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新型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两种新型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种新型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张易 胡一萍 吴蓉丽放置宫内节育器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的一种避孕方法,具有品种多、安全、有效、长效、简便、可逆、不影响性生活以及经济的特点[1]。临床效果观察提示,这两种新型节育器较传统节育器不良反应减少,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但不能完全避免。
两种新型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_人口科学发展论: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计划生育研究

两种新型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张易 胡一萍 吴蓉丽

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 IUD)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的一种避孕方法,具有品种多、安全、有效、长效、简便、可逆、不影响性生活以及经济的特点[1]。IUD不良反应是IUD避孕中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IUD的失败原因跟社会人口学特征、IUD的种类、使用者的特征和服务的质量有关[2]。新型IUD在设计上更人性化,技术上不断革新,但使用IUD避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我们对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站放置安舒环的育龄妇女260例和放置吉妮致美的育龄妇女230例进行随访,观察其使用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站放置安舒环或吉妮致美的育龄妇女。根据放置IUD不同将其分为2组,即放置安舒环组260例和放置吉妮致美230例,两组对象均身体健康,月经规律,Hb≥110 g/L,官腔深度7-9cm,无放置IUD禁忌症。2组对象年龄、孕次、产次、宫腔深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一般情况比较(x±s)

img71

1.2 材料 安舒环为活性γ型IUD,由上海医用缝合针厂生产,由记忆合金丝支架、不锈钢丝螺旋圈和99.99%高导铜丝以及吲哚美辛硅胶组成(含吲哚美辛20-25mg),带铜面积380mm,无尾丝。吉妮致美采用天津和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由一根00号聚丙烯手术线串联6个进口高纯度铜套(直径2.2mm×5.0mm,纯度99.99%,含铜表面积330mm)组成,在铜套内穿入一根直径1.8mm吲哚美辛缓释硅胶棒。

1.3 方法 两组受术者在月经干净1~7d、正常产后3个月、剖宫产后6个月、人流术后1个月以上,两组共放置490例(安舒环组260例,吉妮致美组230例)。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均无放置IUD禁忌症,手术均由专人为其实施手术操作。术中明确子宫位置及宫腔形态及大小,尤其放置吉妮致美前,必须矫正前倾或后倾的子宫,以利于将节育器小结植入宫底肌层。嘱受术者放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来我站接受体格检查、B超检测,了解放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通过节育器是否移位、脱落,以及月经情况来比较两组的预后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IUD放置1年的不良反应情况 安舒环组放置IUD的子宫异常出血、同房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吉妮致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腹痛、白带增多、节育器移位、脱落等情况的发生率略高于吉妮致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UD放置12个月的不良反应比较 例(%)

img72

2.2 两组IUD使用12个月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在续用率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异位妊娠及带器妊娠。

3.讨论

安舒环设计的三大特点可有效降低放置节育器带来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点滴出血等。(1)铜不外露,降低铜对子宫壁的侵蚀;(2)与子宫内壁接触部位有硅胶,减少摩擦出血;(3)硅胶内有25毫克吲哚美辛,可减轻节育器对经期的影响。安舒环不带尾丝,不会引起性交时刺痛不适。建议经量较多、轻微痛经者使用。吉妮致美具有无支架、可固定、柔软、含有吲哚美辛缓释系统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曾经带器妊娠、放置传统宫内节育器脱落者、宫颈口过于松弛、重度裂伤、宫腔深度大于9厘米或小于6厘米、劳动强度大及有痛经症状者。临床效果观察提示,这两种新型节育器较传统节育器不良反应减少,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但不能完全避免。如术者手术前能结合育龄妇女月经史、生育史、既往放环史等综合情况,手术中根据子宫颈松弛度、宫腔因素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宫内节育器,对减轻不良反应,提高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和续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英,李少丽.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检测与防治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7-114.

[2]肖劲松,吴尚纯.常用宫内节育器效能及影响研究进展.中国计划生育学,2006,14(11):689-692.

(作者工作单位:杭州市余杭区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