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免疫治疗的分类
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根据不同的原理将免疫治疗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根据输入的成分不同分类
1.主动免疫治疗 给机体接种疫苗或输入免疫佐剂,激活或增强免疫应答,使机体产生抵抗疾病的能力。
2.被动免疫治疗 给机体输入免疫效应分子或效应细胞,使机体立即产生免疫力。
(二)根据制剂刺激免疫系统的机制与特点不同分类
1.特异性免疫治疗 使用具有抗原特异性的制剂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2.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使用无抗原特异性的制剂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根据疾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目的不同分类
1.免疫增强疗法 通过应用免疫增强剂、人工被动免疫、过继免疫疗法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主要用来治疗感染、肿瘤、免疫缺陷病等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疾病。
(1)免疫增强剂 免疫增强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免疫增强剂见表5-3。
表5-3 常用的免疫增强剂及种类
(2)人工被动免疫 给机体输入抗体或细胞因子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3)过继免疫治疗 将致敏淋巴细胞或致敏淋巴细胞的产物如淋巴因子输入给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同种异体间转移免疫细胞,容易导致排斥反应的发生。通常取自体免疫效应细胞经体外激活、增殖后回输患者体内,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例如,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即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IL-2诱导培养后的一类新型杀伤细胞,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且无MHC限制性,与IL-2联合治疗晚期肿瘤,有一定疗效。
2.免疫抑制疗法 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措施降低机体过强的免疫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以及炎症等。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见表5-4。
表5-4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及种类
思考题
查阅资料说出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措施。
(宋兴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