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粒常减骨髓铁染色一实验目的

粒常减骨髓铁染色一实验目的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髓小粒中的细胞外铁和有核红细胞中的内铁,在酸性环境下与亚铁氰化钾作用,呈普鲁士蓝阳性反应,生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定位在含铁的部位。同时注意细胞内铁颗粒数目、大小、染色深浅等变化。按细胞内铁阳性程度分为四型。

实验十 骨髓铁染色

Bone marrow iron staining

一、实验目的

掌握骨髓铁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能正确判断骨髓铁染色的结果,知道骨髓铁染色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骨髓小粒中的细胞外铁和有核红细胞中的内铁,在酸性环境下与亚铁氰化钾作用,呈普鲁士蓝阳性反应,生成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定位在含铁的部位。

三、实验器材

新鲜骨髓片、染色缸、显微镜、擦镜纸。

四、实验试剂

1.200g/L亚铁氰化钾溶液:溶液可保存数月。

2.浓盐酸。

3.铁染色应用液:取200g/L亚铁氰化钾溶液约5.0ml,滴加浓盐酸,边加边摇,使其产生白色混浊沉淀,然后再滴加亚铁氰化钾溶液,使混浊消失即可,过滤备用。此液临用前配制。

4.0.5%伊红乙醇溶液。

五、实验方法

1.取骨髓小粒较多的涂片1张,最好用蜡笔在涂片体、尾部画两条线,以防细胞内铁复染时液体渗出。

2.滴加应用液使之盖满涂片,于室温下作用30min(冬天可适当延长),水洗,待干。

3.在蜡笔线中间区加0.5%伊红乙醇溶液复染2min。

4.水洗,待干,用油镜镜检。在骨髓小粒内观察细胞外铁,在伊红复染区镜检幼红细胞内铁。

5.结果判断:

(1)细胞外铁(见彩图2‐2):常用低倍镜观察。阳性程度判断标准如下:

-:骨髓小粒呈淡黄色,无蓝色成分。

+:骨髓小粒网架中分布较淡的蓝色成分。

++:有较多蓝色铁粒和深蓝色的圆形小珠。

+++:有许多铁粒、小珠和少数蓝色小块。肉眼可观察到小粒变为蓝色。

++++:大量的铁粒、小珠和许多蓝色小块。肉眼可观察到小粒明显变蓝色。

(2)细胞内铁:计数100个有核红细胞,镜下记录阳性细胞(胞质中有蓝色颗粒)的百分率。同时注意细胞内铁颗粒数目、大小、染色深浅等变化。特别应注意有无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和较大的内铁颗粒。按细胞内铁阳性程度分为四型。Ⅰ型:胞浆内有1~2个铁粒。Ⅱ型:胞浆内有3~5个铁粒。Ⅲ型:胞浆内有6~10个铁粒。Ⅳ型:胞浆内11个铁粒以上。若环核排列的铁粒5个以上或铁粒排列在核周1/3以上的幼红细胞称环形铁粒幼红细胞(见彩图2‐3)。

6.报告细胞外铁阳性程度和细胞内铁阳性细胞百分率。

六、注意事项

1.铁染色用的玻片、杯子、试剂等应避免受铁剂污染。新购的玻片一般不用除铁处理,清洗过的玻片不能放有铁锈的烤箱内烘烤。

2.亚铁氰化钾消除混浊时,因反应较慢,后期滴加速度不宜太快。

3.伊红易结晶析出,故复染时间太长或浓度太高,均会影响细胞内铁的观察。

4.铁染色应用液应临用前配制,保存时间不能超过3h。

5.铁染色作为一种最简便的常规细胞化学染色,有助于各种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当涂片无骨髓小粒,虽无法观察外铁,但内铁的观察对贫血的诊断有时也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七、结果报告

八、临床意义

1.鉴别缺铁性贫血和非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阴性,内铁阳性率减低,其铁粒细小,数目1~2个;非缺铁性贫血,细胞外铁和内铁正常或增高。

2.用于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占总有核红细胞的15%以上。

3.其他贫血的铁染色情况不一 如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伴有缺铁,也可正常或幼红细胞铁粒增多;感染性贫血外铁阳性,而内铁颗粒常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