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唢呐送羌韵

唢呐送羌韵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百年来羌笛伴随着尚武的羌族,见证民族兴衰,成为羌族凄苦征战、迁徙思乡、寄托情思的最佳乐器。羌笛名气大,唢呐却是羌寨最为常见的乐器,是羌寨人结婚嫁娶等仪式中不可少的伴奏乐器。过羌年时,胡云开老人激昂而富有节奏的唢呐声往往将羌寨人的节日热情推向高潮。如今,羌寨在发展,唢呐匠拿起了那曾蒙上了灰尘的两把唢呐,认认真真地传授给羌族年轻一辈。
唢呐送羌韵●_莎朗舞心声:羌族

羌族的乐器有多种:羌笛、口弦、唢呐、脚盆鼓、羊皮鼓、锣、响盘、指铃、肩铃等。众多乐器中,首推羌笛最为著名。羌笛最早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在汉代应劭的《风俗通》里就有羌笛的记载,羌笛的历史可谓深长久远。当然,羌笛能够声名远播、久享盛誉,与唐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唱《凉州词》不无关系: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传,羌笛是秦汉时期西北高原的游牧古羌人所发明的吹奏乐器。古羌人主要居住于畜牧文化形成之地,竹子稀少,所以最初的羌笛是用羊腿骨或鸟腿骨制成。古羌人用以吹奏自娱,又作为策马赶牛羊的工具,民间又称为“吹鞭”。至汉后期,羌笛有了重大发展,形成五个按孔的吹管乐器,用油竹制成。梵净山区域树林茂密,竹子非常多,生长于此的油竹(苦竹)非常适宜制作笛子。经过羌族人民的不断改良,流行的羌笛发展成为六声阶的双管竖笛,两管用细线并排捆紧,将竹簧插在管头,笛身似方筷。

羌笛

羌笛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转,悠扬抒情。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曲牌为《折杨柳》、《落梅花》。《折杨柳》相对要有名一些,除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也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的“折柳”、“杨柳”都是指的这首曲子。它凄凉、幽怨、哀伤、浓厚的思乡意境也许和古羌人尚武、多灾多难有所关联吧。有战争就有死伤,有迁徙就有贫病别离,是当时的社会现实造就了羌笛的曲风。千百年来羌笛伴随着尚武的羌族,见证民族兴衰,成为羌族凄苦征战、迁徙思乡、寄托情思的最佳乐器。所以两千多年来,羌笛那哀怨的曲调就好像在倾诉着羌族那沧桑而悲壮的伟大历史。

羌笛名气大,唢呐却是羌寨最为常见的乐器,是羌寨人结婚嫁娶等仪式中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在羌寨,一个人最少要经历两次唢呐吹奏:一次是迎接新生命来到人间,另一次是娶妻或出嫁。

唢呐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普通的乐器,但是羌寨的唢呐与一般的唢呐有所不同,普通的唢呐铜盘子比较细而且短,喇叭口小,羌族的唢呐铜盘子较长且喇叭口大,通常羌族的唢呐都有七个孔,普通唢呐则是六个孔。据唢呐艺人胡云开老人说,这种唢呐不但难吹而且很难吹好,特别是平音,要七个手指头密切配合,并且都用劲才能吹出好声调,没有一定的功力是不可能吹出动听旋律的。吹唢呐的人也叫“吹手”,一般为两人,有上手和下手之分,下手是上手的配角。羌族借唢呐声表达心中的欢乐情绪,同时用班锣、手铃、羊皮鼓三件乐器伴奏,敲击出热烈紧张的气氛。这样,一个唢呐班子就得五人组成,合称“吹鼓手”。

唢呐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表现在民间音乐的特殊性上,而且表现在其内容的延伸上。唢呐曲是极为丰富而又复杂的,所有唢呐曲中又分“喜调”和“忧调”两种,就如同舞蹈中有“喜事锅庄”与“忧事锅庄”一样。唢呐曲中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丰富多彩。忧事以《孤苦伶仃》为主韵,喜事则以《得胜令》为主旋律。《得胜令》韵味十足,最讲铺排。从元曲中已有此曲名推测,它是一种军乐,表现万马奔腾的战争场面。紧张时,吹奏者腮帮子鼓起两个大包,眼睛瞪得铜铃般大,前仰头后俯身,左摇右晃,脚下踏着急促的拍子,一口气吹个不停,似乎整个世界唯有一曲唢呐音乐,亦忘了自己的存在;舒缓时,如万籁俱寂,空山无物,吹奏者的两腮稍鼓即陷,呈扁平状,平平稳稳,眼睛渐渐眯成一条线,近乎进入一种休眠状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也表现出了羌族人对生活的无限憧憬。

吹唢呐的老艺人

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发展传承至今,羌族唢呐以其独特的曲牌体系、广泛的民间应用和浓郁的地方风格,成为梵净山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原生态乐种。

过羌年时,羌寨的人们在场坝中升起一堆大火,穿着民族服饰,围着篝火转圈子,载歌载舞,尽情欢乐。每当此时,唢呐艺人心情也会格外激动,总会拿起他们那一大一小两个唢呐,吹着旋律优美的曲子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中,尽情欢歌,通宵达旦。唢呐声声,把羌族的美好生活表达得淋漓尽致,羌族小伙和美丽的姑娘则会陶醉在那婉转高亢、曲调悠扬的唢呐曲子中,随着一曲又一曲的唢呐声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说起羌寨唢呐艺人胡云开,几乎无人不知。他是江口县十大优秀民间艺人之一,今年已90高龄。吹唢呐对老人来说,已不再是单纯的为谋生了,更有自娱或群体娱乐的成分在内。过羌年时,胡云开老人激昂而富有节奏的唢呐声往往将羌寨人的节日热情推向高潮。

多少年来,唢呐匠胡云开自己也记不清吹坏了多少个唢呐,给多少人家吹了多少首曲子,吹了多少回人生的喜与悲。2006年4月,“吹手”代表胡云开报名参加了“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大赛”江口海选赛,他十多分钟不换气,一口气吹出了《伴嫁歌》、《耕地歌》、《打场歌》、《砍柴歌》等八首曲子,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掌声、鲜花和欢呼声让这位民间老艺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随着新社会民间艺人地位的逐步提高,部分唢呐艺人不再为谋生而演奏,唢呐曲牌也得到了相应改造,欢快明朗、昂扬奋进者成了主流。每逢喜事,“吹手”总是披红挂彩,抬头挺胸,一曲曲唢呐吹奏起来,天在动、地在摇,群山起回声,万壑争相和,旋乾转坤,空气微颤,添得几许温馨。

可喜的是,中共江口县委、江口县政府非常重视这项民间技艺的传承,已将这一门面临失传的技艺进行保护,打造属于羌族的文化品牌,助推旅游发展。如今,羌寨在发展,唢呐匠拿起了那曾蒙上了灰尘的两把唢呐,认认真真地传授给羌族年轻一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