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约因素与创新机制实现之我见

制约因素与创新机制实现之我见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制约因素与创新机制实现之我见贾劝宝 张松柏[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领域、广度、深度、方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对学术发展与繁荣,推动改革开放,提高民族人文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制约因素与创新机制实现之我见_方法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制约因素与创新机制实现之我见

贾劝宝 张松柏[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领域、广度、深度、方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对学术发展与繁荣,推动改革开放,提高民族人文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必须承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明显存在与学科发展要求不适应的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方法弊端较大,制约因素较多,既影响学科发展和创新,又不利于学术队伍的建设和成长。为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机制,促进高校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念,是从广义角度理解和界定的,既包含狭义的研究分析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技术层面问题,同时包含着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意识取向、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等心理和意识形态因素。社会科学研究采用的具体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是与如上所说的因素融合、交织在一起的。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突出弊端看,与其说它主要是研究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技术层面存在差距与不足,还不如说主要是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意识取向、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存在弊端。因此,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具体的、微观的、技术的、操作的方法进行研究,而要把它作为一个同时包含以上诸多意识形态因素的问题来把握。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审视和探讨当前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的。

一、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

从总体来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弊端,是有多种表现的,而且影响范围较大、存在时间较长、危害程度较高,笔者认为,当前亟待着力解决、纠正的主要是如下十个突出问题。

1.本本主义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对本本主义进行了精辟分析与批判,明确指出: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2]可是,现在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这种“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本本主义研究方法的束缚,从课题选择、到立论依据、论述逻辑、方法选择、分析判断,直至语言表述等,都尽力与本本保持一致,并以本本作为评判标准。本本主义研究方法,是思想不解放的反映,是学术领域的“两个凡是”,是教条主义的体现,扼杀了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自由精神、探讨意识、怀疑勇气和生机活力,固化、僵化、神化了原有学科的经典成果和既有结论,限制了其进一步丰富、发展、创新的空间,对社会科学繁荣与创新,是一种严重禁锢、束缚与羁绊。

2.唯上是从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就明确提出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方针。但时至今日,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还没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全面落实,唯上是从的倾向还比较严重。其一个基本特点,是一切都要根据、揣摩、依照上面的政治导向、政治气候、精神原则、方针政策、提法口径等,来确定研究的方向、内容和基调,使社会科学研究完全服从于现实政治需要,跟在现实政治后面亦步亦趋。其要害是,把学术研究的价值判断标准定位在当前政治导向与政治需要上,把学术研究政治化,把学术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以政治需要和政治权威的认可为前提,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和庸俗的政治功利性,丧失了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独立性、主体性、稳定性、创造性、批判性,违背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存在规律,不利于社会科学发展和繁荣。

3.诠释注解

诠释注解法无疑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必然性。问题是,当前高校许多社科理论研究,把研究重心倾斜在对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经典著作、领导人的思想和重要讲话等方面的理论诠释与注解上,而对本学科深层次的学理层面和基础理论,对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对教学中遇到的理论难点、疑点,对学科自身的发展、创新,则关注不够,着力不多,表现出典型的文牍主义和学究作风,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是片面的、错误的。这是“诠释注解主义”,而不是正常的诠释注解了。科学研究的主旨在于探索未知,不断创新,这就要求其把研究的主要力量、重心、方向,放在对上述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上,而不是对既有成果的诠释注解。如果仅停留在对既有成果的诠释注解上,就偏离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旨和根本任务,使研究的科学价值、社会功能受到限制,同时,也难以有效推动学科本身的发展。

4.盲目跟风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认风向,顺风势,赶风头,跟风走。墙头草,两边倒。今天是这个热点,大家就趋之若鹜,一窝蜂跟进,明天是另外一个热点,人们就去研究另外一个热点。谁如果逆风而行,或者不跟风,那就只能坐冷板凳,被边缘化。这种盲目跟风式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使许多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失去稳定性、连续性、持久性,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轰轰烈烈于一时,最终却归于沉寂;另一方面挤压、排斥、冷落了不盲目跟风者的研究成果,使可能有价值的研究被埋没。容易形成学术研究上的从众现象,人云亦云,舆论一律,甚至造成学术话语的“集体软暴力”,有时潜伏着“集体错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应时应景火爆一时的速朽之作,可谓洋洋大观,屡见不鲜,但经得起时间检验、有分量、有创新突破意义的成果较少,这与盲目跟风研究是有关系的。

5.先入为主

社会科学研究是在对社会现象、过程、趋势、结果内在联系的分析、比较、判断中得出结论的,而不是结论在前,论证在后。现在正好相反。不少研究都是由于视野受限或出于惯性思维,往往先入为主,观念结论先行,求证解析于后,睁眼不看事实,轻视实证分析,带有鲜明的先验主义色彩或狭隘的固有成见。这样的研究方法,是违背认识规律的,是与发展中的社会实践脱节的,是与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法则背离的,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就可能是一种习见、成见、偏见,没有多少学术价值,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6.墨守成规

一是观念陈旧,没有创新意识;二是课题陈旧,不能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三是观点陈旧,缺乏新颖见解;四是理论依据陈旧,没有鲜活的理论作指导;五是资料陈旧,没有新材料、新信息;六是分析方法陈旧,缺乏多样、先进性分析方法;七是语言陈旧,表述缺乏鲜活话语;八是结论陈旧,不能推陈出新。如此研究方法,只能算是冷饭重炒,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何谈学术创新与方法创新。

7.闭门造车

一些必须现场调查、实地考察、问卷分析、对话访谈的项目,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往往被省略,只能靠有限文献资料或其他第二手材料,进行凭空想当然地主观分析论证。许多选题,是从杂志缝中找题目,或者是苦思冥想的结果。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既不全面,又不深入,整个研究过程,在闭门造车的状态中完成。它必然使研究陷入主观臆想的泥潭和个人一孔之见的狭隘视野之内,缺乏客观性、实践性、现实针对性,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8.生搬硬套

社会科学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必须广泛借鉴、科学吸收古今中外有用成果和方法,使研究突破原有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性,从而开阔理论视野、丰富研究内容、提升研究水平。但目前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生搬硬套现象却比较严重。一是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原理、概念、术语,而不考虑其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更有甚者,连这些东西的意思都没有完全弄明白,导致研究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成了夹生饭、大杂烩。二是生搬硬套西方的分析方法。西方研究方法本身是可以甚至必须学习、借鉴和使用的,但有一个适用范围、程度和取舍的问题。现在一些研究者把这些方法滥用一气,东施效颦,过犹不及,适得其反。三是生搬硬套西方的表述方法,语言风格日趋欧化,缺失民族语言特色,表意不畅,可读性差。

9.故弄玄虚

真理是朴素的。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方法上故弄玄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浅显道理深奥化,把深奥道理玄虚化,把通顺表述艰涩化。大量搬弄甚至生造术语,动辄公式、图表,言必“模型”、“坐标”。似乎如此才显得专业、高深、有水平。“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这无异于一种学术造势,或者学术包装和学术“注水”,是社科研究方法中的一种旁门左道,形式有余,内涵不足,“装腔作势,借以吓人”[3]。这是对学术研究风气的一种污染和扭曲,有百害而无一利。

10.八股习气

科学研究有方法而无定法,社会科学尤其如此,必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法多样,流派纷呈。但现在的社科界,八股习气甚浓,模式化、程式化、套路化十分严重,大量论文、专著,基本观点如出一辙,论述逻辑千篇一律,研究思路相互雷同,分析方法刻板划一,语言表述众口一腔,甚至在文风、文体和语言上都形成一种固定范式,而且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规矩,谁也不能逾矩独行。这不仅对研究者的独立思想、创造个性是一种压抑和禁锢,而且对社会科学不同流派的形成,对不同研究方法的探索和采用,对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营造,是一个无形的巨大障碍

二、制约研究方法创新的主要因素

制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政治因素,也有学术因素,既有体制因素,也有观念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是这些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导致社会科学研究滞后。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障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存在弊端,是与看待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方法的观念障碍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理轻文,一直以来,我国科学研究存在严重重理轻文倾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从事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的地位、劳动、创造和贡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评价。由于此,从事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在学科研究及其方法探索上,积极性受到挫伤,往往满足于既有研究方法的沿用,缺乏必要的进取意识和创造动力。二是规避风险,由于过去长期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混为一谈,使社会科学研究具有较大政治风险,基于这种历史和现实的所谓“经验教训”,许多搞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出于规避政治、学术风险的考虑,避免触及“禁区”和“雷区”,增大政治、学术保险系数,在研究及其方法选择上,宁肯走熟路老路,而不愿走出一条生路和新路。三是思维定势,以往研究社会科学,人们耳熟能详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两个,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似乎除此之外,就没有也不应该有别的什么方法。这导致人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走不出这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四是习惯惰性,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种既有的具体方法上的固定模式,即在上述两个基本方法基础上,主要使用规范分析、定性分析、逻辑分析等,至于定量方法、实证方法、历史方法、预测方法、系统方法、统计方法及一些自然科学分析方法,则知之不多,用的较少。人们长期使用这些传统方法,就成为研究分析习惯,用起来驾轻就熟,而不习惯探索和使用更多新方法。五是封闭意识,社会科学研究缺乏与相关学科和自然科学研究相互借鉴与交流,自我封闭,自成一统,近亲繁殖,师承一门,这就难以摆脱固有研究方法的羁绊,不能吸收、借鉴和创造更多更新的研究方法。

2.体制僵化。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基本沿用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社会科学研究全过程,完全被纳入行政管理的轨道,屈从于行政权力的支配和制约。这是影响社科研究及方法创新的体制因素。主要表现是:(1)课题选择,不是基于现实理论实践需要和教学中疑难问题的解决,也不是出于教师对未知领域自由探索的兴趣,而是根据有关教育行政机构的统一部署,或是按照校方的意见和安排,让教师在行政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课题,或者教师申报的课题必须得到行政主管方面的审批、认可,否则,即不能获得批准,也得不到经费支持。这就从源头上限制了教师自由研究的领域,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不利于教师采用先进方法,发挥自己创造性。(2)研究进程,包括研究进度、阶段性成果、结题、验收等,都由行政主管机构操控,教师没有多少自主权、决策权,使研究进程按照行政指挥棒运作,教师为了迎合行政方面的要求,往往赶进度,抢时间,不可能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大胆试验和创新。(3)成果评价,缺乏专业化、有代表性的、权威的学术评价组织、规范的学术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标准,严格的评价程序,而是由行政主管部门或少数“学官”进行学术成果评价,评价组织有浓厚行政化、权力化色彩,评价标准带有统一的行政指标,评价程序随意性很大。这种僵硬、残缺的评价机制,对具有理论、方法创新的研究成果,往往是不利的,难以全面、科学、准确、客观地反映学术成果水平和方法的新颖性、开创性,甚至把非学术的偏见渗透到学术评价中来。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谁还会热心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呢?

3.导向有误。目前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存在明显的两个方面的片面导向:一是重成果,轻方法。科研立项开题审查,对于研究内容、目的,更为关注,而对于手段、方法,几乎不予考虑。成果验收、评价,也只是看文章发表刊物级别、成果获得那一级部门的验收和奖励,至于应用的什么方法,效果如何,同样不予重视。同时,对社会科学专业的师生,普遍缺少研究方法方面的专业训练和要求,基本不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这必然使研究者形成一种学术心理习惯,就是不注意研究方法出新,只在内容和结果方面下工夫。二是功利化。一是把教师的研究与个人的地位、行政官职联系在一起,研究成果多,“升官”的几率大。二是把教师的研究与个人的物质利益直接挂钩,以成果“论功行赏”。三是把教师的研究与个人的职称晋升相联结,以发表文章的数量、刊物级别、获奖等级等,作为职称晋升的决定性依据。四是把教师的研究作为对个人进行年度考核、奖惩的重要根据,完成者奖,完不成者罚。这种突出的功利化导向,诱使许多教师产生严重的急功近利倾向、浮躁心理和短期行为,往往挑拣一些所谓短平快项目,选择熟悉的研究方法,以最小化的劳动投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预期;或者粗制滥造、急切成章、敷衍成文,甚至弄虚作假,拼凑抄袭。试想,这样功利的、片面的学术导向,研究者在研究方法创新方面还有什么热情与动力呢?

4.政绩情结。许多高校出于提高所谓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树立自己形象、显示领导者的政绩,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违背科研规律,提出、制定了一些假、大、空研究规划和面子工程。这些所谓规划和工程,由于缺乏相应的可行性、科学性、实践性,又得不到人力、资金、时间等必要条件的保障,只好勉为其难,一哄而上,表面上搞的轰轰烈烈,结果却成果寥寥,名不副实。一是套取经费,以科研立项名目,获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经费资助。二是显示实力,似乎课题愈多,实力愈强。至于质量如何,则无关主旨。三是追求奖项,选择一些时髦课题,搞一点所谓研究,然后精心进行学术包装,甚至采取公关手段,以求获得奖项。四是造就“人才”,为了造就学校的“人才”队伍和所谓学术带头人,通过上述课题安排,揠苗助长,推出一些速成的所谓专家、学者,以壮大学术阵容。这种把科学研究服从于学校政绩需要的做法,必然使社会科学研究目标短期化,研究进程快速化,研究工作浮躁化,研究成果泡沫化,而与科研的创新主旨相去甚远。可想而知,改进研究方法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5.基础脆弱。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学术基础脆弱问题,大有空中楼阁的危机:(1)学术氛围衰退,高校社会科学领域特有的人文精神、自由思想和学术研讨风气,目前明显减弱,且有不断稀薄、淡化、消解的趋势,而与之相反的行政化、官场化、市场化乃至于市井化,却不断滋长、蔓延开来。(2)物质条件有限,诸如图书、资料、信息、办公设施、经费等投入明显不足,社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得不到必要保证。(3)研究时间较少,由于高校扩招,师生比不断扩大,社会科学专业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使大量教师课时负担加重,疲于奔命。同时,形式主义的非专业活动越来越多,诸如各种会议、检查、汇报、报表、评比等,大量挤占耗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相对充足和集中的时间条件没有保证。(4)研究人才断档,高校社会科学领域,既鲜有高水平的学界泰斗,就连真正学有所成、训练有素的学术领军人物,也显得十分稀缺。大量中青年社会科学教师,没有称职的学科带头人,形不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人力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使社会科学研究的群体力量和团队效应难以形成。(5)个人学术功底和研究能力欠缺。一是“教授读书少”,不少教师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学养、学风和科研训练等方面先天不足,致使学历与能力、职称与素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谓“硕士不硕,博士不博”。这自然制约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其中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二是“教授不读书”,许多教师受社会风气浮躁化、功利化的影响,学习习惯、兴趣和动力日渐减弱,知识逐渐陈旧,思想趋于僵化,不了解学术动向、研究方法进展和学术前沿问题,科研水平提高及方法创新就无多大可能。三是“教授只教书”,部分教师只满足于对教科书的讲授,对科研既无兴趣,也没有足够能力和方法进行学术研究,成了单一的“教书匠”。四是“教授不教书”,很多社会科学教师,重官轻学,倾心于行政头衔的获取,或忙于做行政领导工作,基本无心或者干脆不搞教学和研究,有的在社会和企业身兼数职,视教学和科研为副业,用心不专,敷衍塞责。凡此种种,极大程度地弱化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力量,当然,也就阻碍了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方法创新。

三、实现研究方法创新的机制重建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前提,也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研究的客观需要看,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机制重建,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变革观念,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营造先进的意识环境,这是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前提机制。其一,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彻底破除影响社会科学及其方法创新的学科歧视,从而调动广大从事社科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使之自觉、主动地进行研究方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其二,要努力消除教师的避险意识,营造宽松、宽容、和谐、生动的学术环境,扫清阻碍教师在学术研究及其方法出新道路上的绊脚石,积极提倡、鼓励、支持教师发扬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勇于、敢于和乐于为天下先,不断尝试和采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提出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其三,要大力破除学术研究方法方面的思维定势,不断开拓学术视野,转换思维方式,跳出固有研究方法的框架,不断以新的视角和方法,观察和研究社会科学课题。其四,要坚决克服学科研究过程形成的习惯惰性,在研究方法上不重复自己和他人,树立研究方法的创新意识,培育出强烈的方法创新动机和欲望,逐步形成方法创新的学术习惯。其五,要切实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和意识,积极开展同学科、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互动,科学地借鉴、吸收、融会其他学科有用、先进的研究方法,丰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同时,要采取“拿来主义”,大胆、科学地借鉴、学习和消化国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造出一套既符合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实际,又符合国际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系统。总之,要通过变革观念,转换思维方式和心理习惯,积极构建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舆论、意识和观念机制,以其引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

2.深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打造合理的制度与管理机制,这是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基础机制。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无论是研究的具体过程还是研究方法选择,都是具有不确定性、差异性、反复性的,是一个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很难用统一、硬化的行政性标准和尺度去要求,僵化的行政管理制度体制与科研及其方法创新是不相适应的。一是制度上“去行政化”,建立和完善相应学术研究制度,为科研方法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组织上“去官员化”,使高校科研组织适应学术研究人力资源配置和团队组合的要求,为科研方法创新提供组织保障。三是运作上“去权力化”,把科学研究全过程从行政权力的直接操控下解放出来,使科研运行过程按照学术研究规律运转,为科研方法创新提供力量保障。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是科研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和环节,没有上述制度体制的改革创新,所谓研究方法创新,就缺失了制度机制保障和推动而难以有效实现。

3.彻底扭转片面的科研导向,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确立正确的行为方向,这是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动力机制。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有一个行为动机和目的问题,也就是动力来源问题。因此,重新建立正确、合理的科研导向机制与激励机制,增强研究方法创新的内在动力,就是一条必要途径。首先,必须完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开题要求,把研究方法作为课题能否立项的必备条件,促使研究者从课题研究初始重视研究方法。其次,成果验收、评价、奖励,必须在考虑成果本身的价值、质量的同时,要把研究方法作为一个重要和必要的考察依据和参数,使研究者从关心成果评价上提高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程度。再次,在研究项目的创新标准中,必须突出方法创新的权重,鼓励教师应用先进方法进行研究。复次,必须抛弃片面功利化的科研导向,净化学术研究风气,高度弘扬科学研究应有的品格、追求和学风,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中,应当增添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课题,同时,在社会科学专业,有必要开设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分别纳入教师的科研考核和学生的学分之内,激励、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社科研究方法探索、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

4.切实肃清学术研究的政绩情结,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树立端正的目的,这是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指导机制。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目的,一是为了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二是为了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因此,在指导思想上,就必须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或作伪。可是,目前高校严重存在的政绩化情结,却把科研一定程度地引向为领导者政绩服务的轨道,造成学术研究的短期化、泡沫化、虚假化甚至腐败化。这不仅对社会科学研究本身是消极因素,也助长了研究方法上的弊端。为此,一是必须进一步端正高校科研的指导思想,纠正领导者在科研问题上的政绩情结,实现社科研究目的的正确回归,促使社科研究步入正常的学术轨道;二是必须消除高校科研指标的单一数量化,使社科研究进入不断创造创新的最佳状态;三是必须纠正社科研究的浮躁心理、短期行为、速成意识,培育和强化踏实、持久、深入的研究风气和行为,使研究工作处于良性循环过程。总之,只有肃清学术研究的政绩情结,及与之伴随的“政绩病”,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目的才能凸显出来,其学术、方法创新性才能得到保证。

5.努力改变社科研究基础薄弱局面,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夯实坚固的学术基础,这是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根本机制。高校科学研究存在结构性失衡,社会科学研究明显是一条短腿,根本原因是基础脆弱,学术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短缺,人力资源的量、质、结构、配置方式、作用发挥等方面均存在问题,科研必须的硬件与软件明显不足。这是制约高校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及方法创新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完善和强化促使学术基础不断趋于牢固雄厚的机制,加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建设,就是实现高校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一,建立和完善优化学术氛围的长效机制,不断扫除社会科学领域弥漫的不良风气,以形成浓厚的学术空气、人文意识、学术语境,重塑学者形象、强化学术品格、端正学术追求,提升学术地位。第二,完善和强化学术研究的投入机制,持续增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断改善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为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第三,改进和完善社科教学与研究的工作机制,减轻教师过重的课时负担,减少过多、过繁、过滥的非专业活动,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课题方面的学习、思考、准备、交流和研究,为教师进行学术创新和方法创新,提供时间和精力支持。第四,优化和变革社科研究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学术研究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在人员专业背景、学历、学缘结构、职称比例、年龄层次等方面,进行科学搭配,特别是对学术带头人的选择,一定要把具有学术创新和方法创新精神的人,作为首选对象。同时,要打破行政、专业界限,进行跨学科、跨专业乃至于吸收合适的自然科学专业研究人员,参与社科研究项目,体现不同学科的“杂交优势”,以改变单一社科专业研究人员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和成果出新注入活力。第五,健全和强化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培养和进修机制,不断提高其学科知识、研究能力和职业意识水平,为学术创新和方法创新奠定主体基础。一是针对社科教师知识功底、知识结构和科研创新能力普遍与科学研究需要存在距离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进修制度、方法和措施,促使其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造就出大批学术型、专家型、研究型、创造型人才,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相对薄弱的局面。二是针对部分社科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知识老化、研究方法陈旧,应当建立有效的压力机制,督促其继续进行学习和研究,激发其进取意识,以改变社科研究和创新水平停滞或发展滞缓。三是针对一些社科教师只安于当照本宣科的“教书匠,”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方法欠缺,有必要建立科研训练机制,帮助其提高科研能力,掌握科研方法,以壮大社科研究队伍。四是针对部分社科教师无心进行社科教学和研究,别有它求和它业,应当建立人员必要的分流和替代机制,避免社科研究岗位虚位以待,或徒有形式,从而加强学科研究和方法创新的力量。

【注释】

[1]贾劝宝,陇东学院政法系教授;张松柏,陇东学院政法系副教授。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4~8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