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市在本次人口普查中选调了1.4万多名“两员”,在“两员”选调中要配强配足“两员”队伍具有一定的难度。(三)两员素质不一,业务培训难度大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纪律严的普查员队伍,是圆满完成人口普查的根本保证。(二)“两员”队伍组建要“千挑万选”“两员”是人口普查的主要力量,因此选聘组建一支素质较高的人口普查“两员”队伍,是确保人口普查圆满成功的基础和关键。2.积极解决“两员”补助,确保队伍稳定。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难点及对策建议_2010浙江人口普查技术业务工作文集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王爱青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开展人口普查工作复杂性、艰巨性非常大,尤其是如何高质量完成普查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提高普查数据质量,我市在普查的各个阶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降低各种误差隐患,确保人口普查圆满成功。本文从基层工作角度出发,结合人口普查各阶段数据质量控制的难点,对如何提高普查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索。

一、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难点分析

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全面掌握了我市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我市的人口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在整个普查工作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影响数据质量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流动性大,锁定普查对象难

人户分离现象的存在,是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表现形式为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最突出的为外来人口与外出人口即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规模和频率跟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比起户籍人口来说住所不稳定,所以要入户对他们进行访问也更加困难。特别是在城市,人户分离情况更加突出。并且相当部分流动人员未纳入居住地的统一管理,个人基本信息较难掌握。在人户不一致核对时,对普查对象锁定存在很大困难。根据这次普查原则“见人就登,见户就登”,不光在流入地登记,在户籍地也登记。这个原则的出发点就是“两头堵”,保证流动人口不重不漏。但普查时还是容易发生对流动人口中普查对象界定的偏差,造成流动人口的漏登或重登,从而影响人口总量的准确性。在流动人口总量难以准确掌握的情况下,就更加大了查准流动人口中出生和死亡人口的难度。流动人口的界定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普查数据质量。

(二)普查员与普查指导员队伍庞大,配强配足“两员”难

根据“两员”选调细则规定:一个普查小区要配备一名普查员,四个普查小区要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一个小区登记300人左右。我市在本次人口普查中选调了1.4万多名“两员”,在“两员”选调中要配强配足“两员”队伍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市是外出人口较多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多数有素质的年轻人到异地就业,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务输出,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人与儿童,选调资源十分有限,在城镇地区虽选调的资源足,也能胜任普查登记,但因担心普查任务艰巨辛苦,“两员”补助费偏低或无保障等原因,使得一些符合条件的人不愿参加人口普查工作,最终通过多渠道选调的“两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登记质量。

(三)两员素质不一,业务培训难度大

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纪律严的普查员队伍,是圆满完成人口普查的根本保证。这支队伍既要熟练掌握普查业务,又要具备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本领,也要具有严守纪律的品格。人口普查业务知识包括:小区划分、地图绘制、对象判定、清查摸底、快速汇总、填表登记、快速汇总等整个过程的业务知识。因“两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参差不齐,加上业务培训量大、面广、时间紧,要在几天的业务培训中让所有的普查员掌握过硬的业务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普查员在一知半解中就进行入户登记,难免造成人员漏登、项目登记有误等情况,直接影响人口普查数据质量。

(四)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获得真实完整的数据难

相比前几次人口普查,“六普”面临新的难题,就是居民的隐私意识的增强,入户调查难度加大。存在因个人隐私不愿暴露而拒绝普查登记的情形,入户登记时“门不好进、脸不好看”。随着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普查表上的诸多内容如:“住房面积、住房来源、初婚年月、职业、行业、生育子女数、活(死)胎数、死亡人数”等指标成为“敏感话题”,尽管普查员通过“多敲门、多宣传、多解释、出示工作证”等方式能获得部分信息,但隐私保护意识让公民在申报时仍心存顾虑,不愿申报真实的信息,影响了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二、提高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对策建议

人口普查涉及面广、调查难度大,为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在普查的各个阶段,要发扬“四千”精神,确保普查的顺利完成。

(一)普查宣传告知要“千言万语”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人口普查舆论要先行。普查的宣传工作应贯穿整个人口普查的全过程,使普查对象广泛了解人口普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人口普查。

1.宣传形式要多样化。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合作,电视、电台、报纸等采取经常性地播放宣传信息,开设访谈、新闻追踪栏目,增加互动交流,普及人口普查知识;宣传车走街串巷、下乡进村;举办人普知识竞赛和现场有奖问答等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人口普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口普查的积极性。

2.宣传内容要有针对性。宣传地点尽量选择在人员聚集密度高的广场、大型超市门口、社区等进行。宣传内容要简便,使普查对象容易接受,根据普查对象担心泄漏个人隐私的心态,如计划外出生、未婚生育的对象,要重点宣传统计法、人口普查有关保密规定等。向普查对象说明人口普查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区别,使他们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登记,保证登记的不重不漏。

3.宣传方法要上下联动。各级统一制定宣传计划,推动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联动集中宣传,不仅要将宣传活动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开,更要将宣传活动推向高潮,保证宣传工作的全方位,给人口普查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两员”队伍组建要“千挑万选”

“两员”是人口普查的主要力量,因此选聘组建一支素质较高的人口普查“两员”队伍,是确保人口普查圆满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1.多渠道进行两员选调。一是从乡(镇、街道)、行政事业单位、村(社区)委会和集体企业管理人员中选调;二是选调身体比较健康,有一定文化程度并愿意为人口普查发挥余热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原村(社区)主任、村会计和其他人员;三是有计划地从本地应届毕业大学生及职业技术学校中选调一部分人员,多渠道进行“两员”选调。

2.积极解决“两员”补助,确保队伍稳定。“两员”补助是历次大型普查的“老大难”问题,补助是否落实直接影响“两员”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普查质量。因此,为了普查队伍的稳定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两员”补助经费的落实,“两员”补助经费能否及时拨付与兑现是确保“两员”队伍稳定的关键。

3.确保普查员的前后延续性。本次普查需要入户登记三次,普查员的延续性是保证普查数据质量的基础,在普查员选调上要考虑到人员延续,从户口整顿、摸底到普查登记尽可能用同一批普查员。由于户口整顿有些指标口径与普查登记口径存在差异,要做好普查员的前后衔接,让普查员对自己所负责的小区人员情况了如指掌,正式登记时能及时调整相关人员变动信息,达到查实查准人口的目的,还有欠缺。从本次各县的普查员衔接情况来看,普查员前后保持延续的小区能大大提高普查登记的准确性。

(三)业务培训要“千锤百炼”

数据质量是人口普查的生命线。要把握数据质量,业务培训是否到位是关键。我市共有“两员”1.4万多人,“两员”的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参差不齐,“两员”的业务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普查登记质量,为了保证普查数据质量,要把好业务培训关口。

1.精挑细选培训教员。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培训,使“两员”较好地掌握业务知识和调查技能,除“两员”需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外,离不开培训老师的“教”与“导”,因此,一定要选拔好培训老师,只有教师选拔好,才有可能保证培训的成功与质量。教员要选拔业务精、能力强、口才好、责任心强的同志承担讲课任务。而且在培训前要进行严格的试讲试听,让“试听者”给试讲的培训教员挑“疵”、找“碴”,然后提意见、议良方、谋对策,以便更好地编写符合实际的教案。

2.分阶段分批次实施培训。“六普”业务培训工作量很大,如果系统地进行集中培训,可能要花7天左右的时间。要把基层普查员统一集中到县一级进行“大课”培训,难度显然很大,效果也不一定好。并且普查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通盘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众多内容满堂灌很容易混淆。按照普查工作进程,有针对性地实行分阶段分批次进行“小班化”培训,效果会更好。

3.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由于普查队伍人力资源有限,部分素质高、能力强的普查员在完成入户登记之后,在县、乡级普查机构组织下,还要承担编码、审核、快速汇总等工作任务。因此,培训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按照谁承担工作任务,谁接受培训的原则,保证业务培训的专业化和高效率,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培训成本。

4.强化入户访谈技巧的培训。人口普查是采取入户访谈的方式调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略有降低。为了确保上门调查一次成功,不仅要求普查员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还应具备较好的调查技巧。普查员的访谈技巧如何,直接影响到入户登记的准确率,业务培训过程中要对普查员进行访谈技巧培训。

(四)普查各阶段工作不辞“千辛万苦”

清查摸底、正式入户登记、数据处理等各个阶段都是取得高质量数据的重要环节,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1.深入细致地做好清查摸底工作。清查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正式登记前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保证人口普查登记成功的重要一环。在清查摸底工作中,要深入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检查或核查普查小区内每幢建筑物和住房单元人员居住、户口寄挂、流动人员情况等,切实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为正式入户登记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科学的普查表长表抽样框。

2.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是政府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与配合,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紧密协作,才能保证完成普查任务。在普查中,针对人口流动性大、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居无定所找人难、登记难等实际问题,各级普查机构要密切加强与公安、计生、民政等重要部门的协作与联动,充分利用这些部门的登记信息和管理职能的作用,为人口普查提供帮助。

3.着力提高入户登记的时效性。普查登记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普查登记质量又是普查数据质量的核心环节。普查员怀着真心、耐心、细心投入到普查登记中,对负责的普查小区的每一个普查对象,每一项普查指标,既要登全登对,同时对于难见户、空挂户、外出户等登记困难的对象,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约访登记,还不能因难登、难找就漏登普查对象,要想方设法达到本小区登记对象“不重不漏”,要求普查员“先慢后快”合理安排入户登记时间,逐步提高入户登记的效率。

4.规范数据处理操作流程。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数据处理全过程。特别是光电录入环节,要制订详细明确的操作流程规范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资料交接制度,做好资料预审,严格答疑改错流程,规范各环节签字确认制度。同时做好质量抽查,从普查表的领取、扫描、校对、审核到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5.加强数据比对评估。及时搜集计生、公安、卫生、民政、教育、殡仪馆等相关部门数据,收集历次普查及年度调查的人口相关数据,与汇总数据进行比对评估分析,从与部门数据比对分析得出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户籍人口等是否漏登,从而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数据是否符合变动趋势等。从多方面、多渠道核对普查数据的准确性,评估人口普查数据质量,以免产生趋势性、系统性的偏差。

丽水市人口普查办公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