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功能内生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教育功能内生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意味着,正确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可使其功能达到理想状态。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是教育功能内生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但教育文本只是教育功能内生的重要条件,而不是教育功能本身。
教育功能内生过程中的基本规律_教育功能的社会学研究

二、教育功能内生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教育功能内生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和变化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按这些规律办教育,就能实现教育功能内生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

教育功能内生过程是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转化的过程。社会期待作为一定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表明了教育功能的理想状态。这意味着,正确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可使其功能达到理想状态。为了使教育功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人们就必须正确认识社会期待,并把这种认识文字化,从而形成指导办学和发展教育的教育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功能的内生过程表现为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转化的过程。

这种转化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功能的优化和协调。如果某种教育文本正确地反映了社会期待,那么,按该种教育文本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就会培养出符合社会期待的人才,从而使得教育的各种功能趋向优化和协调;反之,如果某种教育文本错误地反映了社会期待,那么,按该种教育文本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就会培养出不符合社会期待的人才,从而使得教育的各种功能趋向劣化和失调。我们知道,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后,美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在教材中增加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使教材更加符合社会期待,使教育更加有效地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教材中许多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被砍掉,从而削弱了教育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发展上的功能。就像本书后面所指出的那样,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公布了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使教育体制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功能的优化和协调。这些事实证明,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转化的效果对教育功能的优化和协调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是通过人们对社会期待的认识和教育文本形成方式来实现的。人们对社会期待的认识越深刻越全面,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转化的效果就越好。教育文本形成方式越科学,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转化的效果就越好。这意味着,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受制于人们对社会期待的认识,受制于教育文本形成方式。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与人们对社会期待的认识之间的联系,与教育文本形成方式之间的联系,是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转化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反映了教育功能内生的一种基本规律。

人们对社会期待的认识表现为认识主体对社会期待这一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其中党派、政府、社会团体、学校、科研机构等是认识社会期待最主要的组织。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既与主体认识社会期待的能力相联系,又与主体认识社会期待的积极性相联系,还与主体参与这种认识的代表性相联系,与这种认识的系统性相联系。这意味着社会必须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提高认识社会期待的能力,必须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个人和组织认识社会期待的积极性,必须通过组织程序来提高主体参与认识的代表性,必须通过理论研究来提高认识社会期待的系统性。

人们对社会期待有了正确的认识,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就有了可靠的认识前提,而要把人们对社会期待的正确认识有效地转化为教育文本,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文本形成的方式。从决策学的意义看,教育文本形成的过程是对教育文本作出决策的过程,教育文本形成的方式也就是对教育文本作出决策的方式。

决策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和弗朗西斯·魏斯特里认为[9],决策分为三种方式:“首先分析”、“首先构想”和“首先实践”,每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首先分析”式决策是指“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再设计多项解决方案,最后确定最佳方案”这种决策方式,它是现代科学决策的一种典型模式,它适合于问题清晰、数据可靠、组织条理的情况;就像在成熟的生产流程,想法都已确定,规则都可以推行无碍的情况下那样。“首先分析”鼓励线性的、推理性的和非常绝对的论点。这样的方法,特别是如果一开始就采用的话,阻碍了参与决策者的进一步的探索,人们有可能为了流程的高效而牺牲分析的质量和深度。在很多情况下,讨论结果是一个愿望单子,分歧被掩盖在不同的条目之下。换言之,“首先分析”没有我们认为的那样有规则和秩序。它适用于社会期待比较统一时的教育文本的制定。

“首先构想”式决策好像是一种创造性发现一样,需要一定时间的准备、酝酿和灵感突现。当需要把很多因素整合成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当热情和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在可以无障碍沟通的情况下,比如一些新的教育决策需要产生时,“首先构想”就是首选的方法了。比如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发动全社会进行大讨论,并召开专家讲座,整合社会期待,形成教育文本。

“首先实践”式决策也叫探索决策模式,适用于各种令人迷惑的新局面,而且有问题等待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决策方式就属于这种。在教育上,如社会期待明显,但因为没有现成的教育文本可以遵行,或者现行的文本明显不适合,学校需要处理这些新的情况,有问题等待解决,就先实践,再总结经验,形成教育文本。

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力图制定那些能正确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文本,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社会期待的发展变化性,教育文本反映社会期待的偏差多少会存在,因此,教育文本总是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就是一个发展的、创新的、永不完结的过程。

(二)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的转化

教育功能内生过程又是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的过程。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是教育功能内生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但教育文本只是教育功能内生的重要条件,而不是教育功能本身。教育功能的内生还必须经历社会期待向教育行动转化的环节。教育文本作为教育的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文字说明,一旦生成,就具有指导、推动、规范、约束教育行动的作用。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的转化,也就是社会期待向教育行动的转化。由于教育文本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因此,社会期待向教育行动的转化主要是通过教育文本来实现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与教育文本相背离的教育行动,即所谓的“不按规章办事的教育行为”,但这样的教育行为只是少数,它也许是旧事物的死灰复燃,也许是新事物的萌芽。

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的转化,意味着这样的教育行动所产生的功能符合社会期待,使教育功能达到一种理想状态。这意味着教育功能内生过程表现为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的过程。前面已经指出,尽管人们总是力图制定那些能正确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文本,但认识的局限性和社会期待的发展变化性可能导致教育文本偏离社会期待,也可能导致教育文本的理解、贯彻、落实偏离社会期待。因此,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的转化,并不等同于社会期待向教育行动的转化。社会期待,既可以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也可以通过没有教育文本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向教育行动转化,不过,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最终会变成新的教育文本。而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暗含着教育文本是社会期待向教育行动转化的主要途径,暗含着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的实质是社会期待向教育行动的转化。这意味着,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的效果,既取决于社会期待转化为教育文本的效果,又取决于教育行动者对社会期待的正确认识,并把这种正确的认识与教育文本的理解、贯彻、落实结合起来。前文已就社会期待向教育文本的转化作了阐述,这里只需说明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与教育行动者对社会期待的认识之间的联系,与教育文本的理解、贯彻、落实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的内在联系所反映的教育功能内生的基本规律。

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的过程是教育行动者能动反映社会期待和教育文本的过程。这种反映的正确与否,既与教育行动者认识社会期待的能力相联系,又与教育行动者认识社会期待的积极性相联系,还与教育行动者参与这种认识的代表性相联系,与这种认识的系统性相联系。这意味着社会必须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提高教育行动者认识社会期待的能力,必须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教育行动者认识社会期待的积极性,必须通过组织程序来提高教育行动者参与认识的代表性,必须通过理论研究来提高教育行动者认识社会期待的系统性。

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转化的过程又是教育行动者把自己对社会期待的认识与教育文本的理解、贯彻、落实相结合的过程。教育行动者对社会期待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教育文本的理解、贯彻、落实是否全面、准确和有创新。这意味着,要实现社会期待通过教育文本向教育行动的有效转化,既要注重提高教育行动者对社会期待的认识水平,又要注重提高教育行动者理解、贯彻、落实教育文本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创新性。

(三)社会期待通过教育行动向学生身心发展的转化——教育功能内生的实现

教育功能内生过程还是社会期待通过教育行动向学生身心发展转化的过程,这是教育功能内生过程中的最后环节。教育功能在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最终表现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学生的身心发展要通过教育行动来实现。由于教育行动是在教育文本指导下展开的,并与教育文本共同反映社会期待,因此,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行动所导致的学生身心发展与社会期待之间也就必然具有一致性。学生身心发展作为教育过程中内生的教育功能与社会期待之间具有一致性,意味着通过教育行动实现了社会期待向学生身心发展的转化。

由于偏离一定社会期待的教育行动有时会出现,教育行动向学生身心发展的转化也就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期待向学生身心发展的转化。而偏离一定社会期待的教育行动也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这意味着教育功能仍旧内生了出来,它既可能是消极功能,也可能是积极功能潜在的新的生长点。不过,偏离一定社会期待的教育行动不是一定社会的教育行动的主流,因为教育行动对教育文本的依赖性和社会制约性,使得它的主流总是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

学生身心发展与社会期待之间的一致性,表明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数量、结构、质量、效益上符合社会期待,能有效地满足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地满足维持社会良性运行、适应社会积极变革、构建社会美好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这意味着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实现了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的优化和协调,实现了其维持功能、适应功能、构建功能的优化和协调。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功能的优化和协调表现为学生身心发展与社会期待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表现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数量、结构、质量、效益上与社会期待的一致性。

社会期待通过教育行动向学生身心发展转化的效果,既取决于教育行动对社会期待的反映,又取决于学生身心发展对社会期待的反映,还取决于学生身心发展对教育行动的反映。充分而又正确反映社会期待的教育行动有利于实现社会期待向学生身心发展的转化,因此必须有效实现社会期待向教育行动的转化,前面已经对此作了讨论。这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社会期待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联系、教育行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联系,因为这些联系反映的是社会期待通过教育行动向学生身心发展转化的内在联系,反映的是教育功能内生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社会期待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具体表现在以社会要求的形式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抑制另一些方面的发展。比如因为科技的发展,除了一些特殊需要外,很多工作不再有肩挑的力量要求,更崇尚美感,所以社会期待学生身体健康,美观大方,要求学生积极锻炼身体,但对肩挑的力量没有要求。学生身心发展也对社会期待有重要影响,比如因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比较纯洁、简单的环境,因此公众希望学校更纯净,更有效率。从某些方面说,学校教育有意无意地回避社会现实复杂的、阴暗的一面,导致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脱节。

教育行动一般要遵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童年时代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年少时与现代社会隔离的“狼孩”,其智力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他本来可以达到的高度;但是,人的大脑又是逐步发育的,比如抽象思维,只有在11岁左右或者之后才会有,在这之前的儿童一般是无法理解抽象的东西的,教育行动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分步骤分阶段来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