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要素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要素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突破了以往对新闻事件报道的局限性,从更新的角度、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分析事物的本质并推测其发展趋势。翔实的资料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为了得到可挖掘、可分析的事件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深入采访,这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直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要素_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

一、坚持现代新闻理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和矛盾走入人们的生活中。深度报道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追随人们发展的脚步,关注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并选择出更新、更有意义的报道题材。针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仅要对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报道,更要有思想的深度剖析,分析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通过对观察所得和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向社会提出新的观念、新的见解,传播新的思想、新的认识。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突破了以往对新闻事件报道的局限性,从更新的角度、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分析事物的本质并推测其发展趋势。现代新闻理念的注入,要求深度报道做到对新闻事件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分析,丰富报道的思辨色彩,增强报道的影响。

为了坚持现代新闻理念,深度报道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要注重事与理的结合,既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宏观的把握,又要对微观事实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思考。拓宽思路,要注重对主题多义性的理解,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也要使用开放的形式,引导观众积极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时要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以及新闻事件的知情人等进行双向的沟通交流,多向思维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人们对新闻事件的认识,也利于双方顺畅地沟通,从而使新闻工作者掌握更多的相关资料。

二、搜集大量背景资料

新闻背景是指在新闻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包括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事物的特点、存在的条件等因素。[17]

新闻的背景材料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分为两类:纵向新闻背景和横向新闻背景。顾名思义,纵向新闻背景以时间为条件,包括新闻事件的历史以及历史地位;横向新闻背景以空间为条件,包括事件主体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以及事件主体与背景环境的关系。

翔实的资料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的,当报道对事件背景进行充分的介绍时,新闻事件更易被观众理解,也为深度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提供基础。其次,深度报道的新闻事件往往是社会中复杂的热点问题,由于事件本身的曲折和社会背景的错综复杂,造成新闻事件的本质不易被分析。通过对背景资料的梳理,观众可以置身于复杂的事件当中,缩短与事件间的距离,有助于记者挖掘新闻背后深层的本质。最后,在一些连续报道中,“今天”发生的新闻只是深度报道的一部分,在对“今天”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之前要先对之前的报道进行简单的回顾,也就是说“昨天”的报道成为“今天”新闻报道的背景资料。也正是不断地对背景进行解释进而层层挖掘更深层的新闻本质,这使得连续报道成为一种有力的深度报道形式。直播报道也常常采用大量的背景资料,以丰富报道的内容和思想性。

具体来说,背景资料对深度挖掘新闻的作用有以下几种:(一)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二)交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条件。(三)利用背景资料帮助挖掘事件本质、深化报道思想。(四)通过对背景资料的介绍传达新闻工作者的观点。(五)丰富信息量,增强深度报道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图10-1 “毒奶粉”流出的环节

图10-2 国家发出的严查通知

以2010年3月25日《焦点访谈》的《“毒奶粉”流出的背后》这篇深度报道为例,它典型地说明了背景资料的作用。2010年1月,在陕西省渭南市,一批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毒奶粉”流入广东、福建等地,已被有关部门查处。几天前《焦点访谈》对毒奶粉如何流入市场进行了报道,而本期节目的重点是放在渭南市质监部门在“毒奶粉”扩散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前面相关的背景介绍起到了说明新闻事件起因的作用。

为了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节目将记者调查的结果以及“毒奶粉”扩散事件的背景资料向观众进行展示。首先,节目介绍了“毒奶粉”的生产源头,并交代了从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发后全国乳制品行业排查追缴超标奶粉工作的形势,以此引导观众对2010年仍在生产销售“毒奶粉”的事实产生疑问。接着,记者向观众介绍了“毒奶粉”的流出环节,并指出渭南市质监部门负责人与个体经营者马双林对于“毒奶粉”的生产日期的说法有很大出入,观众也开始质疑渭南市质监部门的监管责任。最后,记者交代了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质监总局发出严查“毒奶粉”的紧急通知,从而使得渭南市质监部门的失职行为昭然若揭。大量的背景资料不仅起到了阐述新闻实质的作用,也丰富了报道的内容。

三、进行深入采访挖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认为记者采访与报道深度息息相关。她说:“记者好像一个勘探者,它要挖掘、勘探事实真相这个矿区,没有人会满意那些表面的材料。……报道是一个通过观察、推理和核实而进行采集事实的过程”[18]。直播报道中,记者从新闻发布会、政府声明等消息来源获取的信息只是浅层的内容,不能构成深度报道。记者要对信息进行核实,通过仔细观察新闻现场,深入询问知情人士等方式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记者进一步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得到新闻事件的起因、结果等深层信息,这才是深度报道中需要传播的信息。

而为了得到可挖掘、可分析的事件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深入采访,这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直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演播室直播部分)。与一般新闻报道不同,深度报道的采访工作要有更全面、深入的准备工作。为了在现场采访中获取所需的深层信息,记者要提前收集大量的背景资料;要提前设计好递进式的采访问题,在理解权威人士专业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深挖事件本质的问题;要提前尝试分析事件的深层意义,模仿观众的思维走向,并搜集观众在新闻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反应,以观众代表的身份向权威人士进行询问和求证。

现场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提问与拍摄的技巧。拍摄时要将人物表情和动作细节等电视符号利用镜头语言表达出来,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此外,人、事、物的细节镜头起着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情感、揭示主题、交代环境、推动事件发展的作用,更能表达新闻事件本质、深化报道思想。有关现场采访和采访过程中的现场摄制技巧在本书第九章有详细说明。

我们以央视新闻频道于2014年3月20日对马航失联客机进行的特别报道为例。在对澳大利亚海事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进行直播前,主持人首先简要说明了马航客机失联13天以来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目前搜救工作的进展是在卫星图像中发现了可疑碎片,澳方仍在寻找碎片和分析碎片图像。主持人进一步分析了碎片的可疑原因,也分析了寻找可疑碎片的困难和途径。从以上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主持人在直播节目开播前对大量背景资料进行了整理,并选取了最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对澳大利亚海事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进行的现场直播,虽不是现场采访,但对于观众掌握新闻事件的浅层信息是具有一定作用的。接着,主持人采用多次连线现场记者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更深层的挖掘。现场连线并不是严格意义的采访方式,但却能深化新闻的报道。在本例长达1小时25分钟的深度报道中,主持人先后进行了6次现场连线:

1.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记者陶冶

他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向主持人提供了可疑碎片与失联客机相关的几点原因,并说明澳方会在第一时间告知记者事件的最新进展。

2.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记者王建兵

他向主持人说明马方在澳大利亚举行新闻发布会前已经得到的相关通知,并于下午5点召开例行记者会,届时可能会公布更多有价值的相关信息。

3. 在国家海洋预报台的记者王凯博

她向主持人介绍珀斯西南2,000公里的海浪较高,5天后可能会有巨浪,给该海域内疑似残片的搜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4. 在澳大利亚的记者许靖

他向主持人说明发现可疑碎片的卫星图像是商业性质的卫星图像,具体信息涉及机密未经透露。

5. 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记者丛威娜

她向主持人说明我国目前的搜寻方案不变,搜救舰船仍按原计划赶往南北两个搜寻区。

6. 在珀斯停靠的我国科考船“雪龙号”上的记者王任卫

他通过电话连线向主持人说明雪龙号是距离事发海域最近的一艘船,在考察期间并没有发现失联客机的线索,目前也没有接到加入搜救船队的指示。

图10-3 澳大利亚新闻发布会现场直播

图10-4 电话连线

图10-5 现场连线

图10-6 演播室现场采访

另外,在本例中主持人在演播室现场对军事专家和航空专家进行了采访。专家就卫星图像为何难确定可疑碎片的具体位置,获取更高清晰度的卫星图像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历时多长,可疑残片的位置不在惯常的航道上意味着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同时两位专家也对澳方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信息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剖析。

要点小结

1.深度报道的“深度”体现在报道的“深刻性”和“广延性”上,着重在“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方面。既要进行纵向的历时的深刻的对比,也要进行横向的共时的广延的分析,这是深度报道区别于其他形式新闻报道的最关键的特征。

2.深度报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另一类是组合式深度报道,包括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整合报道。

3.深度报道具有思辨性强的特点,报道过程中进行立体化、递进式的分析,其表现手法多样,传播效果显著。

4.目标的定位,深度报道追求的是深度,深度来自于报道中所获取事实的多维性和确凿性,电视深度报道还必须体现传播者理性思维的多元性,必须能够在大量的事实细节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判断、解读,甚至假设;形态的定位,新闻现场对新闻事实细节进行夹叙夹议的报道,而不是纯粹的观点评论,把整个新闻事件以一种故事化的方式来进行讲述,在拍摄方式上采用双机以纪实的方式进行拍摄,着重展现主持人对整个新闻事件的调查和求证的过程;内容的定位,深度报道中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均有涉猎,但出于当时的媒介环境与舆论环境,还多以调查性报道为主。

5.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坚持现代新闻理念、搜集大量背景资料、进行深入采访挖掘。

思考与研讨题

1.什么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2.除了本章介绍的几种深度报道形式外,其他的报道形式有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具有什么特点?与消息类新闻比较有什么不同?

4.深度报道的定位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5.现代新闻理念是什么?它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有什么意义?

6.现场直播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起到什么作用?

延伸阅读

1.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威廉·C·盖恩斯:《调查性报道》,刘波、翁昌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注释】

[1]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余家宏等编写:《新闻学简明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页。

[3]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4]余家宏等编写:《新闻学简明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5]〔美〕艾·里斯、杰·特劳特:《定位》,王恩冕、于少蔚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6]参见同上。

[7]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8]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4页。

[9]张洁、吴征:《调查〈新闻调查〉》,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0]本文中引用的《新闻调查》节目中的现场采访和主持人现场评论的内容均出自《新闻调查》播出版台本。

[11]赛纳:《〈新闻调查〉的内容与形式》,转引自《新闻调查》栏目内部刊物《调查月报》。

[12]参见《新闻调查》栏目组多年来的内部资料以及现任制片人张洁的论述:《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载《新闻记者》2005年第10期。

[13]张洁、吴征:《调查〈新闻调查〉》,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14]张洁、吴征:《调查〈新闻调查〉》,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33页。

[15]转引自张威:《IRE、调查性报道与中国关照》,作为译者序收入〔美〕布兰特·休斯顿、莱恩·布卢兹斯、史蒂夫·温伯格:《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第四版),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6]〔美〕威廉·C·盖恩斯:《调查性报道》,刘波、翁昌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7]参见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18]〔美〕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张争、邹大毅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