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热皮疹伴多器官功能损害

发热皮疹伴多器官功能损害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原因未明的、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患。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造成多种组织器官损害为特征,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协作组将其归为组织细胞增生症Ⅰ类,有别于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Ⅲ类)。起病缓慢,骨和软组织器官均可损害。10%~15%患儿骨髓可见组织细胞增多,偶见巨核细胞减少。

第九节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概述】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原因未明的、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患。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造成多种组织器官损害为特征,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协作组(WCHS)将其归为组织细胞增生症Ⅰ类,有别于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Ⅱ类,如嗜血细胞综合征)及恶性组织细胞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Ⅲ类)。临床分为勒-雪综合征(Letterer-Siwe Disease,LS)、韩-薛-柯综合征(Hand-Schuller-Christian disease,HSC)和骨嗜酸细胞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EGB)3型,现多按受累器官及病变广泛程度分为6型。

1.病因尚不明确,虽然其遗传特征尚不清楚,但有一定的家族性,在同胞兄弟姐妹中的发病率比普通儿童高得多,也有认为本病具有肿瘤的性质。

2.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受累器官、部位以及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发病年龄小、病变范围广,以累及内脏为主者,病情重、预后较差;发病年龄大、病变局限、以骨骼损害为主者,病情轻、预后较好。现按6型分型叙述其临床特点。

(1)内脏病变及皮损型(相当于LS) ①多见于婴儿,起病急,病情重,以内脏病变、全身表现为主。②不规则发热,高热与中毒症状不一致。③皮疹具有特征性。初为红色或棕黄色斑丘疹,继之亦可呈脂溢性湿疹样皮疹或出血性皮疹以后结痂,脱痂后呈白斑。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常成批发生;皮疹多分布于躯干、头皮发际部。④常有咳嗽、气促、青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可合并肺大泡或自发性气胸等。可有喘憋症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⑤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脾大明显,肝功能异常和黄疸。⑥可有贫血、中耳炎、腹泻和营养不良等。

(2)骨损害伴少数其他内脏侵犯型(相当于HSC) ①多见于2~4岁,5岁后减少。起病缓慢,骨和软组织器官均可损害。②主要表现颅骨缺损、突眼和尿崩三联症,可有贫血、齿龈黏膜肿胀、发炎等。③皮疹为孤立、稀疏的黄色丘疹,呈黄色瘤块;久病者可导致发育迟缓。

(3)骨损害伴多数其他内脏侵犯型(相当于LS与HSC联合表现,又称混合型)①多于1~2岁发病。②主要表现发热、皮疹、贫血、耳溢脓、肺部浸润、肝脾肿大及骨骼破坏等。③重者除有LS的典型皮疹和肺部改变外,同时又具有HSC的尿崩、突眼和骨质缺损;轻者可无皮疹或皮疹不典型,但多有骨骼破坏。④X射线显示溶骨性骨质破坏。

(4)单纯骨损害型(相当于EGB) ①各年龄组都可发病,多见于4~7岁。②单发骨骼破坏病灶,常无软组织和器官的损害。病变局部肿胀、疼痛,无红热,以颅骨、四肢骨、骨盆最常见。有时可见病理性骨折。椎骨受累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③多发病灶者可伴有发热、厌食、体重减轻等,偶有肺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5)单一器官损害型 单独发生于肺、肝、脾、淋巴结、皮肤等器官,而不伴其他器官损坏。临床表现取决于所累及的器官和损害的程度而不同。

(6)难分型 经病理活检或皮疹印片确诊,但临床上难以归属以上5型。

(7)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检查 LS患儿常呈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数正常、减少或增多;血小板正常或减少。HSC血象改变较LS少而轻。EGB多无变化。10%~15%患儿骨髓可见组织细胞增多,偶见巨核细胞减少。

2)X射线检查

●胸部 肺部典型改变为肺野透亮度减低呈毛玻璃状,弥漫性网状阴影或网点状影,可见颗粒阴影。严重者可见小囊肿、肺气肿、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等。

●骨骼 病变部位呈特征性溶骨破坏,椎体破坏,偶尔椎旁脓肿。下颌骨牙槽硬板及支持骨破坏,出现漂浮齿征象。

3)病理检查 皮疹压片和病灶活检发现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LC),电镜检查在组织细胞内找到Birbeck颗粒。

【防治】

1.治疗 根据病变广泛程度、病情轻重及进展速度、发病年龄大小,参照临床分型和分级拟定治疗方案。

(1)单一部位的局灶性骨损害 ①主要采取手术刮除、局部病灶清除。②病灶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每次75~750mg,用于不宜刮除的病灶部位,亦可在刮除手术时病灶内注射。③<5岁者可采用手术加化疗,或单用化疗。④放射治疗,低剂量(4~6Gy)局部照射可控制局限性损害。因考虑到导致第二肿瘤的危险,目前较少使用。⑤吲哚美辛,1~2.5mg/(kg·d),疗程6周,有一定的疗效。

(2)多器官部位损害

1)药物治疗 近年来由于化学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进展,本症的预后明显改善。但目前多不主张强化疗方案,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化疗方案 ①VP方案:泼尼松,40~60mg/(m2·d),分次口服;长春新碱1.5~2mg/m2,每周静脉注射1次;一般用8~10周。VP方案可使多数Ⅰ级或Ⅱ级患者获得缓解。②CVP方案,VP加环磷酰胺(CTX):CTX每次200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6~8周。此后可用6-MP和MTX维持,或定期用原方案。总疗程6个月~2年,根据病情轻重而定。

●免疫治疗 适用于病情严重的Ⅲ~Ⅳ级患儿。①胸腺素每次1~2mg,肌内注射,隔日1次。可连用30d,有效后可改用每周2~3次,连用6个月。②环孢素A,3~6mg/(kg·d),分2次,或与胸腺素同用。在化疗的同时,可加用亦可试用,对于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α-干扰素 100万~150万U/d,肌内注射,连用10周。尿崩症可用鞣酸加压素或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生长发育障碍者可试用生长激素

2)放射治疗 小剂量(4~6Gy)局部照射可控制局限性损害,也适用于病变广泛或病变部位不能手术者。

3)手术治疗 局部EGB可手术刮除。<5岁者可采用手术加化疗,或单用化疗。

4)其他 控制感染,加强支持治疗。

本病预后与发病年龄、受累器官多少、功能损害及初期治疗反应有关。年龄越小,受累器官越多,预后越差;年龄>5岁,单纯骨损害者多可自愈。痊愈患儿中少数可有尿崩、智能低下、发育迟缓、颌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2.预防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重点积极防治感染性疾病。①避免接触有害因素,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尤其是药物,注意合理用药,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②大力开展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感染。③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