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员心脏综合征

运动员心脏综合征

时间:2023-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动员心脏综合征又称运动员心脏,指长期大运动量锻炼引起心血管系统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的正常生理变异。运动致心脏结构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运动血液动力学发生适应性变化。4.房室传导阻滞 运动员中可出现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运动员所出现的以上各种心电图改变,大都与长期运动引起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功能降低有关,勿需特殊治疗。

第十一节 运动员心脏综合征

一、概述

运动员心脏综合征又称运动员心脏,指长期大运动量锻炼引起心血管系统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的正常生理变异。自1899年瑞典临床医学家Heschen提出运动员心脏这一概念至今一百多年来,运动与心脏的研究一直是运动医学界探讨的重要领域。

二、发生机理

长期高强度的训练使心脏结构、心肌细胞、非心肌细胞泵功能及心脏内分泌发生重塑,引起心脏增大心电图改变。

1.心脏结构重塑 心脏在长期高强度训练情况下可发生生理性适应,致心脏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增加。心室壁增厚主要是心肌纤维肥大、增生及结缔组织增生。运动致心脏结构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运动血液动力学发生适应性变化。

2.心肌细胞的重塑 心脏是由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构成,心肌细胞在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宜的运动使心肌细胞发生生理性肥大,纤维直径增粗,肌节变长,是一种适应性生理性肥大。

3.内分泌因素 运动后儿茶酚胺、生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睾酮等内分泌变化借助心脏的生理和生化改变引起心脏增大。

三、临床表现

无特殊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四、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动过缓 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心率每分钟一般在30~40次,在窦性心动过缓的同时有7.5%~35%伴有窦性心律不齐,个别人可出现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继发性房室交界区逸搏或室性逸搏,甚至形成干扰性房室分离。

2.左心室肥厚 高动力型运动员由于长期训练以及比赛,使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大。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大。

3.复极异常 运动员中20%~50%的人可出现心肌复极异常以及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J点抬高,同时可见J波、T波倒置或正负双相这些心电图复极异常,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4.房室传导阻滞 运动员中可出现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有统计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3%~35%,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0~40%。

运动员所出现的以上各种心电图改变,大都与长期运动引起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功能降低有关,勿需特殊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