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供求平衡框架下的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测算

在供求平衡框架下的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测算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失业保障、工伤与生育保障、社会福利保障、就业状况。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就是要保持社会保障的各保障项目的“需求”与“供给”在适度水平上的平衡发展。
在供求平衡框架下的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测算_社会保障概论

5.3.3 在供求平衡框架下的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测算

1.供求平衡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

所谓供求平衡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就其量的意义上,适度不仅仅是一个数,而应是区间的概念,要有区间的下限,也要有区间的上限。就其下限而言,其值应在受保障人口的生活达到与其相对应的阶层的平均水平和贫困线之间,即超过贫困线之上的收入标准,而又在不影响平均水平一下,之所以在平均水平以下,是为了不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就上限而言,由于各国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且人口结构不同,使得测定出具体的上限变得很困难。由于社会保障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政府的行为,政府提供的保障资金额度受约于供给条件主要包括:GDP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总额和储蓄状况的约束。它们直接决定了保障水平的高低,而保障额的多少至少要根据社会保障各项目的需求而定,目前主要的项目有老年人口的生活与医疗保障。失业保障、工伤与生育保障、社会福利保障、就业状况。因此,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上限要根据供求关系进行具体的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就是要保持社会保障的各保障项目的“需求”与“供给”在适度水平上的平衡发展(简称为供求平衡)。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供求平衡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

(1)目前社会保障供求平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大于供给。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如果需求长期大于供给,就会导致社会保障体系中供求不平衡,从而社会保障项目也就难以正常运行。

(2)社会保障供求应立足于公民的基本生存需要,满足人在基本层次上的吃、穿、住、用、行,而不是满足人的最高层次需求为目标。因此社会保障供求平衡点的确定,应选择人的生存线,并根据不同保障项目而有所区别。

(3)社会保障的供求要立足于远期的平衡。这是由于社会保障是长期的、持续的且具有刚性。这样社会保障的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需求层次提高,从而使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迅速。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社会保障的供给也在增长,但是需求总量的增长总是大于供给总量的增长,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却是时高时低。因此,社会保障资金的供给和支出中近期平衡难以代替远期平衡,往往是近期平衡到了远期则入不敷出。

在供求平衡框架之下的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测度,在童星《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一书第七章给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社会医疗保险水平、失业保险支出水平、工伤保险支出水平、生育保险支出水平等项目的供求平衡基本精算模型,可作为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2.适度性发展的钟型有偏曲线

研究国内外的社会保障模式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也面临着从逐渐上升到平稳保持式的阶段发展。由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有一个适度的界限致使社会保障水平不应该无限地上升,在社会保障水平达到一定限度后就应稳定发展,有时还可能呈现逐渐下降。其几何轨迹是有偏的钟型曲线。

该曲线在如下条件限定:

(1)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相对的水平,而非绝对水平,这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定义中就可看出。相对于国民经济总产值每年的不断增长,其社会保障的支出总额也会不断增长。理论上两者增长的幅度应是同步的。因此要更多地增加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的增长幅度,必须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有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人口众多,贫困者的比例高,需要保障的项目也多,保障的水平也要不断增加。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在和国际上社会保障水平较高的福利国家相比,使差距逐渐缩小,直至达到零差距,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主要的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

(3)社会保障资金的支出与收缴是政府行为,社会保险资金参与了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它表示的形式是个人的保障金应在缴付保费的情况下才有保险金的存在,但实际上是社会保障,即把个人的保障风险转变为社会承担风险。

在这三点的限定条件下,曲线的轨迹形态也涵盖了如下三个基本内容:其一,当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相对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很低的时候,这时的社会保障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其水平必然很低。其二,当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尤其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人们生存的基本水平线,并逐渐稳定的提高时,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才得以形成,并随着国民经济总值的增加,社会保障水平逐渐上升。其三,当国民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超过人们生存需要水平线时,贫富差距加大,则社会保障水平上升较快,达到较高的程度,这时在社会保障水平的曲线上达到高峰时段;当国民经济发展到绝大多数的人的生活水平都在中上水准,贫困人口逐渐减少时,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会陡然下降,这时社会保障水平进入到回落时期。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曲线经历几个阶段,即社会保障水平形成与上升阶段、社会保障水平高峰阶段、社会保障水平波动发展和回落阶段。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的轨迹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可以从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的历程进行实证的证明。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奥地利、丹麦、荷兰、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芬兰、挪威、葡萄牙、瑞典、土耳其、瑞士、西班牙、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日本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都把社会保障作为长期政策稳定下来,较快地走过了社会保障水平形成阶段而进入上升时期。社会保障水平在20世纪60年代就达到了鼎盛时期。各国纷纷建立种类繁多的福利项目,政府的社会保障资金支出逐年增长,社会保障水平急剧上升。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经合组织国家中,在社会保障的平均支出占GDP比例为16.8%,人均社会保障负担额是805.7美元,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们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平均开支占GDP的25%,占公共开支的60%,少数几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占GDP的比例甚至达到或超过了30%(例如瑞典和荷兰)。根据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的理论,应该说达到了社会保障水平的高峰阶段。由于福利“刚性”因素,福利国家这种增长的无约束使许多国家甚至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不堪重负,加之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的冲击,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急剧下降。另外,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使结构性失业日益严重,失业率急剧上升,很多国家的失业率维持在两位数。失业人数的居高不下,失业保障支出越来越多,纳税人越来越少,加剧了政府财政赤字的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福利国家纷纷进行改革,削减福利项目,降低支出标准,使社会保障的支出增长速度渐渐放慢,社会保障水平随之开始回落。考虑到社会福利的“刚性”。开始社会保障水平的降低幅度不大,而如果降低的幅度变大,就会引发社会动荡,故保持一个适度的缓冲过程是许多福利国家采取的应对策略。当福利国家的人们意识到改革有利,各种利益关系协调较好的时候,社会保障水平就可以回落。另外还有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中,通过逐渐加大个人缴费力度,使国家支出相对于总体而言比重下降,从而降低了社会保障水平。例如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有15个OECD国家2000年养老保险支出占GDP平均水平为10.4%。

3.我国社会保障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社会保障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也随之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涵盖了四项,即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在相关的统计中,通常把上述内容统计成五项,即离退休养老保险福利费、在职职工养老保险福利费、社会救济费、社会优抚费、孤老残等保障费。可以看到从1985—1997年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尽管在某些年份上略有高低,但总体上经过了年移动平均长期趋势技术处理后,社会保障在各个项目上,社会保障水平呈单调增加之势,而社会保障支出总水平每年在13%左右徘徊,全国总的趋势是社会保障快于经济的发展。说明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社会保障水平钟型发展曲线上处于一个逐渐上升阶段。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国际上发达的工业化的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相比,我们距发展曲线的高峰阶段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提高保障发展水平的事项也较多。

例如各地区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比较突出。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于西部边远地区。据统计,社会保障水平居全国前10名的省份中有8个省份是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也是大部分沿海地区覆盖面较高。社会保障对地区收入差距本可起到调节作用,但这种功能没有达到实际上却扩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又例如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采取了“高就业、高福利、高补贴”,其支出基本由国家和企业包下来。而不少地区的农民除了得到一些救济优抚外,基本不享受或享受很少的国家补贴,这说明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较大。除此而外农村各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有很大差别,在一些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城区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几乎没有差异。不少农村的社会保障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除了上述的差异之外,据对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年鉴的统计资料研究表明,中国的社会保障各项支出水平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职工养老保险类,其次是在职职工保险福利支出的比重占第二位。这两个项目的支出直接左右着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趋势。在各个项目的社会保障支出中,养老保险性支出水平始终是呈上升趋势,其他各项目支出水平呈波动且总趋势下降。

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所表述的几个大的问题表明,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在新的世纪中面临新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中国的国情,首先是改革和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设施保险体系。以有限资金使社会保障发挥更大作用。在现有的资金基础上确定适度的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水平,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水平的保障之路。

总体而言,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的确立应遵循如下思路考虑。第一,社会保障以低水平开始,向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的方向发展,保证人民的生存。基于这一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起点不宜定得太高。第二,承认目前社会保障水平的不平衡存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异,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能一刀切,应放慢增长速度,使得社会保障水平随着地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减少而逐步趋于平衡。第三,社会保障水平要有步骤地提高,社会保障新增的项目必须分轻重缓急。例如,目前应侧重于解决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侧重于救助国家内某些地区出现的干旱、洪涝及地震灾害。把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纳入到国家的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轨道,逐步的适度调整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找出适度范围区间,使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本章小结

社会保障水平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它代表着国家给予公民提供社会保障的程度和水平,它决定着社会保障资金的缴付与支出的模式,它反映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状况,标志着社会保障基本目标的实现程度。一般来说,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与受保障群体的评价呈正相关关系,在国家具有保障承受力的情况下,太低的社会保障会引起人民对国家及其社会政策的不满;而脱离经济发展水平,超越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的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也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削弱国家的竞争力,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必须保持社会保障水平的科学的适度标准。

从整体量化水平来看,社会保障水平定义为社会保障总支出与GDP的比值,或者社会保障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与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之乘积,或者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占人均GDP的比例。

除此以外,还必须分别对社会保障各项目的水平进行测算。本章详细给出了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测算方法,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等三种模式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测算方法,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测算方法,以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收支平衡的测算方法等。

关键术语

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化 国际贫困标准法

扩张线性支出法 收支平衡

思考题

1.社会保障水平如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什么是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它所涵盖的内容有哪些?

3.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你是怎样做评价的?

4.从社会保障水平的界定,可以推演出哪些等价的量化处理方法?

5.从OECD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比较分析中,看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应当如何定位?

案例分析

某省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的测定[14]

最低生活保障线又称为贫困线(Poverty Line),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由政府制定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障居民生存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

尽管我国在1999年就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但该条例只给出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原则,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测算方法。这里以某省为例,采用前述扩张线性支出法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测算,并运用趋势延伸法进行预测。

扩张线性支出法是利用扩张线性支出系统,通过计算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和超额消费支出,从而将基本消费支出定为最低生活保障线,因为基本消费支出是维持生存需求的必需支出,它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由本章5.3.2的(1)式给出的扩张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可知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由(2)式给出,为便于操作,将(2)式引进参数α,见(4)式,并将(1)式变换为等价的(3)式,最终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计算模型为(6)式。

为了使最低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切实保障贫困群体的生活需要,依据1994—2003年该省统计年鉴的数据,针对维持居民最低生活所需的基本消费品,选取了六类指标进行测算,这六类指标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居住。用SPSS软件分别计算六项指标ατ,βτ的估计值img24,以及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R2,见表5-1:

表5-1 1994—2003年六项指标的参数值

img25

表5-1中,带*的数据没有通过显著性(α=0.05)的检验,可能是由于当时统计样本的选取或者医疗支出的随机性波动较大所致,其他数据均较好地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且方程和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水平α= 0.05的检验。考虑到计算结果是为整体做预测的,因而个别数据并不影响整体的趋势走向。

由此测算出该省1994—2003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R,见表5-2:

表5-2 该省1994—2003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单位元/年

img26

将上表(5-2)的各计算结果与所对应的年份在图中表出,便得到该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在1994—2003年的散点图(5-1):

img27

1994—2003年该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散点图与回归直线图5-1

再用直线趋势法,对散点图的点数拟合回归,得出如下回归拟和直线:

R=1040.93+109.92h

方程的判定系数R2=0.650,F=14.878,t=3.857,方程和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的假设检验。上式中h=1对应1994,h=2对应1995,……,h=10对应2003,令h=11,12,13,14,15,它们分别对应到2004,2005,2006,2007,2008。于是借助于回归方程,测算该省从2004—2008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预测值,结果如表5-3:

表5-3 该省2004—2008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预测  单位:元

img28

上述的测算结果是在该省的财力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测算的,因此,也只能为该省有关部门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提供参考,在制定并公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财政承受能力等相关因素。

请思考:

1.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什么?

2.以案例中的方法计算最低生活保障线可能会有什么缺陷?

【注释】

[1]邓大松、林毓铭、谢圣远.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4.

[2]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1.

[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11.

[4]黄小花.中国人口与社会保障[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8.

[5]韩俊.中国: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2004(11).

[6]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21.

[7]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社会保障体制改革[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48-50.

[8]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20.

[9]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30.

[10]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47.

[11]吴敬琏.贫困分化源自腐败和垄断[M].上海: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6月26日.

[12]许琳.社会保障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98.

[13]于俊年.计量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398.

[14]本个案引自张思锋等.社会保障精算理论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6:339-3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