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信息学的历史沿革

医学信息学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此表,在1950—1975年,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主要聚焦在以数据为中心的操作上,如信号分析、影像处理以及以信息为中心的操作上。1976年也是医学信息学发展的分水岭,美国医药信息学会的早期原型开始建立,虽然这并不是全世界最早的医学信息学会,但是很快成为潮流的主导。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发展,起步于医学图书和情报管理专业,随着医药信息学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正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

1.4 医学信息学的历史沿革

1.4.1 世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阶段

基于数据、信息、知识这三个概念,在美国医学信息学史一书中,Bruce I.Blum教授把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世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表1-2)。

表1-2 医学信息学的发展阶段

img4

基于此表,在1950—1975年,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主要聚焦在以数据为中心的操作上,如信号分析、影像处理以及以信息为中心的操作上。比如病人信息管理以及早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操作的探讨,比如人工智能在医学决策中的应用。1960年代末期的卓著贡献包括Weed教授提出了病历的新书写形式和管理流程,从而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Problem-Oriented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PROMIS),并在个人工作站上被采用。霍普金斯大学的第一台医用电脑在1976年被正式安装,花费25万美元,其功能还不如当今的一台PDA。

1976年也是医学信息学发展的分水岭,美国医药信息学会(AMIA)的早期原型(Symposium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Care)开始建立,虽然这并不是全世界最早的医学信息学会,但是很快成为潮流的主导。AMIA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从而为后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同年,Shortliffe教授的MYCIN系统正式被医学信息学书刊记载,从而颠覆了人类对于知识自动化运用的构想,把人工智能的医学专家系统引入了主流研究。更让人兴奋的是,1979年的诺贝尔奖被颁给了Allan教授和Godfrey教授,奖励他们发明了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也就是CT机。Allan教授为CT机提供了数学模型,Godfrey教授提供了工程学上的实现。CT机的发明大大推进了影像诊断学的研究发展。

1.4.2 我国医学信息学发展回顾

回顾我国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单机孤立运用阶段,如药品和临床实验数据的管理;②局域网内的部门级应用阶段,比如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EMR),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护理信息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的系统集成医院信息系统(HIS);③基于广域网的应用阶段,比如网站门户(Web Portal)提供的网络服务,移动终端的即时消息服务,远程医疗,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等。

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发展,起步于医学图书和情报管理专业,随着医药信息学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正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在中医信息化研究领域,我国处于世界的前沿。

我国于1986年开始参加世界医药信息学大会(MedInfo1986),有5篇文章被收录入大会论文集。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和肿瘤科的论文探讨了微型计算机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涉及了当年的CCDOS,dbaseⅢ,IBM PC/XT等软硬件。首都医科大学和宣武医院探讨了儿科消化类疾病诊治的中医专家系统的研发。南京中医药大学探讨了基于计算机模拟中医诊断的研究。台湾成功大学发明了基于经络的中医自动化诊断系统。上海医科大学则探讨了微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入21世纪,上海长海医院探讨的人体大脑的信息网络研究和南京胸科医院关于社区卫生信息化研究论文也在世界医药信息学大会上宣读交流。我国医学信息的组织与专家和世界各国的组织与同行建立了交流、合作的良好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