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室的设置和布局
(一)手术室的位置和要求
手术室应设在医院内环境幽静、较少污染的地段,靠近外科病房,与监护室、病理科、放射科、血库、中心检验室等相邻,最好有直接的通道和通讯联系设备。平面设计要求做到分区明确、功能流程简明、洁污分流、无交叉污染、使用合理。病人和工作人员应由各自通道进入手术室。手术间、洗手间及无菌附属间等应布置在内走廊的两侧,手术室内走廊宽度不少于2.5m,便于工作人员、无菌器械、敷料的进出和平车运送病人。手术室外围设清洁走廊,供污染器械和敷料的进出。洁净级别要求高的手术间应设在手术室的尽端或干扰最小的区域。
(二)手术室的建筑要求
手术间按不同用途设计大小,普通手术间以30~40m2为宜,需辅助设备仪器多的特殊手术间为60m2左右,层高为3.2~3.6m。门窗结构都应考虑其密闭性能,一般为封闭式无窗手术间。手术间的门宜宽大,最好采用感应自动开启门。手术间内部结构以安全、便于清洁处理为原则,室内应设有隔音、空调和净化装置。
(三)手术间内的设置和配备
手术间数及手术床数应与外科的实际床位数成比例,一般为1∶(20~25)。手术间内只允许放置必需的器具和物品,各种物品应定量并有固定的放置地点。手术间的基本配备包括多功能手术床、大小器械桌、升降台、麻醉机、无影灯、物品柜、吸引器、输液轨、踏脚凳、各种扶托及固定病人的物品。现代手术室有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等设施,配备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各种监护仪和显微外科装置等,有电视录像装置或参观台供教学、参观之用。颌面外科的特殊配备包括手术显微镜、光导纤维镜、颞下颌关节内镜、正颌外科器械等。手术室内温度恒定在22~25℃,相对湿度以40%~60%为宜。
(四)其他工作间的设置和要求
(1)麻醉准备室:是为病人进行麻醉诱导所用。
(2)麻醉恢复室:用于手术结束后病人未完全清醒的观察护理用,应备有必要的监测、急救仪器和药品。
(3)无菌物品贮藏室:用以存放无菌敷料和器械等。
(4)快速灭菌处置室:用于进行紧急物品灭菌。
(5)洗手间:设有感应或脚踏式水龙头、无菌刷子、洗手液、无菌擦手巾等。
(6)其他附属工作间:如更鞋间、更衣室(含浴室及厕所)、护士站、麻醉师办公室、值班室、病人接待室等也应设置齐全、布局合理,以将细菌减少至最低限度和防止交叉污染为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