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舆论

什么是舆论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舆论,却不是这样简单的一会事。而对于间谍却处以死刑。新的舆论常代替旧的舆论,中国人有爱人如己的习惯,对于被俘的日军,也照样优待,并未苛刻过。中国人有忍耐风俗,对于抗战,无论付多少代价的痛苦,还是忍耐着。风俗习惯有时可变为舆论,而舆论有时也可以变为风俗习惯。有的人反对这种仪式,有的人赞成这种仪式,事实上已成为一种舆论了。四 什么是舆论?有好些人误认报纸是舆论,实际并不然。
什么是舆论_近代中国舆论思想变迁

什么是舆论?

叶明勋

梁书说过:“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由此可见,舆论(Public Opinion)是公众的意见,而非个人的主张,所以又有人称之为“物议”,或是“清议”,或是“人言”。舆论一语,照英文Public Opinion二字来解释,也是公众的意见。实际上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舆论,却不是这样简单的一会事。

试问什么叫公众?公众和群众有什么区别?公众的意见谓之舆论,那么少数人的意见能不能说是舆论呢?风俗习惯也是公众的意见,和舆论有何分别?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首先就得明白的。

一 公众与群众区别

公众英文叫做Public,群众英文叫做Crowd,以金斯伯(Morris Ginsberg)之意,二者约有下列四种区别:(一)公众不受个人与个人接触之限制而以报纸等等为其意见交换之媒介,也同时没有暴民骚动现象之发生,每个人之个性可以保持而不受影响。群众所造成之社会感情(Social feeling),无论如何,对于公众中之个人的暗示性比较少点。(二)个人于某一个时候只能属于某一个群众,决不能同时属于第二个群众。反之,一个人于同一个时候却可以属于几个不同的公众。例如一个人可以同时作几个报纸的读者,由各种不同公众的意见,可使各人的意见中和,或使之中止,或作再进一步的讨论。(三)新闻虽能迅速地散布到各个地方,但不能如群众一样受了刺激就作同样的反应,只就这一点已经足够减少其暗示力。(四)公众自身虽为多形的,但亦能造成各种方式以控制暴民的思想。例如辩论规则就是一种显明的例子。(注一)总之,群众是一群人于同一个时候对一种或多种刺激能作直接之反应。其暗示力比较强大。于某个时间,且可造成暴动现象之发生。公众就不然,其意见全赖报纸等为其交换之媒介,没有定形之组织。对各种刺激虽不能如群众作直接之反应,暗示力也没有群众大,但不受空间或时间之限制,可以作更广大之反应或是影响。

二 少数人的意见是不是舆论?

公众与群众的分别既如上述,那么进一步我们就要讨论到少数人的意见能不能说是舆论。我以为舆论并不一定是大多数人的意见,有时多数人抱冷淡态度的时候,则少数人的意见,只要其所能成为更有力的意见,也可以成为舆论的。我们知道公众如一圆(Circle),就有圆周(Circumference),即社会各方注意力。内有圆心(Center),即社会各方之注意点。注意点之变动,常引起注意力之变动。此种变动就是舆论的变动。当此变动有一定之目的或方向的现象发生,就成为一种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但是,我们应当明白,这种注意点之变动常是少数人造成的。当社会注意力停滞或走错的时候,少数先知先觉者,就在注意点活动,以达到整个圆周之变动,使舆论走向某种目的地去。易卜生(Henrik Ioson)的国民公敌(An Enemy of The People),非仅证明多数人的意见常有不对的地方,同时还说明少数人的正确意见可成为舆论。在某种新舆论刚发生的时候,少数人的正确意见常受阻挠或甚至牺牲性命。这种例子,在中外古今的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如后汉太学抗议朝政,宋朝太学生伏阙上书,明亡遗老提倡复国运动,这种少数人的意见,对于社会风气和民族都有极大之影响与变化。十七世纪当加俐略(Galleo Galier)发明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时候,许多学者说他要推翻世界,打倒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位。甚至还骂他亵渎圣灵,异教徒裁判所说他擅发邪说,带他到审判所受了可怕的审问。那时候加俐略就有不少的朋友哀求他说:“加俐略,悔过罢,悔过罢,保全你的性命!”(注二)但加俐略坚持其主张,一点也不肯悔过。他说:“我岂不是一个基督徒吗?我岂不是教会中的骄子吗?我岂不是跪在尘土中称颂全能的天父上帝和他的独生子耶苏基督吗?悔过吗?我悔什么过呢?难道我将藏匿其理以欺骗而亵渎圣灵吗?我的朋友啊!我已经传说真理,难道我现在要抛弃我的信仰而称上帝是一个谎言者吗?”(注三)加俐略的言论直到二百年后者恢复自由。少数人的意见可以成为有力的舆论,以我管见,不是“不是不”舆论的问题,而为“时候性”的问题。

三 风俗习惯与舆论之关系及其异点

更进一步,我们就要对讨论到风俗习惯与舆论有何分别?风俗习惯使每个人几乎都无疑义。其自身也慢于变迁。舆论却不然,每个人对于一种意见都具有差异点。例如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七年,美国对德宣战一事,那时候美国的舆论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动,而风俗习惯之于战争却半点不受其影响。对于被俘之非战斗员,特别是妇孺,都加以赦免。而对于间谍却处以死刑。说到中国,在“七七”抗战以前,那时候我们的舆论因迫于环境的所趋,是相当亲日的。但到芦沟桥战事爆发,一种抗战到底的舆论就兴起而代替旧有的亲日舆论了。舆论是变动的,是不断地变动着。新的舆论常代替旧的舆论,中国人有爱人如己的习惯,对于被俘的日军,也照样优待,并未苛刻过。中国人有忍耐风俗,对于抗战,无论付多少代价的痛苦,还是忍耐着。真的风俗习惯成为文化之一部分,舆论却为社会交互作用(Social interaction)变动过程之一部分。两者难同为公众意见,实有其区别所在。

虽然,舆论与风俗习惯并非绝对分开的。二者也有其相互之关系。风俗习惯有时可变为舆论,而舆论有时也可以变为风俗习惯。例如礼拜仪式,在过去是目为一种风俗习惯,在现在就不然了。有的人反对这种仪式,有的人赞成这种仪式,事实上已成为一种舆论了。过去在中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目为一种婚姻之风俗习惯,为子女者,对于择偶没有半点的自由,一切为父母之命是听,媒妁之言是听,纵使是一个“无”老妇,年青人也得接受,因为是成了风俗习惯,到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高唱云霄的时候,那种婚姻风俗已变为舆论,成为大多数人反对的舆论了。至于舆论之成为风俗习惯,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抗战军兴以来,并没有人反对这种论调,而且成为一种一致不变的公众习惯了。有钱人无不解囊救国,有力者也踊跃应征到前线去杀敌,这就是抗建风俗形成之现象。

四 什么是舆论?

有好些人误认报纸是舆论,实际并不然。报纸不过是舆论表现机构之一种。又有些人说智识分子的意见就是舆论,这也是错误的。少数人的意见虽成为舆论,但当此少数智能识分子在社会上抱冷淡态度的时候,或其意见不能扩大与发生影响,也不能说是舆论。更有些人说舆论是对于一事一物意见的总和,这就更不对了。假如对于一事一物之意见是总和的,而没有半点差异,那已是风俗习惯而非舆论了。所以当我们开始讨论什么是舆论的时候,对于以上这几点,应当首先就分别清楚。

孙本文说:“舆论又称公意,意即社会上多数人的意见。大概人们对于一个问题的意见,其参差状况有如统计学上所谓钟形弧(Bell Shape Curve),极端不同的意见,大率甚少,而在相反两极端的中间,却占大多数。此大多数的意见,通常即谓之舆论”。(注四)

img18

民众意见分配图

舆论之形成,照金斯伯之意,至少具有三个条件:(一)某个团体有一种广泛之意识及最高共同兴趣。(二)是各个团体意见合作的结果。(三)这种意见必须开展到各方使每个人都承认这是一种公众意见。由上三者,金氏对于舆论曾作如下结论:“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判断,而由某个团体使之有效。这种舆论或将形成,或已形成,每个人都感觉其存在,且为各个意见之总和。其或大或小之社会意识,还在公共团体中作用着。”

有的人说舆论的暗示力甚大,易使公众发生偏见,对于一个问题之答复不能作“真”(Ture)或“伪”(False)的辨别,而为“是”(Yes)或“非”(No)的判断。为了这个原因,坟福耳逊(Goseph K.Folson)对于舆论二字,曾作如下定义:“舆论不过是社会判断步骤之一,也可以说是社会意志之集合,而由社会组织中表现行动”。认舆论为社会判断力者,闽浙监察使陈肇英也曾说过:“舆论这样东西是总和的,产生于事理之是非得失而来的社会批判力”。(注五)

认舆论为意见之差异者,有金斯伯,他说“舆论就是每个人的意见加上他们的差异点,没有真正的同意,就没有舆论,舆论也可以说是公开讨论,当一事一物达到公开讨论的时期,那就是舆论”。

舆论不仅代表公众的意见就算完事,而是对于一种社会事物所发生的意见。姚尔(Bernerd C.Ewe)曾说,“舆论不过是一群人对于社会生活发生的意见,不但是公众的意见,而是对于公众事物的意见”。

另有人以为无个人,则舆论无所寄托。如尔波特(Allport)说:“舆论仅为个人意见之集合”。

由上各家所见,舆论不外是:(一)多数人的意见。(二)公意在团体中继续存在。(三)社会制裁力量之一。(四)公意之一致及其差异。(五)代表公众对事物之意见。(六)个人意见之集合。然则什么是舆论呢?我以为舆论是公众对于一事一物的意见。无论是多数人的意见,抑为少数人的意见,只要其能存在于社会并发生某种制裁力车,成为一种有功效的意见,这种意见不是绝对一致的,有的人表示赞成,有的人表示反对。

注一:Moris Ginsbery,The Psychology of Society,P.137-138

注二:张仕章译:科学伟人的故事(Great men of Science By Grove Wilson,P.195)

注三:同上

注四:孙本文:社会学原理,P.532

载《生力旬刊》,1940年,2(29/30),19~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