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设备管理以设备的一生为研究对象,企业对设备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各个有关部门之间实行横向管理,这些都是系统理论的体现。“全员参加”就是要求从领导到生产第一线的全体职工和涉及设备管理的计划、使用、生产、维修等部门全部参加。

二、现代设备管理

(一)现代设备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现代设备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从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主要生产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对应地进行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活动的总称。现代设备管理是以设备的“一生”为对象,包括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以及设备的价值运动状态,即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积累、支出等管理,以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并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素质,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设备管理可以概括为一个系统工程体系,应用综合、全面管理的观点和方法。其核心与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可靠性、维修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保证可靠性,正确确定维修方案,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发挥设备的高效能,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设备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理论的应用 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相互性、目的性和环境的适应性特征。现代设备管理以设备的一生为研究对象,企业对设备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各个有关部门之间实行横向管理,这些都是系统理论的体现。

设备管理的系统化往往要求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因此相应的要求打破他们之间的界限,而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为企业的总目标而统一行动。现代设备管理就是从设备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的一生出发,运用运筹学以及其他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技术、决策论、预测技术、库存论、排队论等,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从而建立一个以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标的系统,并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用最有效的手段达到系统的预定目标,从而改变了传统设备管理只管维修的狭义概念。

2.设备管理进入全员生产维修阶段 “全员生产维修制”(TPM)是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一种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其中心思想是“三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

“全效率”就是要求在生产维修过程中,自始至终努力做到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按时交货,无公害,安全生产,操作人员劳动精神饱满,这是一种综合效率。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制是以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为目标。

“全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实行全过程管理,既抓设备在规划、设计和制造阶段的先天不足,也抓安装、调试、使用、维修和改造阶段的故障维修和故障分析,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二是从设计阶段起就要对设备的维修方法和手段进行认真的考虑,构成以设备一生为管理对象的维修体系。

“全员参加”就是要求从领导到生产第一线的全体职工和涉及设备管理的计划、使用、生产、维修等部门全部参加。

3.走设备维修专业化和协作化道路 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需加强,生产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生产实践证明,只有专业化生产才能品种少批量大,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质量好,成本低。“大而全”或“小而全”的企业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组织机械修理的专业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设备维修专业化具有维修效率高、修理质量好、修理成本低、服务周到等优点。实行维修工作专业化,可以减少许多“重复”的机修厂和时间,节省大量机床,提高机床的利用率,减少固定资产占用额,降低备品配件积压资金,合理利用人力等,从而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但是发展专业化必须以协作化为前提。

在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全厂各种设备的维修工作大部分由协作单位承包。尤其是在大城市的企业,通常本厂设备部门只承担一小部分维修工作量。例如,日本某钢铁公司下属一个钢铁厂,所用设备修理人员共4313人,其中直属本厂的仅有1564人,占36%;修理协作单位有2749人,占64%。这些协作单位大部分有专业特长。例如:有的承包企业专门修理连铸设备;有的专门修理皮带运输机和进行辊筒朴胶等等。协作厂与公司组成固定的协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的设备部门除承担厂内部分修理工作以及老设备的改进和专用设备的制造之外,工作重点则逐步放到设备技术发展的研究以及专用设备的设计方面。自行研究、设计、制造专用设备,可以较快地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使设备的技术性能适应生产的发展。

目前,我国医院的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工作只是在大城市比较普遍,但社会上可供选择的医疗器械专业维修组织非常少,大多数只是与设备供应商签订维修服务合同,价格和服务被供应商垄断,很不利于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健康发展,医疗器械社会化维修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设备管理电子计算机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推广,在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对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化企业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企业已采取了自动控制的生产管理系统,并逐渐在设备管理与维修部门中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除了广泛应用于纯数值的计算和自动控制系统外,还具有数据处理的能力,即完成数据报表资料的统计和分析以及各种计划的编制。在设备管理中主要用数据储存分类、统计计算和编制预算,如档案管理、维护记录、故障状况、停机工时、修理工时、修理费用、备件库存等,均可用代码收集在数据库内,需要时随时调出使用。

5.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管理 对设备的要求,首要的是设备必须能长期可靠地工作,不出故障不损坏,在此前提下,才谈得上高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这里,所谓的长期稳定可靠就是可靠性科学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可靠性理论在设备管理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以至国际航空协会从1965年开始把飞机的设备管理称为可靠性管理。设备不可靠就会发生故障,故障可能导致事故,事故就会造成损失。但故障是一个随机事件,为了对故障和寿命进行预测和控制,于是引入了概率和统计的规律;维修时间的长短、维修工作量的大小也是一个随机事件,于是引入了随机计量的方法。这套方法的指标如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F(平均寿命)、MTTR(平均维修时间)、可靠度、故障率、维修率等已普遍推广和使用,对于故障的控制和管理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设备维修中的监测和诊断技术也得到飞跃发展。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是对设备故障的预报和故障的部位进行检查诊断的技术,这里运用了检测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等,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根据其实际状态进行相应的维修。监测和诊断技术运用了对振动、温度、噪声、光、油液分析等方法,它可以准确地判断故障部位和原因,以减少维修时间和费用。

6.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提高设备技术素质 经营决策问题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也是设备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其主要内容为合理的设备配置、设备选购和自制,以及合理的设备折旧、技术改造和更新等。

设备更新与改造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潜、革新、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对充分发挥老企业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大意义。

近几年来,设备更新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其主要特点是更新规模越来越大,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效果也越加显著。设备长期使用,磨损严重,结构落后,必然带来生产率低、消耗高、产品质量差、各项经济指标不高等问题。因此,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设备技术素质。

7.节约能源成为设备管理中的主要环节 在现代世界,能源已影响或危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许多企业在能源危机中倒闭。技术革命的成果、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的主要指标之一是节约能源。能源的消耗主要是设备,因此在现代设备管理中,节约能源这一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和重要了。

(二)设备管理的作用

1.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 现代企业依靠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即使是医院医疗运作中,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医疗设备密切相关,医疗设备是维持现代医院正常工作的最主要工具。工业企业生产中各个环节和工序要求严格地衔接、配合。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主要靠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来保持。设备在长期使用中的技术性能逐渐劣化(比如运转速度降低)就会影响生产定额的完成;一旦出现故障停机,更会造成某些环节中断,甚至引起生产线停顿。因此,只有加强设备管理,正确地操作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进行设备的状态监测,科学地修理改造,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连续、稳定地运行。反之,如果忽视设备管理,放松维护、检查、修理、改造,导致设备技术状态严重劣化、带病运转,必然故障频繁,无法按时完成生产计划、如期交货。

2.设备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竞争的支柱。产品是通过机器生产出来的,如果生产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的技术状态不良,严重失修,必然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废品成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就必须同时加强设备管理。同样医疗设备也是保证诊断的正确性与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3.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适应市场需要,产品物美价廉。不仅产品的高产优质有赖于设备,而且产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维修费用的摊销都和设备直接相关。这就是说,设备管理既影响企业的产出(产量、质量),又影响企业的投入(产品成本),因而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一些有识的企业家提出“向设备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的确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加强设备管理是挖掘企业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现在医院经营收入中大部分是靠设备收益带来的,因此维持医疗设备正常对医院经济效益十分重要。

4.设备管理是搞好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前提 设备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也是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粉尘,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消除事故、净化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加强经济发展,必须重视设备管理,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5.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的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工艺的革新和生产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我国加入WTO以后,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一方面,“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迅速投产,形成批量,占领市场。这些都要求加强设备管理,推动生产装备的技术进步,以先进的试验研究装置和检测设备来保证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