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海海洋文化的再认识

东海海洋文化的再认识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国家政治权利渗透到东海岛屿,民族国家意识得到增强,国民文化逐步取代了传统地域文化的主导位置。东海海域相互关联的整体世界随着中央权力的加强而被分割隶属于各个民族国家范畴之内。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使东海海域各个岛屿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相对的自律性。对东海海域、文化的再认识需要正视这一历史变迁,挖掘东海海洋文化的潜在力,以便更好地为海洋开发服务。
东海海洋文化的再认识_韩国研究丛书53:韩国研究(第12辑)

随着中日韩三国东海海域研究与交流的深入开展,区域研究与比较研究的理念得到学界的共识。东海海域研究视角也从传统的大陆观察海洋的视角,转向立足于东海海域,从海域反观沿岸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交流的视角。研究视角的转换,需要对东海海域的定位、交流主体、文化传播与共有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东海海洋文化。

第一,东海海域的定位问题。在封建王朝时期,从各中央王朝的视角考虑,东海海域是一个边缘地带,中央集权对东海海域往往鞭长莫及,权力无法到达海域的岛屿部。于是从山东半岛南下到朝鲜半岛、济州岛、日本群岛、冲绳群岛、中国台湾岛,再到浙江省的东海海域的岛屿部形成了“倭寇的世界”社会》,新人物往来社2009年版。" class="calibre9">[1]。各王朝中央政治支配权力的薄弱与海路交往,使东海海域形成了以海洋链接起来的有相互关联的整体世界。但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阻碍了海域世界的交流。民族国家政治权利渗透到东海岛屿,民族国家意识得到增强,国民文化逐步取代了传统地域文化的主导位置。东海海域相互关联的整体世界随着中央权力的加强而被分割隶属于各个民族国家范畴之内。

第二,交流主体问题。海域交流的主体是包括海商、无国界边民在内,生活在海域里的海洋居民。除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之外,应重视这些处在社会基层的民众的社会史,全面理解东海海域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资源。以明代东海海域的交流情况来看,明朝在东亚社会占据绝对的优势和中心地位。然而海禁政策的实施导致海域交流的边缘化。正常的贸易关系受制于明朝中央政权的打压,转向走私贸易。走私贸易在各地地方势力的保护下得到了繁荣发展。在繁荣的海域交流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来自中国、琉球、日本、朝鲜、葡萄牙、荷兰等地的边民,他们活跃在东海海域,成为海域文化交流的主体。

第三,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海域世界通过大海与各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交通网络。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使东海海域各个岛屿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相对的自律性。丰富的外来文化随着海路交通网络持续流入,并与当地文化交融,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富有自身特色的海洋文化。东海海域居民共有着关于海的基本知识(如洋流、季风、鱼群走向等)[2],在民间信仰,海上共同作业,劳动分工,生活习俗等生活方式方面具有诸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除了以海为生的生态知识之外,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来自各地,操持着不同语言的海域民众是通过海域世界共有的文化背景进行交流与沟通的。

这一点对海洋文化研究,促进当代东亚地区海域交流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传统东海海域世界,中国的先进文化不断通过海路传播到东海海域世界,在与海域世界原有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地域特色浓厚的海洋文化。这种宽泛的交流只是到了近代才被迫中止。对东海海域、文化的再认识需要正视这一历史变迁,挖掘东海海洋文化的潜在力,以便更好地为海洋开发服务。

注释

[1]网野善彦:《海人と日本社会》,新人物往来社2009年版。

[2]原尻英樹:《済州島と壱岐島の宗教観念の比較》,《アジア遊学92世界のコリアン》,勉诚出版2006年版,第1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