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意义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意义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医学模式是指仅从生物学角度看待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关系,而不考虑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生物医学方面的诊治,在其结构内没有给心理的社会行为方面留下诊治、思维空间,这是主要缺陷。由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重视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以及其在疾病预防和康复中的影响。只有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普遍接受医学心理学思想,才能从理论上彻底动摇生物医学模式二元论的

任务2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意义

医学心理学的出现是医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伴随新的、更完善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应运而生的。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医学模式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行为方式和特征,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在整个医学发展史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生命的本质问题没有太多变化,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却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衍变,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一、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类社会的医学模式至今大约经历过以下四种模式。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这种医学模式起源于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原始社会,当时人类对自然界及自身疾病的起因知之甚少,“万物有灵”的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类对于许多生命的本质问题尚不能解释。因此,人们常将疾病看成是神灵处罚或魔鬼作祟导致的,在疾病的治疗手段上则主要采用祈祷神灵或驱鬼避邪的方法。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可通过暗示作用给人们以内心的安宁。虽然这种医学模式早已成为历史,但在当今社会仍有其残余的痕迹。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开始出现了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观的哲学思想,人们开始摆脱“神灵”的束缚。这一时期的医学模式以一些传统医学理论为代表,强调心身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如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观点,以及“内伤七情”、“外感六淫”的理论等。西方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和“治病先治人”的观点均属于这种医学模式。由于当时受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及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起源于17世纪,沿用至今,在当前西医中仍占有主导地位。生物医学模式是指仅从生物学角度看待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关系,而不考虑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这种模式舍弃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而把人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水平上找到形态或化学变化,确定其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并相应找到特异的治疗手段。生物医学模式极大推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至今它仍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医学研究者在这种医学模式的指导下,探明了许多疾病的病因,以及其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的变化和障碍,导致疾病产生的过程,发明了许多诊断这些疾病的技术,寻找到了使机体康复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发现生物医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可能给人们的思维活动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其主要缺陷如下。

(1)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生物医学方面的诊治,在其结构内没有给心理的社会行为方面留下诊治、思维空间,这是主要缺陷。

(2)在近三百年中,生物医学模式已深入医务人员的思维习惯中,使他们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总是从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学特性上进行思考,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对疾病进行防治,这种思维习惯难以改变。

(3)生物医学模式用静态的观点考察人体,把人体看成一架精密的“机器”,常常不符合人体实际。近代医学采用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促进了医学科学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但同时妨碍了对实际过程中多因素综合变化的全面认识。

(4)生物医学模式只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人体,而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淡漠了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伦理观念,导致医患关系疏远。

(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心理、社会因素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使人类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当今威胁人类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已不是昔日的传染病和营养不良,而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这时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概括和解释现代医学面临的全部课题,明显地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表现出内在的缺陷和消极影响。

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全面观点不仅要考虑生物学方面,还要考虑人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也就是说,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又要十分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必须研究健康与疾病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轴系统综合看待健康与疾病的模式。对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护理都应当从这三轴系统全面加以考虑。即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一)强调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

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不是对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强调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转化过程中的共同作用,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步观点。

(二)促进了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面认识和医学的全面发展

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疾病是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强调对疾病这一具体概念的认识和处理,忽视了对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的全面认识。新的医学模式促进了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整体认识,拓展了医学研究的范围,促进了医学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了疾病治疗与预防的统一

心理、社会因素既可成为致病因素,也可能成为疾病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新的医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治疗与预防在实际工作中相脱离的状况,强调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治疗和预防工作中的连续、共同作用。

(四)强调了人的整体健康

新的医学模式克服了传统医学模式只强调躯体健康和生命的存在,却忽视人的生存质量的问题,促进了生命存在和生存质量的统一。

(五)促进了卫生观念的转变

医疗卫生的经济效益是以保护人民的健康为前提的,社会效益则以维护人民的健康为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卫生观念的转变,使人们树立了“大卫生观”,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早期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由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重视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以及其在疾病预防和康复中的影响。只有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普遍接受医学心理学思想,才能从理论上彻底动摇生物医学模式二元论的心身观,才能最终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反过来也给医学科学及医疗卫生事业带来巨大变化,加速了医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在医学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世界性的,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全球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