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

第一节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 H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是存在于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它们不是固定的组织细胞,可存在于造血组织及血液中,是机体各种血细胞的共同来源。HSC不是纯一的细胞群体,而是由不同年龄等级的干细胞组成。造血组织中HSC的比例极低,且形态上无法与其他单个有核细胞相区别,故对HSC表面标记的认识,有助于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研究。DR+HSC能分化为所有血细胞系,仍属干细胞。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是存在于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它们不是固定的组织细胞,可存在于造血组织及血液中,是机体各种血细胞的共同来源。

HSC具有如下生物学特征:

(1)自我更新能力 亲代细胞分裂而成的两个子代细胞,其中一个保留有HSC的全部生物学特征,从而维持干细胞池大小、干细胞数量以及干细胞质量。HSC通过自我更新能力,不断产生新的HSC以自我补充,从而生生不息。

(2)多向分化能力 HSC分裂后的另一个子代细胞进入分化程序,能分化为多种早期祖细胞,在细胞因子、骨髓微环境、胸腺微环境等参与下,最终发育成各种成熟血细胞。

(3)静止性 HSC具有巨大的功能储备,大多数HSC处于静止状态,在机体需要时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4)不均一性(异质性) HSC包括两类处于不同分化水平的干细胞,即多能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HSC不是纯一的细胞群体,而是由不同年龄等级的干细胞组成。

一、HSC的特性

1.HSC的起源

HSC在人胚胎2周时出现于卵黄囊,4周时开始转移至胚肝,5个月时骨髓开始造血,出生后骨髓成为HSC的主要来源。成年人HSC主要分布于红骨髓、脾脏及淋巴结,其中以红骨髓最为重要。外周血和脐带血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HSC。

造血组织中HSC的比例极低,且形态上无法与其他单个有核细胞相区别,故对HSC表面标记的认识,有助于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研究。

2.HSC的形态

HSC是一种嗜碱性单核细胞,其大小约为8μm,呈圆形,胞核为圆形或肾形,胞核较大,具有2个核仁,染色质细质而分散,胞浆呈浅蓝色无颗粒状,在形态上与小淋巴细胞极其相似,但淋巴细胞体积较小,染色质浓染,核仁不明显且有细胞器。因此很难用形态学识别干细胞,并与其他独核细胞相区别。

关于对HSC的功能分析,长期以来仅限于对小鼠干细胞的研究,而对人干细胞的存在只是来自间接证据,因为不能在人体内进行如鼠体内的功能分析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建立了新的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大大促进了对人干细胞的直接研究。

3.HSC的表面标志

人HSC的主要标志为CD34和CD117(Kit)。CD34是原始HSC的一种特征性表面标志。CD34+细胞占骨髓细胞的1%~4%,另外从胎肝或脐血中也可分离出CD34+细胞。随着HSC分化成熟,其表面CD34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成熟血细胞不表达CD34。此外,CD34还表达于骨髓基质细胞、大部分内皮细胞、胚胎成纤维细胞和某些脑细胞表面; CD117(Kit)即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SCFR),属于含酪氨酸激酶结构的生长因子,其胞外区结构属于IgSF。CD117+细胞占骨髓细胞的1%~4%。50%~70%的CD117+骨髓细胞表达CD34,约60%~75%的CD34+HSC同时表达CD117。

其他一些表面分子特征标志:

(1)HLA-DR 人HSC通常被定义为CD34+DR,其继续分化为CD34+DR+,故HLA-DR可能是HSC分化的重要标志之一。DR+HSC能分化为所有血细胞系,仍属干细胞。

(2)CD38 也是HSC的分化标志之一。CD34+细胞可分为CD34+CD38和CD34+ CD38+两个亚群,前者更为原始。CD38的表达可用于判断HSC的分化程度,也可用于分离HSC。

(3)CD45 CD34+细胞通常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早期HSC以表达CD45RO为主。

(4)其他谱系特征型标志 HSC不表达CD3、CD4、CD14、CD16、CD19、CD41、CD56等表面标志,据此可鉴别和分离HSC。

二、HSC的分化

多能HSC是由Till和MuCulloch等在20世纪60年代初,应用脾集落形成细胞定量法,首先在小鼠体内发现的。他们通过给经射线照射的小鼠输入同系鼠骨髓细胞,在10~14天后在脾内形成可见的结节,它是由单一骨髓细胞发育分化而形成的细胞集落,称其为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

HSC可包括三级分化水平,即多能干细胞(pleuripotent stem cell)、定向干细胞(committed stem cell)及其成熟的子代细胞(图9-1)。多能干细胞首先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包括淋巴样干细胞(lymphoid stem cell)和髓样干细胞(myeloid stem cell)。淋巴样干细胞继续分化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其中T细胞和NK细胞在发育早期有共同前体细胞。髓样干细胞可继续分化为具有产生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和单核/巨噬细胞系潜能的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后者可分别分化为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在发育分化过程中有共同的前体细胞。

1.CFU-GEMM干细胞及其分化

(1)髓系CFU-GEMM 在GM-SCF、SCF和IL-3等生长因子刺激下,髓系CFUGEMM可进一步分化为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同前体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ommon precursor of granulocyte and monocyte,CFU-GM)。后者在G-CSF/GM-CSF或MCSF/GM-CSF诱导下,可分别分化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两个不同谱系。

img81

图9-1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2)红系CFU-GEMM 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最重要的生长因子,在红系干细胞分化中发挥最重要作用。在EPO和SCF存在的体外条件下,髓样干细胞可形成由许多细胞组成、形如爆米花样的集落,称为爆式红系前体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id precursor,BFU-E),进一步分化可形成细胞数较少的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erythrocyte,CFU-E)。

(3)嗜酸粒细胞CFU-GEMM CFU-GEMM在GM-CSF、IL-5和IL-3诱导下,可分化为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os),进而分化成熟为嗜酸粒细胞。

(4)嗜碱粒细胞CFU-GEMM CFU-GEMM在IL-5、TGF-β(诱导下,可分化为嗜碱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Baso);在IL-3和IL-4存在下,可进一步分化成熟为嗜碱粒细胞。

(5)巨核系CFU-GEMM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参与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分化的关键造血生长因子。髓样干细胞在TPO和其他造血生长因子存在下,体外可形成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megakaryocyte,CFU-Meg)。

2.淋巴样干细胞及其分化

(1)T细胞谱系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功能性TCR表达、MHC限制性以及自身耐受(详见本章第二节)。

(2)B细胞谱系 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经历早期祖B细胞、晚期祖B细胞、大前B细胞、小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和成熟B细胞等阶段。B细胞发育过程即是功能性BCR表达和自身免疫耐受形成的过程(详见本章第三节)。

(3)NK细胞 骨髓是NK细胞分化、发育的主要场所,IL-15在NK细胞发育和分化中起关键作用。在体外,IL-15可促进人CD34+祖细胞向NK细胞分化。预先用IL-6、IL-7和SCF等细胞因子共同刺激小鼠淋巴样干细胞,使其获得对IL-15的应答性后,IL-15可诱导此淋巴样干细胞向NK细胞分化(详见本章第四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