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艾滋病病毒感染及预防

艾滋病病毒感染及预防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在HIV感染者中,男性同性恋者、娼妓者占70%以上。如果被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锐器损伤时,应立即尽量把血液从伤口挤出。

五、艾滋病病毒感染及预防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传染性疾病。因此被称之为“20世纪的瘟疫”,严重地威胁到各国人民的生命,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一)病原体及流行途径

艾滋病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能分泌反转录酶的单股RNA病毒。HIV抵抗力弱。对热敏感,56℃、30min即失去活力;0.2%次氯酸浸泡5min能灭活病毒。近年来的调查研究证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通常有以下几点。

1.性接触传播 这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在HIV感染者中,男性同性恋者、娼妓者占70%以上。

2.血液传播 通常是因静脉注射时滥用或共用不洁注射器及针头引起,是静脉毒瘾者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3.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可经子宫或分娩时和产后致胎儿及新生儿受感染。

4.经污染医疗器械传播 美国曾报道医院的清洁工人、护士因被污染的针头刺伤而感染HIV。

(二)艾滋病感染的预防

HIV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短,而乙型肝炎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长,但两者在口腔医院的传播方式很相似。因此,预防艾滋病在口腔医院传播的方法与乙型肝炎的预防方法基本相同,主要从器械的灭菌、设备和空气的消毒、个人防护以及对已知HIV感染者和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入手。

1.强化口腔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 口腔医务人员应充分意识到HIV引起的交叉感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应加强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防护知识的教育,规范其操作,加强用后物品的妥善处理。让口腔医务人员做到对AIDS既不恐惧,又重视预防,从而避免医源性感染。

2.做好个人防护 由于AIDS有高度传染性,口腔医师应避免与病人的皮肤、黏膜、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直接接触,牙科操作引起的出血可将AIDS传播给手部有损伤的口腔医护人员,含有血液、唾液的气雾还可能污染医护人员的眼睛、鼻子和口腔,而洗手、戴手套和戴口罩是口腔诊疗室中预防感染最简单而又重要的方法。因此,应加强口腔医护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3.加强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一切被AIDS病人的血液、唾液、龈沟液、排泄物、呕吐物污染的器械,如涡轮机、手机、钻针、刮治器、拔牙钳、模型托盘等,或经病人接触的物品,均应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处理;敷料及废弃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器械类使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

4.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如戴口罩或防护面罩、帽子、手套,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

(2)血标本应编号并贴上明显标记,做到安全转送。

(3)在进行手术、拔牙、注射等有创操作时,应谨慎处理锐器,避免刺伤自己。

(4)被污染物品放入专用的器具内并贴上标记,方可送去处理和焚化。

(5)被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方,应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进行擦拭。

(6)手接触到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如果被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锐器损伤时,应立即尽量把血液从伤口挤出。若眼睛或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立即用大量的水反复冲洗干净,并报告给医院感染科登记备案,做相应的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