刀、木矛的勇士,穷追猛杀。全村人又喊又叫,把火柴头火泼熄打灭并扔入箐涧烂泥塘。而后由董萨另以竹片磨擦起火,这是新火好火,每家每户皆取火种回家。

(十一)雨鬼祭

据说,雨鬼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管下雨的,一种是被雨鬼下暴雨致死变成的雨鬼。这里的祭雨鬼主要就是第一种。发生旱灾时,村村寨寨的村民们在董萨的具体指导下杀牲祭祀。青年男子在一些老人的指导下先在地上挖一底宽口窄、深约1尺的洞,并用一木棒横放在其中。洞口用笋叶盖好,再在笋叶上剪一洞,以妇女的腰箍(一种藤或篾制成的妇女装饰品),通过笋叶洞插入洞内,并把一端系于洞内木棒上。然后由一人在洞口使劲往上拉动腰箍,这时洞内会发出水响声。历史上,景颇族的祖先很相信这种模拟巫术会使老天降雨。祭品有小猪1头,小鸡3只,干鱼2条,糯米饭2包,线团2个等。

(十二)那泼祭

祭那泼,也是景颇族祖先世世代代传下的一种原始耕种祭祀活动。传说,古时的景颇族只知道以撵麂子打豹子为生,有一个青年女子,名叫麻锐(景颇语,意为“女老八”),在山鬼纳相的女儿木半的帮助下,由非人间的山鬼将金谷种偷回人间,从此人间便有了稻谷耕种。山鬼知道金谷种被人间偷走后,决意破坏人间的谷物生长,山鬼先变为一种可怕的草,吸收稻田里的养分。山鬼的女儿木半知道此事后,便去教麻锐放火烧稻田。山鬼又变为鱼要把水喝干,山鬼女儿木半又让麻锐把鱼拿来煎着吃了。山鬼又变为野兽来吃谷子,山鬼女儿木半再叫麻锐在寨前路上修一座鬼门,并把弓箭和长刀挂在鬼门上镇邪。山鬼无法,只得将自己的女儿变成了木桩,上面刻有各种鬼符和谷子纹样,而金谷也被变成了现今谷子,只不过保留下金黄色谷壳。从此以后,景颇族每到春播季节,都要举行祭那泼仪式。仪式通常是在董萨的主持下,男女老少烧地、泼水、河里摸鱼、装饰鬼门,并在烧好的地里插一个刻有鬼符和谷子纹样的“木半”木桩。董萨开始念:“木半,你是恶鬼中的好鬼,是我们人类的救命恩人。请你今后继续保护好农作物,我们将不断祭献你。给你吃的东西你就吃吧!给你的东西你拿吧!”祭品多半是猪、鸡、干鱼、茅草等。祭献完,人们开始唱歌、跳舞来祭献山鬼的女儿木半姑娘。最后凡是参加祭献的人吃一顿饭,大家吃鱼喝酒,非常热闹。

(十三)新谷祭

每年谷物正式收割前举行的一种原始宗教祭典之一。按照景颇族古老的习俗,尝新谷时,各家各户要先割下一些新谷,背回家后,一部分供在自家的鬼台前,请董萨来祭祀家堂鬼,祭品有新谷舂的粑粑、水酒、干鱼、干田鼠等,祈求人畜平安兴旺,免除灾难。祭祀完后,全村寨的人邀约起来背着自己种的新谷到山官或头人家尝新米,每户选一位老年妇女背新谷。通常担任背新谷的老年妇女身着节日盛装,以玉米、豆类、高粱及鲜花插在用来盛稻谷的竹篮四周,接着装入稻谷,并用硕大的青叶覆盖在稻谷上面背到山官或头人家里。先由老年妇女用锅炒,炒后由姑娘用手碓舂,并把舂好的米拌好,一切准备就绪,由董萨主持祭奠,感谢诸神鬼赏赐的丰收。董萨念完,当场抛丢用青叶子包好的小包新米饭和菜供诸神诸鬼分享。一般在山官或寨头家举行完统一的吃新米仪式后,群众才能各自回家操办自家的吃新米节。在吃新米前,主人要首先给狗和水牛吃新米饭团,然后人才能尝新米饭。

在吃新米时为什么要先给狗尝新?传说一,从前野火烧山的时候,景颇族种的谷子,因为谷魂受惊飞上天去了,地上长不出谷子来,凡是以谷子为主要食物的人类及动物饿死了许多。这时有一只狗就日日夜夜望着天空哭叫,最后,狗把谷魂叫回来了,从此,景颇族聚居地区又长出了谷子。人们为了感激狗的功劳,在尝新谷的那天,先给狗尝新米饭。传说二,从前,谷子是没有壳的,就像现在的大米一样,一收下来就可以煮吃,吃起来又香又甜。那时,人们一天到晚就只是吃,不知道饱。因此,触怒了谷神,谷神飞回天上去了。这样一来,人们就再也吃不到谷子了。于是,人们商量去请谷神。开始,派了几个人去请,没请来。叫牛和马去请,也没有请来。叫猪去请,还是没有请来。叫菜去请,还是没有请来。最后只好叫狗去请,这一次总算把谷神请回来了。在谷神来临的时候,太阳神给它穿上了一套金黄色的衣服,所以现在的谷子才有壳。从此以后,人们每年吃新米的时候,首先要给狗吃,就是因为谷神是狗请回来的。至于水牛,人们先给它尝新的目的是谷物的种植都是通过它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所以,人们为了感激它的功劳在尝新之前先给它尝新谷。新中国成立后,景颇族吃新谷的习俗已成为庆祝粮食丰收及亲友增进团结的一种新的节日,借此机会人们商议各寨事务,深受景颇族人民的欢迎。

(十四)谷堆祭

景颇族一般在正式打谷前要祭祀谷堆。据说,谷堆有魂,假如说不祭献谷堆魂,谷堆就随着魂跑掉,认为谷堆是由魂来保护的。为了酬谢各种鬼魂对农作物(谷堆)的保护,使谷子免遭风雨浸蚀和野兽践踏,谷子不仅可以收得多,而且谷粒饱满,人吃了有力气。所以在正式打谷前要祭祀谷堆,酬谢各种鬼对谷堆的保护。祭前先请董萨卜卦,一般用一只狗、三四只鸡来祭献。

img54

供 奉

(十五)谷魂祭

祭谷魂又称“叫谷魂”。据研究,谷魂的观念流行于许多农耕民族当中,以为确保谷魂不轻易离开谷物,对于谷物的丰收、耐吃以及人畜兴旺是至关重要的事。根据传统故事,景颇族认为谷子是有魂的,人们打谷子时,往往会把谷魂吓跑掉,人们如果不叫谷魂,它就不能跟着谷子回家,没有谷魂的谷子是不经吃的。所以,景颇族每年收割完谷子时,常在打谷场上举行叫谷魂的仪式。有时因谷子在田地里被野兽或者牛马吃以及被人盗走也要举行叫谷魂仪式。举行叫谷魂仪式时要在地上(一般是在打谷场上)铺一块用各色毛线织成并缀有鬼花(这种花纹专供祭鬼用,妇女的裙子及男人的挎包上都不能用)的祭祀毯,上面摆两包糯米饭,每包饭上放置两个熟鸡蛋,还有两个竹筒,里边放有糯米粉,并在火上烤熟,还摆上一对大老鼠干等作祭品。董萨开始叫谷魂:“山坡上,洼子里,栽种的各种粮食作物,所有栽种的庄稼啊!所有的谷子、豆子、小米、芋头、花生啊……所有栽种的东西啊,你们到哪里去了?快快回主人家,去把主人家的囤篾装满,把主人家的谷仓装满。山坡上的庄稼啊,洼子里的庄稼啊!水边、树边的庄稼啊,请你们都来主人家,走吧!走吧!啊!路上不要耽搁,不要拐弯,不要在桥上停留,不要走错了路,谷子啊!小米啊!快快去把主人家的囤篾装满,快快把主人的谷仓装满,走吧!走吧!”[2]董萨念毕,凡是参加祭献活动的人进餐后才正式打谷、扬场。打下的谷子一一装在背箩里背回家,董萨跟在背箩的人的后面,边走边撒些米粉之类的东西,接着念道:“谷魂、人魂都不要走散走远了,跟着回到家里来。”背谷子的人每到一个叉路口时董萨又念:“谷魂、人魂你们不要别处去,走这条路回家才是!”背谷子的人进入村寨后董萨又念:“寨子里人多,狗咬、鸡叫,你们都不要怕,那是我们养的,你们好好躺在背箩里。”谷子背回到家中,把新谷倒入仓囤里,董萨将祭酒倒在谷仓里的谷堆上面,接着念:“公谷魂、母谷魂,谷子的老祖宗,你们都安下心来住下吧,守着这堆谷子,另处莫去了。”景颇族认为经过这样的祭祀仪式后,被吓跑了的谷魂会悉数回来。往昔,景颇族每当启仓囤吃新谷或者来年播种之际,还请董萨到家中祭祀谷魂。按照景颇人的习俗,粮仓里的谷物平时都是由家庭主妇管理,开仓取用新粮也是由她们去做。通常情况下,开仓由老妇人去做,无老妇的家庭,请一位有名望的老妇人开仓。忌讳有月经在身的妇女开仓入门,否则会冲犯谷魂。禁止空腹进仓取粮,必须食饱后进仓取粮。开仓取粮时不可大声喧哗,动作要轻捷,以免惊跑谷魂,那样的话粮食不经吃。

(十六)砍树祭

由于树木在植物中命长而高大,它们最能反映土地滋养生物的神奇力量,所以人们对它都很畏惧,相信它有鬼。所有树木的鬼神称为树鬼,叫“森南”。在砍树之前,请董萨打卦是否能砍,树鬼要什么样的牺牲,根据打卦的情况进行祭献。一般是到所要砍的树脚下祭献,在树脚下用树叶或草垫个平台,祭品摆放在上面,祭树鬼的供品通常是干鼠、鸡、干鱼等。

(十七)砍旱地祭

近代,景颇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和锄耕农业耕作阶段,人们认为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都受一种神灵的支配,这种超物质而存在的神灵,不仅关系农作物的成长,也直接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本身。因此,砍旱地前,除了祭龙尚外,还要单独祭献旱地鬼。在通常情况下先看好所要砍的旱地位置,基本确定下来后,请董萨打卦选吉日。主人家准备好各种祭品,一般是准备牛、猪、鸡等牺牲。由于砍旱地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祭品根据主人家的经济状况来决定,大部分采用鸡、鸡蛋、猪、干鱼等。祭品宰杀好后,摆放在所砍的地头上,董萨开始念,念的内容基本和祭第一次龙尚时的祭词是一样的。念完让主人在草地上用刀砍三下,祭献结束。

(十八)剽牛祭

景颇族举行较大的祭典,均须杀牛祭鬼。特别是举行龙尚祭、目瑙纵歌等大型祭献活动时宰杀四五头黄牛、水牛。若系个人杀牛祭鬼,一般在本宅举行。剽牛时,先在拴牛桩顶捆1束茅草,然后才能拴牛。牛拴好后,董萨一边用手指往牛头上洒清水,一边念道:“牛啊,你听着,我们不是无故杀你,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你回到你阿公阿祖那里比在这里更好,你把皮、肉、骨、血留下,这样你会跑得更快。”董萨念完即将长矛授给剽牛手,剽牛手手持长矛运气,猛刺牛心。牛倒地后,以清水洗净长矛头上的血渍便动手开第一刀,其他人也一齐动手剥皮、割头。接着,董萨将牛头捆绑在鬼桩(即拴牛桩)上,待牛肉煮熟后,剽牛手把牛全身各部位都割下一点,用芭蕉叶包成12包,拿回家供奉家堂鬼。若是集体杀牛祭鬼,主持祭献仪式的人由山官或寨头充当,通常在鬼林、社庙、目瑙示栋下举行,杀牛方式与个人杀牛祭鬼一样,所杀的牛肉一般是全村寨人分享。历史上人们认为,能够经常杀牛祭鬼是一种荣耀。现在,剽牛祭鬼的现象已不存在了。

四、社会生活祭

由于绝大多数鬼是加害于人、畜的,它们贪婪和反复无常,总是不断地想吃人间的祭品。每当人、畜患病,或者遭受不幸之事,家中成员就要请董萨反复打卦,算出是何种鬼神作祟,要向它们祭献什么牺牲以及供品,需要多少等,完全遵照作祟的鬼的意旨(即“打卦”得来的意旨)进行祭献。正因为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就很多,无论是婚、丧、疾病、节庆等,都要献鬼,特别是因病杀牲献鬼极为普遍。

(一)招魂祭

招魂,即叫魂。一些董萨认为,人有多个灵魂,男人有6个魂,女人有7个魂。这些魂都会出现在睡梦之中,这是人能够做好梦或坏梦的原因。男人的6个魂分别在人的头、心脏和四肢的血管中,妇女的7个魂中,多出的一个魂是在奶管中的。血管分布在人的全身,魂能将周身的血液收集起来。如果一个人的3个“真魂”都离开了人体,人就要死亡,而死去的人,其3个“远魂”会在人间活动。如果3个“真魂”中被鬼咬走了两个、3个,人就会生病。董萨还认为,人病了通过占卜祭鬼,是可以把它们叫回来。但叫魂不是随便乱叫的,要根据病人身上哪个部位病痛不适,依照人体血管系统的部位来叫,如肺上的病就从肺上叫,返来的魂就能从肺部进入,病人可望痊愈。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便举行叫魂仪式。

img55

招魂祭

1.某人由于贫血或其他疾病导致精神不振,四肢酸软时,主人家便请董萨打卦。董萨即认为这是病人因受惊而失掉了魂。因此,要使人康复,就得把魂叫回来。

2.某人从树上、坡上、房屋顶上、牛背上、夜间从床上摔下时,需要及时请董萨打卦叫魂。因为这样摔下来很有可能惊失了魂。如果不及时叫魂,这个人可能就会因失了魂而生病。

3.某人在晚上梦见老虎、野猪、野人,并梦见这些猛兽扑过来,而被吓着,从而惊失了魂,这时也得举行叫魂仪式。

4.某人在江河或者在洪水中被水淹着,但没有死,得救后需要及时举行叫魂仪式。如果不及时叫魂,这个人的魂很可能被水冲走掉了,人会慢慢因受惊而病死。

5.某人家的小孩不注意被旁边的人大声呼叫而吓着,也要进行叫魂。如果不叫魂,小孩的魂很可能被惊失了,小孩就会生病而去世。

6.某人因精神失常而出现思维混乱、言行怪诞、情绪淡漠或者干脆出走等情况时,家人请董萨打卦,根据打卦的“结果”进行叫魂。

(二)灵速祭(疾病祭)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导致人们生病的鬼很多,灵速鬼是其中一个。当家中有人生病,家人请董萨打卦被确认为是灵速鬼“咬”的,在卦中说明此鬼需要什么之后,病人家属立刻准备祭品,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请董萨进行祭献。祭献地点多半设在院场外的小竹林或小树林里,祭品摆放在临时搭建的架子上面,董萨站在架子旁开始念:“灵速鬼呀,你是地方和田地的管家,现在某某人被你看上,他的魂被你捉住,现在他(她)生病,躺下了,他(她)无法爬起来。我们用竹子、叶子打卦得知,需要请你来帮助扶起,我们恳求你饶恕他(她)吧!现在我们用一头猪、两只鸡来酬献你,这头猪是主人家从大森林里背回来养大的,两只鸡是经过千辛万苦,从天和地最接近、最狭窄处找来的,它们已生了蛋,又孵出了小鸡,某某家已把鸡养大,已经会叫了,到你喜欢的时候了。断了的矛头要靠你接起,这个人的病靠你去找药给他(她)吃,把病治好,请你放了他(她)吧!请你去找回药把某某治好吧!只要把某某人的病治好,以后还要继续祭献你。”念完,董萨用手抓起几样祭品向四周抛撒,并说:“吃吧!吃饱后快快治好病。”祭献仪式结束。

(三)直同鬼祭

直同鬼又称“山神鬼”,是一种非常恶的野鬼。据说,在现实生活中它常常使人生病,多在田间地头“咬”人。人们一般到田间地头去劳动得了病,基本上被认为是直同鬼“咬”着。用什么牺牲祭献,全由董萨打卦决定。临时祭献时,准备母猪一头,母鸡一只,姜少许,死老鼠一只作为祭品。祭献这种鬼多半是到野外,砍一些树枝树叶铺在地上,然后把祭品摆好,董萨念鬼时通常是先软后硬。先念:“某某人不知道你在此,冒犯了你。你是这块田间地头的主人,某某人被你看上,魂被你捉去了,现在他生病,要请你帮助扶起,请你饶恕他吧!我们用猪、鸡来祭献你,请你放了他吧!只要你放过他,以后我们还要祭献你。”又接着念硬的:“你这个可恶的山鬼,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快把某某放掉,不然,我要用法术惩治你的,你不信就试试看。”念完就把祭品抛撒掉,并说:“你这个永远吃不饱的恶鬼,你就吃吧!吃饱后快快滚开,越快越好。”祭献完毕。

img56

进新家

(四)建房祭

建盖新房,景颇族是非常重视的,前后要举行四次祭祀活动。认为,房屋是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共同的住所,从景颇族房屋结构特点及形状就可以说明问题。他们的住房都要两头开门,一头为正门,一头为后门(又称鬼门)。后门外人绝对不能出入,属于禁忌之一,它是专为鬼魂出入而设的。建盖新房的祭祀仪式是:第一次祭祀。为了能够顺利砍伐好盖房屋所需的木料和竹子以及茅草而举行的祭献活动,目的是请求各种鬼神保佑竹木不要生虫。祭献地点多半是在原来的老房子门前,祭品有鸡、鸡蛋、糯米饭、肉等。据认为非献不可,所以要建盖新房的主人非常重视祭献,有的人家用重金请董萨祭祀。第二次祭祀是在拆旧房时,请供奉在家中的家堂鬼暂时迁出。目的是拆旧房时,不要惊动家堂鬼,使建盖新房顺利。在祭献前,在旧房前不远处搭建一个简易房,在简易房右上角架一个架子,这个架子上面是家堂鬼居住的地方,一旦家堂鬼迁过来,任何人不能去碰撞,也不能抚摸。另外,准备鸡、猪、老鼠和干鱼等祭品。董萨先在旧房家堂鬼所在地念:“某某家的阿公阿祖,你们的子孙准备在原地盖一个又新又美的新房,所以,暂时先搬到不远处住几天,当新房盖好后再搬迁回来住,请你们不要怪罪我们!请你现在跟着我们到专门给你盖好的房子住几天。”接着董萨走到将要去住的简易房里,对着专给家堂鬼加设的架子下面念:“某某家的阿公阿祖,请你们跟着我来,我指给你们新的住处,你们看着我前面,那就是你们的新住处。这里光线好,好住,请你们安心住下吧!”念毕把祭品摆放在专给家堂鬼加设的架子上面,祭献完毕。

img57

进新居

(五)新房祭

景颇族在新房落成后,要祭新房。第一次祭献是在新房落成后,把暂迁出去的家堂鬼请回新建房居住。一般是准备好糯米饭2碗,每碗饭上搁1个剥壳熟鸡蛋,2小竹筒水酒。一切准备就绪便请董萨前来祭献,董萨念:“某某房主家的阿公阿祖,你的子孙经过努力,现已建盖好崭新的房子,这个新房宽敞、明亮,比原来的旧房好几倍。现在请你们回到新的房子居住,在新房里我们专门给你们设置了新的住处,很舒适,我们想你们一定会高兴,请你们跟着我们到新房居住,请你们保佑主人家和睦,二老健康,三代吉祥,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念完后,把熟鸡蛋捏碎撒向四周,进房后董萨拿糯米抛撒四周,口里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随后主人家请寨中男性长者从简易房中取来火种,身背装有竹筒酒的筒帕和长刀,手拿火种走在前面,到新房时点燃新房火塘。董萨则一边在火塘里埋祭品干鱼,一面祈求,随后又坐在供家堂鬼处门边。念完经后,董萨把捏碎的蛋、菜、饭、盐等祭品撒向新房四周。最后,董萨大声向房主人和前来参加贺新房的人说:“你们的魂回来了吗?”众人齐声答道:“回来啰。”第二次祭献是进新房过后一个月左右举行,主要目的是祈求家堂鬼保佑主人和房屋平安。这一次祭献,董萨一般坐在房屋右侧摆放家堂鬼的旁边,所有的祭品都摆放在家堂鬼架上面,董萨面对家堂鬼开始念:“嘻、嘻、嘻,嗷、嗷、嗷,管房物的家堂鬼啊!房梁是你的,房脊和柱子也是你的,请你管好这些东西,千万别让讨厌的虫子来咬,不要让可恶的野火烧房子,不要让罪恶的洪水冲垮房子。住在这个房子的人是你的子孙后代,请你一定要保佑他们一家和睦,二老健康,三代吉祥,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念毕,董萨把捏碎的蛋、茶、饭、盐等祭品撒向房屋四周,并说:“某某用肉、盐、菜、蛋、饭、酒等来祭献你们,你们吃吧!吃饱了请你们保佑他家老幼安康,儿孙满堂……”至此,整个新房祭献活动结束。

img58

董萨念经

(六)结婚祭

景颇族的婚姻礼俗,与景颇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以及其他风俗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个婚礼过程十分复杂,举行每个婚礼仪式都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礼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娶媳妇祭。男方如果决定要娶某寨某家的姑娘,便请董萨打卦,请一位本寨的人当媒人,在女方寨子里还请一位做女方媒人。按照景颇族古老的婚俗,先请女方媒人设法从姑娘身上偷一件东西,不论是草烟或者是裙子上的一根毛线,或是她的一根头发,把这一东西拿去请董萨打卦,看这个姑娘是否可以娶,如果打卦没有出现不吉祥的卦,就开始祭献家堂鬼,主人家准备好水酒、干鱼、鸡蛋、鸡等祭品,摆放在供家堂鬼的地方,董萨开始念:“某某家(系主人)的阿公阿祖,你的子孙要准备娶某寨某人家的姑娘做媳妇,无论她是哪家的女儿,无论她姓什么,名什么,她来到你家后,为您传宗接代,她的后代,仍是你的子孙后代,你要保佑他们一家和睦,二老健康,三代吉祥,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念完,董萨转身给主人家说:“好了,我已经告诉你们的阿公阿祖,他们很高兴,叫你们快快娶回来。”接着董萨给主人家打卦决定娶媳妇日期。

2.姑娘出嫁祭。按照景颇族的习俗,一旦姑娘与男方订好婚,姑娘家便准备猪、鸡、烧酒、水酒以及其他物品等作为宴客之用,当然,男方家主要承担大部分。姑娘出嫁的头一天晚上,请村寨的亲朋好友和姑娘的舅舅家前来参加出嫁仪式。与此同时,姑娘家便请董萨祭献家堂鬼,在专设家堂鬼的架子上面,摆放一些干鱼、鸡蛋、鸡、水酒等祭品,在客人还没有进餐之前先祭献家堂鬼,董萨坐在家堂鬼旁念:“呜、呜、呜,咝、咝、咝,某某家的阿公阿祖,你的孙女已经长大成人了,今天她要准备嫁给某寨某人家的儿孙做媳妇,她的公婆都是好人家,她的男人也是好人。这么好的事情世上难找,这么好的一对让人仰慕。阿公阿祖啊,你要保佑她一路平安,让她给某某家多生贵子……”念完,亲朋好友开始进餐。第二天,迎亲队伍将要出发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献活动。

3.洗身祭。历史上景颇族青年男女在婚前的恋爱仍是很自由的,但是,大家都必须遵守一些严格的原则:同胞兄弟姐妹,同姓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同姓之内的男女青年,以及有关不能缔结婚姻的姓氏的青年男女,不能在一起谈情说爱,更不能发生性关系。除这一原则外,同胞兄弟可以在一起与一群姑娘玩,同胞姐妹也可以与一群男子玩。在这种习俗影响下,青年男女在婚前,凡是在谈情说爱中互相爱慕者之间往往会发生性关系,从而产生一些“野孩子”。按照景颇族的习俗,女方在谈情说爱中与男方发生关系而生了“野孩子”,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或已经生了小孩之后,给女方杀牛祭鬼。祭祀的要求是通过“指腹认亲”和“抱子认亲”而实现的。所谓“指腹认亲”,就是怀孕之后即请男方杀牛祭鬼。“抱子认亲”是在生了小孩以后再抱着小孩去认父亲,叫后者祭鬼。这种祭献方式统称为“洗身祭”。历史上由于山官制度的存在,“洗身祭”有一些规则,如果是百姓家男子串了百姓的姑娘,姑娘有了身孕或者有了小孩,男方家杀一头牛,一头猪,若干只鸡,祭献鬼即算了事。在现实生活中同一男子与同一女子又生了第二个小孩,仍然须按上述照办。倘若百姓男子串上官家、官种的女儿并使姑娘怀孕或者生“野孩子”,那么这个男子家要用两头牛、两头猪、若干只鸡来祭献鬼。官家、官种的男子串上了百姓的姑娘,同样按上述规则办理。祭献那天,女方家请舅舅家前来坐镇,村里的男女老少以及远方的亲友前来,祭品一般是从男方家拿过来,有的人家在女方所在村子中购买。一切准备妥当便请董萨来念鬼,这个董萨一般都是级别较高者担当,要求就是用牛能够祭献鬼的董萨。祭献的对象通常是女方家的家堂鬼、女方家所在村的寨门鬼等(有的地方,由于地区差异所祭献的鬼也不一样)。这种祭献也属于规模较大的祭祀活动,董萨事先要准备好祭词、内容,问清楚男方的家史、姓名,所祭献的鬼等。一些官家、官种家中供奉的是鬼中最大的木代鬼,必须要认真严肃对待,千万不能得罪此鬼。由于祭献鬼需要杀牛,所以要立乌当(即鬼桩,又称牛头桩)。把宰杀的牛拴在乌当上,猪拴在乌当两边,鸡是用花笼装好后放在一旁,一切准备好后由董萨开始念经。祭祀完毕,男方宴请女方的亲朋好友。男方给女方杀牛祭鬼后,决定要娶她为妻,在决定结婚日期之后,同样举行婚礼仪式。

4.过草桥祭。是景颇族结婚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祭祀习俗,而且也是景颇族最重要的结婚礼仪之一。这个祭祀习俗的由来,据说,来自创世英雄宁贯瓦和龙王的女儿结婚的传说。从前,宁贯瓦遇到了龙王的女儿侬若玛扎邦,他们俩一见钟情。宁贯瓦向龙王提出要娶他的女儿侬若玛扎邦为妻,龙王也答应了宁贯瓦的请求,这时龙女更高兴,他俩很快就订下了结婚的日子,因侬若玛扎邦是一个龙女,身上有一股龙腥味,除了宁贯瓦以外人世间的任何人都无法接近龙女。所以,结婚那天,宁贯瓦烧了山一样高的几堆草来除腥味,但腥味依然还在。宁贯瓦上天问太阳神,太阳神告诉他:“你开辟的大地上有一种棒升草(又称邦邦草),可以除去龙女身上的腥味。”宁贯瓦回到人间,按照太阳神的嘱咐,找来了棒升草,铺在地面上,草上面放一块木板,领着龙女侬若玛扎邦从棒升草桥上穿过,龙女侬若玛扎邦身上的腥味全部清除了。从那个时候起,直到现在,景颇族结婚时都要领新娘过草桥,并形成了一种习俗。

过草桥,即在新郎家门前,为结婚仪式而临时搭起的独木桥。草桥一般长2~3米,宽约15~20厘米,并在桥的两边栽上大叶棒升草。历史上棒升草栽法也有讲究:左边栽放三丛,右边栽放一丛,草丛中都立有小木桩,桩上都拴有牺牲,每一个木桩都代表一个鬼。第一个木桩是木容鬼,拴有两只鸡。第二个木桩是家外鬼,拴公猪一头。第三个木桩是魂鬼,拴一头猪(公母不分)。第四个木桩是官家的鬼,拴母猪一头。如是官家的草桥,要设6个桩,祭6个鬼,每一个木桩前都要有一个董萨祭鬼。董萨念完后,开始宰杀牺牲品,并将牲畜血溅于草蓬上,紧接着新娘要由新郎的弟弟或侄子牵右手过草桥。按照景颇族传统习俗,如新娘婚前已有身孕,则不能走桥上,只能由桥边而过,然后再登上正房楼梯入屋。正房楼梯一般是为了举行婚礼而新制的,在楼梯上要新增有一至两块雕有2~4个乳状的梯登,表示新婚后早生贵子。当新娘来到正房竹楼楼梯门坎外,在那里等候的婆婆,会把手镯或银项圈戴在新娘身上,表示承认儿媳。而后,婆婆将新娘引入公婆住的火塘间。这时,外人不得入内嬉闹。这个仪式结束后,开始喜宴。傍晚,新娘在几位陪娘的陪伴下去井边背水,紧接着新娘在水井附近要沐浴一次,回家并煮糯米饭,饭熟后,由别人将饭捏成男性生殖器的样子,用芭蕉叶包好后,请新郎、新娘在客房附近吃这包糯米饭,由新郎向新娘嘴中送去。这时,新娘作出害羞状迅速快步逃至新郎父母的火塘。至此,全部婚仪就结束了。

img59

丧葬祭

(七)丧葬祭

按照景颇族古老的习俗,每当家中老人久病不愈,人们一定要请董萨来,为老人杀牲祭鬼,以求早日康复。董萨给病人祭献鬼,仍不见好转,并且往病危的方向发展,这时子女及其亲属为他(她)准备棺木,还给老人预备牛、猪、鸡、烧酒、米酒以及其他物品等,老人去世时用来祭献和宴客。宁静的景颇山里,如果突然响起有节奏的铜炮枪声,便知道寨中有人去世了。根据枪声的次数便知道是男还是女。景颇族村寨住户分散,交通、通信不够发达,便产生了以枪声报丧的习俗。白天什么时候断气什么时候鸣枪,但夜里死亡的则要等到鸡叫以后才鸣枪。死者是男的鸣单数,是女的鸣双数。死者家的亲戚朋友前来奔丧的时候,走到死者寨子边先鸣枪三声,意思是告诉死者家里的亲戚已到,做好接客准备,这时死者家门口专门组织的鸣枪队也鸣枪,表示听到了,可以来了。队伍到达死者家门口时,又一个一个地挨着放枪,鸣枪队亦然,一般各放三枪即告结束。老人去世,在董萨未到之前,晚辈要取出银子,用刀削下一些末,将银末放入死者嘴里。有的地方给死者含玉,有的地方给死者多含银根和银元。据说,这样做可以保佑子孙吉祥如意,如死者吃不进就表示老人愿意将财富留给后人。还有一种解释,据说在死者嘴里塞上一块银圆,其他魂要过河时,好交渡河费。这个事完成后,还要举行“龙宗”仪式,意思是让死者的魂一路走好。完毕,将尸体安放在鬼门边,死者遗体绝不能随意安放,头要对着安放家堂鬼的地方。按照景颇族的习俗,在创制棺木时,还要在屋外专门竖一根上端束有竹枝作幡的“幡竿”,由两个男子持长矛,在屋内外四周挥舞,每舞一周都要向竹幡作刺击状。这个仪式结束,亲属很快为死者沐浴,并更换新衣,景颇族葬服一般没有纽扣。更换好新衣后,还要为死者拴线。拴线的方法是将死者的手、脚大拇指并列捆起,有些地区仅拴脚大拇指,不拴手的大拇指。据说,如果不用线拴死者手、脚大拇指,死者在回老家的途中,会被其他野鬼引走,变成无家可归的野鬼,这样,会给后人带来不幸和灾难。因此,给死者沐浴、更衣、拴手脚大拇指后,就可将死者装棺入殓了。在死者没有入殓前,要派数十人专门看守,绝对不能让黑猫跨过死者的身体。景颇族认为,如让黑猫跨过,死者会还阳行走,还会危害活人。因此,景颇族在死者没有入殓前,要在死者胸前放一把神剑(专门用来祭神、祭鬼的剑)。据说,这样做可以防止黑猫跨过时死者还阳。有些人家,要在死者身上放红炮刺,以防黑猫跨过死者。有的地方死者入殓后,在棺材上放一把神剑,再用红炮刺覆盖上,以防黑猫跨过已入殓的棺材。景颇族忌讳黑猫跨过死者的主要原因是如有黑猫跨过,则被认为是凶兆,其后果将是村寨里还要继续死人,即使不是这样,死者的魂也将要变成一种十分可怕的名叫“崩了夏拉”的恶鬼。景颇族信仰原始宗教,如果死者是属于死于枪杀、刀砍、上吊、投河、火烧、久病不愈、野兽咬死以及孕妇难产死亡等非正常死亡,多用火葬。死于村寨外的,绝对不能将尸体抬回村寨。景颇族认为在村寨外死亡的死尸抬回来,将被视为是给人们带来灾难。景颇族对老人辞世的葬礼非常重视,过去都必须杀牛祭祀。送葬、停灵时间,都要选择好吉日。景颇族一般习惯取双日,可停灵二日、四日、六日,甚至更长的双日。唁死者的亲友,来时一般都带有不同的丧礼,有的送现金、酒、谷子等。如果死者是近亲,是“丈人种”家人,必须带着猪、鸡,抬着铁长矛等物来吊唁。如果是“姑爷种”家的人,要送酒、糯米饭,还要牵着一两头牛,供祭祀时用。在丧葬祭祀活动中,历史上不论什么人家,都要杀几头牛让死者带走,特别是对待长寿老人,即使家境很穷,借牛也要祭献,不杀牛是不行的。过去,景颇族普通人家最少要剽杀两三头大水牛,多的可到十余头。在守丧期间,要跳布滚歌、龙洞歌、金斋斋等丧葬舞。

img60

丧葬祭

img61

丧葬祭

按照景颇族的习俗,送完葬以后,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送魂祭祀活动。这种送魂祭祀仪式送完葬后一次进行,也可以分两次进行。送葬和送魂之间可相隔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主要看各家的经济条件而定,因为在送魂祭仪式中,要花费更多的钱财,多数人家要分开举行。人们认为,送葬仅仅是送走了人的躯体,人的灵魂还没有送走,所以,人们非常重视送魂祭祀活动。一般死者家属一定要请董萨为死者举行送魂祭祀仪式,但是具体在什么时候举行,都要经董萨打卦决定,同时也要由董萨打卦决定将死者的亡魂送到什么地方,有的魂要念送到老家,有的要念送到父母亡魂所在的地方。举行送魂祭祀仪式时,要在家堂鬼旁设灵堂,在墓地要举行建坟仪式。要在死者的坟墓上搭一座高丈余的圆锥形草棚,作为死者的房屋。在草棚顶端竖立起一个用火炭、红土或用猪血、牛血绘成的木人像,作为死者的形象。另外,在坟墓四周,根据死者所有子女数而竖立同数量的竹竿,竿顶上悬挂布质或木质的各种符号,用符号代表死者的性别、年龄及其事迹。拴若干条线,作为生者与死者断绝关系的象征。生者与死者断绝关系的实际意义,就是使死者的灵魂不再回来。鬼魂回来,将会给人带来不幸。在人们的意识里,人都会病死,但老年人病死和青年人病死是有区别的。老年人病死是回老家的时候到了,必须把他(她)的魂送回老家去。年轻人病死是因为他(她)的魂被恶鬼捉去了。但不论是怎样死的,都得念送他(她)的魂。由于人死的原因不同,念送魂的地方也不一样。

1.念送自然死亡的老年人亡魂。人们认为人老病死,是先走的人(先去世的人)在叫他(她)回去,所以他(她)的亡魂一定要念送到遥远的老家。长寿的老年人一般念送远一些,年纪不大的就念送近一些。大部分是沿着景颇族南迁的路线往北念送。据说,老年人的亡魂是要念送到九岔路的,九岔路是阴间和阳间的交界处,这里是一道关口,只要念送过这个关,老年人的亡魂就可以回到老家。念送时按照各个姓氏家族的南迁路线,将死者的亡魂念送到祖先居住过的地方。通常先念死者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等名字,并告诉他们说:“你家某某今天死了,请你们把他领走。”紧接着,歌颂死者生前功绩,劝亲友不必过分悲伤。念送完毕,接着举行剽牛仪式,一般先由董萨念,后由强壮(又称总管,专门负责祭祀牺牲的切割及分配)剽牛,牛倒地后用火将毛烧光,剖开肚腹,用几个竹筒接住鲜血,主要分给前来参加丧葬活动的老年人喝,一般年轻人不能喝。

2.念送短命魂。景颇族称为“麦死木”,又称“杀瓦”,指属于他杀、自杀、雷击死、溺死、暴病死等方面死的人魂。这些人的魂不能念送到祖宗住过的地方,只能念送到麦死木(野鬼)的祖宗勒要和南丁死的山洼子里。念送这些人的魂,通常在远离村寨,非常僻静而且灌木丛生的地方。送魂仪式结束,参加送魂的人要跨过事先准备好的“木戛”,表示隔去恶鬼。所有的人过完,董萨走到用千张纸树枝做的“木齿筒”旁,把带去的小鸡从头顶往后丢,看丢去的鸡头与董萨归向情况,如果鸡头对着董萨说明魂还没有送走,需要再作念送,重新再扔一只鸡,一直到鸡头与董萨方向相反,才算送走,人们可以安心回家。

3.念送难产魂。景颇语称“能档息”,载瓦语称“朗档西”。主要指妇女在孕娠期间或分娩时死亡的魂,她们的魂也不能念送到祖先住过的地方,只能念送到寨子边专门埋葬“能档息”的山洼子里。念送“能档息”的魂,一般不祭献。按照传统习俗,难产而死者的尸体一般是火化,火化之前,董萨手拿一只鸡开始念送:“某某,你被‘夜莫’鬼捉去了,请你带上一只鸡到‘夜莫’鬼那里去吧!那里用稗子烧酒喝,那里用沙子煮饭吃,那里喝洪水,那里用拱拱拉草(类似芦苇)盖房子……,请你安安心心地去吧!”念毕,董萨割断手中的鸡脖子抛向将要点火的柴堆,接着点火焚尸,尸骨就地埋葬。

4.念送幼童亡魂。念送幼童亡魂的地方不同于正常死亡者,也不同于非正常死亡者。他们的亡魂要念送到开花结果的酸果树脚下,因为人们习惯把幼童的死尸埋葬在酸果树脚下,他(她)的魂到此为止。一般送葬幼童亡魂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去回都不能让别人知道。

丧葬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每一个较重要的枝节都要进行祭祀,并且不能多,不能少,都按一定程序进行。作为丧葬祭的主持者和组织者董萨,念送亡魂时必须十分认真,送走时走哪条路,回来时也要走哪条路;去时所念的地点、地名,回来时必须念去时所念的地点、地名。念送亡魂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死者的家属及其亲友平安无事,则认为亡魂已送走了,不必再继续念送亡魂。如果出现念送几次还是没有送走的,多数人家只好把它请“回来”,供奉在家堂鬼处。人们把正常死亡者的墓地选在向阳高坡,通常选背着山顶向着斜坡,对面有较高山峰的地方,实行土葬。选墓地时常以投鸡蛋的方式进行的,拿一个生鸡蛋扔向所看中的地方,以蛋破处选为墓地。对非正常死亡者主要是进行火化,火化完毕,将骨灰捡起来,在棺材里仍按人形摆好,盖上毯子或者被子,最后罩上棺盖埋入墓坑,人们认为对非正常死亡者只有这样做,才能逢凶化吉。

(八)出门祭

景颇族对出门特别是出远门很重视。出门是否吉利,一是出门的头一天晚上,杀一只鸡吃,把鸡头、鸡翅膀、鸡脚等单独取下来,放在一个碗里,吃饭前请一位董萨或者寨中会看鸡卦的老人吃饭,吃饭时把装有鸡头、鸡脚的碗拿给董萨或老者,董萨或老者在一旁把鸡头、鸡翅膀、鸡脚的皮和肉剥开,看鸡骨头是否有挡路的标志,如果没有视为吉利,有档路标志,而且很严重,要么改期出门,要么进行祭献。二是出门头一天晚上做梦梦见天空晴空万里时,出门非常吉利。如果梦见山体滑坡、大树倒下、大桥坍塌等现象时,视为不吉利。出门人要请董萨进行小型祭献活动,董萨祭献以后说可以出门了,出门人方能出行。

(九)出征祭

历史上,景颇族社会中曾盛行吃新米的习俗。每当在吃新米的时候,主人家邀请自己的亲友前来尝新,大家围坐在火塘边,听老人讲家族史,景颇人称“吃新谷讲旧话”。如果本家族有仇尚未报,要取出记事的木刻告诉子孙或亲友,老人会动情地(有时会流着眼泪)诉说血仇未报的情况,并告诫后代,等待时机报血仇。复仇时举行较大的出征仪式,届时由董萨主持举行杀牛祭祀活动,打卦占卜决定出征日期和领头人。如果复仇是属于全村寨性或者地区性的,在出征前,由所辖山官或头人牵头举行“得兽目瑙纵歌”活动,主要目的是动员群众,鼓舞士气以及向鬼神报告出于什么原因,需要和哪个山官或地区作战等。一般将要宰杀的牛、猪、鸡等牺牲准备好,把这些牺牲拴在目瑙示栋旁。请董萨中最大的斋瓦来主持祭祀。随后,在瑙双和瑙巴的率领下,大家跳出征舞。另一部分由强壮来组织屠夫宰杀牺牲品,将所宰杀的牛,连毛带皮切成小块,称“门注”,分送给村内村外的亲朋好友,意思是请他们助一臂之力。主人家还将带毛的牛肉插在竹签上,用刀刻上刀痕以表示出征的日期等。凡是接到带毛牛肉“门注”的亲朋好友,都会准时参加复仇活动。如果出征时间紧迫,还要加火炭、鸡毛、辣椒等实物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早期的复仇活动,逐渐转变为“拉事”行动。“拉事”景颇族称“鄂吉特”,载瓦语称“拿决”,意为“武装抢牛”,是景颇族历史上形成的一种解决债务、婚姻、人命等纠纷的传统方式。“拉事”的对象除当事者本人外,还涉及其亲属或邻居。“拉事”的起因一般是乙方长期拖欠甲方财物,甲方邀集亲朋好友强行拉走乙方的牛马,促使乙方前来协商,双方通过“拉事”的形式,解决赔偿问题。历史上要进行一场“拉事”活动,必须要经过山官或头人的同意和支持。在出征前,主人家还请董萨打卦卜选一个专门的“拉事”突击手,带头冲向敌寨。景颇族地区的“拉事”行动,一般都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如果没有遇到对方的强烈抵抗时,胜利的一方将“拉事”得来的牛尾巴割下,并插在路上,而后胜利方鸣枪示威。当被抢者村寨的人赶来时,路上发现牛尾巴后,就已明白是发生了“拉事”。“拉事”发生后,通常是双方都请各自的山官或头人出面评理。如果评理双方都能接受,从火塘中各取一根燃烧着的柴火,由山官请董萨念鬼后,用竹筒水将火泼熄,以示了却此事。

(十)看风水祭

景颇族认为风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或一个村寨的祸福盛衰。因此,无论是选择村寨,或者是找住宅地基,甚至是选坟地都十分重视看风水,同时把看风水看成是比较严肃的,一般看风水之前不让妇女、小孩知道。一旦被妇女、小孩先知道看风水的事,据认为是管理风水的鬼不高兴,所看的风水不灵验,甚至会召来横祸。通常是在尚未看风水之前祭祀鬼,祭献时一般不让更多的人知道祭献的鬼是风水鬼,多半是采取秘密祭献。主人家把供品准备好,请好董萨,一切准备就绪后,董萨先打卦,确定所要去看风水的方向。景颇族选宅基一般选在山梁两边稍微平坦的地方,不选在山梁正中央,看宅基风水的标准也是以这个为基础,远景主要看宅基周围四面环山,山清水秀。重点要看所选定的宅基是否有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直戳宅基,如果没有以上这些问题,才算是选好了宅基。人居住在这样的宅基,才能吉祥如意,六畜兴旺。祭祀完毕,主人家就在祭鬼的地方煮饭,招待前来参加祭献的董萨和帮忙的人。

(十一)挖井祭

挖新井,在景颇族生活中是一件大事,都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早期的景颇族不习惯挖水井,选择居住点多半选在有水源的地方,喜欢喝泉水,不喜欢喝井水。景颇族南迁以后,多半居住在半坎半山的地方,一部分地区没有水源,只有靠挖水井来解决吃水问题。开挖水井前必须请董萨打卦,打卦的目的是看将要开挖的地方是否有水,管水井的鬼是什么鬼,什么时候开挖比较合适等。井水挖出来后一般全村寨的人和牲畜多多少少都要吃井水,井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村寨人畜兴旺、生产丰收和岁岁平安吉祥。因此,举行挖井祭仪式多出于村寨的整体意识而格外地受全寨成员的高度重视。历史上有山官的村寨,由山官来主持祭祀。董萨先卜卦选择吉日,一旦祭献时间确定下来,全村寨人按户背着鸡、鸡蛋、干鱼、干老鼠、酒、米等祭品来参加祭献。在董萨的指挥下,将要开挖的地方搭一个简易的祭台,把人们带来的祭品全部放在祭台上面。董萨念完,用手抓一部分祭品抛撒四周,祭祀完毕。董萨请山官在已选定开挖的地方挖一锄,以表示开工。接着全村寨的青年男子轮流开挖,直到挖出水来。一部分人在挖井的旁边空地烧火煮饭,凡是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男女老少吃一顿饭。当井水挖出来以后,用竹筒把水打出来,先给董萨喝,董萨接到竹筒水后,抿一口水,而后向四周喷洒水,并念道:“嘟、嘟、嘟,咝、咝、咝,天鬼、地鬼、水鬼,所有的鬼都听着,又清又甜的水已挖出来了,这是你们帮忙的结果。挖地惊动了地鬼和山鬼,打水惊动了水鬼,请你们都原谅吧!尊敬的水鬼,请你让井水不断地流出来,让全村寨人都有水喝。”念完,董萨把竹筒水递给山官或头人先喝,山官或头人把水转给凡是前来参加祭献的男女老少,祭祀活动告结束。每年都需要祭献一次,通常每年三四月份在水井边、田边进行祭献。祭祀时全村寨人都得去,意思是祈求水鬼保佑全村寨人身体健康。

(十二)背水祭

人们认为泉水、井水都有水神。据说水神不会“咬”人,至多使人发冷,但每年新年时需祭献一次。景颇族计算新年一般也是用农历,称“过年”,即春节。根据传统习俗,景颇族在腊月间,谷子收割完,板田犁完后,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的东西,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考甩等。把舂好的考甩,晒得半干后,用菜刀切成片或丝,主要是用来做菜吃。农历初一早上去背水时,拿一点去祭献水神,把考甩丝放入泉水或井水里,意思是先给水神吃,而后人才吃。据说,景颇族举行背水祭的年代久远,传说是宁贯瓦时代就开始这样做,一直流传至今。历史上多数人家大年三十晚上就请董萨祭献水神。景颇族地方一般是几户人家甚至是全寨人共用一泉水或者一井水,凡是共用泉水或井水的人家,以户为单位,携带鸡、鸡蛋、鱼干、老鼠干和酒等祭品,集中到某一家(通常是以户轮流主祭)或者直接去泉水或井水边,在井水边搭起一个简易祭台,一切祭品全摆放好后,大年三十晚上7点钟开始祭献,董萨念:“嘟、嘟、嘟,咝、咝、咝,水神啊,水神,你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水我们就活不下去。水神啊,水神,我们喝了你的水后,大人小孩眼睛明亮,不长大脖子,使人长得漂亮。以后喝了你的水,全寨子的人更加健康长寿,人人都聪明能干。请水神来吃吧!吃饱后保佑全寨人平安健康。”念完,董萨向四周抛撒祭品,祭献完毕。第二天早上,即大年初一早上,鸡第一次叫的时候去背水,称为“背新水”。到井边打水时,在井水里先放几丝考甩进去,接着打水,并说:“我来背水了,请水神不要怪罪我们。”初一用的水、喝的水全都是新水。

(十三)祭背时鬼和口舌鬼

人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背时鬼与口舌鬼是两种常使人倒霉、运气不好的坏鬼。凡是村寨事多,家庭不和睦,人畜多病,生产、生活不顺利,据认为是背时鬼和口舌鬼在作祟,需要及时祭献,以求好运。祭献的形式,一是由村寨头人组织全村人集体祭祀,主要是村里疾病流行、村里产生不和睦时,村里集体来祭祀。二是牛马或者比较贵重的东西丢失,由被丢失的人家主祭。祭献之前,一般是先请董萨打卦,确定在什么地方得罪了背时鬼和口舌鬼,定好祭祀时间及祭品等。祭献之前,在董萨的具体指导下,主人家找两根青竹,用一根青竹削成篾丝;用一根青竹破成4片,根部相连,做成祭台,祭祀前插在主人家园子旁边。此外,用篾丝编成一个方形竹网和两个小鸡笼,再将4个小竹筒分别捆在祭台的东南西北4个角上,东西两只装酒,南北两只盛水。又把已准备好的祭品1对干老鼠、1对小鸡、两包糯米饭等放在祭台上面,一切准备就绪,董萨坐在祭台右边念。董萨念完,用手拿一些祭品向四周抛撒,并把祭台丢掉,祭献完毕。再如村寨里人与人之间,若经常发生争吵时,由村寨中的头人牵头祭献口舌鬼。祭献前,寨中头人先请董萨打卦得罪了什么样的口舌鬼,口舌鬼需要什么样的祭品,祭献时间等。祭献的方式,祭台的制作与祭献背时鬼的做法是一样的,但祭品不一样,因为口舌鬼还分为大口舌鬼和小口舌鬼,同时还分为男女口舌鬼,所以祭献口舌鬼的祭品比较复杂,一般是大口舌鬼喜欢鸡、狗、干老鼠等,小口舌鬼喜欢小鸡、鸡蛋、糯米等。董萨念完,撤下祭台连同祭品丢掉。

五、舞蹈祭

景颇族舞蹈祭仪式较多,而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舞蹈祭在整个景颇族的祭祀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位置,这在其他民族的祭祀活动中是很少见的。景颇族舞蹈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舞蹈祭的大部分内容和形式是表现古代狩猎、军事等祭祀内容,如目瑙纵歌舞、布滚歌舞、金斋斋舞等都属于祭祀性舞蹈,这种舞蹈又分为纯祭祀性的巫舞、生产劳动性舞蹈、狩猎和军事性舞蹈三种。这些祭祀性舞蹈典型地再现了景颇族先民们的狩猎、军事、祭祀、农事等生活情景,如布滚歌舞,这是在丧葬活动中跳的一种丧葬舞,跳时男子手持火枪,女子手持木棍,围着死人家房屋边唱边跳,在“蹦拉”“蹦塌”(皆为领舞者)领舞下,伴随着低沉的大铓声不断变化动作。包含在布滚歌舞里的龙洞歌舞是表示军事和狩猎性的祭祀舞蹈,跳时男子持长刀、火枪,女子持扇子或芭蕉叶,在领舞者的带领下,参加跳丧葬舞的人同声呼喊“啊热!”,男舞者时而对空鸣枪,时而挥舞长刀,女舞者不断舞动扇子。铓鼓齐鸣,呼声震天,好似狩猎归来,又像战斗胜利之后,勇士凯旋,人们在欢呼雀跃地庆贺。舞步自始至终只跳一种,看似稍显单一,但人们激情奔放,舞步回旋曲折,如长蛇蠕动,似蛟龙腾飞,令人仿佛看见了原始人类的狩猎和军事情景。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死后在坟地跳的金斋斋丧葬舞,也是表现景颇族先民狩猎和军事生活的情景,由数对青年男子裸身绘满黑白条纹,系着草裙,扮成雌雄飞禽,手持长矛,呐喊狂奔,勇猛击杀,驱邪撵鬼。舞者时而鸣枪,时而舞刀,时而呼喊,边跳边击木鼓、边敲铓锣,做回旋搜索前进动作。目瑙纵歌舞是景颇族大型祭祀歌舞,分为官家跳和百姓跳两种。官家跳的称之为木代纵歌,如果说官家死了男人,在官家供有木代鬼的小房子里,由7个老年男子跳6天;如果说官家死了女人,则由8个老年男子跳7天。众人通常在屋外跳,称之为“龙洞拓”。跳这种舞时,一般在主人家门外的平地上立着刻有各种花纹的4块木牌,中间立一大鬼桩,在装扮成一雌一雄飞禽类的领舞者带领下,男人手持长刀、铁矛,女人持扇子,在鬼桩两边排列,陆续回旋前进。这些都是再现景颇族祖先狩猎、军事、农事劳动的生活情形的,其场面之壮观,声势之浩大,是其他舞蹈所不可比拟的。所有舞蹈祭的宗旨都是在祈求鬼魂保佑,祈求五谷丰收,人畜兴旺,战斗胜利,狩猎有获等。大部分舞蹈祭还明显地保留着图腾舞蹈的痕迹,多数舞蹈祭属于原始形态。在图腾的约束下,人们须舍弃不同需求、不同欲望、不同规则等等。

img62

目瑙纵歌

(一)目瑙纵歌舞祭

景颇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要属目瑙纵歌,它是景颇族最大的盛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性。目瑙纵歌又称目瑙、纵歌(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意为“大伙跳舞”,是较大的区域性祭祀活动,以祭祀最大的天鬼木代而举行的隆重仪式,同时也是自古以来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数万人汇在一起跳的大型舞蹈,其中包括多种舞蹈形式,排列成阵,舞步有序,节奏鲜明,表现了群舞的高度水平。大凡出征凯旋、庆贺丰收等重要活动时,人们都要跳目瑙纵歌舞。按其内容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文化艺术特点,是研究景颇族社会历史,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的最好的历史材料。目瑙纵歌是景颇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凝聚景颇族的一条精神纽带。

img63

目瑙纵歌

关于目瑙纵歌的来历,传说颇多,但皆大同小异,且与太阳和鸟有关。传说一,从前,只有太阳的子女会跳目瑙纵歌。有一次,太阳神派使者邀请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去参加它们的目瑙纵歌盛会,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便派遣鸟类赴会。太阳宫的目瑙纵歌结束后,鸟类告别太阳神飞回地球。在途中,它们在原始森林中憩息时,看到树上结满熟透的各种果子,鸟儿一时高兴,便跳起在太阳宫里跳过的目瑙纵歌舞。宁贯瓦是景颇族神通广大的英雄,他听到鸟类举行目瑙纵歌的消息,赶忙前去观赏,被鸟类的目瑙纵歌所陶醉,于是向鸟儿请求学跳舞。鸟儿欣然同意,并教给他目瑙纵歌舞。这样,天上的目瑙纵歌舞被人类学会了。不久,宁贯瓦在木石匕省腊崩的日月祖宗山脚下,用手指划出平坦宽阔的禅信央坎作为目瑙纵歌场地,并举行了人间第一次目瑙纵歌盛会。传说二,从前,景颇族居住在遥远而美丽的地方,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后来,天上下来了一个吃人饮血的魔鬼,它专靠吃婴儿过日子。如不得吃婴儿肉饮婴儿血,它就要施展魔法,呼风唤雨,淹没田园,人类便将陷入灾难。由于人类无法忍受恶魔的暴虐,有一天一个叫子盼的男子,带领父老兄弟向南迁徙,来到了迈立开江和恩梅开江两岸,重建家园。恶魔得知全村的人已逃走的消息后,便追赶到迈立开江和恩梅开江岸边,张开血盆大口把子盼的儿子吃掉了。人们再也忍受不了,子盼决心带领群众与恶魔决一死战,为儿子报仇。太阳神知道此事后深受感动,用自己的火焰为子盼打出了一把威力无穷的宝刀。讨伐恶魔的战斗开始了,群众手持长刀向恶魔冲去,恶魔的头终于被子盼的宝刀砍下来了。人们欣喜若狂,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后来,人们每年都要举行歌舞纪念祖先除邪恶的胜利,这种歌舞逐渐变成目瑙纵歌。

举行目瑙纵歌的时间,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两日,村村寨寨的景颇族都要欢聚在一起,纵情歌舞,感谢太阳神赐予人间幸福吉祥,祈祷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目瑙纵歌场上,数不清的人,排成多路队列,由瑙双、瑙巴领舞,遵循一定路线,或环绕,或穿插,进退有序,毫不紊乱。瑙双系举行目瑙纵歌时头戴鸟冠、身穿龙袍的祭祀领舞者,通常由4个巫师担任,其中又分为武官2人,文官2人。他们所戴的鸟冠以篾编成鸟头形,用犀鸟头喙或者用大雁头喙作帽檐,四周缀有野猪獠牙,后面插孔雀翎或雉鸡翎。所穿龙袍用红、绿绸缎缝制,前后均刺绣双龙。常常佩戴银鞘银柄长刀。领舞者之所以要戴鸟冠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但主要与鸟有关。传说一,因为鸟类把目瑙纵歌从天上带到人间,并传授给了人类,功不可没,故以此纪念。传说二,景颇族最初居住在子丕子黑一带,有一天,一个叫勒排都先的人追一只白马鹿,一直南下,在途中曾多次迷失方向,进退两难,幸好有候鸟引路向太阳出的地方追,最后追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后来景颇族南迁到了这个地方,并定居下来,故以此报恩。开始跳目瑙纵歌时,均先由瑙双、瑙巴、祭司和助手等组成的祭祀舞队带领群众舞队入场,排成两列纵队,瑙双手持刀矛,瑙巴以及其他祭司与助手端着各种祭品,跟在后面的队伍,男的多持长刀,女的则多拿扇子和手绢作道具,按一定路线围着目瑙示栋(祭坛)跳舞。瑙巴,是副领舞者或另外开辟舞场者之意,也属领舞者之一。跳目瑙纵歌时,当群众舞队跟随祭祀舞队祭过目瑙示栋后,便由瑙巴领头脱离祭祀舞队,并分成左右两支舞队。景颇族以偶数为吉,故亦设两个瑙巴。在景颇族的传说中的鸟类“鸟目瑙”里,瑙巴常常由孔雀担任,瑙双常常由犀鸟担任。

目瑙示栋是目瑙纵歌盛会舞场中央竖立的雌雄祭坛,是景颇族人民心目中最神圣又崇敬的吉祥物。在传统的目瑙纵歌盛会里,人们要围着目瑙示栋尽情跳起目瑙纵歌舞蹈。目瑙示栋一般由竖4块,横2块,共6块厚实的长方形木板加底座组成,均用红、黑、白三色绘有不规则的螺旋形几何纹样,分为雌牌和雄牌。中间最高的两块为阴阳雌雄桩,左桩顶端绘有太阳,右桩顶端绘有月亮,意为人类离不开太阳和月亮。下面均画螺旋式的舞蹈图案,是表示祖先迁徙路线。再下是犀鸟和孔雀领舞的传说图案。两侧稍矮的两块是祖宗男女桩,顶端均绘祖先发祥地——木石匕省腊崩,左桩下面画着棱形宝石图案,右桩下面画着波纹或迁徙路线图案,再下均是象征人类繁衍的蕨叶花,象征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南瓜子,象征消灾避邪的牛头,象征生殖繁衍的乳房等。横的二块,上面一块绘有天地图案,下面一块绘着禽畜、五谷图案,表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阴阳雌雄桩之间有刀和剑相连接,表示景颇族人民的勇敢精神,说明景颇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长刀和剑。目瑙示栋的雌雄桩和图案随着时间推移和世代的变革以及目瑙纵歌种类、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目瑙示栋反竖一根六边形的木桩,有的竖两块横两块,有的竖6块横两块,有的竖4块横4块并且还斜插4块。主要材料有木、竹、布、钢混结构和铁等,其色彩有黑、白两种颜色。常常在目瑙示栋正中置一巨型木鼓,两侧悬两面大铓。祖宗男女桩旁栽有芭蕉树和甘蔗蓬。芭蕉树硕果累累,它象征着丰收,甘蔗象征生活甜美幸福。有的还在目瑙示栋两侧建有高竹台,以迎请木代鬼落座。历史上,在尚未竖立目瑙示栋之前,通常各村寨的董萨都在念他们带来的村寨鬼,形成祭祀高潮。一般祭祀天鬼的活动共需3天时间,祭毕将目瑙示栋竖立起来,顿时使整个目瑙纵歌舞场上增辉添彩,显得非常雄伟壮观。

img64

目瑙示栋

关于景颇族跳目瑙纵歌舞时,竖立目瑙示栋的来历,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从前,景颇族的祖先创世英雄宁贯瓦长大后,想娶天鬼木代的女儿为妻,他上天来到天鬼木代家求亲,木代鬼不答应,对宁贯瓦说:“我们都是近亲兄弟,女儿不能嫁给你。”宁贯瓦回来后,带着人敲锣打鼓到迈立开江和恩梅开江边去找妻子。有一天,他们的锣鼓声惊动了江中的龙王。龙王叫女儿布仁扎仙出来观察动静,当龙女一出江,宁贯瓦就看上了龙女,龙女也爱上了宁贯瓦,两人成了家,生了儿子景瓦共宗。儿子长大,宁贯瓦也成名后,他再次上天找天鬼木代为自己的儿子求亲,天鬼木代看在宁贯瓦的份上,只好把小女儿纯瓦木准给他做儿媳。当女儿出嫁时,天鬼木代不要宁贯瓦的彩礼,而且还给了景瓦共宗一包树种,并再三嘱咐他回去后把树种播种好,树长大后可以做目瑙示栋和长鼓的材料,人类就可以举行目瑙纵歌盛会,到时,丈人家要去参加目瑙纵歌盛会。从此,每当景颇人在举行目瑙纵歌时,都要竖立目瑙示栋。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盛会既是景颇族最大的祭祀活动,又是群众性歌舞盛会。一般分为准备阶段、正式阶段、结束阶段三个过程。

1.准备阶段。历史上举行目瑙纵歌盛会,因人、因地、因事不同而选择场地也不同,场地多半是不固定的,有固定场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景颇族选择舞场极为重视,舞场不仅要宽旷,而且还要看场地是否有吉凶,由董萨反复多次打卦显示有吉方可定为舞场。如若反复几次打卦显凶,说明地点不好,就得另选场地。选择好舞场后,选建盖好供奉木代鬼的房屋,旁边另用树枝围一小间房,地上用竹子搭一小竹台,台上铺上新鲜芭蕉叶。由迷退(最高一级董萨,能做所谓人与鬼之间的中间人,鬼魂附在其身上,就能为人鬼之间传话,此种人为数极少)以蒿叶薰叶后念喷水和喷姜汁咒,待木代鬼附体后便开始发旨。这时有人在其身边手持水筒不断给他添水喝。有人向鬼提出问题,这次目瑙纵歌应如何安排,要杀多少牛、猪、鸡,哪种鬼应如何祭祀,并向其汇报请示有关此次目瑙纵歌的筹备情况及各种问题。如遇有天灾人祸,山官代表人民群众要求鬼告诉消灾免难的办法,祈求诸鬼保佑人们平安无事。由供奉木代鬼的山官组织举行的目瑙纵歌时,迷退每天都要这样做一两次,他还要代表鬼检查祭祀的态度是否真诚。紧接着,开始分类祭鬼,首先祭洼子水鬼、大水鬼和山鬼。先祭祀这几种鬼的原因是,举行目瑙纵歌期间,来往人员较多,大家都要煮饭,到洼子里打水,有的还要到山上拾柴火,容易触犯这三个鬼,它能使人生病,须先祭献。洼子鬼的主要祭品是1只鸡,大水鬼的是公鸡、母鸡各1只,山鬼用公鸡1只。其次是祭祀地鬼、杀瓦鬼(血腥鬼)、木里子桐鬼等诸鬼。举行目瑙纵歌期间,大家要找地方跳舞,地上不断有人住宿或行走,也容易触犯地鬼,对它的祭祀也要安排在前面。地鬼祭献后,可保护人们在目瑙纵歌期间不会生病,使目瑙纵歌盛会能顺利进行。主要祭品是干鱼6对(3对埋入土中,3对摆在地面),另供糯米饭1包,水酒两筒。祭杀瓦鬼(血腥鬼),举行目瑙纵歌盛会,按习惯男子个个都带有刀枪,如不小心容易触犯杀瓦鬼,在舞场会出现乱砍乱杀的事件,对杀瓦鬼要好好祭献它。主要祭品是狗1条、小鸡1只、长刀1把、火枪1支、大铓1面、花毡1块、棉毯1床,将狗和鸡杀死抛入山洼,其他祭品则收回。祭献杀瓦碑(杀瓦鬼之母),其祭品除与祭杀瓦鬼相同外,再增加大铓6面,龙袍1件,雄猪1头。最后祭献木里子桐鬼(最大的山神鬼),它主要是管制山上的各种野兽和保护人的安全。主要祭品是1头牛,1头猪。祭献好此鬼,舞场才会有好秩序,柴水不愁,安全、人人健康。

第二批要祭献色甲鬼、祖宗鬼、雷鬼、风鬼等共30多种鬼神。祭献色甲鬼和祖宗鬼的主要祭品是牛,祭色甲鬼杀3头牛,祖宗鬼杀1头。雷鬼、风鬼的主要祭品是母猪1头、龙袍1件、花毡1块。各种鬼神基本祭献完毕,由主祭司斋瓦和几位地位最高的大董萨,手持天平、大锤、扇子、钩子、锅圈、风箱、刀矛等,由副祭司董萨担任瑙巴,手持酒筒,为木代鬼做饭菜的“肯壮”、给木代鬼献酒的“彭壮”、总管等一些执事人员尾随其后,进入木代鬼房巡视。此后,他们到舞场东边站住。这时,参加目瑙纵歌盛会的群众开始燃放鞭炮、鸣枪表示欢迎。他们便进入舞场,走到刚竖起的目瑙示栋旁坐下,由3位董萨念木宋鬼(即口舌或是非鬼)。据说,此类鬼有30余种,它们可以使人生病、吵嘴斗殴、酿成流血事件。念完后,他们要通过设在木宋鬼棚之间的独桥——以清除附体的不吉之鬼。然后转至木代鬼房前,大祭司斋瓦在门口讲几句吉利话。目瑙纵歌祭仪结束后,董萨举行叫魂仪式,大意是人们诚心祭木代鬼,请木代鬼体察下情,赐福消灾,保佑万民。这时,其他人离去,斋瓦则入木代房继续念木代鬼。除了敬献祭品外,还要念出接木代鬼时所经路线的地名,一直念到木代鬼的住地为止。还要向木代鬼说明人间举行目瑙纵歌的盛况,并请木代鬼参加盛会,接受人间祭献的供品。木代鬼同大祭司斋瓦一同返回人间,前半段路线不变,来到人间后,因木代鬼来参加目瑙纵歌盛会带来了许多金银财宝,怕遭抢劫,故后半段改变路线来到举行目瑙纵歌场地。把木代鬼请到木代鬼房后,斋瓦要念木代鬼的历史,从开天辟地时开始,一般要念一天以上的时间。据说,有十八九种不同的念法,但总的情况是一致的。最后斋瓦请木代鬼保佑寨子的人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在祭祀木代鬼的同时,目瑙纵歌场地附近竖满了鬼桩,这时各村寨的董萨都在念他们带来的村寨鬼,到处一片祭鬼声,形成祭祀的高潮。

2.正式阶段。目瑙纵歌盛会通常历时1~2日。当祭祀完木代鬼后,约在上午10时许,由两个瑙双(领舞者),一个饰木代鬼的儿子,头戴插有羽毛的藤篾帽,系腰带,穿长袍;另一个饰木代鬼的女儿,头缠包头,穿筒裙,上衣缀满银饰,脖子挂项链,戴银手套圈,手中持扇,进入木代鬼房,在鬼桩前跳祭祀舞。仪式结束后,紧跟在后面有4人,其中有两人脱去上衣,卷起裤脚,作出手执刀矛,又劈又刺状,另有两个巫师在弯朗朗念咒,据说是驱鬼开路,祈祷舞场平安无事。巫师又头顶黄巾进入舞场,在舞场中心及周围撒姜片,转了一圈撒完姜片后,将黄巾挂在太阳神的祭台上。接着,祭祀性的开跳仪式开始,头戴藤篾帽、身穿长袍的两个瑙双各率一队群众舞队入舞场,后面紧跟着的二人持象征性的铁矛和用芭蕉树叶裹着的酒筒,其他的男人持长刀,女人持扇子或手帕、树枝跟着跳进舞场内。舞场一开场,通常要跳10余个小时。舞蹈已开始,常常是铓鼓齐鸣,还有一位乐师走上太阳神的祭台吹奏形似唢呐的“筒巴”,群众则随着铓声起舞,酣歌畅舞,满眼见到的就是男子手中的长刀上下舞动,银光闪闪;女人衣服上、筒帕上的银泡光彩夺目,铮铮作响,配以节奏鲜明的大鼓声、铓锣声,十分壮观。目瑙纵歌场上,数不清的人,排成多路队列,有人领舞,遵循一定路线,或环绕,或穿插,进退有序,毫不紊乱。舞步也有许多花样,基本舞步为两腿向左右边崴边前进。但若鼓声一变,舞步即变为进两步退一步,或进三步退两步。舞者跳得那么认真、专注,完全沉缅于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中,以至观者也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舞蹈行列中来。开跳仪式后期,人们就不断地加入舞蹈队伍,而且越来越多。跳疲倦了的人就自动退出休息,休息好的人又加入舞蹈队伍。场中的舞蹈一般规定时间不到是不停止的。斋瓦边跳舞边念鬼,迷退则须每日附体1~2次鬼魂,向木代鬼请示汇报,并代发“圣旨”。这时,还必须举行传统的象征性的买牛活动,买牛需要金银,故在木代鬼台旁备有风箱、锤子、扇子及天平等工具。举行这种形式时,指定两人装扮成为买牛者,两人从勒扎那里把牛买回来,拴在贡旁样,并请两人看守,而牛却走失了,又安排两人去找,他们到处去问:“是否看见牛?”被问的人答道:“不见,你们到贡扎去找。”找牛的人在途中如遇上商人便讨钱,见肉也拿,所得钱或物全归找牛者。在此过程中,有人在舞场里堆着一堆堆沙子,找牛者即认为是发现了牛粪。再往前走,到舞场入口处,这里放着两个竹槽,一槽为清水,另一槽是浑水。找牛者先用浑水洗脸,然后再用清水洗。洗完脸后,就说牛已找到。一个人用绳子拖着一个象征牛的大东瓜,另一个人则用小棍敲打,谓之赶牛,他们赶着“牛”闯入舞场附近各寨的临时住地,将东瓜从睡着的人身上拖过,滚过人头称上坡,滚过下身叫下洼子。这个过程中同样见吃的就拿,遇着有钱人就讨。绕完各村寨临时住地,此仪式才告终。参加跳舞的人兴致高昂,一经踏进舞场就连跳数小时,整个跳舞时间可以持续10余个小时而不散。

img65

瑙 双

img66

瑙双领舞前接受斋瓦的嘱托

img67

斋瓦为瑙双瑙巴戴犀鸟头罩“共勒荣”

3.结束阶段。巫师(斋瓦、董萨、迷退)和所有执事人员都进场去跳,所有的藤篾帽和长袍都全部穿戴上。在斋瓦等巫师和执事人员走完格借的步伐以后,群众才进场参加跳舞。之后巫师斋瓦领着一部分人,一直沿着舞场边缘转。瑙双等又领着其余的人在场中跳。最后,斋瓦所领的队伍也合过来,共同组成十多路纵队,面向目瑙示栋,共同左右横跳若干次,又前进后退若干次。这时整个目瑙纵歌舞蹈结束,全体人员经木代房的舞场门退出。在舞场门口等候着的一位老妈妈,就很快用竹制的瓢,做舀金银财宝的仪式。景颇族瑙双、瑙巴最后再祭木宋鬼,立1根高竹竿,上挂1只竹篮,内装稀饭和1只杀死的鸡,由斋瓦主祭。紧接着,杀1头牛,举行关鬼仪式,董萨带着一个人,各持一片尖端砍开似夹子的竹片,边念边走,边走边用竹片敲打,从木代房走到跳场,又由跳场走回木代房。巫师斋瓦念祭,念的主要内容是:“此次举行目瑙纵歌请来的全部鬼们,我们该给你们的祭品已全部给了,请你们一定要保佑木代的子孙。现在你们该回去了,下次举行目瑙纵歌盛会时再请你们来参加。”念毕,斋瓦将悬在竹竿上的竹篮绳割断,表示从此与所祭献的所有鬼割断联系。最后封闭舞场后门,凡是参加祭祀的斋瓦、董萨、迷退等从前门走出舞场回各自的家。如果是属个人举办的目瑙纵歌盛会,则主祭司斋瓦或董萨当日不能直接回家,只能寄宿别人家。有些地区不立高竹竿,但准备数十个长一尺左右的竹筒,将祭献各种鬼的鸡肉剁碎拌入稀饭,每个竹筒装一点,当斋瓦念完鬼时,从木代房出来的祭祀的人便各取一筒,在归途中丢入山洼,再自行回家。

《目瑙斋瓦》,即《历史的歌》,是一种专门歌唱历史的曲调名称。景颇族每逢举行目瑙纵歌盛会时,请一位最有声望的巫师(斋瓦)念诵《目瑙斋瓦》。它从开天辟地念起,以优美的神话形式,叙述了景颇族人民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曲折生动的故事中,留下了历史前进的脚印。据说,有20多种不同的念法,念的时间长短,一是看巫师斋瓦的能力,二是看各家山官的历史发展是否复杂。《目瑙斋瓦》在景颇族人民及其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他形式的景颇族口头文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瑙斋瓦》在景颇族民间流传颇广,由于支系、语言、方言、地区、巫师素质不同,往往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上是相同的。念的人一般只有五六个人,任何一个地方举行目瑙纵歌盛会,都要请上述五六人去念,流传的内容大致相同。

(二)布滚歌舞祭

按景颇族古老的习俗,凡老人去世,在送葬前,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对生者的劝慰,每天晚上,凡是前来吊丧的亲友,都要在死者家中跳布滚歌舞,以此来祭献死者的亡魂。跳的天数以死者家属的经济情况而定,有钱人家可跳2~4天,经济较困难人家也得跳两晚上。有的景颇族地区,若有未婚子女病死,其家属也为子女举行跳布滚歌舞,以表父母未完成养育与嫁娶之责,以跳布滚歌舞祭的形式,解除父母的悲伤。跳布滚歌舞祭的目的也是希望以后家中吉祥平安,布滚歌舞是景颇族丧葬祭祀舞蹈中的一种形式。跳布滚歌舞一定要在死者的屋内跳,或者屋外院子内跳,决不能在其他地方跳。不死人时,这种舞禁止跳,无事跳这种舞被视为不吉利。跳起这种舞来总是通宵达旦,主人家通常准备大量的水酒、白酒招待跳布滚歌舞的亲朋好友。

布滚歌舞是丧葬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跳时,人们要击响声音深沉的大铓锣,由蹦拉、蹦塌(皆为领舞者)领舞,众人手握一根削制的竹片(以竹片或长刀)在屋内或者院场中起舞。据说,此舞有两套,共60多个动作,这些动作有先有后,哪个动作跳几圈、在什么地方变换都有规定,不能随便跳。第一套是纪念死者生前克服种种困难磨刀、砍草、烧地、平地、点谷、狩猎等的情形,通过古朴豪放的舞姿,把人们又带到了很久以前的日子里。第二套是纪念死者生前克服种种困难收割粮食、舂米等反映劳动生产、生活的景象,通过舞蹈动作再现了死者的生平,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崇敬。跳时一般只跳第一套,如果两套都要跳的话,则时间应抓得很紧,不能天亮了还跳不完。

人死后人们为什么要跳丧葬舞呢?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景颇人是不会跳丧葬舞的。那时的景颇人,人死了,有的人哭,有的人怕,不知道如何处理丧事。天神知道后,便派天鬼蒙毛龙来到人间帮助景颇族处理丧事。他来到景颇山,没有人死,恰好遇到一条四脚蛇当道,天鬼蒙毛龙用一个簸箕罩住了这条四脚蛇,被罩住的四脚蛇在簸箕内跳动,好像要冲出来伤人似的,这时天鬼蒙毛龙率领大家敲起大铓,围着簸箕跳舞,不一会儿簸箕里的四脚蛇死了。从此以后景颇人学会了“簸箕舞”,人死了就跳这种舞蹈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思。通过舞蹈动作再现了死者的生平,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崇敬。跳布滚歌舞时,董萨在一旁念:“某某人啊!你先走了,不要悲伤,不要难过。万物都会死的,星星也会落下,大海也会干枯,更不用说老虎豹子,大树小草,麂子马鹿都要死的。人也这样啊,你的祖父祖母都死掉了,今天你也跟着他们去了。你放放心心走吧,不要牵挂儿孙。你留下的猪鸡牛马有人看管,你种过的土地有人耕种,你住过的房子后代还要居住。你只管背着你的背箩,带着你的长刀,沿着祖先来的路回去吧!你不要回头,前面有三条路,左边有深箐,不能走;右边有悬崖,不要走;中间那条路,尽管放心走吧!平常不要来,请你继续走,越远越好。你的子孙会经常祭献你的,你要保佑他们谷子满仓,牛羊满山,猪鸡满厩,儿孙满堂……”[3]董萨坚持念到跳布滚歌舞结束才能休息。在念的同时,跳布滚歌舞的人,在屋内围成舞圈,伴着铓锣节拍,步伐整齐,节奏明快,气氛肃穆,跳舞的人边跳边唱丧葬歌。唱词一般是:“老公公啊!你活在世上的时候,你教儿孙们做活,像大青树一样长青,你处处为别人着想,你做过的好事数不完,人们记着你,子孙后代传颂你,你的名字像金子闪光。我们永远记住你,放手走吧!不要牵挂儿女。你留下的猪、鸡、牛、马会有人照看,你种过的土地会有人耕种,你住过的房子后人会居住。你只管背着你的背箩,带上你的长刀,沿着祖先来的道路回去吧!你不要回头,前面有三条路,左边有深沟,不能走;右边有悬崖陡壁,不能去;中间那条路平平坦坦,你去吧!子孙后代会称颂你的,你的名字像金子一样发光,你没有做完的事我们接着做。”[4]虽然所唱的是丧葬歌,但所表达的感情更多的是对死者的怀念之情,颂扬死者生前的功绩,但却没有流露出过分的悲伤情绪。所唱的丧葬歌与董萨的念词内容基本一致,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丧葬歌有两种唱法,可由二人交替对唱,也可由一人领唱,众人齐声合唱,听起来很有气派,边舞边唱,往往直到公鸡报晓时才终止。

(三)龙洞歌舞祭

跳完布滚歌丧葬舞后,如果要送葬,天亮后,人们紧接着又要在屋外跳一种称为龙洞歌的祭祀舞蹈。开始前,专门念送死人魂回老家的董萨坐在将要跳龙洞歌舞场的旁边念唱祭祀歌。董萨念完,人们先对空鸣三枪,由两个手持长矛的人领舞。通常在长矛上系有铜铃,动作与布滚歌舞祭相同,只不过是铓锣敲得更紧,动作更急速,但有时铓锣声变缓慢,动作随之变得缓慢。姿式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时而旋转、跨步、屈体,时而跳跃、冲刺等。目的是表示为死者开路,驱除阻挡在道路上的鬼魂。这种舞一直跳到送葬队伍出发。

(四)金斋斋舞祭

按照景颇族的习俗,在送魂祭祀中,如果是村寨中有威望的人,人们要跳最富有景颇民族特色的金斋斋送魂驱鬼舞。它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死后在坟地跳的一种小型男性集体舞,这种舞蹈是景颇族原始艺术在祭祀活动中的表现。这种送魂驱鬼舞只能在人死后送魂的当天晚上天刚刚黑时跳,平常不能跳这种舞。跳金斋斋舞时由数对青年男子裸身绘满红、黑、白条纹,着草裙,扮成雌雄飞禽,手持长矛等鬼的模样,一般是4人或者8人来跳。在跳金斋斋舞之前,前来参加送魂的人,要在送魂的路上先观看另一种饶有风趣的恩朵格强丧葬舞,参加跳舞的人,有的手持长刀,有的手持树枝,边歌边舞,他们时而高声呼叫,时而对空鸣枪,舞姿强悍有力,刀光火影相互映照,整个恩朵格强舞的气氛非常热烈。正当人们观看恩朵格强舞的时候,突然从另一方的草丛中跳出8个裸身彪汉,下身仅系有用树叶做成的短裙。他们整个身体,从头到脚都绘有黑、红、白三色相间的花纹,其扮相好似飞禽走兽,而且有雌雄的区别。他们跳进舞场后,气氛更加活跃,参加送魂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们的身上,这时实际上已经开始跳起了金斋斋祭祀舞。金斋斋舞一般是成双成对,其中两对金斋斋舞者还会故意跳出各种各样有趣的舞姿,来吸引众人发笑,让人们感觉到此时自己好像已置身于另外的世界。在跳的过程中,更有意思的是跳舞的人会突然跳出舞场,来到人们的面前,跳出风趣的舞蹈动作,向人们表示要索取钱物。凡是被索取者,如果你表示出不肯给钱,跳金斋斋舞的总是要缠着你不放,而且还会跳出许多动作,说明你小气,引起人们大笑。一般说来,舞者在跳金斋斋舞时讨钱,大家都是愿意给的,而且多数人事先已准备好钱物。金斋斋舞蹈动作主要是展现死者的生平,如死者生前是武士,那么,跳金斋斋舞者手中要持着树皮做的盾牌和木棒,跳出各种各样的战斗姿态。通过跳金斋斋舞蹈,达到送魂的目的,一般跳金斋斋舞的时间都不太长。

img68

金斋斋舞

六、重大的祭祀耗费

往昔,景颇族地区由于缺医少药,各种疾病流行,死亡率较高,给人带来了一种恐惧感,从而在人们心灵深处产生了鬼魂观念。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人们感觉到鬼魂布满了天上、地下和水中,几乎每一样东西里都存在着鬼魂,从而表现出屈从、虔敬、感激、祈求或禁忌等一系列的崇拜祭祀活动。特别是人得了疾病后,只能靠祈求祭鬼来解除病痛。如有人生小病,要杀3~4只鸡,加上鸡蛋、糯米、酒、烟等祭品,又如有人生重病,则要以猪、牛等大牲畜为祭品进行多次祭献,这种现象在景颇族社会中是经常性的,而且对牲畜、家禽的宰杀量相当大,因而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一)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祀耗费

景颇族农业生产宗教祭祀活动中耗费最大的祭祀是龙尚祭,一年举行2~3次规模较大的祭祀,祭旱地鬼4~5次,谷子进仓还得祭一次谷魂,吃新谷也得祭一次鬼,感谢诸鬼,并祈祷来年再丰收。主要费用如下(1956年盈江邦瓦祭龙尚费用和分担情况):[5]

1.山官单独出小猪1头,水酒1罐,米3~5升。

2.全寨平均负担1头牛、两头猪(根据当时牛、猪实际价进行分担)。

3.夏都(土地官,即主持祭地鬼的官)单独出鸡1只,酒1罐。

4.苏温(村寨头人)单独出1只鸡、1罐酒、2~3升米。

5.波勐(村寨次头人)和相当于苏温的家族长(能参与村寨内部事务的人家),每户出1只鸡,约有25户。

6.群众每户鸡蛋1~2个,出干鱼和草烟、盐巴等,自己吃的米自带。

7.杀牛后,山官家得一条牛腿,董萨、强壮(祭鬼时的管家)每人得一包肉,牛骨头由出酒人家分吃。牛肉、鸡、猪肉等全寨男子在龙尚共餐。

(二)与疾病及社会生活有关的祭祀耗费

景颇族认为,人的各种疾病的产生是鬼魂在作祟,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各种自然力和死去先人的恐惧和崇拜观念。人得了病只得请董萨念鬼,不少人家常常因病连续杀牲献鬼,弄得家破人亡。1956年盈江县卡场乡吾帕寨阿阳么瓦举行送魂仪式,耗费如下:杀牛4头,卢比650文;杀猪4头,卢比160文;杀鸡30只,卢比120文;米40箩(2400斤),卢比320文;买酒卢比200文;大烟20两,卢比200文;买盐巴、辣子,卢比49文。在祭献期间,送给董萨及亲戚的牛、毡子、筒裙、银项圈、手镯、刀、矛等合计卢比510文,以上各项共计卢比2209文,折合人民币3000元左右。[6]

(三)目瑙纵歌祭祀耗费

景颇族目瑙纵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文化艺术特点。历史上,山官在景颇族社会中是特权阶层,只有少数官家才能供奉木代鬼。官家在经济条件许可时,每年或隔一年举办一次目瑙纵歌祭。由于举行目瑙纵歌祭典,对财富耗费颇大,所以举办的次数多,规模大,官家的政治经济地位就越高。董萨在为其念木代鬼时,每次都要追述其祖先及自身祭木代鬼的次数与盛况。到了近代,随着山官势力的衰退,无力举行目瑙纵歌祭祀,但有些山官为取得荣誉而举行目瑙纵歌祭,把负担转嫁给群众,即要所辖村寨提供牛、酒等祭祀物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非官百姓人家,由于经济富裕,便追求社会地位,有意举行目瑙纵歌祭,但自己没有供奉木代鬼,只好给山官送1~2头牛,借来木代鬼,然后举办目瑙纵歌祭。例如盈江县盏西乡景颇族吴腊用老汉在1900年至1957年的57年中,共参加12次目瑙纵歌祭典,其中官家举办2次,集体举办2次,百姓举办8次。在百姓举办的8次中,商人普戛当家举办4次,董萨家举办1次,普通百姓举办3次。[7]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目瑙纵歌活动已经大大减少了其浓厚的宗教内容的色彩,增加了民族节日内容,整个活动突出了民族文化、娱乐、经贸、民族团结等成分,逐渐成为全体景颇族和邻近各民族盛大的文娱歌舞和商贸活动的节日。1983年,德宏州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景颇族群众的要求,决定将目瑙纵歌定为法定民族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十六日举行,节期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