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痴呆综合征

痴呆综合征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55%,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主要保健和社会问题之一。痴呆综合征是指以大脑认知功能的全面受损,缓慢出现全面智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抗抑郁药可用于痴呆伴抑郁的患者,可明显改善痴呆综合征。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VD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且男性多于女性。VD较多出现夜间精神紊乱,人格改变较少见,早期自知力存在,可伴发抑郁、情绪不稳和情绪失控等症状。

二、痴呆综合征

阿尔茨海默病(AD)

是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前期或老年期,潜隐起病,缓慢进展且不可逆,以智能损害为主。本病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55%,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主要保健和社会问题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8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20%左右。部分患者有明显阳性家族史,推测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美国肯塔基大学Snowdon为首的一些学者,在1996年发表了一项有关修女的研究,发现早年语言能力低可能是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功能差的一个危险因素。

痴呆综合征是指以大脑认知功能的全面受损,缓慢出现全面智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因多见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慢性脑部病变,故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

1.认知障碍

(1)记忆障碍:病初对近事遗忘较常见,工作能力下降,常出差错;随着记忆缺损加重,可有错构或虚构记忆;记忆障碍严重时、定向能力也丧失。

(2)智能损害:思维和推理能力损害,表现为认识功能减弱,领悟困难,理解和判断全面障碍的痴呆;少数患者可有幻觉或荒谬的妄想;晚期患者思维贫乏,兴趣减少,反应迟钝、言语零乱、有持续言语或失语。

2.情绪改变 早期患者情绪表现焦虑、抑郁或不稳定;逐步变得迟钝、淡漠;有时在无明显外界诱因时,会突然暴怒。

3.人格与行为改变 病前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发生明显改变,通常表现兴趣减少、主动性差、生活懒散、不爱清洁、不修边幅,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情绪易激惹,不负责任,可出现偷窃,少数人还可出现性攻击行为。

(二)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已明确病因者,应尽早采取措施,去除病因。如抗感染、清除进入体内的毒物、颅内占位病变的去除、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等。

2.对症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可用于治疗精神病性症状、激越或攻击行为。但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因此要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待症状缓解后需逐渐减量或停药。抗抑郁药可用于痴呆伴抑郁的患者,可明显改善痴呆综合征。

3.支持性治疗 提供充足的营养、适当运动、改善听力等。给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最好是在家里。同时指导家庭成员,给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血管性痴呆(AD)

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VD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且男性多于女性。导致VD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但通常认为与卒中的危险因素类似,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既往卒中史等。临床表现与AD比较,VD的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VD较多出现夜间精神紊乱,人格改变较少见,早期自知力存在,可伴发抑郁、情绪不稳和情绪失控等症状。患者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记忆缺损可能不太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