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期前收缩指数与易颤指数

期前收缩指数与易颤指数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十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室性期前收缩指数。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表现室性期前收缩指数<1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并非所有室性期前收缩指数<1甚至RonT现象者都一定要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此外,还可依据室性期前收缩指数评估室性期前收缩的性质及其原发疾病的预后。

第十八节 期前收缩指数与易颤指数

期前收缩指数(prematurity index,PI)最早由Buechner和Effer于1968年提出,分为室性期前收缩指数和房早指数。几十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室性期前收缩指数。室性期前收缩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室性期前收缩指数=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ms)/前次心搏的Q-T间期(ms)

室性期前收缩指数正常值应>1,即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不应短于其前一心搏的Q-T间期,特别是室性期前收缩指数值<0.85时,就会出现RonT现象。

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表现室性期前收缩指数<1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并非所有室性期前收缩指数<1甚至RonT现象者都一定要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在有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背景,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洋地黄中毒、Q-T间期延长综合征(图44-22)三种情况下,容易引起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

此外,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患者,由于也是心律失常性心脏猝死(SCD)的易发人群,体表心电图或Holter心电监护中发现室性期前收缩指数<1甚至RonT现象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进行临床干预,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此外,还可依据室性期前收缩指数评估室性期前收缩的性质及其原发疾病的预后。

img881

图44-22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Ro n T室性期前收缩引发尖端扭转室速

与室性期前收缩指数意义相似的另一指标为易颤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易颤指数=室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前一心搏的Q-T间期(ms)/室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ms)

易颤指数为1.1~1.4的室性期前收缩易引发室速,>1.4时易引发室颤。已有研究表明:①诱发快速多形型室速的室性期前收缩指数小于诱发单形型室速的室性期前收缩指数;②诱发原发性室颤的室性期前收缩指数小于室速患者;③快速性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前的基本心率比稍缓慢的尖端扭转型室速要快,提示引发前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指数更小,更易蜕变为室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