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副溶血性弧菌于1950年从日本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分离发现。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确切致病机制尚待阐明。副溶血性弧菌选择性平板采用科玛嘉显色平板,其菌落特征较典型。通过以上鉴定技术,确定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情况。副溶血性弧菌抗体产生较早,一周之内可有明显升高,以后迅速下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凝集试验,其O抗原的制备与其他肠道细菌的血清凝集试验有所不同。

四、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V.parahemolyticus)于1950年从日本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分离发现。该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现已有13个血清群。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尤以日本、东南亚、美国及我国台北地区多见,也是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确切致病机制尚待阐明。现已从KP菌株分离出2种致病因子,其一为耐热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TDH),动物实验表明具有细胞毒和心脏毒两种作用。其基因为双拷贝(tdh1和tdh2),KP实验中的溶血现象即由tdh2位点决定。最近的研究还表明,tdh基因家族也广泛存在于人类致病性弧菌中,如大多数霍利斯弧菌菌株(V.hollisae),某些拟态弧菌菌株(V.mimicus)中有tdh基因,非O1群霍乱弧菌中也存在同源性为93%~96%的tdh相关基因,提示该基因与致病关系密切。另一个致病因子为耐热相关溶血素(thermostable related hemolysin,TRH)生物学功能与TDH相似,其基因与tdh同源性为68%。

其他致病物质可能还包括黏附素和黏液素酶。

1.常规分离鉴定技术

(1)标本分离与培养:临床标本粪便、肛拭、呕吐物等,可疑中毒食物及相关的容器涂拭物等,采用直接分离与增菌分离进行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选择性平板采用科玛嘉显色平板,其菌落特征较典型。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监测方法,可参照以最大可能数(MPN)方法进行测定。

(2)副溶血性弧菌鉴定方法:生化鉴定、小鼠毒力试验、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KP)试验,KP阳性很可能就是致病菌株。耐热溶血素检测,参照GB/T4789.7-2003检验和FDA检验方法。通过以上鉴定技术,确定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情况。

(3)PCR检测技术应用: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溶血素(tdh)及耐热相关溶血素(trh)基因通过PCR扩增,在食源性疾病相关标本中直接检测毒力基因。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为食源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提高有效的依据。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特有的pR72H基因片段的方法,也可鉴定是否为副溶血性弧菌。

(4)血清抗体检测:取急性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做间接凝血试验,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即可确诊。副溶血性弧菌抗体产生较早,一周之内可有明显升高,以后迅速下降。

2.流行病学调查分型技术

(1)血清分型技术:副溶血性弧菌可分为13个血清群及67个K抗原因子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凝集试验,其O抗原的制备与其他肠道细菌的血清凝集试验有所不同。菌体须经121℃高压灭菌1小时后进行凝集试验。近年来(特别在日本)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的血清型以O3∶K6为多见。研究显示该血清型菌株对细胞的黏附性和对细胞毒性更强些。浙江省的多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菌株血清型流行株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主要为O3∶K6血清型。

(2)分子流行病分型技术:日本的Okura等人对54株副溶血性弧菌(包括流行群的O3∶K6,O4∶K68,O1∶K25,O1∶K26和O1∶K)采用PFGE和随机引物PCR两种方法分析,检测是否存在流行群特异序列toxRS/new或orf8标志,结果两种方法可把流行群的所有菌株都限定在一个遗传聚类群中,提示它们起源于同一个克隆。美国的Yeung等用PFGE、核糖体分型和TDH基因测序分型区分O3∶K6和其他血清型,PFGE对O3∶K6和有关血清型可形成7个密切相关的亚型,并区分于非O3∶K6型菌株。核糖体分型和TDH基因测序分型有较小的分辨能力,但可进一步证实新近分离的O3∶K6血清型菌株的紧密遗传关系。有人采用3种PCR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型,将PCR引物设计在保守的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序列(RS)、重复的基因外回文序列(REP)和肠细菌重复基因间一致序列(ERIC),这个PCR方法的分辨率接近甚至超过PFGE和核糖体的分型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