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流音变的种类

语流音变的种类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流音变,根据语音变化前后的关系,可以有不同的类。2.3弱化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弱,这就是弱化。2.5加音在连续的语流中,为了发音的便利,在一些音节中增加了音,这种现象叫“加音”或“增音”。我们认为,就“言语”这一现象而言,即使把它看作换位,也是一种不正常的语流音变现象,不如把它看作口误。
语流音变的种类_语言学讲义

语流音变,根据语音变化前后的关系,可以有不同的类。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同化

两个原来不相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这就叫做同化。例如:

A民盟mi n menɡ——mi mmenɡ 人民ren min——remmin 难免nan mian——nammian

B面包mian bao——miambao 根本ɡen ben——ɡemben 辛苦xi n ku——xi nɡku

英语中也不乏同化现象,如ten mice——tem mice,ten bikes——tem bikes。我们知道,英语中的n发[n]音,字母组合ng发[ŋ]音。为什么think中的n发[ŋ]音呢?这是因为其中的[n]音受它后面的音k[kh]同化的结果。英语中有一组表示否定的前缀ir-,im-,il-,in-,如irregular,impossible,illiterate,incorrect等等这些否定前缀的使用有什么规律吗?它们都跟同化有关。

同化,除了上面所说的辅音同化以外,有的语言里还有元音同化的现象,比如在土耳其语里,表示复数的后缀有ler和lar两个,这两个复数后缀在使用上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有的。这就跟同化有关。根据土耳其语中“元音和谐律”的要求,词中元音的舌位必须相同或相近,前元音后面只能出现前元音,后元音后面只能出现后元音。因此,ip(线)的复数形式只能是ipler,baba(父亲)的复数形式只能是baba-lar,因为i和e都是前元音,而a是后元音。

同化,根据同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部同化”和“部分同化”。全部同化指的是被同化的音变得和同化音(即相关的两个音中没起变化的音)完全相同,如上述A组中的同化;部分同化指的是被同化的音变得和同化音相近但不是完全相同,上述B组中的同化就属这一类,如“根本”中“根”的n变成m,它和“本”中的b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双唇音。

2.2异化

和同化相反,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不相同或不相近,这就叫做异化。异化现象在语言中比同化现象少见得多。比如韩语(学校)的发音,后一个音节中的[k]就发生了异化,读为[kk]。俄语中,人们把КΤΟ发成[xto],也是一种异化现象,因为这里塞音Τ[t]把塞音К[k]异化成了擦音[x]。英语中的diphthong(双元音)[`difθɔŋ]被发成[`dipθɔŋ]也是一种异化现象。汉语中,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字变成阳平[11],这也是一种异化。

2.3弱化

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弱,这就是弱化。元音的弱化往往见于非重读音节或语流中的非重读词。汉语中的“妈妈”/mA mA/读成/mA mə/,“哥哥”/kɣkɣ/发成/kɣkə/都是一种弱化现象。英语中的and在语流中发成/ənd/,his在语流中读成/həs/,也是一种弱化现象。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时所受的阻力减小,发浊音比发清音所受的阻力要小,发擦音所受的阻力比发塞音小,因此,由清音变为浊音,由塞音变为擦音,都是语音弱化的结果。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喇叭”发成/lA bə/,“你的”发成/ni də/就是清音弱化为浊音的例子。声调方面也有弱化现象,普通话中“桌子”“椅子”“窗子”等中的“子”读轻声,就是弱化。

2.4脱落

有些音在语流中不以任何形式出现,完全脱落了。脱落是弱化的进一步发展。如汉语普通话中的“豆腐”发成/tou f/,“衣服”发成/i f/,其中的/u/音脱落了;把“你们”发成/ni m/也是脱落的结果。有些音的脱落是为了发音的方便,如“小孩儿”中“孩儿”发成/ɐɚ/,其中的/i/脱落了。英语句子在连读时,往往发生脱落现象,如There is a pen in his pocket一句中的his在连读时读成/is/或/əs/,原有的/h/脱落了。

2.5加音

在连续的语流中,为了发音的便利,在一些音节中增加了音,这种现象叫“加音”或“增音”。汉语中“敬爱”中的“爱”读成/ŋai/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多美啊”中的“啊”读成/ia/,其中加入了/i/音。英语中,there is、there are连读时也加了音/ɾ/;在发dreamt和something时,实际的发音是dreampt和somepthing,在其中加了/p/这个音[12]

此外,有的书上还介绍了“换位”,它指的是两个音前后位置的相互对换。一般认为,一些北京人把“言语”发成/yεn35 i 214/就是换位的例子。我们认为,就“言语”这一现象而言,即使把它看作换位,也是一种不正常的语流音变现象,不如把它看作口误。英语中曾有两个有趣的口误例子[13]:20世纪初,牛津新学院的院长对他的学生说:

(5)You have hissed my mystery lecture(你们嘘我的神秘演讲)

而实际上他想说的是:

(6)You have missed my history lecture(你们错过了我的历史讲座)。

他还说:

(7)You have tasted the whole worm(你们尝过整条蚯蚓

其实他要说的是:

(8)You have wasted the whole term(你们荒废了整个学期)。

汉语中也会经常听到类似的口误现象。只是多在词与词之间换位,而不是在音位与音位之间换位。我妻子看到酒后驾车造成车祸的新闻,对儿子说:“你以后不要驾酒喝车。”(“驾”与“喝”换位)。

可见,我们不能把这种口误式的换位看作正常的一般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