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测量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要尽快普及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这是迈向心电图测量国际化、标准化的基础。无自动分析测量功能的心电图仪,在心电图上测量心率,应用双脚规测量P-P间期求出心房率,测量R-R间期求出心室率。单导联记录的心电图,应选择P波宽大,又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心肌梗死Q波的诊断标准是建立在单导联心电图基础上的。

第二节 心电图测量

一、测量参数

最基本的测量参数包括心率、P波时间(时限)、P-R(P-Q)间期、QRS时间、Q-T(Q-TC)间期、平均心电轴等。测量振幅单位用毫伏(mV)表示,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毫米(mm)表示。时间测量单位用毫秒(ms)或者用秒(s)表示(图8-2)。

img145

图8-2 常规心电图基本参数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在记录心电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使呼吸平稳,排除各种干扰,这样才能记录出满意的心电图。选择基线平稳、干扰最小、最具有代表性的心搏测量。单导联记录的心电图,选择波形高大的导联进行测量。3导联、6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应各导联同步分析测量,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仪能同时描记出多导联平均后心搏,并在这个平均后的心搏上进行测量。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形态均不应的钝挫、挫折和切迹;各波的时间及电压均应在正常范围以内;各波在相应的导联中,其方向也应是正常的;P-R间期不应延长或缩短;ST段的偏移不应超过正常范围(图8-3)。

img146

图8-3 心电图各波振幅测量方法示意图

测量心电图时,应首先检查定标方波是否合乎标准,一般常规心电图每一小纵格代表0.1mV的电压,在特殊情况下可另行调整。测量正向波的振幅,应从等电位线上缘测量至波顶;测量负向波时应从等电位线的下缘测量至波底。等电位线应以T-P段为标准,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整个心脏无电活动,电位线相当于0;以P-R段作为等电位线常不准确,因为心房复极波即Ta波往往重合在P-R段之中,而使其向下偏移。在测量各间期时,应选择波幅最大、波形清楚的导联,自波起始部的内缘测量至终止部分的内缘(图8-4)。因为波幅低小的导联,其起始及终止部分常不清晰,易造成误差。

img147

图8-4 单导联心电图各波段时间测量方法示意图

二、测量导联

心电图测量标准化需要分以下步骤才能实现:

1.停止单导联心电图机的生产和使用 我国目前一些医疗单位还使用的单导联记录心电图机,只能在1个导联上进行心电图的测量分析。这种落后的测量方法,不可能实现心电图测量标准化,要停止生产和使用单导联心电图机。

2.限制使用3导联、6导联的心电图仪 3导联和6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仪比单导联心电图机又前进了一大步,明显提高了心电图分析测量的精确度,但仍然有较大的缺陷,应限制使用。

3.推广使用12导联同步记录分析仪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是目前最好的心电图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12导联心电图仪,可使心电图分析测量精度达到1ms%,这个水平是人工目测法无法达到的。这种心电图仪的另一大优点是可任意组合不同的导联和12导联同步分析、测量,并能打印出心电图诊断报告图(图8-5)。此外,还有分析测量速度快,所测量的数据是若干个心搏叠加后的平均值等优点。全国要尽快普及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这是迈向心电图测量国际化、标准化的基础。

三、心率的测量

先进的心电图分析诊断仪,可将心率和12导联心电图一起显示出来,在无噪声或外来干扰的影响下,快速、准确地打印出心率、各种心电参数的心电图(图8-6)。又可显示出每一个心动周期的长度及折算成心率的次数(图8-7)。仪器误判时应注意修正。

img148

图8-5 高速心电图仪器快速、准确地打印出心电图报告

无自动分析测量功能的心电图仪,在心电图上测量心率,应用双脚规测量P-P间期求出心房率,测量R-R间期求出心室率。无房室传导阻滞者,测量R-R间期即可求出心率。可采用下列方法:

(一)双脚规测量查表 用双脚规测量P-P或R-R间期,将测量的s数乘以100,再从附表(见附录)中查出心率。例如,测得的R-R间期为0.75s,查对表8-1为第1列第4个数字,与此对应的第2列数字80即为心率。

(二)P-P或R-R间期以60除计算心率

测量P-P或R-R间期时间(s),用以除60,所得数值即为心率。例如,R-R间隔为0.75s,则:

心率=img149=80次/min

(三)简便的目测方法 为节省计算心率的时间,亦可采取简便的目测方法,粗略推算心率。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一般为每秒钟25ms(即5个大格),故每一大格的时间为200ms。每两大格为400ms,其他依此类推。目测P-P或R-R间距约占几个大格,若其间距为一大格,则心房或心室率便是300(60/0.2=300),若为两大格,则其心率便是150(60/0.4=150)。依此类推,则不难推算出P-P或R-R间距。若为3、4、5或6个大格,其心率分别为100、75、60、50。在实际工作中,只要能熟记上述规律,可立即推算出心率。

(四)心电图测量尺 使用心电图测量尺计算出心率,原理同上。

(五)心律失常时的测量方法 用双脚规测量5~6个P-P或R-R间期,算出平均值,用以除60,得出心率。

(六)心房颤动时的测量方法 连续测量8~10个f-f或R-R间期,取平均值,用以除60,分别计算出心房率和心室率。

(七)连续测量6s距离中的P或R波数目,计算心房率与心室率 以任何一个P或R波作起点,连续测量6s距离中的P或R数目(作为起点的P或R波不计算在内),将原数乘以10,分别求出心房率和心室率。如果测量的终点不在P波或R波起点上,可粗略测量最后一个心动周期所占的百分比,将所得值加入P波或R波数目中,再乘以10便得出心房率与心室率。

四、时间的测量

(一)P波时间 P波时间在不同导联可有不同,在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上或正交心电图上进行测量比较精确。由于空间P环几乎平行于额面,肢体导联最早的P波起点至最晚的P波终点的间距为P小波时限。例如,最早的P波起点可出现在某一导联上,此时测量P波的起点应自该导联开始,P波终点的时间在另一个导联上,P波的时间应是自最早的P波起点至最晚的P波终点。精确地测量P波最早出现的导联对心房内标测术来说非常重要。P波起点出现越早的导联,说明该导联电极距房内起搏点之间的距离越近。

单导联心电图机记录的心电图,不可能准确地测量P波时间,应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P波作为P波时间。

(二)P-R间期 P-R(P-Q)间期在各个导联上可有不同,精确测量P-R间期应是在同步记录的12导联中最早的P波起点至最早的QRS起点的间距(图8-8)。如使用3导联心电图仪器,建议采用X、Y、Z导联或类似正交体的组合导联,如Ⅰ、aVF、V1、aVL、Ⅱ、V5,Ⅲ、aVR、V2或Ⅲ、V1、V4测量分析,也可在Ⅰ、Ⅱ、Ⅲ导联上测量。单导联记录的心电图,应选择P波宽大,又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

img150

图8-8 多导联同步测量心电数据

(三)QRS时间 正确测量应在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中进行。在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最早的QRS起点至最晚的QRS终点的间距为实测QRS时间。这样会使某些导联的QRS的起点出现等电位线,即起始向量垂直于该导联所致。心肌梗死Q波的诊断标准是建立在单导联心电图基础上的。因此,某些导联异常Q波的时间可能包括了一段等电位线,而使Q波宽度变窄。欧共体心电图标准化工作小组建议在新的诊断标准建立之前,仍可沿用原来的Q波测量定义(不包括等电位段时间)。单导联心电图,应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QRS进行测量。

(四)VAT与R峰时间 VAT与R峰时间定义有区别,VAT一词来自单极概念,因VAT仅用于单极心前导联。R峰时间术语既可用于胸壁导联,又适应于肢体导联。12导联中最早的QRS起点至R波顶峰垂线的间距为R峰时间。如有R'波,应测量到R'峰,如R波切迹,应测量至第2峰。V1或V2导联R峰正常值<40ms,V5或V6导联R峰时间正常值<50ms(图8-9)。

(五)Q-T间期 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中,最早的QRS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时距为Q-T间期,在单导联,3导联或6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上测量Q-T间期,最好的测量导联是V1、V2及V3导联,取其中最长的Q-T间期。测量Q-T间期不能把U波计算在内。

img151

图8-9 R峰时间测量方法

五、振幅的测量

(一)P波 选择P波振幅最大的导联,作为P波的最大振幅,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标准,正向P波振幅自P波基线上缘垂直测量到波顶点,负向P波振幅自P波基线下缘垂直地测量至波的底端。

(二)PtfV1测量 PtfV1表示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是负向P波深度(mm)和宽度(s)的乘积,测量时自P波基线下缘作水平延长线与P波下降肢相交,此交点与P波终点呈水平间距为负向波宽度,水平线与负向波底端的垂直距离为负向P波的深度。在乘积前加负号,单位为“mm·s”。PtfV1异常,绝对值增大,应以小于正常值表示。

(三)QRS、ST-T测量 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的测量统一采用QRS起始水平线作为参考水平。如果QRS起始部为一斜段(受预激波、心房复极波的影响等),以QRS波群起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其理由是:①作为一个定义,不应该使测量程序因心率或其他条件变化而改变,否则将增加心电图测量的差异性。②以QRS起始部作为参考水平,重复性好。③认为T-P段代表零电位是一种误解。④负荷试验心电图以及体表标测法多年来一直以QRS起始部作为参考水平,并未因心率快慢变化而改变测量方法。这一定义已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接受,以T-P段和P-R段作为基线参考水平应予废除。

1.测量R波 自QRS起始部上缘垂直地测量到R(R')波顶点,负向波(Q、S、QS)自QRS起始部下缘垂直测量到该波的底端。

2.测量ST段尚无统一标准 ST段呈水平型下降时,测量ST段水平部与QRS起始部的垂直距离,ST段呈上斜形或下斜型移位时,在J点的40、60或80ms处测量。用ST40、ST60、ST80表示之,说明ST段移位的程度和形态。

3.T波的测量 正向T波自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测量至波顶点,负向T波自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底端。

4.U波的测量 与T波相同。

二、平均心电轴

通常测量额面QRS电轴,必要时测量横面QRS电轴。计算机化的心电图仪,采用P、QRS、T面积的叠加法,可精确测量出P-R-T电轴。人工测量仍采用Ⅰ与Ⅲ或Ⅰ与aVF导联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