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胃扩张

急性胃扩张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胃扩张是战、创伤后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多见于休克、全身感染、腹部枪弹伤及大手术后。急性胃扩张主要表现为胃过度急性膨胀,并伴有腔内大量液体滞留。急性胃扩张,除并发穿孔外,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及时放置胃肠减压管并持续抽吸胃、十二指肠内积液是治疗急性胃扩张的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伤员经非手术治疗,急性胃扩张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减轻或突然发生胃穿孔,则应在积极术前准备后及时手术治疗。

急性胃扩张是战、创伤后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多见于休克、全身感染、腹部枪弹伤及大手术后。急性胃扩张主要表现为胃过度急性膨胀,并伴有腔内大量液体滞留。

【发病机制】 急性胃扩张的主要起因是胃壁肌肉麻痹。腹部炎性的刺激和损伤,战、创伤的剧烈疼痛和应激都可导致神经反射性胃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使胃内容物及其大量消化液滞留于内,此外伤员从口腔吞咽下的空气,更会加重了胃扩张及麻痹的程度。

【病理生理】 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每日分泌唾液约1 500ml,胃液2 500ml,胆汁500ml,胰液700ml,这些液体包括其中的电解质在通过肠道时约98%被回吸收,而从粪便中排出量仅占极少部分。当胃麻痹、蠕动减弱或消失时,其内容物不能输送入肠道,便积存于胃、十二指肠内,加之消化液仍在持续不断分泌,更加重了体液的丢失,严重丢失每日可达5~10 L之多,这些消化液实际已被第3间隙隔留,因而导致机体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以及周围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急性胃扩张除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外,还可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如胃黏膜有点、片状糜烂性出血,胃腔内有血性或咖啡性渗液潴留,严重者胃壁坏死、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脓毒性休克。

【临床表现和诊断】 伤员早期往往缺乏特殊的症状及体征。因此,战、创伤后一般不易考虑到急性胃扩张的发生。在腹部检查时若发现伤员上腹部胀满,触之有震水声,而无显著的腹痛,应考虑到急性胃扩张的可能,如有溢出性呕吐,张口即吐,毫不费力,呕吐物又呈深棕绿色或咖啡色,次数频繁,每次呕吐量不多,更无恶心,即可初步确诊。此时应立即插入胃管,当见有大量液体和气体从管内涌出,引流物具有上述呕吐物的典型特征,则可完全确诊。

对临床症状并不典型的伤员,必要时也行腹部X线检查,如平片可见左上腹部有弥漫性阴影,直立时胃区又有液平面,侧位片可见十二指肠扩大、胀气,也支持急性胃扩张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 在野战条件下,尤其是战地人员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疲劳和饥饿后,绝不可暴饮暴食,这对预防急性胃扩张尤为重要。凡战伤救治中,施行中、大型手术的伤员,尤其是上腹部手术者,都应考虑到术后胃肠可能会出现暂时性麻痹或蠕动消失,如有可能,则应术后尽早采用持续胃肠减压,直至肠鸣音和胃肠蠕动恢复,这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有效措施。当然手术时减少不必要的组织牵拉、损伤及对胃和肠管的刺激,都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急性胃扩张,除并发穿孔外,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及时放置胃肠减压管并持续抽吸胃、十二指肠内积液是治疗急性胃扩张的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性胃扩张的伤员在早期要禁食,并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可用温生理盐水洗胃,至抽吸液量很少,并转为正常色泽时,方可考虑停止胃肠减压,但还要保留胃管,开始给予少量流食,如能接受,则可逐渐增加入量,至胃、十二指肠蠕动完全恢复后才可拔除胃管。置伤员于半坐位,以免横膈上升,影响呼吸和循环。

伤员经非手术治疗,急性胃扩张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减轻或突然发生胃穿孔,则应在积极术前准备后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应该简单而有效,可做胃造口术。此后应根据胃、肠引流液的多少,及其蠕动恢复情况,再决定开始进食或去除胃肠减压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