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海子农民的土地观

双海子农民的土地观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心理适应无论是移民生活本身,还是生计生活方式的变化,双海子的裕固族移民都经历了心理的震荡与调适。更何况中国农民的土地恋已上演了数千年之久,即便在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由于土地具有的种种功能,它依然被赋予了一种情感的和崇高的价值。一些村民未能在农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坚持下来,早早将土地低价转卖,重返牧区老家。在积极的调适过程中,完成了生活重建和从牧民向农民的角色转型。
心理适应_中国民族学·第12辑

(三)心理适应

无论是移民生活本身,还是生计生活方式的变化,双海子的裕固族移民都经历了心理的震荡与调适。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农民角色的适应和初来时节的生活过渡。

1.土地情怀:农民角色的适应

关于农民角色的适应,最关键的一点是村民对土地的认识有了深刻的变化。费孝通先生说过:“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14)对农业劳动者来说,土地这个词同时意味着他耕种的田地、几代人以来养活着他全家的经营作物以及他所从事的职业,土地这个词同样还让人想起农民的状况。(15)土地对农民而言具有就业功能、保障功能、心理安全功能(16)等,土地会带给农民安定感。农民是一种存在,是对自我的一种整体的和静态的规定,而其他的职业是人们获得的和占有的“所有物”;农民“拥有的”或占有的东西是他的田地,他的继承物,就像别的人“拥有”职业,“具有”一种才能。(17)传统的农业经济使得土地成为重要的资本和唯一可靠的财富,农民依附于土地主要就是体现在种地这种特殊的劳作中,种地事实上构成了传统农民生产、生活的全部内涵。更何况中国农民的土地恋已上演了数千年之久,即便在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由于土地具有的种种功能,它依然被赋予了一种情感的和崇高的价值。

以上这些可以说是中国农民或者说传统农民的土地观、身份观,但是,刚刚搬迁到双海子的裕固族村民,由于之前世世代代经营牧业生活,几乎没有作物种植经验,对于农业生活没有切身体验,面对着即将开始的农业种植和土地管理,他们茫然无措,只知被动接受。所以划分土地时,对于每人5亩的分法,他们非常不理解,认为“太多了”。一些村民未能在农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坚持下来,早早将土地低价转卖,重返牧区老家。而“低价”这一事实也说明当时的一些村民没有意识到土地的价值以及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最初几年双海子的农业种植还未起步,土地的经济效益尚未彰显。但时隔几年,不只土地的卖价,就连土地租金也飞涨不少。

这是因为人们的农业生活已经渐入佳境,大家都知道土地里能刨出“金疙瘩”。在制种农业比较稳定的可观收入和较小的种植风险之下,谁家拥有较多的土地,无形中就掌握了更多的增收资源。现在没人愿意出卖土地,大家都看到了土地背后蕴藏的经济潜力,在农民与土地之间已然迅速建立了厚重的关系,土地就是他们的生活保障。

2.艰难过渡:移民初体验

对于初到双海子的生活过渡,村民们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习惯了,刚来时谁都不习惯,一开始是荒滩,太荒凉了,什么都没有,风一刮连饭都吃不好,风沙太大,现在好得多了。当时吃饭是“半碗饭,半碗沙”,烧饭的柴火都没有;现在做饭用电磁炉、液化气、电炒锅,都不烧柴了;2006年开始用液化气。当时也有人想回去,坚持下来的都不容易。我修完房子租给别人直到2005年才从老家搬过来,最艰苦的是1999年搬来建房子时,2005年搬过来就习惯了。(TYH,女,57岁)

由最初的“待不住”和“心慌”到现如今的融入其中,移民自身的吃苦耐劳、顽强奋斗以及对生活的信心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在如此精神动力之下,村民们才可以在地窝铺里住一年,才可以在一片荒滩上种树撒种,才可以建起清水不断的机井和舒适的住房,才迎来了安定富足的生活。在积极的调适过程中,完成了生活重建和从牧民向农民的角色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