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蔡友敬经验

蔡友敬经验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顽痹有别于一般的痹证,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顽固不愈。寒热痰瘀病邪深入经隧、骨骱。所以蔡氏认为肝肾气血亏虚是顽痹之本,寒热痰瘀是顽痹之标,并用其指导治疗用药。急性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症状缓解后以治本为主。此为热邪深入经络之间,须急用清热解毒之法。[林禾禧,蔡光斗.蔡友敬治疗顽痹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3,8:57]

顽痹有别于一般的痹证,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顽固不愈。蔡氏依据《内经》“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以及王清任论痹为瘀血所致、叶天士“久病入络”等论述,认为顽痹久治不愈,是邪气“内舍于肾”、肝肾气血亏虚,此为其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寒热痰瘀病邪深入经隧、骨骱。所以蔡氏认为肝肾气血亏虚是顽痹之本,寒热痰瘀是顽痹之标,并用其指导治疗用药。急性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症状缓解后以治本为主。

若症见关节肌肉疼痛剧烈,如刀割针刺,拘紧屈伸不利,痛处不热不红,常有冷感,舌淡、苔白,脉沉紧者,此乃寒邪深入,阻遏经络。多采用温经散寒之法。蔡氏常用制川乌、桂枝、独活、羌活、细辛等以散寒镇痛。用制川乌,均由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增加用量,并配用甘草,以减轻其毒性,同时用文火久煎,故未发生不良反应;配以白芍,以酸收敛阴,一则防止川乌之辛热,一则协同止痛作用,在急性发作时用之甚效。细辛辛热窜透,有通阳气,散寒冷之功,对寒湿之邪阻滞经络,用之甚效。蔡氏常说:“用独活寄生汤不用细辛,则功效减半”。

若症见关节肿胀疼痛,痛处焮红灼热,并有发热、口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沉数。此为热邪深入经络之间,须急用清热解毒之法。蔡氏常用雷公藤、虎杖、海桐皮、豨莶草、黄柏、桑枝、秦艽、地龙之类。雷公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蔡氏经常单味使用,用量10~15g,使用时去二层皮,并与猪骨同炖,饮其汤。对腰膝疼痛,豨莶草、海桐皮经常使用。蔡氏说:“二味同入肝肾二经,味苦,有驱风湿、通经络的作用。”上肢肿痛,用忍冬藤、桑枝以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地龙咸寒,有清热通络之功,热痹用之甚效。

若症见骨节肿胀刺痛,持续难消,舌暗红或边有瘀斑,苔薄腻或厚浊腻,脉沉涩。此为痰浊瘀血交结,停留关节,闭阻经络,是顽痹病情最重者,蔡氏常采用化痰逐瘀法,选用乳香、没药、威灵仙、制胆南星、半夏、薏苡仁、丹参、桃仁、红花之类。此外,蔡氏还擅长虫类药物的使用,如蕲蛇、蜂房、蜈蚣、全蝎、僵蚕之类,他认为蜂房甘平祛风通络可以矫正畸形;蕲蛇透骨搜风;蜈蚣搜剔经隧止痛;全蝎、僵蚕祛风化痰;乳香、没药二味合用,活血通痹止痛功效好;灵仙具有辛散温通经络,其性走窜力强,是止痹痛、治骨刺的要药。

久病阴虚,肝肾不足,或长期过用温燥之品,或长期服用激素治疗,伤阴耗液,损伤肝肾之阴而致者,蔡氏常用六味地黄汤加白芍、当归、牛膝、菟丝子、沙苑子等,以滋补肝肾之阴。

若症见面部虚浮,淡白无华,畏寒肢冷,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肿痛难消,腰膝酸软无力,甚至弯腰驼背,尿多、便溏或五更泄,舌淡白,脉沉弱,此乃脾肾阳虚。蔡氏以补肾壮督为治,常选用巴戟天、淫羊藿、鹿衔草、补骨脂、仙茅、杜仲等药。鹿衔草既能补益肾虚,又能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是风湿与类风湿性疾病的要药,肾虚之人,用之更确切。

若气血亏虚,蔡氏用大补气血法,圣愈汤加三七、鸡血藤之类。[林禾禧,蔡光斗.蔡友敬治疗顽痹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3,8(5):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