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六盘山脉北麓的蕴意

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六盘山脉北麓的蕴意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兰茂景内容摘要 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反常地前出到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其蕴意当在圈占六盘牧场,以保护牧业经济与提供军需战马;控制萧关大道,以扼守固原要塞与强化丝绸之路外贸经济;护围朝那湫渊,以保护龙池之地与国家公祭的需要。宁夏有“古长城博物馆”美誉,宁夏北部黄河沿线有汉长城和明代边墙,南部固原境内秦长城的布局走向与其筑垒前出到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的蕴意则耐人寻味。
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六盘山脉北麓的蕴意_丝绸之路暨秦汉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兰茂景

内容摘要 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反常地前出到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其蕴意当在圈占六盘牧场,以保护牧业经济与提供军需战马;控制萧关大道,以扼守固原要塞与强化丝绸之路外贸经济;护围朝那湫渊,以保护龙池之地与国家公祭的需要。

关键词  固原  筑垒战国秦长城  六盘牧场  萧关大道  朝那湫渊

一、引子

固原在中国是一个小地方,但作为“三西”地区之一的“西海固”,在全国又以“苦甲天下”而“大名鼎鼎”。然而秦汉时期的固原却是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秦始皇统一六国,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灿烂文化的先河,两汉国祚四百多年又进一步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远播于泰西。秦始皇西巡陇西、北地郡,过回中;汉武帝六巡安定郡,出萧关并曾免高平县与朝那县租税。秦汉时期的固原在秦统一六国和汉帝国经略西域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亮丽的名片,这一闻名于世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与智慧的典范。今天世界各国依然把长城看作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宁夏有“古长城博物馆”美誉,宁夏北部黄河沿线有汉长城和明代边墙,南部固原境内秦长城的布局走向与其筑垒前出到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的蕴意则耐人寻味。

二、固原境内的古长城

至今在宁夏南北依然保留着别处不曾看到的许多古长城遗址。沿黄河一线有汉代长城,还有明代边城。宁南则有“九边重镇”之一的固原城遗址,特别是这里竟有战国秦昭王时修筑的长城。所以,宁夏有“古长城博物馆”之美誉。

看过北京八达岭长城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北部的长城,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明长城筑垒多沿山脉的山脊、借助山脉地形优势,使长城防御功能达到最优化和最大化。但若踏进宁南固原境内,看到这里秦长城筑垒却与中国北方各地的明长城筑垒地势不同。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不在关中地区四塞之一的萧关道口上,也不扼守在固原南部的弹筝峡(现称三关口),更不筑垒据险在高高的六盘山,而是前出六盘山麓北坡三十多公里,推进到平林层层、炊烟袅袅的原野上筑垒长城,秦人在固原一段筑长城的反常做法意味深长。

(一)固原境内秦长城的布局走向

固原境内秦长城是中国古长城之一。1988年1月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历固原州志》载:“秦长城,在州西北十里,有遗址。秦灭义渠,筑长城以拒胡,即此地。”[1]依据史料和实地考察,秦长城宁夏段残迹犹存:由甘肃临洮的洮河谷地经过静宁县的葫芦河东岸经北峡口从闫庙进入宁夏西吉县境,经将台乡东坡、保林、明荣、牟荣等村,转向东进入马莲乡张堡源村,又沿马莲川河东北上,进入原州区境内的张易乡、红庄乡,穿叠叠沟至孙家庄南;折向东过海子峡河到吴庄北绕固原城西北5公里的长城梁(一道顺向小丘陵)、明庄、郭庄到达清水河西岸。在此处长城分为内外两道:一道由海堡开始,绕乔洼,过清水河,至郑家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陈家沙窝;另一道由海堡向东过清水河,也到陈家沙窝,与前道长城合并,而后进入固原东山。东南经西郊乡水泉3队、吴沟村的蔡家洼生产队,进入河川乡河坪村的墩湾,过寨洼村,又东行至河川乡黄河村后,向东南到彭阳城阳乡的白岔长城塬,自叶家寨转向东北方向孟塬乡的赵山庄草滩、麻花洼后,折向北出宁夏境。

(二)固原市境内秦长城的筑垒地势

图1、图2为西吉县马莲川筑垒在原野上的长城残迹。

图1 西吉马莲川秦长城残迹之一     

图2 西吉马莲川秦长城残迹之二

图3、图4为原州区固原城北的长城梁。

图3 侧观原州区明庄乡长城梁状若游龙

图4 登上原州区明庄乡长城梁,远眺其状宛若长龙

图5、图6为彭阳县白岔乡的长城塬残迹。

图5 彭阳县白岔乡长城塬残迹之一

图6 彭阳县白岔乡长城塬残迹之二

秦长城宁夏固原段全长约120公里,多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就险、因坡取势,隘口山谷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山地多用石筑或土石混筑。原州区固原城西北的秦长城俗称长城梁,其依据丘陵地势上下而筑,站在高处观之状若游龙。西吉县将台、马莲两乡境内的秦长城长20余公里,高2~15米,宽6~10米,夯层6~8厘米。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从长城断层中曾出土当年夯筑长城的两个石杵,分别重27公斤、5.5公斤,现藏于西吉钱币博物馆,为宁夏首次发现。这段长城自秦昭襄王时期(前306年—前251年)至今,历经2200多年,仍巍然屹立。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图7 石杵

三、固原市境内秦长城筑垒六盘山北麓的蕴意

战国秦长城起自甘肃临洮,甘肃礼县为秦人老家,所以,秦长城护围礼县。

在固原境内,秦长城为何反常地前出六盘山北麓三十公里?

经勘察思考,笔者认为:秦长城筑垒前出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蕴意有三个方面。

(一)圈占六盘牧场:保护牧业经济与提供军需战马

固原六盘山牧场最初是义渠戎的草场。《史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2]电视剧《芈月传》讲述了此事。

六盘山脉南北气温差异较大,甘肃平凉市与宁夏固原市处六盘山南北两地。冬天的平凉比较暖和,固原的冬天却很冷。固原曾长期流传着一句很响亮的民谚:“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毛曲井,毛曲井顶个名,开城梁上冻死人。”开城在固原境内六盘山北麓,过去途经开城的商贾行人,冬天偶有人冻死在开城梁上。夏天的六盘山南北温差较大,平凉气温较热,固原气温凉爽,多数在21℃。人体体温为37℃,而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3℃(即体温与黄金分割率相乘得出:37×0.618≈23)。夏季清凉的六盘山区曾经是成吉思汗的避暑夏宫。

图8 银装素裹六盘山     

图9 白云绿树六盘山  

图10 避暑泾源凉殿峡

六盘山上夏季会常常突降雷阵雨,甚至出现六月飞雪。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陈昌奉将军后来感慨地说,1935年10月7日,红军翻越六盘山,部队快到六盘山上时他又犯疟疾病,身体发冷,摔倒在地,当时如果没有毛主席脱下自己的皮大衣给他穿上暖和身体,那天他一定牺牲在六盘山上了。

中国北方林地草场多在阴洼山坡。大兴安岭阳坡几乎没有森林。[3]六盘山阳坡牧草不多,森林牧草多处阴洼。所以,笔者认为,秦人甘愿挨冻也要前出到六盘山北麓筑垒长城。不仅拒胡,更在于完全圈占六盘山牧场。这样,肥美的六盘山北麓牧场为秦人提供丰富的肉食(牛羊)和军用战马。西吉马莲川均为山地,秦人却避开山地在川道中央筑垒长城。可见,当时此地是浓郁的森林草场,秦长城筑垒马莲川道即是围占整个六盘山区森林和牧草而刻意为之。这是固原境内秦人筑垒长城前出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的蕴意之一。亦即,秦长城前出六盘山北麓草场目的在于既发展牧业经济,又为秦人大的军事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冷兵器时代,战马对骑兵和战争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秦始皇在兼并六国时,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六盘山牧区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战马。今天,我们依然可透过历史文献看出秦人训马、养殖及陇山植被情景。秦人祖先大费“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赢氏”。[4]秦人先祖“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得骥、温骊、骅骝、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5]周孝王时秦人另一先祖“非子……好马及畜,善养息之”。[6]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始皇时,安定郡乌氏县的“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十倍其赏。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7]汉武帝时为伐匈奴大量养马。《史记》载:“天子为伐胡,盛养马,马之来食长安者数万匹,卒牵者关中不足,乃调旁近郡。”[8]《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涉猎为先。”[9]如今固原(安定郡高平)早已看不到那种“民以板为室屋”的人居环境和“涉猎为先”的民风。2015年夏笔者到新疆伊犁市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琼库什台做客,有幸目睹并体验了2000年前“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的那种天人合一的美学人居环境。

图11 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美如诗画 

图12 琼库什台村哈萨克族切鲁家的木板房

琼库什台村于2010年12月13日入选第五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琼库什台村到特克斯县有90公里砂石路,是一个有300多户,1700多人的牧业村,村内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西天山深处的琼库什台村民居几乎都是木建筑。有的房屋由整根原木搭建,有的原木一分为二,用掏、榫、栱、卯搭建起来。有些木屋历百十多年了,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图12是琼库什台哈萨克族医生切鲁一家的木板房子。远望近观,宛若童话。在一个这样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世外桃源”生活,真有身临仙境之感。由此推想:两千年前“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的画面!

秦汉时期固原山清水秀、草木葱郁,固原的人居环境比天水、陇西还美。这绝非对固原历史上生态环境的臆测。20世纪80年代,相继在固原六县出土了已绝迹六千多年的云杉、冷杉、落叶松、连香树、圆柏、油松等,经有关技术测定,历史上固原确实存在过以六盘山为主体的广阔森林和草原植被。[10]

(二)控制萧关大道:扼守固原要塞与保护丝路经济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是最早的有序建设城乡,有规范进行城市规划的国家。从五千年前的黄帝陵建设思想,到三千年前的《周礼·考工记》;从宋代的《营造法式》,到清代的《营造法例》以及历代专司建设的‘工部’衙门的规约,都存在一种共同的思想理念:天人合一”。[11]

中国人有序建设城乡的最早文献当属《诗经·公刘》。其中有诗句如:

“于胥斯原”,“陟则在,复降在原”,“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岗,乃觐于京”,“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度其夕阳”,“既景乃冈,相其阴阳”。[12]

《书经·召诰》云:“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又云:“惟太保先周公相宅……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13]洛阳(洛邑)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经过反复勘探确定而大规模建设的城市。汉字“宅”本意就是“择”,汉刘煕《释名》:“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

⒈军事要塞

最早涉及固原的历史可追溯到周穆王与戎族作战。《诗经·小雅》载:“薄伐猃狁,至于大原”。[14]在《后汉书》里首次出现“高平第一城”。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割据政权在固原立都。东汉统一前夜固原军事重要凸显。

东汉建武二年到建武十年(26—34年),成纪人隗嚣割据。隗嚣令部将高峻领万余人据守高平第一城(固原),其另一部将牛邯守瓦亭。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刘秀让马援招降了据守高平的隗嚣部将高峻。[15]东汉建武八年(32年),光武帝刘秀遣建威大将军大将耿弇再围高峻坚守的高平城,竟然一年都没有攻下。这既得益于高平城守军的军事实力,也有高平城特殊军事地理位置的作用。

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在高平称帝,立国号大夏,年号建元龙升元年。公元418年赫连勃勃即帝位,公元431年夏国亡,高平复归北魏。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起义,正光五年(524年)高平镇民起义并推举酋长胡琛为首领。孝昌三年(527年),鲜卑族万俟丑奴在高平称帝,建年号神兽。永安三年(530年)五月,万俟丑奴在洛阳牺牲。普泰元年(531年)关陇起义最终失败。

曾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大政治家管仲对建国都有如下地理纲要:

《管子》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16]

固原城曾长期作为一个军事重镇,原因有三:

(1)萧关大道。在从关中平原通往北方草原或从北方南下关中的道路上,萧关是避不过的。出萧关入胡天,进萧关通关中京畿。高平城恰恰扼守萧关大道。“北萧关”是古代关中四塞之一,为关中北边屏障。匈奴南窥关中必叩萧关,汉军北征匈奴必出萧关。从军事上讲萧关当属衢地或“泛地”[17],这是其一。

(2)军事要塞。冷兵器时代军事要塞依托有利地形是必需的。固原城建在缓丘高阜上,有居高临下的效果。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评价固原“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称为形胜”。这是固原满足军事要塞的第二个条件。

(3)军需水源。军事要塞缺水在战争中是不可想象的。军事要塞必备军需汲水之源。固原城东紧邻的清水河(高平川水),发源自南部六盘山北麓开城境内黑刺沟。清水河谷地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萧关古道的一部分。这是固原成为军事重镇的第三个条件。

水经注》载:“(河水)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山苦水谷,东北流经高平县故城东。其水又北龙泉水注之。水出县城东北七里龙泉,东北流注高平川。川水又北出秦长城。又西北流经东西二土楼,故城门北”。[18]

郦道元此处把固原城(高平城)与清水河(高平川水)放在一起加以叙述。

古代与近现代陆地上各地区之间的往来通道有相当一部分是借助河流冲刷而成的河滩谷地,形成了地区之间的天然交通捷径。不可否认固原之南六盘山这一天然屏障使固原城军事作用倍增。泾河南流冲刷形成著名的弹筝峡(又名金佛峡,俗称山关口)天然隘口。明代固原城又作为“九边重镇”之一闻名于世。

图13 萧关新貌(瓦亭驿附近)     

图14 弹筝峡(固原城之南山关口)

⒉丝路捷径

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史称“凿空”。但从今天丝绸之路出土文物可看出,在张骞通西域以前,丝绸就已经从中原流入西域、中亚、印度和欧洲。很可能第一位游历西方的中国君王是周穆王(即穆天子)。公元前3世纪,当时欧洲的古希腊人就称丝绸为“赛里斯”(Sères,即丝国人)。“赛里斯”的称呼最早出自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前63年—前23年)的著作。“赛里斯”是从希腊语“塞尔”衍生出来的。“塞尔”是蚕的意思。“赛里斯”是蚕丝之地。有些学者认为,希腊语“塞尔”与“赛里斯”似乎就是从汉语“蚕”的发音转化出来的。

苏联阿尔泰山巴泽雷克古墓群考古文物看,约在公元前5世纪丝绸已经到达新疆 [19];美国《国家地理》报道,德国考古学家在斯图加特的霍克杜夫村,发掘出一座公元前500年的古墓,墓中人身上有中国丝绸衣服残片。在黑海克里米亚半岛刻赤市附近,发现公元前3世纪古墓有中国丝绸出土。

丝绸之路得名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and von Ricthofen 1833-1905)的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1877—1912)。该书把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近两个半世纪开辟,经西域把中国与中亚阿姆河-锡尔河地区及印度连接起来的丝绸贸易道路命名为Seidenstrassen,英文名称为The Silk Road。李希霍芬其实是把西汉大臣张骞出使西域的前114年作为丝绸之路的开始之年。

丝绸之路是商业贸易之路。古代欧亚大陆两极的中国与欧洲,是丝绸的最初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而广袤的中亚地区草原游牧民族匈奴、回鹘和突厥人,以及中亚的粟特胡商,充当了贸易的中介。古代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传递着彼此需要的经济物产、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宗教思想。所以,它也是古代东西方一条谱写着和平与友谊的吉祥之路。

图15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的长安,横跨欧亚大陆,在中国境内有1700公里。这条丝路目前学术界划定为三段。

东段:即关陇河西道,从长安到玉门关

中段:即西域南北中道,从玉门关以西到葱岭,分北、中、南三道。

西段:即中国境外道,从葱岭往西到中亚、西亚和欧洲。

东段又分为南、北、中三道。固原处于东段北道的交通要冲上。

图16 草原石人(突厥)

东段北道路径如下:从长安临皋驿出发,往西北行经礼泉、奉天(今乾县东),过邠州的新平县(今邠县),沿泾水河谷西进,到长武、泾川、平凉,穿弹筝峡(今三关口),过瓦亭驿,到原州(今固原);再沿清水河谷向北,过石门关,折向西北到海原,抵达黄河东岸(靖远),渡黄河到乌兰关(景泰县)。由景泰到河西武威。这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最便捷之径,少200公里,但沿途缺水、补给困难。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加强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对于支持国家的经济和生活极为重要。外贸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固原扼守萧关大道,自然筑垒长城,需南北两道城墙围着固原城。足见固原对控制萧关大道而言极其重要。

前已述,学术界认为丝绸之路始于张骞通西域。实际丝绸在民间早已开始走这条道。考古显示中亚和欧洲出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丝绸文物。所以,垒筑秦长城固原原州区段前出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且有两道城墙护围,其蕴意自不待言。

(三)护围朝那湫渊:保护龙池之地与国家公祭需要

战国秦长城从固原境内向东,在彭阳境内的一段残迹叫长城塬。

彭阳境内被秦长城围住的这一段的南部有一个在古代非常重要,现在又开始出名且被甘、宁两省区都竭力证明属于自己辖区所在的古地名——朝那湫渊。

近年甘、宁两省区都在寻找朝那湫,为一位古人——皇甫谧的出生地在哪而争执。究其原因,既有想打文化名人品牌的旅游经济目的,也有想证明区域内曾有一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初衷。甘肃拿出许多资料证明皇甫谧生活在甘肃省灵台县,如新版中国地图上朝那印在甘肃省,百度搜索显示皇甫谧出生在安定郡(甘肃灵台)。宁夏仅有历史文献记载和田野考古报告。1979年宁夏彭阳古城征集到朝那鼎,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彭阳县东海子东岸发现镌刻有“□那之湫”的石碑残片。因“世界针灸学之父”名号震天响,皇甫谧出生地自然很重要。把朝那往哪搬?这个错误谁背?不知相信百度搜索和《中医学史》教材?还是相信《史记》《汉书》历史文献和1999年版《辞海》和田野考古报告?前些天看到网上平凉一位知名学者说,彭阳古城出土朝那鼎不能证明该处是古朝那县。我无语。

经济大潮下人心不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尚且能说通。竭力研究为造假、罔顾事实去考证。个别学者为皇甫谧煞费苦心,笔者谨对朝那湫渊略作考辨。

⒈历史文献资料中的朝那湫

关于“朝那湫”一词称谓,始见于唐初魏王李泰组织编纂的《括地志》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之前,秦汉魏晋时期均称“湫渊”。由于“湫渊”在安定郡朝那县,故唐朝改称为“朝那湫”。至于秦汉时期“湫渊”的准确位置,司马迁《史记·封禅书》里有记载。

(1)朝那湫渊的地望

①司马迁《史记·封禅书》道:“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

②班固《汉书·地理志·安定郡》载:“朝那,有端旬祠十五所,胡巫祝,又有湫渊祠。此祠为秦时旧有。”

③唐朝张守节《史记正义》转引魏王李泰语:“《括地志》云:‘朝那湫祠在原州平高县东南二十里。湫谷水源出宁州安定县’。”

④《大明一统志》载:“朝那湫在故原州东十五里。”

⑤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续卷五六载:“东汉泾阳入朝那。晋因之,后魏废为长城县地。”

⑥《新定九域志》卷三:“原州,朝那湫庙;史记,朝那湫泉,即花石川也。”

⑦《平凉府志》“山川条”记:“固原东南四十里,曰东海子,流入清水河”。

⑧《寰宇通志》载:“朝那湫在平凉府开城县”。

⑨《嘉靖固原州志·古迹》:“东海,在州东南四十里”,“东岸有庙”,“即古朝那湫”。志中州学政李诚撰写《重修朝那湫龙神庙记》载:“开城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环焉。”“春秋时秦人诅楚之文,投是湫也。汉唐载在祀典。”

⑩明赵时春《平凉府志》:“朝那在华亭湫头山。”

甘、宁两省区为“朝那湫渊”争论不休。鉴于湫渊地望属历史地理问题。为公平且公正,上述历史文献与方志均搁置。看郦道元《水经注》如何叙说湫渊。

郦道元《水经注》以及该书在中国历史地理上的作用如何?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好学博览,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状况,撰成《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补充记述河流水道达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注文比原文多出二十倍。注文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水道经过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等地理情况和历史事迹,以及庙塔碑刻、人物故事、民间歌谣、神话传说,内容丰富,文章生动多采。注文引用的古书达四百三十七种,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是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著之一,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20]

国际知名历史地理学家、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谭其骧先生曾特为赵永复所编《水经注通检今释》写有“《水经注通检今释》书后”。被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特别推崇的《水经注》里,叙述宁夏自南向北的清水河与固原境内的湫渊一段文字很有趣味。

《水经注》卷二“高平川水”条载:

(河水)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山苦水谷,东北流经高平县故城东。其水又北龙泉水注之。水出县城东北七里龙泉,东北流注高平川。川水又北出秦长城。又西北流经东西二土楼,故城门北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东水发源县西南二十六里湫渊,渊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长城北与次水会,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21]

图17 《水经注》“高平川水”条影印部分之左(原书第83页)与右(原书第84页)

郦道元讲述高平川(清水河)沿途风物典故时,顺便也对湫渊作了概要说明。不知那些把“朝那湫渊”任意到处搬的人对此有何感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瑕瑜互见人皆知;《水经注》是郦道元先生实地走访与躬身研究的历史地理杰作。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时代到来,数字技术必将促进“郦学”研究成为一门显学。

《水经注》“高平川水”条叙述了高平县城、高平川水、秦长城和湫渊。湫渊方位(县城西南)、距离(二十六里)、特征(渊在四山中)和流向(湫水北流)清楚无比。固原夏日凉,天高气爽,品读《水经注》,心情欢畅。郦道元先生作证,对那些罔顾事实、刻意造假者可谓当头棒喝。《水经注通检今释》[22]第4页:“高平川水(苦水),今清水河”;“湫渊(湫水),今宁夏固原县西南”。

——水经注者郦道元,访渎搜渠千二川;高平水绕秦长城,宛然游龙盘湫渊。

(2)朝那湫渊的面积与出土的金石文物

①南朝宋国历史学家裴骃的《史记集解》转引苏林语:“湫渊在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音将蓼反。”

②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朝那湫”,“周回七里,盖近代耗减。”

③明《万历固原州志》:“东海,广五里,阔五里。”

从以上三条记述可看出,朝那湫在逐渐耗减缩小。

图18 今日固原西海子      

图19 诅楚文(湫渊)

(3)朝那湫金石资料与田野考古

①秦惠文王诅楚文的发现。秦诅楚文石刻有三块,在北宋嘉祐(1056-1063年)、治平(1064—1067年)年间,先后在三个地方发现。《告巫咸文》石刻,传说嘉祐年出土于凤翔开元寺;《告大沈厥湫文》石刻,据说治平年间,农民在朝那湫旁掘田而得,熙宁元年(1068年)蔡挺到平凉出任渭州知州而得,后移至官府。《告亚驼文》石刻,传说出于洛。自南宋到现代的郭沫若均认为《告亚驼文》是伪作,故不录。

据专家分析,《告大沈厥湫文》是秦楚大战之际,秦王率众官到湫渊祭神,诅咒楚王的战争动员令。时间当在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前312年)下半年。

②1979 年彭阳古城征集到挖出的汉代“朝那鼎”。1979 年征集到彭阳古城干部刘世富家挖出的一个朝那鼎。[23]铭文三段:

图20 朝那鼎

图21 朝那鼎铭文(第一段铭文)

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

今二斗一升。乌氏。

今,二斗一升,十一斤一十五两。

此鼎关键之处“第廿九”可能指汉武帝元鼎五年(继位第29年),也可能是汉高祖在位五年所筑之鼎,也可能就是官府铸鼎的编号。

甘肃一些专家教授说,朝那鼎不能证明固原彭阳县就是古代的朝那县。笔者观:不论如何诘难,朝那鼎出土固原彭阳县古城非出土平凉灵台是不争的事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鼎不在大,朝那文铭。

③ 2007年,彭阳县东海子东岸发现镌刻有“□那之湫”的石碑残片。2007年彭阳县文物工作者在彭阳县东海子东岸发现镌刻“□那之湫”石碑残片。这为清扫各地假“湫渊”,勘定真“朝那湫渊”准确地望提供了有力佐证!石碑虽残,字迹可辨;朝那湫渊,铁证如山;历史真相,终竟还原。

图22 “□那之湫”残碑(左)   

图23 “□那之湫”残碑拓片(右)

(4)“朝那湫渊”当代地望考辨

《史记·孝文本纪》载:“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卯。”这一记载说明,朝那县距离长城极近,且与北地郡距离不太远。

唐朝司马贞的《史记索隐》道:“湫音子小反,又子由反,即龙之所处也。”

东海子为“湫渊”,则朝那县离朝那湫渊一定不会很远。湫渊在固原,古人会跑到几百里外的其他地方立个祠庙祭祀湫渊之龙?平凉学者提出湫渊在庄浪桃木山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同样,平凉市灵台县为秦汉时期朝那县也不能成立。因为,“湫渊”与“朝那”是拴在一起的,朝那因湫渊而被古人称之为“朝那湫”。灵台县没有湫渊,故不是西汉朝那县。灵台改称朝那县是西魏大统元年(525年)自原州百泉县徙朝那县治于今灵台县朝那镇(辖今灵台西部、泾川西南),俗称东朝那。隋义宁二年(618年)朝那县废。

庄浪桃木山高山湖也非“朝那湫渊”。《庄浪县志》从古至今从未出现过“朝那”的称谓。倒是平凉方志学家祝云林先生的“西汉朝那县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茹河北岸及其辖域”的观点值得肯定。

在湫渊之西南,滋养着帝都和京畿大地的泾、渭等著名水系“皆非大川”,唯独偏远而又狭小的湫渊却被列入西汉的国家祭祀对象?这太反常。

朝那湫的特殊性:“龙之所处”——龙池。从司马贞给湫渊的注释看,所谓朝那湫渊,“即龙之所处也”。这正是朝那湫渊之所以能列为中央政权帝王级的祭祀点的原因。古人云:“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为这里是“龙之所处”的圣地。

“龙池”在何处?按裴骃的注释,确认“湫渊在安定朝那县”。

“龙池”位置,依张守节注释,为“朝那湫渊祠在原州平高县东南二十里”。

从上述提到的地方行政建置(安定郡、平高县、朝那县)和方位(东南)、里程(二十里),自然就找到湫渊位于固原市原州区与彭阳县交界处,具体地点为彭阳县川口乡干海村的干海子(亦称东海子)。这是一处四面环山的高山湖泊,湖岸高地有祭祀祠庙,已毁,留有遗迹。这与《水经注》里的叙述略有差异,实际上可看出“湫渊”是中国古人对东、西海子的通称,这点与黄河上游鄂陵湖、扎陵湖倒有几分相似。前些年彭阳县东海子出土了几千年前的巨木化石。平凉一位知名学者认为,朝那湫永不干枯在庄浪桃木山。笔者认为,若坚持大震后湫渊湖底漏水不是湫渊水,那么黄河也曾断流,断流过的黄河就不是黄河了?对几千年来人类砍伐黄河流域森林、营造帝王宫殿,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湖泊干涸的现象闭口不言,却一味否认史书所载固原的“朝那湫渊”,是无知还是颠倒黑白?

固原市境内东、西海子非同一般:固原“朝那湫渊”有中国历代王朝留下的大量文献资料为证,有方志长期不辍的实录和宋代农民田野耕地翻出的诅楚文碑刻,也有当代出土的“朝那鼎”青铜器和“□那之湫”残碑,更有郦道元历史地理名著《水经注》对“湫渊”与秦长城、高平城(固原)和高平川水(清水河)连续行文的清晰记载。所谓“朝那县”在甘肃灵台以及“湫渊”在庄浪、镇原的说法均不能成立。有人借助地图、网络宣传“灵台说”,欲明修“朝那湫渊”之栈道,暗度陈仓,掠夺“世界针灸学之父皇甫谧”出生地之名。有这样研究历史的?平凉一位知名学者说:“宁夏一些地方文化人从狭隘的地方文化利益出发,胡编乱造,写文章意会当年秦惠文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便亲自投书于湫渊西海子”。并说:“西海子在明代以前形成”是“1306年8月开城地震……造成山崩地裂,形成西海子堰塞湖”,又说“固原境内1219年4月18日发生过6.5级地震,震中烈度8~9度,是不是这次大地震形成了西海子?”

——这是研究历史?这位学者莫非是借“地震科学”为噱头蒙小孩?

1219年与1306年固原地震情况如何?见《中国地震目录》第一册[24]

表1  《中国地震目录》第一册载录1219年与1306年固原地震情况

《中国地震目录》未见固原两次地震造成“山崩地裂,形成西海子”。笔者手头还有一本美国人编撰的《公元前2000年-公元1979年全球重大地震目录》[25],也未见1219年与1306年固原地震造成“山崩地裂,形成西海子”。是否确有大地震造成固原境内“山崩地裂”呢?有,这是1920年的海原环球大地震。

表2  《中国地震目录》第二册载录1920年地震情况(第230页)

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发生在冬天,“死亡20余万,震惊全国上下。当时的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先生亲自带队去震区考察”。[26]地震情况叙述可信。

大家看清楚了吧?谁“胡编乱造”?不过,在下很佩服平凉那位知名学者杜撰“历史事实”的水平。为何平凉那位知名学者要拿1219年与1306年固原6.5级地震说事,杜撰固原境内“山崩地裂”?其真实目的在于给固原东、西海子历史事迹“挖坑”,以“证明”东、西海子是金元时期地震后出现的“堰塞湖”,从而为平凉华亭高山湖“粉墨登场”、推出莆田系的“朝那湫”精心设计。

平凉那位知名学者认为:“《史记》《寰宇通志》《大明统一志》作为国志大部分是转录来的资料,缺少考证的‘第一手资料’”?难道汉武帝六巡安定郡,司马迁就没有随行过汉武帝一次?见证武帝祭祀朝那湫渊?《史记》对商朝的历史著述尚且未有纰漏,大史学家司马迁对“当朝史料”记载竟然出了错?我不理解,为何凡坚持“湫渊”在固原、与平凉这位知名学者的明代老乡“赵时春”说法相左的历史文献记载统统都被平凉知名学者枪毙了?况且赵时春也属“平凉地方文人”。再者,在下就“朝那湫”之“湫”字与平凉那位知名学者商榷。

平凉这位知名学者文中说:“‘湫’单从本字释义,是水潭、水池,即湫泊(水潭)、湫水(潭水)之意。《说文》曰:湫,湫隘下也,从水,秋声。《春秋传》曰‘晏子之宅湫隘’。后来人们多以山顶湖,或者‘海子’‘天池’等来称呼‘湫’。在关陇地区的深沟大涧,都有这种意义上的‘湫’,不过有大小之别、深浅之说。从地理水文言之,湫其实是地下出来的水,与低洼坑窝长期集聚而成的泉水。它清澈、透凉。长久不干,是一个地方民众饮用的‘生命之泉’。”

平凉学者把玩“湫”字像天女散花、潇洒自如,在下只得捧出释字经典名著《说文解字》对照学习,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水部十一》[27]释“湫”全文:

湫。隘下也,一曰有湫水在周地,其后属秦,秦置县。在高平第一,今治也。春秋传曰晏子之宅秋隘。安定朝那有湫泉,从水。秋声。

查阅清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可知,上述内容里的“安定朝那有湫泉”乃是唐朝李阳冰(李白族叔)为避讳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而改称“湫泉”。南唐徐铉注释依然从之。殷韵初为《说文解字》写“前言”[28],说了一句非常之语;“唯从事研究者,终当以说文解字为基础”。

平凉这位知名学者认为,固原“东、西海子”是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平凉华亭高山湫、庄浪桃木山湫都是地质运动造成高山的“湫”,当万年不泄漏。且“湫”在六盘山(陇山)一带极多,有镇原的,平凉华亭的,庄浪桃木山的,隆德的北莲池,固原、彭阳地界的东、西海子均泛称“湫”。故,“朝那湫”当为华亭高山湖或庄浪桃木山上的湖。

非常遗憾!平凉这位知名学者:许慎先生解释“湫”是特指“安定朝那湫”, “在高平第一”(今固原),这与《说文解字》里对“泾”“渭”“洛”的解释一致,均是对诸水名的“特指”,而非你所言的“泛指”。看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与北魏历史地理学家郦道元都不支持你“湫渊”平凉说。两位大学者当其时前后分别指出“朝那湫”在“高平”。不过你孜孜不倦研究出的反证教材,鞭策了宁夏人从这一角度证明“朝那湫”就在固原彭阳。宁夏人都会感谢你与你的反证教材。

说文解字许慎聊,水部十一湫渊妙。安定朝那在高平,虚妄谬论秋风扫!

清代著名学者龚定鑫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笔者曾就历史研究的作用请教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国华教授,赵教授道:“历史研究的作用不外乎两点:一是把错误说法纠正过来,是谓正本;二是把迷雾重重的各种假说还原为真实的历史事实,是谓清源。”赵教授一语道出了历史学家的责任。由此联想春秋晋史官秉笔直书“赵盾弑君”与齐太史伯仲季直书“崔杼弑君”的铮骨。一代良史司马迁“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气节凌云、行文神韵令人感佩!

希望研究历史的文人对历史负责,勿为经济利益而丧失知识分子的良知。

固原东、西海子(朝那湫)战国时就名载史册。黄帝登鸡头(崆峒山),周宣王料民于大原,秦始皇巡边北地郡,汉武帝六巡安定郡,唐太宗西瓦亭观马政,更有学者班固的《北征赋》、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不绝如缕!

(5)“朝那湫”音韵训诂

中国古人在相当长的时期,使用“反切”法注音。注音方法是,用两个普通汉字,第一个取声母,第二个取韵母。如上“湫音子小反,就是‘子’的声母‘z’和‘小’的韵母‘iao’,合起来读就是‘zhao’”;“又子由反,就是‘子’的声母‘z’和‘由’的韵母‘ou’, 合起来读就是‘zou’”。若“湫”音为“zhao”与“沼”音通。按六盘山区意思即“涝坝”。从裴骃和张守节给《史记》作的《集解》和《正义》可知,“湫渊”为一个四面高山、半封闭的“大涝坝”。还有人提出,“朝那”是黑龙。

⒉《说文解字》与《水经注》对考辨“朝那湫”地望的重大意义。

(1)《说文解字·水部十一》“湫”字解为考辨“朝那湫”地望功在千秋。

《说文解字》从时间纬度上讲清了“朝那湫”在周、秦、西汉、东汉(今治)不同时期沿革的名称更迭,以“高平第一”“安定朝那”“湫泉”三概念链接,这种叙述手法高妙雅致、别开生面,彰显了一代文字学大家解说“湫”字之功力。

(2)《水经注》卷二“高平川水”条为界定“朝那湫”地望区域功高至伟。

《水经注》从空间范围上界定出“高平城”(固原)、“高平川”(清水河)、“秦长城”与“湫渊”的区域地图,由此可知一代杰出历史地理学家“详细记述水道经过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等地理情况和历史事迹”的认真态度,其“好学博览,文笔深峭”令人赞叹!

《说文解字》与《水经注》里“朝那湫”的记载,将成为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古城最终能够在世界上被确立为秦汉时期“朝那县”的铁证。

结合上述文献资料,《史记·孝文本纪》:“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卯。”这条记载顿觉清晰,“朝那塞”乃秦长城的彭阳段,被匈奴攻破的朝那塞就是彭阳古城!

宁夏坚持彭阳为皇甫谧出生地朝那县的观点并非“宁夏一些地方文人狭隘”!此乃宁夏人尊重历史、热爱传统文化、坚持唯物史观,还历史真面目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胡适道:“科学精神在于追求事实,追求真理。”甘、宁两省区多年争持“朝那湫渊”,我看就以《说文解字》对“湫”的解释和《水经注》“湫渊”地望清晰记载的再发现休止吧。

⒊民族学研究与民俗历史文献

(1)民族学研究。民族学家认为,“朝那湫渊”亦即“龙池”的意思。因为“朝那”为古羌语之遗音,在羌语中,“朝”发音为“朱”,意思为“龙”;“那”发音为“诺”,意思为“山”。“朝那湫渊”就是“龙山”之“龙池”。故“朝那湫”音“zhū nuō jiāo”, “朱诺浇”或“朱诺沼”,意为龙山龙池。湫(读音jiao)音义为蛟。从“朝那湫”读音“zhū nuō jiāo”可知,这就是蛟龙的处所。

(2)民俗历史文献。《史记·封禅书》道:“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亦春秋泮涸祷塞,如东方名川;而牲牛犊牢具珪币各异。而四大冢鸿、歧、吴、岳,皆有尝禾”。汉代对四渎公祭仪式:春秋季淘江河,防水道、泉眼壅塞。宰牛犊或往水里投玉圭钱币,祈求风调雨顺。对“四冢”的祭祀是尝禾。

有趣!古人在给河、汉、湫、江“四渎”之“蛟”敬献“牛犊”(小鲜肉),在“四冢”大贤墓茔前敬献的是“尝禾”(新谷)……

彻底弄清楚了汉代“四渎”之一在固原彭阳古城附近之后,这也就不难理解战国秦长城经过彭阳,自然而然也就把彭阳古城之湫渊围在长城内侧的蕴意。战国秦长城起自临洮,把甘肃礼县围进长城内侧,因礼县是秦人起源之地,祖先起源之地不能被戎狄践踏。战国秦长城过彭阳,而围住朝那湫渊也自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朝那湫渊”当为固原城南二十多里的东、西海子。东海子大地震后湖底漏水,西海子如今还有三眼泉,但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怎能不减耗?

“朝那湫渊”意为“龙池”。何龙?陇山(六盘山)之龙。“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古人如此看重这个深居内陆的高山小湖,可能还有埋藏在心底的秘密。限于篇幅,不赘述。

四、结语

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前出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蕴意有三。

其一,圈占六盘牧场,以保护牧业经济与提供军需战马。

其二,控制萧关大道,以扼守固原要塞与保护丝路经济。

其三,护围朝那湫渊,以保护龙池之地与国家公祭需要。

从中国历代筑长城不断由南向北缓慢推进可看出,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六盘山北麓三十多公里是秦人的前进基地。由此观之,固原境内战国秦长城筑垒前出六盘山北麓可谓一举三得。

行文至此留有缺憾,虽“朝那湫渊”地望确立了,但守护关中的北“萧关”位置还不能确定。目前,萧关有固原城之说、固原山关口之说、瓦亭驿之说等。至于古代的北“萧关”现在何处,有待考古调查与文献考证确定。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5. 郦道元.水经注.成都:巴蜀书社,1985.

6. 赵永复编.水经注通检今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作者系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1](明)杨经、刘敏宽纂,牛达生、牛春生校勘:《嘉靖万历固原州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7页。

[2]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五〇,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85页。

[3]栾巨庆:《星体运动与长期天气地震预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7页。

[4]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3页。

[5]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5页。

[6]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7页。

[7]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六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60页。

[8]司马迁:《史记·平准书》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25页。

[9]班固:《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44页。

[10]陈加良:《论六盘山的古森林及其历史启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11]亢亮、亢羽:《风水与城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页。

[12]《诗经·大雅·公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3-134页。

[13]《书经·召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5页。

[14]《诗经·小雅·六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15]范晔:《后汉书·马援列传》第一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32页。

[16]管仲:《管子·乘马·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6页。

[17]孙武:《孙子兵法·九地·武经七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9页。

[18]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83-84页。

[19]〔苏〕С.И.鲁金科著,潘孟陶译:《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20]郦道元:《水经注》“出版说明”,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21]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83-84页。

[22]赵永复编:《水经注通检今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页。

[23]张效霞著:《医海探骊:中国医学史研究新视野》,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1-112页。

[24]《中国地震目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年,第15页、19页。

[25]〔美〕R.A.甘斯,I.B.纳尔逊编:《公元前2000年-公元1979年全球重大地震目录》,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年。

[26]陈焕新著:《一个没挂牌子的国务院机关》,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年,第101页。

[27]许慎:《说文解字》一一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35页。

[28]即指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