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厥阴病和一般伤寒

厥阴病和一般伤寒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这些以外,还有提纲中并未提到,而通过临床得到证实的是:厥阴病反应在舌诊上,必舌赤少苔;反应在脉诊和症状上,必脉沉微、四肢厥逆。从以上可以看出,厥阴病的病位在肝和心包;病理是阴中有阳,寒热错杂;症状是消渴、心中疼热、不欲食或吐蛔。不然的话,就会把不是厥阴病的其他伤寒,也一概混同于厥阴病,而这正是历代注家对于《伤寒论》厥阴篇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这就是厥阴病提纲。从这个提纲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些问题:①“消渴”是风火炽盛,消灼津液,故随饮随消,饮不解渴;“心中疼热”,是津亏火炽,焦灼挛急,又热又痛。这两个症状,都提示厥阴病是风煽火炽,而且厥阴为一阴,于三阴中阴气为最少。②“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也是水不涵木,肝气失于条达,相火内干,心包失于敷布;“饥而不欲食”,表示肝阴不足,木不疏土。这又提示厥阴提纲是肝和心包病。③“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上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下寒,这提示厥阴病是寒热错杂,阴中有阳。

除这些以外,还有提纲中并未提到,而通过临床得到证实的是:厥阴病反应在舌诊上,必舌赤少苔;反应在脉诊和症状上,必脉沉微、四肢厥逆。这正是风火郁闭于里,不能条达,而且阴气最少,阴中有阳的反应。所以张卿子说:“尝见厥阴消渴数症,舌尽赤红、脉微、厥冷、渴甚。”

从以上可以看出,厥阴病的病位在肝和心包;病理是阴中有阳,寒热错杂;症状是消渴、心中疼热、不欲食或吐蛔。这样,治则就得清上热、温下寒、养肝阴、疏肝用,而乌梅丸一方,恰好就具备了这样一些作用。所以临床上不管这些症状是个别的或单独出现,或者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只要是舌赤少苔,用乌梅丸都有效。尤其是乌梅一味,是以上这些厥阴病证的必用和特效之药。

下面再讲讲厥阴病的预后和其他伤寒

厥阴病既然是风煽火炽,相火郁闭于里而致成,那么若得风火输布外出,病机就会向愈。风火输布外达,脉象就会由微转浮,四肢也必由厥转温,那么饮不解渴的消渴,就会转为渴欲饮水,不饮亦可。所以论中说:“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又说:“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另一方面,如果厥阴相火不但不输布向外,反而更进一步深结于里,就会热深厥深。这样,本来就阴亏热炽的厥阴病,就会进一步灼伤荣血,出现化痈脓、便脓血这样的变证。由于心包敷布相火的功能失去正常,就会使四肢厥热不稳定而形成厥热往来。厥热往来标志着阴中有阳,所以也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

《灵枢·经脉》篇说:“心包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又说:“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飱泄。”厥阴提纲,大体是包括了这些症状,所以对于厥阴病,最有代表性。但并非所有的胸满、呕逆、飱泄、烦心、心痛都是厥阴病。譬如“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是虚烦的栀子汤证;胸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是胸有热痰的瓜蒂散证;“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肢冷、脉微的,是蛔厥的乌梅丸证,都不是厥阴病。

也并非所有的上热下寒和厥热往来都是厥阴病。譬如伤寒误下,“饮食入口即吐”的寒格证;伤寒大下后泄利不止、唾脓血的麻黄升麻汤证,都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但这是一般伤寒,而不是厥阴病。又如久利之后、手足转温,“见厥复利”,也是厥热往来,但也是一般伤寒,而不是厥阴病。要知道,厥阴篇中标明是厥阴病的只有四条,另外,未标明是厥阴病,也未标明“伤寒”的,如热利下重的白头翁汤证、干呕吐涎沫头痛的吴茱萸汤证、热少厥微指头寒,转为“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证,也是厥阴病。除此以外,都是一般伤寒。这些伤寒,既有类似厥阴病的胸满、呕逆、飱泻、烦心、心痛等症状,也有厥、厥热往来、上热下寒这样的特点,才收入厥阴篇中。所以不要把临床所有的上热下寒和厥热往来一概看成是厥阴病;也不要把不是舌赤少苔的消渴或心中疼热、饥不欲食,以及所有的下利都看作是厥阴病,就可以发现,《伤寒论》的厥阴篇,既丰富多彩,又条理分明,是高度科学性的。不然的话,就会把不是厥阴病的其他伤寒,也一概混同于厥阴病,而这正是历代注家对于《伤寒论》厥阴篇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