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仪的特点和原则

礼仪的特点和原则

时间:2022-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特定范围之内,礼仪行之有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范围,礼仪则未必适用,这就是礼仪的针对性特点。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少,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公众的指责。

第二节 礼仪的特点和原则

一、礼仪的特点

1.继承性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礼仪文化,都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礼仪文化而形成的。

2.变动性 礼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它是在人类的交际活动实践之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使社交活动出现了新特点和新问题,这就要求礼仪有所变化,使礼仪具有相对的变动性。

3.通用性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参加交际活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交际活动取得成功,而礼仪正是一门可将交际活动导向成功的学科。因此,礼仪是一门人人必修的普及性学科。

4.差异性 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约定俗成的规范,礼仪是各民族文化的一个共性,但是礼仪的具体运用,则会因实际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这主要表现在:同一礼仪形式常常会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5.实践性 与纯粹的理论演绎、概念探讨、逻辑抽象不同,礼仪来源于社会实践,并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

6.针对性 礼仪主要适用于交际场合,适用于普通情况下一般的人际交往与应酬。在这个特定范围之内,礼仪行之有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范围,礼仪则未必适用,这就是礼仪的针对性特点。必须明确,所处场合不同、身份不同时,应用的礼仪也会因此而各有不同,有时甚至差异会很大。

二、礼仪的基本原则

1.敬人的原则 在礼仪的两大构成部分中,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这一部分,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为重要,这一部分实际上是礼仪的重点与核心。而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常存敬人之心,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2.自律的原则 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与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构成。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讨。

3.宽容的原则 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

4.诚信的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表现出来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理解并接受。

5.从俗的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6.平等的原则 礼仪的核心点是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职业、身份、地位、财富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但允许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用不同的交往方法。

7.适度的原则 在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及其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运用礼仪要真正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要勤学多练,积极实践。

8.遵守的原则 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行举止。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少,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公众的指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