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返老还童不是梦

返老还童不是梦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已初步证实,这种表皮干细胞是在表皮生长因子的诱导下从已经分化成熟的表皮细胞逆向分化而来的。随后,2001年,付小兵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表皮细胞逆分化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的临床研究》,率先报告了人体表皮细胞存在“逆分化”现象,为人类千百年来关于皮肤“返老还童”的假想找到了实验室证据和理论基础。

返老还童不是梦
——付小兵率先发现人体表皮细胞存在逆分化现象

一、返老还童的梦想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就有返老还童的梦想,但并非像布拉德·皮特的电影《返老还童》那样:逆生长,出生便如老人一样,然后从老人外貌开始活,越活越年轻,到后来回到婴儿状态。其实人们希望的只不过是随着年龄增长,外貌并不如实际年龄那样老。确切地说,是希望随年龄逐渐老化的皮肤能够恢复到婴儿般的细腻、弹性和活力,并非是真的希望变回小孩,重新活一回。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希望永葆青春。

一个令人悲哀的现实却是:自古至今,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皮肤永远年轻,但是谁也无法阻止皮肤的衰老,只能试图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来掩盖衰老的皮肤。

于是,人们一直在期盼一种能够阻止皮肤衰老,永葆皮肤年轻的物质出现……

这时,EGF出现了。

EGF是什么?EG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细胞内的小分子蛋白,它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多肽,名为表皮生长因子。关键是EGF的作用,在人体皮肤内,EGF通过一系列细胞因子的磷酸化将生物信息传导至细胞内,增强糖酵解,激活细胞外透明质酸等大分子合成,激活DNA合成,激活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并维持其生长,同时EGF还能增强细胞的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功能,抑制导致细胞内DNA断裂、变异的外来因素(如紫外线、低温、药物、激素等)的刺激,防止细胞凋亡,增加皮肤的抗干扰能力。

EGF是人体皮肤内与生俱来的物质,在婴幼儿时期,皮肤里EGF的含量丰富,对表皮细胞分裂、生殖的促进作用大,新生细胞在皮肤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衰老细胞的比例。因而皮肤光滑、细腻、红润、丰润、丰满且有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长基因的表达逐渐减弱,皮肤里EGF的含量逐渐减少,对表皮细胞分裂、增殖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新细胞在皮肤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低于衰老细胞的比例,因而皮肤质量日益下降,逐渐出现色斑沉积、皱纹增多、干燥无光、弹性减退等衰老现象。因此,人体皮肤里EGF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皮肤的年轻程度,所以科学界又将EGF赞誉为“美丽因子”。

生理学研究证明,人在25岁以后皮肤即开始衰老,不断地补充EGF可以使皮肤内新细胞的比例增加,皮肤的平均年龄会不断降低。因此,广告上就并非夸大其词地说:使用EGF,想不年轻都不行。

1952年,列维·蒙塔理奇和坦尼·科恩两位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发现,人体内表皮生长因子EGF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皮肤的年轻程度,从而决定着皮肤的年龄。这一惊世发现,使二人成为1986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获得者。

但这只是发现了人体衰老的秘密(原因),发现归发现,如何抵抗衰老,并研发出抗衰老产品,由实验室转入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上打着EGF旗号的美容产品并不可信,多数只不过是在炒作概念。

二、实验中的意外大发现:人体皮肤可以“返老还童”

如果人体细胞能够返老还童就好了。

那么,人体细胞能够返老还童吗?

上皮细胞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同时也是最易受损的重要器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使人体细胞由老向年轻逆分化的方法,但始终未发现相关的临床现象,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实验室证据。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著名创烧伤外科专家盛志勇、王正国等院士的指导下,付小兵教授及其领导的课题组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国家“973”项目的资助下,在深入探讨创面愈合与组织再生的分子与基因学机制中,首先观察到用传统修复理论不能解释的临床现象,如创面在极微量生长因子作用下为什么能迅速修复,曾经应用生长因子的皮肤,为什么有的表皮能由“老”变“嫩”?

付小兵说,他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皮肤切片时偶然发现这一现象的。对正常人体皮肤切片进行染色时,会在皮肤的“基底层”发现一条橙黄色的波浪状染色带,那是最“年轻”的表皮细胞——表皮干细胞,具备增殖和分化功能。

起初,他以为是做切片时从“基底层”带上来的。但随后的大量实验发现,只有在使用过“人体表皮生长因子(EGF)”治疗过的皮肤愈合创面中才发现上述现象,而在没有使用EGF的正常胚胎和成人皮肤切片上,观察不到这一现象。这种使用EGF治疗愈合的创面中出现表皮干细胞并聚集的现象被付小兵命名为“干细胞岛”现象。

现已初步证实,这种表皮干细胞是在表皮生长因子的诱导下从已经分化成熟的表皮细胞逆向分化而来的。也就是说,人体表皮细胞存在“逆分化”现象,使得细胞从生至死的自然发育过程逆转为从死至生,人体皮肤细胞可以“变”得更年轻。

这一发现为人们设想中的组织细胞“返老还童”提供了直接证据,它不仅是细胞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发现,而且对深入阐明创伤修复机制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这种由已分化的表皮细胞逆转为表皮干细胞的特殊现象还具有潜在的重要治疗意义,如利用残存的表皮干细胞再生皮肤汗腺与毛囊,治疗某些难治性皮肤病等。

随后,2001年,付小兵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表皮细胞逆分化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的临床研究》,率先报告了人体表皮细胞存在“逆分化”现象,为人类千百年来关于皮肤“返老还童”的假想找到了实验室证据和理论基础。文章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论文发表当日,路透社就发来电子邮件专题采访,法国、美国、以色列的10余位教授也来电,希望合作深入研究。该发现的可贵之处在于,这是付小兵率国内同行自行开展的高难度基础研究,也是付小兵继1998年以来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第二篇重要学术论文。

既然皮肤细胞可以“返老还童”,其他脏器的细胞——如肝细胞、肾细胞、脑细胞同样可能存在类似现象。

总之,一扇大门打开了。

付小兵小传

付小兵,1960年8月出生于四川资阳市,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分配到该校野战外科研究所。1985年,他考取本校创伤急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刘荫秋、王正国等教授的指导下,专攻创伤弹道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火器伤的救治。

1992年,他获欧共体奖学金资助,带着课题到西班牙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纳蒙·卡哈医学中心作为期一年半的访问学者,进行生长因子定位以及非促分裂效应研究。在此期间,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完成了8篇学术论文,全部被“第六届国际危重病急救医学大会”以及“第一届欧洲组织修复学会与创伤愈合学会联合会议”采用,其中3篇在《英国外科杂志》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付小兵因“在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的重要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对临床治疗的推动作用”研究中的成绩,200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创伤愈合大会上,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愈合研究杰出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截至目前,他是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华人。

付小兵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