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机体功能与代谢变化

时机体功能与代谢变化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DIC时发生休克的主要机制如下。轻者可影响个别器官的功能,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DIC时因累及的器官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累及垂体发生坏死,可导致席汉综合征。这种贫血除具有溶血性贫血的特点外,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形态各异的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称为裂体细胞。

四、DIC时机体功能与代谢变化

1.出血 出血是DIC患者最突出的表现。可为多部位的出血,如皮肤瘀斑、紫癜、呕血、黑便、咯血、血尿、牙龈出血、鼻出血及阴道出血等。出血程度不一,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伤口和注射部位渗血不止,严重者可同时多部位大量出血。引起出血的主要发生机制为: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纤溶系统激活,以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形成。

各种FDP片段的检查在DI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主要有“3P”试验(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和D-二聚体的检查。

2.休克 急性DIC常伴有休克,DIC和休克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DIC时发生休克的主要机制如下。

(1)微血栓形成:DIC时,微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同时造成心肌细胞缺血、损伤,使心排血量减少,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2)广泛出血:导致血容量明显减少。

(3)微血管扩张:在DIC形成过程中相继激活激肽系统和补体系统以及FDP的作用,使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导致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等。

3.器官功能障碍 因微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轻者可影响个别器官的功能,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DIC时因累及的器官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发生于肾脏,则可累及入球小动脉或肾毛细血管,严重时,可导致双侧肾皮质坏死及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等。如累及肺,可出现呼吸困难、肺出血,导致呼吸衰竭等。肝受累可出现黄疸、肝衰竭等。消化系统则可出现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累及肾上腺时可引起皮质出血性坏死,导致华-佛综合征。累及垂体发生坏死,可导致席汉综合征。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神志模糊、嗜睡、昏迷、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这可能与微血管阻塞、蛛网膜下隙、脑皮质、脑干等出血有关。

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可伴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除具有溶血性贫血的特点外,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形态各异的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这些细胞脆性高,易发生溶血。裂体细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凝血反应的早期,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当红细胞流过网孔时,可黏着、滞留或挂在纤维蛋白丝上,被机械切割而破裂。当微血栓形成后,血流通道受阻,红细胞还可从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裂隙被挤压出血管,也可使红细胞扭曲、变形、破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