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消化系统非感染性疾病
【病例1】宝宝徐XX,男孩,两岁。近5小时哭闹不安,伴呕吐住院。
宝宝症状
宝宝吃饭后胃部不适,呕吐一次,精神稍差。3小时后阵阵哭闹,同时伴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最后有咖啡样物。病后无发热、未排便。宝宝既往无胃痛史。偶有饮食不当而呕吐。无排黑便史。
医院检查
宝宝体温36.8℃。呼吸30次/分钟,脉搏135次/分钟。宝宝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痛苦表情,急性病容。面色稍苍白,口周发青。咽部无充血。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音尚可,心率快,律齐,无杂音。腹稍胀,肝脾未及。全腹有压痛,因宝宝不配合,无法判定主要压痛部位,但无肌紧张。肠鸣正常。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四肢活动正常,两侧肌力相等。
观察治疗
观察:宝宝病程短,虽然体温正常,尚难排除感染存在。宝宝阵阵哭闹,伴呕吐,说明宝宝有病痛存在,考虑为急腹症。呕吐有咖啡样物,可见于剧烈呕吐时,并不能说明是有溃疡存在。
治疗:宝宝住院后禁食,静脉输液,加用青霉素。胸腹部X线摄片未见异常。仍有呕吐,且呕吐内容伴血量增多,色泽更鲜红。排便一次,发黑,潜性试验强阳性。上消化道出血已比较明确。复查外周血象,采取输血、止血等保守治疗。在抗休克的同时,做剖腹手术,手术中证实宝宝为胃穿孔。
查明病因
宝宝诊断为胃溃疡、出血、穿孔并发腹膜炎。年幼宝宝所见胃溃疡,多为急性发病,诊断困难,常以急性出血、穿孔就诊。早期体征不典型,加上宝宝年龄小叙述不清,易诊断为胃炎、胃痉挛。须密切观察病情,及时作出诊断。
中医预防及保健
胃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因而要治愈胃溃疡,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必须坚持长期服药,注意饮食卫生、偏食、挑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辣椒等一定要禁食。
【病例2】宝宝陈XX,男孩,4天。腹胀,呕吐1天。
宝宝症状
宝宝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中度腹胀,进食后则吐,进而腹胀加重,呕吐频繁。呕吐物为胃内液混有胆汁。曾排过胎便。病后无发热及腹泻。
医院检查
宝宝体温35.8℃,呼吸50次/分钟,脉搏150次/分钟。精神反应差,阵阵烦躁,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周发青,唇发绀。口腔清洁,咽部无充血。两肺呼吸音粗。心音低钝,心率150次/分钟,律齐,未闻杂音。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明显暴露。全腹有压痛,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有移动性浊音,肠鸣几乎听不到。四肢未见异常。全身皮肤发花,肢端发凉。
观察治疗
宝宝入院即进行抢救治疗。吸氧、胃肠减压。输液及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点滴。拍摄胸片发现肺部纹理变粗,未见片影。心搏动减弱,心脏大小正常。腹部X线平片可见游离气体,肠腔充气、扩张,腹腔密度增深,散在钙化灶。腹腔穿刺,抽出黄色液10ml,常规检查为渗出液,送细菌培养。腹腔液培养阴性。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查明病因
宝宝诊断为胎粪性肠梗阻、穿孔,胎粪性腹膜炎。宝宝发生穿孔后主要表现为腹膜炎或肠梗阻。如果穿孔发生在宝宝出生后,易发展为胎粪性腹膜炎。该病本身非感染性,而是由于胎粪进入腹腔,加以各种消化液及消化酶,引起强烈的化学反应而导致的,属于无菌性腹膜炎。常见症状为腹腔有游离气体,可触及明确的肿块,腹壁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蜂窝组织炎,全身情况急剧恶化,有败血症和全身感染征象。
中医预防及保健
本病例病情较杂,建议对症治疗。预后需要中医的调理,全面改善消化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