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破伤风感染的特点

破伤风感染的特点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海拔3 000m以上高原破伤风感染较少见,而且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破伤风发病率有减少的趋势,在海拔3 700m以上地区本病罕见。研究表明,在海拔3 000~5 000m地区破伤风杆菌的分布与海拔高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破伤风在室内、室外的分布密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破伤风患者频繁的抽搐、痉挛进一步加重上述改变,加重机体缺氧。

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的严重厌氧菌感染,死亡率高达20%~50%。海拔3 500m以下高原地区曾有报道,但在海拔3 700m以上地区本病罕见。

1.海拔3 500m以上发生率极低 在青海某地(海拔2 260m),李永东等7年间共收治了16例破伤风患者,均为外伤后感染,死亡3例,平均住院天数20.8d。在海拔3 000m以上高原破伤风感染较少见,而且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破伤风发病率有减少的趋势,在海拔3 700m以上地区本病罕见。在1962年高原某次战争中破伤风感染1名,感染率是0.06%。在平时,西藏昌都地区(海拔3 240m)40年来仅报告25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21%,低于低海拔地区的0.55%水平;西藏拉萨地区1962年以后未见有破伤风感染的报道,开放伤的伤前未注射过破伤风类抗毒素、伤后也从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至今未发生有破伤风感染。西藏昌都地区人民医院连续5年无选择地收治各类开放伤1 012例,门诊清创787例(77.8%),手术室清创225例(22.2%),术后均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无一例发生破伤风。1987年Ball等3名英国医师曾经多次到喜马拉雅山考察,发现当地20年仅2例成人发生破伤风,均系外地人。

2.高原环境中破伤风致病菌含量极低 西藏拉萨某部队医院曾对海拔2 800~4 300m地区室外59份土壤标本的厌氧菌进行调查和对107份水、土壤和空气标本进行厌氧菌检查,均未查出破伤风杆菌及芽孢。研究表明,在海拔3 000~5 000m地区破伤风杆菌的分布与海拔高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破伤风在室内、室外的分布密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92%菌株来自室内不见阳光处的粪便及粪土,这与西藏高原阳光紫外线强,对破伤风杆菌进行杀灭作用有关,研究表明破伤风杆菌经过紫外线连续照射8h可被杀灭。西藏地区多晴天,日照时数达10~12h,四周高山,常年积雪,紫外线经过雪地反射后更加强烈;Tomas证明海拔4 000m高原上,300毫微米波长的紫外线照射量是平原地区的2.5倍。

3.患者缺氧情况更加严重 高原环境中机体缺氧前期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引起水钠潴留,心、肺、脑水分增加,后期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循环功能障碍;机体长期缺氧还可引起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周边化学感受器对低氧的敏感性也减退,导致肺通气功能明显下降,血气交换障碍,引起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破伤风患者频繁的抽搐、痉挛进一步加重上述改变,加重机体缺氧。

4.潜伏期 一般在4~17d,短到1~2d,长到数月。患者伤口局部并不明显,有的创口已经愈合。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和阵发性强烈痉挛抽搐等全身症状。本病诊断主要依赖于外伤史、特有的症状及体征;凡有伤口,出现肌肉僵硬或痉挛者应考虑本病可能。本病应与脑膜炎、狂犬病、扁桃体周围炎和咽后脓肿相鉴别。

5.治疗与预防 与低海拔地区相仿,但大多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痉挛、抽搐及青紫、严重缺氧,如不及时纠正缺氧则影响治疗结果和预后。可采用早期面罩间断或持续给氧(2~4L/min),迅速改善缺氧状态;给氧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在5~7d;同时应尽早应用脱水药物以防脑水肿发生。此外,维持水电平衡在高原地区不可忽视。

在海拔3 658m以下地区的开放伤,伤后应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海拔3 658m以上地区的开放伤,伤道较浅较清洁、清洗彻底、可以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但必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伤情复杂、伤道深、清创难以彻底,仍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但战时破伤风抗毒素常规预防注射仍然是不可忽视,因为西藏地区战时部队大多从内地紧急进藏,战伤伤情重、污染重,而且伤员流动性大;而且西藏战区海拔落差大,在昌都、林芝等地时有破伤风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