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他国“后·”小说作家及作品介绍

他国“后·”小说作家及作品介绍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创作数量上说,美国“后9·11”小说显然占据了“后9·11”小说的大部分。在华苏统计的45部“后9·11”小说中,美国作家的作品占75%。小说家们纷纷以其跨文化视角审视并书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后事件引发的各种问题,创作了为数不少的“后9·11”小说。这些作家及其“后9·11”小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国“后·”小说作家及作品介绍_恐惧与反思:美国“后9·11”小说研究

被称为“第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1]的“9·11”恐怖袭击,作为跨越国家、民族界限的记忆场,不仅引起了美国作家的重视,也引起世界其他国家作家的高度关注。从创作数量上说,美国“后9·11”小说显然占据了“后9·11”小说的大部分。在华苏统计的45部“后9·11”小说中,美国作家的作品占75%。作为“9·11”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美国作家能更真实地描述“9·11”袭击造成的社会巨变。作为创伤主体,他们能更真切地讲述“9·11”给美国人带来的心理动荡和变化。他们创作的“后9·11”小说占据大多数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在媒体技术快速便捷的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也通过各种媒体目睹了“9·11”事件,并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感受并思考“9·11”事件对全球尤其是对自己国家的影响。小说家们纷纷以其跨文化视角审视并书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后事件引发的各种问题,创作了为数不少的“后9·11”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影响较大的有:

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费德里克·贝格贝德(Frédéric Beigbeder,1965——)发表于2003年的《世界之窗》(Windows on the World);孟加拉裔英国作家、小说家莫妮卡·艾利(Monica Ali,1967——)发表于2003年的处女作《砖巷》(Bricklane);英国作家、电影剧本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发表于2005年的《星期六》(Saturday);巴基斯坦作家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1971——)发表于2007年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爱尔兰作家、纪实文学家约瑟夫·奥尼尔(Joseph O’Neill,1964——)发表于2008年的《地之国》(Netherland)等。

这些作家及其“后9·11”小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方便展开比较,本节首先对这些作家和作品做些简单介绍。

一、费德里克·贝格贝德与《世界之窗》

“后9·11”小说《世界之窗》为它的作者费德里克·贝格贝德赢得了法国“同盟文学奖”(Prix Interallié)。2005年,英国《独立报》授予《世界之窗》“外国小说独立奖”。文学奖评委唐金称:“费德里克·贝格贝德的《世界之窗》证明了以‘9·11’悲剧为题材创作小说的可能性,它是我们对‘9·11’事件做出的回应。”[2]

《世界之窗》的叙事在两个声音之间交错。第一个是德克萨斯房产经纪人卡休·姚思顿(Carthew Yorsten)。他带他的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9岁,去世贸中心第107层的“世界之窗”餐馆吃早餐,以兑现他很早以前就给他们俩的承诺。正在此时,袭击发生了。第二个叙事者,是一个虚构的法国小说家,一年之后在巴黎最高的蒙帕纳斯大楼(Tour Montparnasse)第56层的餐厅公众观景台思考“9·11”灾难。小说从飞机撞击世贸大楼南楼的时间8:30分写起,到10:29分倒塌结束,每一章描述一分钟,总共120章,每章不足三页。“有几章简短得令人吃惊。两个叙事者不断重复从日常生活细节到政治问题的话题,并常常发表哲思般的见解。有时插入幽默笑话,使得这部小说不只是一部冗长的悲剧,而是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气息、有吸引力的作品。”[3]

二、莫妮卡·艾利与《砖巷》

孟加拉裔英国小说家莫妮卡·艾利1967年生于原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的达卡,父亲是孟加拉人,母亲是英国人。莫妮卡三岁时,他们举家移民到英国波尔顿,莫尼卡在那里接受教育,后进入牛津大学伍德翰姆学院学习哲学、政治学、经济学。

她的处女作《砖巷》,在2003年还未正式出版时就成功入围布克奖提名,她本人当年也因此入选英国老牌文学杂志《格兰塔》评选的“英国最年轻小说家”榜单。2003年,《砖巷》被评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21 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7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砖巷》以东伦敦的哈姆列茨塔(Tower Hamlets)区的一条街道命名。哈姆列茨塔区也被称为孟加拉社区,是英国最贫穷地区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纳兹奈恩(Nazneen)的女孩,她的母亲是一位出身于穆斯林家庭的虔诚信徒,她从小给纳兹奈恩讲“听天由命”的故事,并时常教导她:“我们千万不能跟命运作对,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接受。”[4]受母亲思想影响,纳兹奈恩心甘情愿做一个逆来顺受,从来不与命运抗争的人。因为据母亲讲,“与自己的命运作对会使血气虚弱……那样有致命危险。”[5]因此纳兹奈恩认定:“无法改变的东西必须承受。所以既然一切都无法改变,一切就必须承受。”[6]这一主宰她生活的原则,成了她的“符咒、精神和挑战”。18岁的她,遵从父亲的决定,嫁给一个比她大22岁的男人查努。结婚后,查努带她离了开孟加拉,来到伦敦,居住在孟加拉移民社区一条名叫砖巷的街上。纳兹奈恩整天打理家务,心无旁骛地照料家里的一切。她的丈夫查努,尽管获得孟加拉国和英国的双学士学位,却始终无法跻身英国上层社会,最后只得打道回府,在孟加拉过起了平凡的生活。而纳兹奈恩却自我意识逐渐觉醒。“9·11”事件爆发后,虽然作为穆斯林,她的族裔身份引起了当局的高度重视和监督,但她决定与两个女儿留下来,自食其力,准备融入英国社会。故事从1967年纳兹奈恩出生写起,到2002年结束,时间跨度35年。作者通过塑造纳兹奈恩、查努和孟加拉社区其他人物形象,描绘了20世纪后半期至“9·11”事件后孟加拉移民在英国的生活状况和心路历程。可以看做英国孟加拉移民生活的缩影。

三、伊恩·麦克尤恩与《星期六》

伊恩·麦克尤恩出生于英格兰南部汉普夏郡,父亲属苏格兰工人阶层。他幼年时跟随父亲,大部分时间在东亚(包括新加坡)、德国和北非(包括利比亚)度过。他12岁时,举家返回到英格兰。毕业于萨塞克斯大学英国文学专业,后在东安格利亚大学学习创意写作,并获得硕士学位。麦克尤恩以罕见的哥特式小说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78)和《只爱陌生人》(The Comfort of Strangers,1981)是他最早的两部小说,受到广泛关注,他因此被评论界和媒体戏称为“恐怖伊恩”。2005年与2007年分别获得布克奖提名。[7]2010年被《时代杂志》推荐为“自1945年以来的50个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8]

《星期六》是他的第9部小说。发表于2005年。小说背景被置于2001年“9·11”袭击之后至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之前的伦敦。讲述的是家住伦敦市中心48岁的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在2003年2月15日星期六这一天的经历。距离2003年3月20日,英美发动伊拉克战争还有一个多月。

小说从凌晨3点40分贝罗安从晨梦中苏醒写起,到第二天早晨5点15分从医院返回结束。小说有五章组成。小说大部分用意识流的方式,描写贝罗安不断流动的、超越时空的思想。其中有他作为一个医生的责任和担当、有对“后9·11”时代西方人生活在恐惧中的思考,有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有对短暂而脆弱的生命的怜惜。

当清晨他看到一架燃烧的飞机,在飞向伦敦希斯罗机场的方向消失后,“后9·11”时代的恐怖气氛不由得使他疯狂地想象燃烧的飞机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场面。在和朋友约好去打网球的路上,他遇上了伦敦街头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游行队伍,由于思想走了神,他的车发生了碰撞。在与三个酷似街头流浪汉的车主周旋的过程中,他发现其中一个名叫巴克斯特的小头目患有名为“亨廷顿舞蹈症”的不治之症。他试图与他交流,允诺可以帮他减缓症状,最终摆脱了他们的纠缠。他打完网球、看望了自己生病的母亲,出席了儿子的音乐节目排练,回到家中,为家庭聚会做准备。在女儿黛西、岳父约翰、儿子西奥回家后,妻子罗莎琳被巴克斯特劫持到了家里。巴克斯特命令黛西脱掉衣服,之后他们才发现她已经怀孕,慌乱不安的巴克斯特在发现黛西是诗人后,便命令她朗诵一首自己写的诗。黛西朗诵了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滩》,这首诗深深触动了巴克斯特,他放弃了实施暴力的打算,而只提出要带走黛西的诗稿。贝洛安和儿子瞅准时机,迅速制服了巴克斯特,把他交给了警察。巴克斯特受伤后被送到医院,医术精湛的贝洛安亲自为他实施了开颅手术,暂时保住了他的性命,并决定不对他提出起诉,因为他不想让患有绝症的巴克斯特有限的生命在监狱里度过。

在“后9·11”时代,贝罗安的经历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它表明了9·11事件对西方民众生活、心理造成的影响,折射出恐怖时代西方人生活思考方式的变化。隐晦地表明了对伊拉克战争的反对意见,提出了理智应对恐怖主义的方式,主张用对话和救助化解恐怖危机。体现了作家的人文关怀精神。

四、莫欣·哈米德与《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巴基斯坦作家莫欣·哈米德从3到9岁时,跟随当时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父亲,在美国度过了他的部分童年时光,后回到巴基斯坦,在拉合尔艾奇逊学院学习,18岁返回美国,199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从师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和莫里森,后回到巴基斯坦继续从事写作。199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为了还清助学贷款,他在纽约麦肯锡咨询公司当顾问。期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蛾烟》(Moth Smoke,2000)。2001年7月,他去伦敦待了8年,期间曾不断往返于巴基斯坦和英国。2006年,他获得英国和巴基斯坦双重国籍。2009年返回拉合尔,之后多次往返于拉合尔、纽约、伦敦、意大利、希腊等地。哈米德称自己是一个“混血儿”。[9]他说他的小说“可以看做一个内心具有两种分裂声音的自我之间的对话。”[10]

小说《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于2007年入围布克奖,[11]后又获安斯菲尔德-沃尔夫奖[12]和英国独立电视台《南岸秀》节目年度文学奖。[13]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14]成为国际畅销书。[15]英国BBC广播4台从2011年8月22日开始播出他的缩略版。[16]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图兰大学、德雷克大学、戴维森学院、乌尔辛纳斯学院、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等许多大学列为新生读书,并就多样性、领导艺术与公民权等许多相关话题展开讨论。[17]足以说明小说的受欢迎程度和巨大影响。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采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叙事方式,叙事者面对一个疑似为特工人员的美国人,讲述了巴基斯坦青年昌盖兹从向往美国、迷恋美国、但最终因“9·11”事件不得不离开美国回到自己的故乡巴基斯坦,成为一个“不情愿的原教旨主义者”的故事。故事中听昌盖兹诉说的美国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动作以及对说话人话语的反应都是通过昌盖兹说出来。在这一场单方面的“独白”中,昌盖兹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努力成功跻身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由于自己的才智、礼貌和自律精神,他赢得了恩德伍德·山姆森公司主管的青睐,在纽约获得一份报酬优厚的工作,与气质优雅的美国女孩艾丽卡之间建立了恋爱关系。正当他即将拥有财富、地位和爱情,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时,“9·11”事件爆发了。他的族裔身份使得他的地位急转直下。身处“9·11”事件后,有普遍“伊斯兰恐惧症”的美国,他对自己身份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惘。最终,对祖国的忠诚渐渐超越了金钱、权力,甚至爱情。作为一种反抗,昌盖兹蓄起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大胡须,他的同事无法忍受他,曾经赏识重用他的公司主管也疏远了他。最终,他被那个他曾经服务过、也让他获得成就感的公司解雇。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战事迫在眉睫,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当了一名大学讲师,并很快受到当地学生的尊崇和热烈拥护,成为了一呼百应的精神领袖。但他仍怀抱理想,希望再回到“9·11”前的美国。

和那位一直保持沉默的美国特工的“对话”,表明了主人公希望巴基斯坦和美国之间进行和谈的愿望。整个故事在茶馆的和平气氛中展开,主人公叙事语调平缓,既有对“9·11”之前美国的迷恋,又有对“9·11”之后美国过度反应的质疑和批评。作为一个热爱美国,也热爱自己国家的具有双重心理人格的人,他真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愿望。这在“后9·11”作品中,是极为难得的。

该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在2012年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次展映。[18]

五、约瑟夫·奥尼尔与《地之国》

约瑟夫·奥尼尔1964年出生于爱尔兰,母亲是叙利亚人,[19]父亲是爱尔兰人。奥尼尔小时候随父母四处移居,曾到过莫桑比克、土耳其、伊朗等国。6岁时,到荷兰居住,就读于荷兰的英国学校。在剑桥大学格顿学院学习法律专业,从事律师工作近十年,同时,以写诗为业余爱好,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后转向小说创作。自1998起,居住在伦敦。作品有《这就是生活》(1991),《微风》(1996)等。

《地之国》发表于2008年。曾出现在《纽约时报书评》杂志封面。被称为“自‘9·11’以来,我读过的有关纽约和伦敦生活的最睿智、最让人愤怒、最真切、最让人感到凄凉的小说。”[20]被《纽约时报》列入“2008年度最佳书目”名单。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认为它是他所读过的“最杰出的后殖民主义小说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阅读了此书,并称它是一部“优秀的小说”。[21]

《地之国》以“9·11”事件为背景,以主人公汉斯·范·登·布鲁克第一人称写成。以汉斯得知他“板球圈”的朋友恰克·拉姆克森死亡的消息开始,回忆了他和恰克相识交往的过程,其间穿插着“后9·11”时代他和其他少数族裔人在美国的精神及生活状况,以及他在故国荷兰的童年生活。

“9·11”事件后,汉斯一家住在切尔西酒店,因为无法忍受“9·11”后恐怖气氛中胆战心惊的生活,他的妻子蕾切尔带着儿子离开了纽约去伦敦居住。汉斯则选择留了下来。由于寂寞无聊,他想起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板球,因此它加入了一个板球队。这是一支由来自特立尼达、圭亚那、牙买加、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的人组成的板球队,他成了当时唯一一个在纽约打板球的白人。[22]

2002年8月,在打板球的过程中,他结识了来自特立尼达的黑人恰克。恰克爱好板球运动,因为在他看来,像他那样的黑种人、黄种人在美国如同隐形人,不会被人重视。而打板球能增加民族自信心,赢来人们的关注和喝彩。他认为,“不管什么人,打板球的时候最文明……板球很有教育性。板球有道德的层面……每个打比赛的人都从中获益……在美国给少数族裔建个运动场地。恢复一个古老的全国性运动,会在美国的历史上掀开崭新一页。”[23]因此他的梦想是成立一个板球俱乐部。他给汉斯的名片从“恰克板球公司总裁”迅速上升到一个更响亮的名字:“纽约板球俱乐部总裁”,但由于资金缺乏,没有找到赞助商,他的美国梦最终未能如愿。

除了作为“纽约板球俱乐部总裁”,恰克还拥有多重身份,从事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交易。他一边和汉斯真诚交往,向他吐露自己不为人知的童年生活经历和心理创伤,一边又狡黠地利用汉斯的白人身份,从事黑白两道的生意。最终被谋杀,尸体在两年之后才被找到,活着的时候,他想作为一个美国人的愿望没能达成,即便在死后,他想在美国有个简单葬礼的愿望也未能实现。他的尸骨被妻子运往了家乡特立尼达。

在缓缓的叙述中,汉斯不断流露出对已故母亲的眷恋和浓浓的乡愁,一种无根漂泊的感觉始终如影随形。在“后9·11”时代的美国,不管对生活在底层的恰克,来自土耳其、受过高等教育的梅梅德·塔斯皮纳尔,还是像他这样来自荷兰的白人移民而言,美国梦始终就是一个虚幻的梦。美国,为他们带来的是希望也是失望。

《地之国》讲述的是关于“后9·11”时代美国移民的自我追寻故事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具有一种浓郁、深厚的悲凉风格。引用《今日美国报》的评论来说:“这是一部关于绝望、迷失和漂泊的美丽小说。也是对纽约城的精彩献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