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布朗族历史大事记

布朗族历史大事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布朗族历史大事记约1世纪在今云南省保山市、永平县、施甸县一带开始有布朗族的先民——“濮人”居住。事后,中央军即调动千余人武装前来镇压,曼瓦寨的布朗族闻讯后,举寨逃往深山老林。1956年1月17日至20日召开了布朗山区第六次各族代表会议,宣布成立了布朗山团结爱国委员会。1985年12月30日双江县成立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布朗族成为自治县的自治民族之一。
布朗族历史大事记_中国布朗族

一 布朗族历史大事记

约1世纪(东汉时期)

在今云南省保山市、永平县、施甸县一带开始有布朗族的先民——“濮人”居住。

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

汉朝在哀牢区设置了永昌郡,统辖今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全境、临沧市、大理白族自治州部分地区。

约714~约810年(唐中叶)

南诏国在唐朝的支持下,用军事和政治手段统一周围各部落和部族,在永昌设永昌节度,在今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一带设置开南节度。

960~1279年(宋)

大理国兴起,基本上继承了南诏时期的统治范围。而此时,傣族势力已经逐渐兴起,原“濮人”居住的部分地区已为傣族先民“金齿”“白夷”所据。

1206~1368年(元)

元朝先后在“蒲满”地区设置路、府、州、县。

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

在今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设置开南州,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设置威远洲。

1318年(元延祐五年)

永昌一带的南窝寨“蒲满”首领举兵反元,首先由保山“蒲满”酋长阿人剌(亦称伙头),蒙化州(今云南省巍山县)兰神场摩察伙头过生琮联合凤庆“蒲满”伙头阿尔通,率领濮军2500人,摩察军500人,奋力围攻镇南州定远县(今牟定),狠狠打击了元王朝。

1327年(元泰定四年)

四月庆甸的“蒲满”首领益阿尼等又一次举兵反抗,这次起义以今保山市、龙陵县、施甸县为中心,战火燃遍了今巍山县、凤庆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一带大半个滇西南,加速了元王朝政权的崩溃。

1368~1644年(明)

凤庆县在孟廷瑞冤案发生后,经改土归流,引发“十三寨蒲满”反抗,后惨遭镇压,“蒲满”大量外迁。

1427年(明宣德二年)

顺宁府由雄摩等15个寨子的“濮人”联合起来,在酋长的率领下,带兵杀死十夫长阿茂和士兵等80人,官府十分恐慌,紧急出动官军,并勾结大候(今云南省云县)、鹤庆(今云南省鹤庆县)、顺宁(今云南省凤庆县)等地的反动武装,由都督同知沐晟带领,兵分两路,围剿雄摩等寨,将“濮人”起义镇压。

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

云龙县东山“濮人”在酋长双冒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但由于势单力薄,寡不敌众,东山寨被攻破,残暴的官军将全寨妇孺老幼“沉于江中”,惨不忍睹。

1573~1619年(明万历年间)

“蒲满”人民积极支援邓子龙参将镇守边陲,在湾甸、姚关、耿马三尖山几个战役中,歼灭了缅酋对中国的武装侵略,立下了功勋。

1918年

墨江县(今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圭墨寨布朗族农民李德科发动群众,联络了今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通关县、磨墨县一带各族农民,多次打击了恶霸地主的反动气焰,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惧。起义失败后,伪县长杀了李德科等五位首领,随后带领士兵会同苏应祥的20多个团练及景星街的10多个打手,共100多人,前往圭墨实行清寨,大肆烧杀抢掠,将全寨百姓的财产抢劫一空,布朗族人民生命财产又一次遭受损失,人们更陷入痛苦深渊。

1934年

地处今阿佤山附近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一带的布朗族、傣族、佤族、拉祜族、汉族等各民族自发地组织起一支千余人的西南民众义勇军,拿起原始的刀枪,开赴阿佤山,支援班洪、班老佤族人民的抗英斗争,狠狠地打击了英国侵略军,保卫了祖国的领土。

1940年

国民党军队进驻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缅国境线一带,任意征税,拉夫派款。驻巴达区曼瓦寨的国民党军,在该寨赕佛期间,强拉布朗族民夫,群众不满,他们便开枪威胁,群情激愤,包括僧侣在内有的拿起火枪,有的拿锄头、木棍,分成几股,顺山脊向国民党军进击,打退敌人,夺得机枪一挺,将中央军驱逐到章朗寨边。其他寨的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人民接到曼瓦寨的鸡毛火炭时,也赶来助战。事后,中央军即调动千余人武装前来镇压,曼瓦寨的布朗族闻讯后,举寨逃往深山老林。

1942年

2月日寇大举进犯我腾(冲)、龙(陵)一带,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沦入敌人手中,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布朗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和广大汉族人民的配合下,经过3年艰苦的浴血奋战,于1944年底,将日寇大部分消灭在腾冲、龙陵一带。

1950年

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进入西双版纳,在边纵部队和民族自卫队的配合下,于1950年2月17日在勐遮围歼了盘踞在乌龟山上的国民党军残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民族人民获得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勐海部队(117团),遵照上级党委的指示,为解放苦难深重的布朗山各族人民,抽调精干的干部、战士60余人,组成武装工作队进驻布朗山,一方面打击和清剿国民党残军和土匪,解放布朗山,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族工作,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发动群众恢复生产。经过部队武装工作队一年多的艰苦工作,至1953年底,布朗山区人民开始从残匪的完全控制下解放出来,人心已倾向于共产党、人民政府和解放军,整个布朗山区呈现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人的大好形势,为建立人民政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4年

6月15日中共西边工委派出慰问团,带着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到布朗山区对解放军、政府机关干部、全区各族人民尽心慰问,每到一处,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

1955年

布朗山区相继完成了和平协商土地改革。

1956年

1月17日至20日召开了布朗山区第六次各族代表会议,宣布成立了布朗山团结爱国委员会。布朗山团结爱国委员会的成立基本上稳定了民族上层,对进一步发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开展对敌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6年

通过土地改革、直接过渡、互助合作,布朗族地区逐步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态。

1958~1959年

由于“一平二调”、刮“共产风”的错误,给布朗族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961年

纠正“左”的错误。

1964年

布朗族地区的粮食生产取得历史上最好收成。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给布朗族地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1985年

12月30日双江县成立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布朗族成为自治县的自治民族之一。

1986年

国家对布朗族地区进行重点扶持,注入大量的资金,布朗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2003年

12月云南省布朗族研究委员会获主管部门批准登记。

2005年

12月布朗族研究委员会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并经理事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领导机构成员。

2006年

1月14日由中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宣传部主办,布朗族研究委员会、勐海县委县政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宗教局协办的首届布朗族发展论坛,在勐海县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布朗族同胞计100多人参加,20多人作了主题发言。

2007年

8月4日~5日由布朗族研究委员会主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协办的第二届布朗族发展论坛在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举行。来自北京市、昆明市、临沧市的专家学者,布朗族人士和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海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施甸县等地的布朗族同胞100多人参加。

2009年

2月国家民委确定将莽人和克木人归属为布朗族。莽人和克木人是中国两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莽人生活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人口681人;克木人生活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和勐腊县,人口3291人。

2011年

3月30日,双江自治县召开布朗族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听取了成立双江自治县布朗族发展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布朗族发展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双江自治县布朗族发展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社会各界布朗族会员代表、特邀人员等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